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磷对镉和磺胺甲恶唑复合污染下的香根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殷寿延 杨思林 孙仕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以温室盆栽模拟湿地环境种植香根草,通过添加0.3 mg/kg的镉(Cd)和10 mg/kg的磺胺甲恶唑(SMX)形成复合污染湿地环境,再以60、120、180、240、360 mg/kg的外源磷添加设置5个不同磷水平的Cd-SMX复合污染组(CS1、CS2、CS3、CS4、CS5),以未... 以温室盆栽模拟湿地环境种植香根草,通过添加0.3 mg/kg的镉(Cd)和10 mg/kg的磺胺甲恶唑(SMX)形成复合污染湿地环境,再以60、120、180、240、360 mg/kg的外源磷添加设置5个不同磷水平的Cd-SMX复合污染组(CS1、CS2、CS3、CS4、CS5),以未添加污染物和磷的为对照组(CK),试验持续42 d,分别于试验1、2、3、5、7、14、28、42d时测定香根草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外源磷对Cd-SMX复合污染下的香根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1~7d时),在外源磷添加和Cd-SMX复合污染下的香根草较CK的呈现一定“毒性兴奋效应”,复合污染促进香根草净光合速率(Pn)和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的提高,而后,因Cd和SMX累积,造成毒性作用,在处理后期,复合污染降低了香根草的光合作用能力,在42 d时,复合污染处理的香根草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均显著低于CK的;磷的“生长促进效应”能维持香根草光合作用稳态,香根草叶的P_(n)、F_(v)/F_(m)、F_(v)/F_(o)、表观CO_(2)利用效率和LUE均能在42d时恢复至1 d时水平,其中,42d时CS4的香根草叶Pn为19.55μmol/(m^(2)·s),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同时CS4的香根草茎叶丙二醛含量在复合污染下也最低,为0.93nmol/g。综合来看,在Cd-SMX复合污染的湿地环境下,Cd-SMX复合污染胁迫对香根草光合作用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而添加240mg/kg的磷能促进香根草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以抵抗Cd-SMX复合污染的双重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磷 磺胺甲恶唑 复合污染 富营养化 污染修复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缓解香根草镉胁迫的机理研究
2
作者 李文文 张力 +3 位作者 岳磊 李洁 于佳明 杨世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磁性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Fe_(3)O_(4),GO/Fe_(3)O_(4))是一种具有快速电子传递和提供Fe源的纳米杂合材料,在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香根草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从Cd的植物积累... 磁性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Fe_(3)O_(4),GO/Fe_(3)O_(4))是一种具有快速电子传递和提供Fe源的纳米杂合材料,在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香根草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从Cd的植物积累、矿质元素吸收、光合作用荧光指标、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等方面,系统评价了GO/Fe_(3)O_(4)强化植物修复的潜力和机理。结果表明,GO/Fe_(3)O_(4)显著增加了10.0 mg·kg^(^(-1)) Cd处理组的香根草根中Cd、Fe、Ca与Mg的含量,提高了0.5 mg·kg^(^(-1)) Cd处理组的香根草地上部Cd生物富集系数,增强了10.0 mg·kg^(^(-1)) Cd处理组的香根草叶绿体荧光参数和2.0 mg·kg^(^(-1)) Cd处理组的香根草叶绿素含量。同时,GO/Fe_(3)O_(4)显著降低了2.0 mg·kg^(^(-1)) Cd处理组的香根草地上部丙二醇(MDA)和根中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提高了香根草根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0.5 mg·kg^(^(-1)) Cd处理组的香根草地上部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实验结果为应用GO/Fe_(3)O_(4)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氧化石墨烯 积累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水淹条件下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菖蒲(Acorus calamu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存活及生长响应 被引量:54
3
作者 王海锋 曾波 +3 位作者 乔普 李娅 罗芳丽 叶小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71-2580,共10页
人工构建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是控制消落区水土流失、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选择能够耐受长时间完全水淹的植物物种是该措施实施的关键。为了验证香根草、菖蒲、空心莲子草能否用于消落区植被的构建,实验模拟消落区的长期完全水... 人工构建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是控制消落区水土流失、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选择能够耐受长时间完全水淹的植物物种是该措施实施的关键。为了验证香根草、菖蒲、空心莲子草能否用于消落区植被的构建,实验模拟消落区的长期完全水淹条件,设置30d、60d、90d、120d、150d和180d等6个完全水淹时间水平,研究了3种植物在完全水淹条件下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存活状况。结果发现:(1)3种植物在经受长时间的完全水淹后有较高的存活率,180d全淹处理后,香根草、菖蒲和空心莲子草的存活率分别为87.5%、100%和50%。(2)这3种植物有不同的水下生长能力。全淹条件下,香根草生长缓慢,几乎没有产生新的叶片,总叶长也没有显著变化;菖蒲能够持续产生较对照植株更为细长的叶片,空心莲子草只在水淹初期(30d内)能够快速伸长地上部分的枝条,并迅速产生新叶片,但随水淹时间的延长,总枝条长及总叶片数没有再显著增加。(3)与对照植株相比,全淹处理抑制了3种植物总生物量的增加,但对3种植物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抑制程度不同。全淹条件下,香根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水淹处理开始前一天,下同)相比无显著变化,根冠比高于对照植株;菖蒲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随水淹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却高于对照植株,地下部分生物量始终低于水淹0d水平,根冠比低于对照植株;空心莲子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地下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相比大幅降低,根冠比低于对照植株。