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粮食安全的饲料粮安全评估与对策建议——广西饲料粮安全问题研究系列之一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贤 林涛 张慧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2-37,共6页
从生产、消费、贸易等方面对广西粮食、饲料粮安全进行评估,并分别与全国进行比较,得出两个重要研究结论:第一,广西粮食和饲料粮安全形势比全国严峻;第二,广西饲料粮安全形势比广西粮食安全形势更显严峻。同时,指出了其中起主要影响作... 从生产、消费、贸易等方面对广西粮食、饲料粮安全进行评估,并分别与全国进行比较,得出两个重要研究结论:第一,广西粮食和饲料粮安全形势比全国严峻;第二,广西饲料粮安全形势比广西粮食安全形势更显严峻。同时,指出了其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四大因素。最后就影响因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九大措施,简称"三提高、三发展和三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粮安全 粮食安全 安全评估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与保障饲料粮供给安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建坤 高川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3期11-13,17,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粮食供给问题的核心逐步由口粮问题转变为饲料粮问题。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是转基因技术仍为粮食安全以及饲料粮安全的有效保障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首先介绍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背景、转基因作物产业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粮食供给问题的核心逐步由口粮问题转变为饲料粮问题。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是转基因技术仍为粮食安全以及饲料粮安全的有效保障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首先介绍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背景、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现状及趋势,进而分析国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与保障饲料粮供给安全的关系,最后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产业化 饲料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安全再认识:饲料粮的供需状况、自给水平与保障策略 被引量:27
3
作者 熊学振 杨春 《世界农业》 CSSCI 2021年第8期4-12,32,119,共11页
饲料粮安全问题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很重要的一方面,国民食物营养消费结构特征决定我们应当把饲料粮安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基于不同方法测算了饲料粮的生产规模、需求规模和自给水平,在测算生产规模时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饲料粮安全问题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很重要的一方面,国民食物营养消费结构特征决定我们应当把饲料粮安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基于不同方法测算了饲料粮的生产规模、需求规模和自给水平,在测算生产规模时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测算需求规模时对理论需求量、实际消费量分别分析,并将进口畜产品折算为饲料粮的间接需求。研究发现,中国饲料粮生产规模与需求规模均呈明显增长,直接系数法测得的饲料粮产量由2001年的15842.28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27416.72万吨,直接需求增至30915.98万吨,间接需求增至1594.37万吨,产能增长驱动需求自给能力提升但进口增加促使消费自给水平下降。总体来看,中国饲料粮已经从供给不足变为“高位供给、高位进口”并存的局面,应当特别关注饲料粮的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最后,本文从转变思想观念、权衡进口结构、调整畜种结构、拓展进口渠道、强化市场监管方面给出保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饲料粮安全 供需状况 自给水平 保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核心在饲料粮安全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李习龙 被引量:1
4
作者 翟晓汀 《经济》 2023年第3期47-49,共3页
中国是世界畜牧第一大国,也是饲料粮需求第一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既要保证口粮安全,也要保证饲料粮安全。近年来,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价格持续上涨,我国饲料粮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猪营养与饲料团队首席... 中国是世界畜牧第一大国,也是饲料粮需求第一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既要保证口粮安全,也要保证饲料粮安全。近年来,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价格持续上涨,我国饲料粮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猪营养与饲料团队首席科学家李习龙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农业政策和科技创新的引领下,进口粮在饲料粮中的占比逐渐减少。未来,通过增加自给能力、推广减量替代、提升畜禽养殖效率、加强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努力,“让畜禽都吃上中国粮”的愿望终会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给能力 粮食安全 饲料粮安全 首席科学家 经济网 畜禽养殖 持续上涨 口粮安全
原文传递
以“强科技”筑牢饲料粮安全
5
作者 倪思洁 《农产品市场》 2023年第6期29-31,共3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在疫情影响散去,世界经济和农业生产逐步复苏的环境下,必然将推动我国粮食生产不断增量提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藏粮于技 安全根基 藏粮于地 高质量发展 饲料粮安全 粮食 增量提质
原文传递
基于饲料调控实现生猪养殖豆粕减量和环境减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奇乐 杨元森 +6 位作者 肖诺 曹红蕊 李滢滢 王璐 刘岭 赖长华 张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6-102,共7页
保障粮食安全,主要压力在饲料粮,推进养殖减排,重要举措也在饲料粮。探索如何通过饲料调控措施促进饲料粮的开源节流、提质增效以及如何发展绿色高效畜禽养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梳理了基于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低蛋白日粮技... 保障粮食安全,主要压力在饲料粮,推进养殖减排,重要举措也在饲料粮。探索如何通过饲料调控措施促进饲料粮的开源节流、提质增效以及如何发展绿色高效畜禽养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梳理了基于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低蛋白日粮技术以及精准能量体系等饲料调控实现生猪养殖中豆粕减量替代的有效路径,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通过营养调控途径优化碳排放、氮排放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为我国饲料工业挖潜提效,助力养殖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调控 环境排放 饲料粮安全 非常规饲料资源 低蛋白日粮 净能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肉类进口视角下的中国饲料粮进口替代研究
