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饮食伦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韩作珍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1,共5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树立了健康、文明的饮食伦理观念,构建了科学、合理的饮食方式。近年来,我国饮食伦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树立了健康、文明的饮食伦理观念,构建了科学、合理的饮食方式。近年来,我国饮食伦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我国饮食伦理研究既有的文献进行概括与总结,以期更好地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伦理困境,推动我国饮食伦理研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促使饮食伦理走向营养化、绿色化、节俭化、文明化、快乐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伦理 饮食文化 生命伦理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伦理维度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韩作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77-184,共8页
饮食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生命活动与价值活动,不仅是维持人类生命、增进营养与健康的自然欲求,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从伦理维度看主要包含文化价值传承、个体生命价值、人际伦理意义、社会文明风尚和生态文明承载五个方面。... 饮食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生命活动与价值活动,不仅是维持人类生命、增进营养与健康的自然欲求,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从伦理维度看主要包含文化价值传承、个体生命价值、人际伦理意义、社会文明风尚和生态文明承载五个方面。从这五个维度对饮食伦理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探讨中外饮食文化,建构新的饮食伦理文明,对民众正确饮食观念、文明饮食行为与合理饮食方式的形成提供切实的价值指引与行为规范,从而提升国人的饮食道德素养,促进饮食伦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道德 饮食伦理 伦理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伦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韩作珍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2期114-122,共9页
饮食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与价值活动,不仅是维持人类生命、增进营养与健康的自然欲求,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这在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中都有明确体现。然而在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饮食伦理问题,... 饮食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与价值活动,不仅是维持人类生命、增进营养与健康的自然欲求,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这在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中都有明确体现。然而在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饮食伦理问题,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和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因此,进行饮食伦理研究,有助于从伦理维度全面探讨中外饮食文化,建构新的饮食伦理文明,对民众正确的饮食观念、良好的饮食行为与合理的饮食方式的形成提供切实的价值指引与行为规范,从而提升国人的饮食道德素养和实现人生幸福,促进伦理学学术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变革。其研究内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其一,个体饮食伦理,主要研究饮食的养生之道、德性修养与审美伦理;其二,人际饮食伦理,主要研究饮食礼仪、饮食的人伦教化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其三,社会饮食伦理,主要研究饮食伦理与政治、民族、社会风俗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 饮食伦理 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食主义: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饮食伦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倪守敏 《伦理与文明》 2014年第1期205-215,共11页
素食主义作为一种健康、环保、有效保护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饮食伦理,可以从辛格的动物解放论、里根的动物权利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泰勒的生物中心伦理学、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等观点中找到理论依据... 素食主义作为一种健康、环保、有效保护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饮食伦理,可以从辛格的动物解放论、里根的动物权利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泰勒的生物中心伦理学、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等观点中找到理论依据。在实践意义上,素食主义可以克服食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防止土壤沙化扩大,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全球暖化进程等。走向素食主义,必须在文化上为食肉“祛魅”,使人们清醒看到食肉与生态环境危机间的关联,培养素食良心,并遵循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食主义 食肉 生态环境 饮食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阈下饮食伦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5
作者 马佼 王强 马倩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18年第8期44-44,共1页
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为生态伦理观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沃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辽阔的文明大国.历经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各族人民根据当地地形和气候,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自主培育食材,... 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为生态伦理观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沃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辽阔的文明大国.历经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各族人民根据当地地形和气候,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自主培育食材,不断总结创新,进而造就了异彩纷呈的中国饮食文化,使中国美食享誉全球.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许多不合理的饮食伦理问题日益凸显,给国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以生态环境和饮食伦理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饮食伦理与农业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结合现状,深度挖掘我国在生态文明下饮食伦理缺失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达到推动生态文明与饮食伦理良性互动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饮食伦理 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个体饮食伦理的历史传统
6
作者 韩作珍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35,47,共5页
从个体层面来看,饮食不仅是维持生命、增进营养和健康,承载人的生命价值,而且还能够提高人的德性修养、审美情趣与人生境界,实现人生幸福。从历史传统来看,饮食包含着养生、德性修养和审美伦理三个方面的内容,饮食养生是人类最基本的要... 从个体层面来看,饮食不仅是维持生命、增进营养和健康,承载人的生命价值,而且还能够提高人的德性修养、审美情趣与人生境界,实现人生幸福。从历史传统来看,饮食包含着养生、德性修养和审美伦理三个方面的内容,饮食养生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而德性修养是人类最大的追求和最高的境界。在追求这种纯粹的饮食精神审美境界中,不仅进行了美德、美育、美仪的实践教育,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了高的意境和人生价值,促使人们吃得更高雅、更文明、更有德性修养,使饮食养生与养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培养德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个体饮食伦理 历史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感染疫情下中华传统饮食伦理的当代价值研究