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都有很强的水淹耐受能力,可应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的构建。同时,发现植物对长期完全水淹的耐受能力很大程度上与植株在水下的生长情况及植株的营养储备水平相关,剧烈的水下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储备,进而造成植株存活率降低。植株在全淹条件下有限的生长能力及丰富的营养储备可能是耐淹物种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空心莲子 三峡库区 长期水淹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台铅锌矿区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等几种草本植物的重金属耐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龙健 黄昌勇 +1 位作者 滕应 姚槐应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研究了浙江天台铅锌矿区香根草 (Vetiveriazizanioides)及其群落中几种主要植物Cu、Cd、Zn、Pb的累积分布 ,对植物与土壤元素、对重金属的耐受性作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香根草植物中元素含量表现为Zn >Pb >Cu >Cd,其中Cu表... 研究了浙江天台铅锌矿区香根草 (Vetiveriazizanioides)及其群落中几种主要植物Cu、Cd、Zn、Pb的累积分布 ,对植物与土壤元素、对重金属的耐受性作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香根草植物中元素含量表现为Zn >Pb >Cu >Cd,其中Cu表现为根 >茎 >叶 ,Cd表现为叶 >茎 >根 ,Zn、Pb表现为根 >叶 >茎 .香根草中的Zn、Pb含量均显著地高于其它几种植物 .香根草与土壤元素关系中 ,Zn的相关性最显著 ,其次为Pb .图 1表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铅锌矿区 本植物 重金属耐性 抗性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对淹水的反应和适应初报 被引量:50
5
作者 靖元孝 陈兆平 杨丹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研究香根草在形态和生理上对淹水的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 ,香根草完全淹水 5个月仍能存活 .在部分淹水条件下 ,香根草分蘖和株高的变化状况与对照组 (陆生条件 )没有明显差异 ,而净光合速率比对照组强 .香根草是一种两栖植物 ,可在河岸。
关键词 淹水 两栖植物 形态反应 生理反应 分蘖 株高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对镉-扑草净复合污染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秀彪 吴珂 +2 位作者 欧朝蓉 杨迈 孙仕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4-974,共11页
以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为供试材料,采用温室水培方法,研究水体中Cd(初始质量浓度为0.5 mg·L^(-1))、扑草净(初始质量浓度为1 mg·L^(-1))单一或复合污染胁迫对香根草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抗氧化酶系统的影... 以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为供试材料,采用温室水培方法,研究水体中Cd(初始质量浓度为0.5 mg·L^(-1))、扑草净(初始质量浓度为1 mg·L^(-1))单一或复合污染胁迫对香根草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Cd和扑草净处理(CK)相比,香根草总鲜重和鲜重增长率在单一Cd污染胁迫下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单一扑草净和Cd-扑草净复合污染胁迫下显著降低(P<0.05),在单一扑草净污染胁迫下分别下降32.72 g和11.66%,在Cd-扑草净复合污染胁迫下分别下降16.85 g和6.69%。香根草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t)含量在单一扑草净污染胁迫下呈波动下降趋势,在单一Cd和Cd-扑草净复合污染胁迫下呈波动上升趋势。除0和6 d时以外,其他培养时间单一Cd污染、Cd-扑草净复合污染和单一扑草净污染胁迫下香根草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CK。随培养时间延长,在Cd和扑草净的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下香根草根系和茎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香根草对水体中Cd和扑草净的单一/复合污染胁迫具有较强耐受反应,能通过抗氧化酶系统间的相互调整来应对胁迫。研究结果可为筛选人工湿地植物用以修复重金属、农药的单一/复合污染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污染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香根草根系护坡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友生 姚志刚 +3 位作者 段邦政 李龙 孟丽青 肇慧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为了定量评价香根草根系护坡效果,该研究以不同生长期的香根草为对象,基于植被生态学和分形理论获取根系形态参数指标,分析根系分形维数与生长期间演化规律。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含根量和根系分布方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为了定量评价香根草根系护坡效果,该研究以不同生长期的香根草为对象,基于植被生态学和分形理论获取根系形态参数指标,分析根系分形维数与生长期间演化规律。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含根量和根系分布方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根系分形维数间关系,并建立考虑香根草根系分形维数的边坡稳定性系数模型。结果表明:香根草根系数量和含根量与根系分形维数基本呈线性关系,而根系表面积与根系分形维数呈对数关系,三者均随根系分形维数增多而增大,但增幅均逐渐减小。含根量由0增加至1.0%时,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分别提高了72.0%和6.9%,含根量对黏聚力影响较大。不同根系分布方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竖向、倾斜、相交和混合分布,同素土边坡相比,相交和混合分布根系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分别提高了14.7%和15.8%,含根量为1.0%时,相交分布根系的边坡稳定性系数提高了28.4%。根系分形维数与边坡稳定性系数呈线性关系,利用根系分形维数能够评价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香根草护坡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分形维数 土复合体 生长期 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基质生物炭联合香根草对铜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8