7
作者 朱新鑫 王永清 《新疆农垦经济》 2025年第4期1-12,43,共13页
中国饲料粮对外依存度过高且进口来源集中,致使其供应易受国际政治动荡、贸易政策调整及全球性突发事件冲击。伴随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将进一步引致饲料粮进口规模激增,饲料粮进口风险加剧。文章考察了近年来中国重要饲料粮和肉... 中国饲料粮对外依存度过高且进口来源集中,致使其供应易受国际政治动荡、贸易政策调整及全球性突发事件冲击。伴随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将进一步引致饲料粮进口规模激增,饲料粮进口风险加剧。文章考察了近年来中国重要饲料粮和肉类的进口安全状况,并结合供需形势探讨了以肉类进口替代饲料粮进口的可行性及具体的替代效应。研究发现,中国饲料粮的安全保障水平低于肉类,预计未来10年,中国肉类需求增长空间约为490~1114万吨,如果扩大国内肉类生产,饲料粮进口需求及进口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并且加剧农业资源压力。如果增加肉类进口,既能降低中国饲料粮对外依存度,缓解饲料粮进口来源过于集中的问题,又能显著节约国内水土资源。基于当前饲料粮进口安全形势,通过肉类进口替代饲料粮进口,对保障肉类稳定供给以及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粮安全 饲料粮进口替代 肉类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加快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应用技术
8
《畜牧业环境》 2023年第1期4-4,共1页
为加快推进豆粕减量替代,确保饲料粮安全和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19日,全国畜牧总站线上举办了豆粕减量替代应用技术培训班。北京、河北、云南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畜牧饲料推广部门人员近140人参加了培训。
关键词 畜牧饲料 加快推进 全国畜牧总站 畜牧业 减量替代 高质量发展 豆粕 饲料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兴动物科学,他们“顶天立地”
9
作者 徐宁 《半月谈》 2025年第3期69-71,共3页
1923年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系成立,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畜牧学系之一。百年来,畜牧学系几经变迁,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动科学院”)。上能“顶天”,肩负国家种业振兴与饲料粮安全使命;下能“立地”,关... 1923年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系成立,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畜牧学系之一。百年来,畜牧学系几经变迁,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动科学院”)。上能“顶天”,肩负国家种业振兴与饲料粮安全使命;下能“立地”,关乎千家万户一日三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 北京农业大学 顶天立地 畜牧 饲料粮安全 振兴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大豆扩种政策市场效果与风险防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海龙 桂松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7,共9页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大豆扩种政策。在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推动下,2022年大豆产量大幅增加。但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发现,大豆价格高开低走,豆农收益低于预期,在国储和省储的助力下,产销衔接基本平稳;但本地大豆加工企业开工率低,...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大豆扩种政策。在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推动下,2022年大豆产量大幅增加。但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发现,大豆价格高开低走,豆农收益低于预期,在国储和省储的助力下,产销衔接基本平稳;但本地大豆加工企业开工率低,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高。在大豆和玉米“双短缺”的背景下,进一步扩种大豆的风险和挑战加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扩种大豆政策不能仅在种植环节发力,更需要在整个产业链上协同推进,构建长效政策机制。在稳存量、增储备、促加工的发展思路基础上,应通过扩种速度缓一些、收储规模增一些、加工转化多一些来化解相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扩种 生产者补贴 饲料粮安全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发展长穗偃麦草,建设“滨海草带”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宏伟 郑琪 +10 位作者 王建林 孙宏勇 张可心 方红曼 邢雪荣 杨维才 曹晓风 刘小京 景海春 种康 李振声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2-631,共10页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多年生冷季型饲草,具有耐盐碱、耐涝、耐旱和生物量大等特点。20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后,长期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野生亲本。尽管20世纪80—90年代也曾引种,但至今在我国未实现大面积种植,也没有审定品种。2020年,李振声...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多年生冷季型饲草,具有耐盐碱、耐涝、耐旱和生物量大等特点。20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后,长期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野生亲本。尽管20世纪80—90年代也曾引种,但至今在我国未实现大面积种植,也没有审定品种。2020年,李振声提出利用环渤海地区的滨海盐碱荒地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我国长穗偃麦草产业化描绘了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我国长穗偃麦草的产业化背景、主要生物学特性、国内外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提出了关于我国长穗偃麦草产业化发展的建议:通过建立长穗偃麦草“滨海草带”示范样板、商品草生产示范基地和养畜示范场,带动长穗偃麦草产业发展;培育龙头公司,形成“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完整产业链。此外,还就加强基础研究、加快自主品种选育、实现种子产业化,加大政策资金及科技人才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滨海草带”不仅可弥补我国优质饲草缺口,还可提供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盐碱地 滨海草带 粮食安全 饲料粮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