7
作者 许珂 王浡伊 洪暄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中华传统饮食伦理蕴含于我国古代记录饮食行为和饮食观念的书籍、诗词、食谱之中,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饮食活动中的体现。本文立足新冠感染疫情背景,从个体饮食伦理、人际饮食伦理、社会饮食伦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分析饮食活... 中华传统饮食伦理蕴含于我国古代记录饮食行为和饮食观念的书籍、诗词、食谱之中,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饮食活动中的体现。本文立足新冠感染疫情背景,从个体饮食伦理、人际饮食伦理、社会饮食伦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分析饮食活动的现状,探究其对中华传统饮食伦理的传承与创新,探索后疫情时代饮食伦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伦理 新冠感染疫情 道德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浪漫伦理与“吃货族”的乐趣建构:基于广州青年“吃货”群体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黎相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85,共10页
通过对广州"吃货族"的研究,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转型期背景下"吃货族"是怎样对自己的趣味进行表述与辩护的,并由此建构不同的乐趣类型。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饮食已经从一种满足基本的生理需... 通过对广州"吃货族"的研究,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转型期背景下"吃货族"是怎样对自己的趣味进行表述与辩护的,并由此建构不同的乐趣类型。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饮食已经从一种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的手段转变为追求新鲜感的工具,饮食浪漫伦理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呈现扩大化趋势。除了社会区隔和分层的因素外,追求新奇、体验、乐趣与舒适的自我导向动机同样是理解中国当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和倾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货族 饮食浪漫伦理 自我导向 乐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思维: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兆荣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95-400,F0002,共7页
饮食的重要性,世人皆知,但饮食作为一种思维形态,却鲜见人述。事实上,饮食不仅包含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即生物需求),也包含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即文化表征)。饮食既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思维倾向,也呈现了特定社会的结构范式,同时,它还通... 饮食的重要性,世人皆知,但饮食作为一种思维形态,却鲜见人述。事实上,饮食不仅包含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即生物需求),也包含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即文化表征)。饮食既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思维倾向,也呈现了特定社会的结构范式,同时,它还通过身体表达传递着舌尖的认同和味蕾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思维 饮食文化 饮食伦理 生物-文化 文化人类学 身体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食物伦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成鸢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随着西方生态保护思潮和素食主义的兴起 ,“动物权利”与人类营养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就提出了“食物伦理”的新命题。从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遗产中 ,可以总结出三条合理而可行的伦理规范。另一方面 ,中餐“食珍”猎奇的糟粕如不纠正 ,必... 随着西方生态保护思潮和素食主义的兴起 ,“动物权利”与人类营养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就提出了“食物伦理”的新命题。从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遗产中 ,可以总结出三条合理而可行的伦理规范。另一方面 ,中餐“食珍”猎奇的糟粕如不纠正 ,必将使我们面对巨大的文化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中餐 饮食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类不相食”:基于凉山彝族食俗的饮食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木乃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3,共7页
凉山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日常食俗、年节食俗、婚丧食俗和宗教礼祭食俗。凉山彝族饮食禁忌,几乎贯穿于凉山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遵守饮食禁忌意味着拥有洁净的、安全的食物,这不仅关乎身体上的安全,还有灵魂上的洁... 凉山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日常食俗、年节食俗、婚丧食俗和宗教礼祭食俗。凉山彝族饮食禁忌,几乎贯穿于凉山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遵守饮食禁忌意味着拥有洁净的、安全的食物,这不仅关乎身体上的安全,还有灵魂上的洁净问题。凉山彝族饮食文化,受其宗教信仰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富有特殊的历史底蕴、深层的文化因素和社会意义,具有"同类不相残""同类不相食"的伦理观、饮食观和洁净观。传承和发展凉山彝族饮食伦理思想,有利于促进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探索该地生态文明建设并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思路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饮食文化 饮食禁忌 饮食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诗中野味饮食文化研究
12
作者 余颖怡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3,共7页
《全宋诗》中有大量关于野味肴馔的诗歌。野味在宋代诗人笔下乃是其仕宦生活的曲折反映,酬唱赠答的往来媒介,思乡怀人的情感寄托,体现人生旨趣的有效载体。宋代诗人注重野味食材的选择、饮食意趣的追求、饮食环境的设计,诗中的宴乐歌舞... 《全宋诗》中有大量关于野味肴馔的诗歌。野味在宋代诗人笔下乃是其仕宦生活的曲折反映,酬唱赠答的往来媒介,思乡怀人的情感寄托,体现人生旨趣的有效载体。宋代诗人注重野味食材的选择、饮食意趣的追求、饮食环境的设计,诗中的宴乐歌舞、龙涎之香、花竹之境、纤手之柔均是诗人饮食美学的呈现,但诗人并不着力于野味饮食的描写和渲染,而是以己度物,以同理心感悟动物之苦;以食悟理,深知厚味有腊毒、美恶亦相依之理。他们以食养德,食用假制野味和素食,在饮食中探寻宋明理学所倡导的孔颜之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味 宋诗 饮食美学 饮食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群体饮食实践中的伦理变迁与身份协商——基于主体性、社会性、地方性的分析
13
作者 曾国军 李忠奇 +2 位作者 王龙杰 徐雨晨 钟淑如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3,共11页
流动性背景下,大规模、长距离的人口迁移现象日益频繁,引致流动群体的饮食实践不断重塑,由此引发的饮食伦理及其所表征的身份认同问题已经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了以“使用物—追踪物—感受物”为内在线索,主体性、... 流动性背景下,大规模、长距离的人口迁移现象日益频繁,引致流动群体的饮食实践不断重塑,由此引发的饮食伦理及其所表征的身份认同问题已经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了以“使用物—追踪物—感受物”为内在线索,主体性、社会性、地方性为三极,饮食伦理、身份认同为内核的三维分析框架,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上述三个视角出发,系统论述流动群体的具身饮食体验、社会互动以及地方情境在流动群体饮食伦理与身份认同的多样化动态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食物在流动群体饮食实践中的能动性,并细化阐述流动群体饮食伦理与身份认同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探索了“人—食物—地方”之间的多重社会文化内涵。最后展望了新文化地理学中流动群体饮食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的重点议题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群体 饮食伦理 身份认同 饮食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