作者 张晓凤 马珮瑶 +1 位作者 邓志华 刘艳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5,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添加稻壳生物炭(DBC)、椰壳生物炭(YBC)和玉米秸秆生物炭(JBC)对土壤基本性质、土壤Cu、Cd和Pb的形态分布及香根草各部位Cu、Cd和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炭及生物炭联合香根草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添加稻壳生物炭(DBC)、椰壳生物炭(YBC)和玉米秸秆生物炭(JBC)对土壤基本性质、土壤Cu、Cd和Pb的形态分布及香根草各部位Cu、Cd和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炭及生物炭联合香根草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单施生物炭及生物炭联合香根草处理后,土壤中Cu、Cd和Pb总量降低;培养3个时间段内,土壤中可利用态Cu和Pb占比降低,残渣态Cu和Pb占比增加,残渣态Cd占比先减少后增加;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了香根草根部重金属Cu、Pb、Cd的累积。生物炭有利于香根草将Cu、Cd、Pb稳定在根部,降低土壤中Cu、Cd、Pb的有效态,可应用于Cu、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污染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Zn、Cu水平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体内Cd积累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努扎艾提.艾比布 张艳慧 +1 位作者 阿斯娅.克里木 阿布都热西提.阿布力克木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3-550,共8页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d(15、30mg·L-1)污染下,不同浓度Zn、Cu(10、40mg·L-1)对香根草生长、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香根草体内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低浓度的Cu外,不...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d(15、30mg·L-1)污染下,不同浓度Zn、Cu(10、40mg·L-1)对香根草生长、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香根草体内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低浓度的Cu外,不同浓度的Zn、Cu、Cd对香根草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都产生协同或加和作用,提高了香根草体内MDA含量,降低了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Zn、Cu对植物吸收Cd的复合作用较为复杂,其中对香根草地上部Cd的转移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对根部Cd的吸收可能产生协同或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Cd积累特性 生理指标
原文传递
“升流式生物接触氧化+香根草浮岛”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许烁楷 冯子元 《乡村科技》 2024年第17期135-138,共4页
以鲤塘村新进二社农村生活污水巩固提升工程为依托,对“升流式生物接触氧化+香根草浮岛”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改善农村人居与自然环境的污水处理工艺。
关键词 升流式生物接触氧化 浮岛 农村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和鹅观草对Cu、Pb、Zn及其复合重金属的耐性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田胜尼 刘登义 +2 位作者 彭少麟 夏汉平 李志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19,26,共6页
采用根伸长实验研究了香根草和鹅观草对重金属的耐性随着溶度的升高,耐性指数下降,当香根草和鹅观草受Cu2+、Pb2+、Zn2+单一污染时,三元素的危害作用依次为Cu2+>Pb2+>Zn2+;在Cu、Pb、Zn混合溶液中,其两种植物耐性指数的大小及变... 采用根伸长实验研究了香根草和鹅观草对重金属的耐性随着溶度的升高,耐性指数下降,当香根草和鹅观草受Cu2+、Pb2+、Zn2+单一污染时,三元素的危害作用依次为Cu2+>Pb2+>Zn2+;在Cu、Pb、Zn混合溶液中,其两种植物耐性指数的大小及变化与单一元素Cu溶液最为相似,Cu在溶液中起到主导因子作用;香根草与鹅观草相比,不论是受Cu、Pb、Zn单一污染还是三者的复合污染,香根草比鹅观草都具有较强抵制重金属的胁迫能力,其耐性指数大都大于0 5。因此香根草具有对重金属较强的耐性,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尾矿废弃地的植被重建中,可优先作为选择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观 重金属 伸长 耐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车草和香根草在人工湿地中迁移养分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廖新俤 骆世明 +1 位作者 吴银宝 汪植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6-160,共5页
为研究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和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迁移养分的能力,建立170m2风车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和133m2香根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在四个季节末测定植物生物量和组织氮、磷、铜、锌含量.结果表明,香根草地... 为研究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和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迁移养分的能力,建立170m2风车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和133m2香根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在四个季节末测定植物生物量和组织氮、磷、铜、锌含量.结果表明,香根草地下部生物量大于风车草,地上部生物量则是风车草大于香根草.风车草年地上部收获量为340647g·m-2,比香根草的148388g·m-2高2.3倍;风车草的氮含量为2269mg·g-1,比香根草的1544mg·g-1高725mg·g-1;风车草的磷含量为609mg·g-1,比香根草的547mg·g-1高062mg·g-1.植株含铜、锌量风车草略比香根草高.风车草每年迁移N6872g·m-2和P1849g·m-2,香根草迁移N893g·m-2和P369g·m-2.风车草人工湿地每年由植物迁移的氮、磷、铜、锌比香根草高4~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 人工湿地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77
13
作者 司友斌 包军杰 +2 位作者 曹德菊 彭军 杨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77-279,共3页
采用浮床种植香根草技术研究了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 .结果表明 ,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COD、BOD等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 .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净化效果 水质 陆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种子外植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振 朱桂才 +1 位作者 任文双 陈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0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建立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种子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以香根草种子为外材料,进行了种子萌发、丛生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及生根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在采收初期发芽率达到90%以上,4℃低温贮藏能有限延长种子的寿命;... 为建立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种子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以香根草种子为外材料,进行了种子萌发、丛生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及生根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在采收初期发芽率达到90%以上,4℃低温贮藏能有限延长种子的寿命;无菌苗丛生芽诱导系数高达7.3;在MS培养基上,0.5 mg/L的2,4-D对种子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愈伤组织在MS+6-BA 2.0 mg/L+IAA 1.0 mg/L上分化率达到55.1%,繁殖系数为15.4;在添加0.2 mg/LIAA的MS培养基上,生根培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tiveria zizanioides) 种子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在土壤-香根草系统中的迁移及转化特征 被引量:25
15
作者 马文超 刘媛 +2 位作者 孙晓灿 陈锦平 魏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11-3418,共8页
以无植物组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方式探讨不同Cd浓度胁迫条件下香根草根际土壤中重金属Cd的积累、迁移及转化特征。土壤Cd处理设4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2、20、80 mg/kg土壤干重。结果表明:(1)香根草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和... 以无植物组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方式探讨不同Cd浓度胁迫条件下香根草根际土壤中重金属Cd的积累、迁移及转化特征。土壤Cd处理设4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2、20、80 mg/kg土壤干重。结果表明:(1)香根草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和总Cd含量。(2)香根草各部分Cd积累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90 d时80 mg/kg处理组地上部分和根的Cd积累量分别高达180.42 mg/kg和241.54 mg/kg。(3)各浓度Cd处理下,富集系数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4)香根草地上部分Cd含量小于根部,各处理转移系数均小于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中低浓度处理组的转移系数稍有降低,高浓度处理组的转移系数则显著上升。(5)种植香根草使其根际土中残渣态的Cd转化为生物有效态Cd,提高Cd清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Cd,降低土壤中总Cd含量,提高土壤安全性,可作为Cd污染地区植物修复的备选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迁移与转化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对重金属镉的积累及耐性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云国 宋筱琛 +2 位作者 王欣 闵宗义 柳思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通过香根草的水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对香根草的生理和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富集的Cd主要被累积在根内,最高富集系数达到24.06%.溶液Cd浓度与香根草根内Cd的累积量显著正相关(r=0.987 4),与根的耐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 通过香根草的水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对香根草的生理和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富集的Cd主要被累积在根内,最高富集系数达到24.06%.溶液Cd浓度与香根草根内Cd的累积量显著正相关(r=0.987 4),与根的耐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943 6).低浓度Cd(≤1 mmol.L-1)处理使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NR)活力随时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高浓度Cd(≥1.5 mmol.L-1)处理使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化学形态分析表明,在香根草体内Cd的NaCl提取态占绝对优势,在根和茎叶内的平均占52.06%和64.03%.可以认为香根草在Cd胁迫下其氮代谢、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其对Cd仍具有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富集系数 系活力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坡地柑桔园栽植香根草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90
17
作者 陈凯 胡国谦 +2 位作者 饶辉茂 徐林华 吴华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在红壤坡地柑桔园沿等高线篱状栽培香根草的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可年产鲜草15t·hm ̄(-2)左右,用其覆盖柑桔树盘土壤,能在高温伏旱期有效地降低柑桔园的气温和土温,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含水率;香根草篱还能遮挡部分... 在红壤坡地柑桔园沿等高线篱状栽培香根草的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可年产鲜草15t·hm ̄(-2)左右,用其覆盖柑桔树盘土壤,能在高温伏旱期有效地降低柑桔园的气温和土温,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含水率;香根草篱还能遮挡部分过强的太阳辐射,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和改土培肥效果,使柑桔园土壤容重下降,孔隙率增大,pH值上升,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速效K、Ca、Mg、Fe、Mn、Zn、Cu、B、Mo和20种氨基酸的含量都有提高。柑桔树得以健壮地生长发育。本研究为我国南方广大红黄壤区域治理与综合开发,实现柑桔高产优质和高效低耗栽培积累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地 柑桔园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床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动态及效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4
18
作者 马立珊 骆永明 +1 位作者 吴龙华 吴胜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1,共3页
采用浮床种植香根草技术初步研究了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主要养分氮、磷元素的去除动态及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浮床香根草技术是一种潜在的利用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浮床 富营养化 水污染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香根草诱杀水稻螟虫的技术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先茂 彭春瑞 +3 位作者 姚锋先 关贤交 王华伶 邓国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51-52,56,共3页
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螟虫有明显偏爱在香根草上产卵的特性,利用香根草作为诱集植物来治理水稻螟虫可以大大压缩施药面积和用药量,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利用香根草治理水稻螟虫的最佳种植时期为3月底至4月初、... 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螟虫有明显偏爱在香根草上产卵的特性,利用香根草作为诱集植物来治理水稻螟虫可以大大压缩施药面积和用药量,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利用香根草治理水稻螟虫的最佳种植时期为3月底至4月初、种植面积应为稻田总面积的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杀 水稻 螟虫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集植物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鲁艳辉 高广春 +1 位作者 郑许松 吕仲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目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能够有效诱集水稻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雌成虫在其上产卵,但孵化出的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本研究旨在明确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为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螟... 【目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能够有效诱集水稻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雌成虫在其上产卵,但孵化出的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本研究旨在明确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为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螟虫可持续控制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方法提取香根草有毒活性物质,并利用饲料混毒法测定各提取组分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水稻和香根草中营养物质含量以及二化螟3龄幼虫取食水稻和香根草后体内相关解毒酶和消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香根草石油醚萃取物处理二化螟3龄幼虫9、12、15 d后,死亡率分别为38.89%、57.41%、85.19%,显著高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等其他提取组分处理二化螟幼虫后的死亡率。进一步从香根草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获得组分1(Fr1)和组分5(Fr5),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具有较高毒性,以0.05 g·mL^(-1)浓度混入人工饲料饲喂3 d后死亡率分别为85.00%和67.67%,说明香根草中含有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致死作用的有毒活性物质。香根草中总蛋白、纤维素、总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9.45μg、1.61%、1.45%、4.00%,均显著低于水稻中相应营养物质含量,其中水稻中蛋氨酸含量是香根草中的7.0倍。而香根草中单宁含量则显著高于水稻中的含量,是水稻中的1.31倍。此外,二化螟取食水稻和香根草3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蛋白酶、淀粉酶、海藻糖酶和蔗糖酶等消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幼虫体内相应消化酶的活性;6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的幼虫;9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的幼虫。与取食水稻的3龄幼虫相比,取食香根草的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性也有所降低,但是两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香根草作为二化螟的致死型诱集植物,对二化螟幼虫的致死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香根草中含有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致死作用的有毒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抑制幼虫体内解毒酶CarE和P450酶的活性,使幼虫逐渐丧失解毒代谢能力,最终死亡;二是香根草相对水稻营养物质匮乏,二化螟幼虫取食香根草后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体内消化酶活性,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最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致死作用 营养物质 解毒酶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