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着酒味走的食菌小蠹
1
作者 徐景煊 《新发现》 2018年第5期12-12,共1页
一篇最近发表在PNAS的论文认为,酒精在食菌小蠹和真菌的共生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酒精 共生关系 食菌小蠹 科普知识
原文传递
三角枫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小圆胸小蠹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巧 张格 +2 位作者 郭宏伟 和桂兰 刘波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异名茶材小蠹或茶枝小蠹,多年来一直危害昆明市翠湖公园的主要行道树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近年来危害加剧,导致主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该小蠹在昆明地区1 a发生2或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坑...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异名茶材小蠹或茶枝小蠹,多年来一直危害昆明市翠湖公园的主要行道树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近年来危害加剧,导致主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该小蠹在昆明地区1 a发生2或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坑道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2月开始活动,3月进行交配并产卵于坑道中;4月可见幼虫,幼虫取食坑道中培育的菌丝体,经过5个龄期发育成蛹;6月中旬是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是第2代幼虫发生高峰期;7—9月是成虫出现高峰期。该小蠹虫态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几乎全年可见各种虫态。不同世代之间也有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圆胸小蠹 食菌小蠹 形态特征 生活史 三角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圆胸小蠹及其虫菌共生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巧 韩春绪 孙江华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3期164-170,共7页
小圆胸小蠹是蛀干为害的食菌小蠹,与其伴生菌构成虫菌共生体,称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造成寄主机械损伤、枝干枯死和木材腐烂。在全球范围内寄主达63科342种,对果树、森林及城市景观等造成严重威胁,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国际重大林木害虫... 小圆胸小蠹是蛀干为害的食菌小蠹,与其伴生菌构成虫菌共生体,称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造成寄主机械损伤、枝干枯死和木材腐烂。在全球范围内寄主达63科342种,对果树、森林及城市景观等造成严重威胁,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国际重大林木害虫。国外最新的分子学研究显示,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以种团形式出现,由至少5个形态上无法区分的小蠹种及其伴生菌构成,每一个小蠹种携带1或2种镰孢菌。该种团中的某些种及其伴生菌已经成为入侵物种,攻击并感染健康树木,造成了严重威胁。综述了该种团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伴生菌及寄主选择研究进展,以及食菌小蠹的控制途径,指出了我国有分布的该种分类地位急需确定,我国云南分布的该小蠹可能对我国更多地区城市阔叶树种构成威胁,对针叶树也可能构成潜在威胁。当前迫切需要在通过分子学手段澄清其分类地位基础上,深入开展种群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以及伴生菌及寄主选择研究,揭示其成灾机制,为其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以遏制其扩散蔓延的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 小圆胸小蠹种团 入侵种 食菌小蠹 共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园林新害虫——悬铃木足距小蠹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翰 吴俊 +3 位作者 韩开健 郭宏伟 李巧 刘波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是中国从北到南广泛种植的城市园林行道树种。近年来,在昆明市发现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危害二球悬铃木后,又发现一种食菌小蠹,经鉴定命名为悬铃木足距小蠹Xylosandrus sp.。该小蠹蛀害健康的... 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是中国从北到南广泛种植的城市园林行道树种。近年来,在昆明市发现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危害二球悬铃木后,又发现一种食菌小蠹,经鉴定命名为悬铃木足距小蠹Xylosandrus sp.。该小蠹蛀害健康的悬铃木和川梨Pyrus pashia幼枝,导致枝梢枯死。通过比较4种类型悬铃木枝条的有虫率及平均虫量,明确新鲜有孔和干枯有孔枝条是研究足距小蠹生活史及种群动态的合适枝条类型;7—9月是调查其危害的适宜季节,可以通过乙醇诱集配合受害枝条解剖监测其种群动态。尽早发现枝条受害并及时剪除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控制办法。该虫在我国悬铃木分布区扩散蔓延的潜在风险极高,应引起各地园林植保工作者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菌小蠹 危害特点 种群监测 悬铃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纹盾材小蠹的鉴定和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斯竹 李猷 王书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5-1450,共6页
长期以来纹盾材小蠹Xyleborinus artestriatus (Eichhoff 1878)在我国的记录一直不明,本文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和实验室内显微镜观察,对纹盾材小蠹的形态描述、寄主和分布进行记述,发现纹盾材小蠹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本文还提供绒盾小蠹属X... 长期以来纹盾材小蠹Xyleborinus artestriatus (Eichhoff 1878)在我国的记录一直不明,本文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和实验室内显微镜观察,对纹盾材小蠹的形态描述、寄主和分布进行记述,发现纹盾材小蠹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本文还提供绒盾小蠹属Xyleborinus在中国(大陆)所有已知种类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苏州出入境检疫检疫局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盾小蠹 森林害虫 食菌小蠹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材小蠹属种类记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伟 徐淼锋 +4 位作者 李猷 蔡波 王新国 徐浪 高磊 《植物检疫》 2021年第2期12-19,共8页
材小蠹属(非中国种)属于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着对该属研究的不断深入,材小蠹属种类的分类地位出现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查阅,结合野外采集的标本,对中国材小蠹属种类进行系统整理,明确了9种材小蠹属昆虫在中国大陆有分... 材小蠹属(非中国种)属于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着对该属研究的不断深入,材小蠹属种类的分类地位出现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查阅,结合野外采集的标本,对中国材小蠹属种类进行系统整理,明确了9种材小蠹属昆虫在中国大陆有分布记录,首次记录了对粒材小蠹在广东的分布以及棋盘材小蠹在广东和广西的分布,提供部分种类的形态图并制定了中国大陆已知材小蠹属种类的检索表,可为口岸检疫部门鉴定和判定材小蠹属中国种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蠹 中国大陆 分布 检索表 食菌小蠹
原文传递
重要山楂害虫——山楂长小蠹的鉴定
7
作者 赖盛昌 廖家新 +2 位作者 戴小华 王有信 王建国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鉴定出重要山楂害虫——山楂长小蠹的种类:Platypus contaminatus。介绍了该虫新的寄主和分布范围、形态特征、成虫图片、5个标记基因等,以供相关人员研究鉴定时参考。同时提出应防范其潜在的危害。
关键词 江西 小蠹亚科 食菌小蠹 山楂长小蠹 形态特征 分子标记基因 检疫
原文传递
进境原木中重要虫道真菌分离培养方法
8
作者 王珏 王书平 +4 位作者 于子翔 李猷 陈克 杨翠云 石娟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6,共6页
虫道真菌菌株分离和鉴定难度大,口岸检出率低。随着口岸进境原木数量的不断增加,食菌小蠹传播扩散虫道真菌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针对进境原木中截获的重要食菌小蠹种类,从疑似样本采集、培养基选择和制备、虫道真菌的... 虫道真菌菌株分离和鉴定难度大,口岸检出率低。随着口岸进境原木数量的不断增加,食菌小蠹传播扩散虫道真菌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针对进境原木中截获的重要食菌小蠹种类,从疑似样本采集、培养基选择和制备、虫道真菌的分离及菌种保存等方面对虫道真菌分离培养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增强检疫人员对食菌小蠹和虫道真菌的分离水平,提高口岸对虫道真菌疫情的截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菌小蠹 贮菌器 虫道真菌 分离培养
原文传递
林果害虫--光滑足距小蠹的代生活史观察
9
作者 王慧 李家慧 杨群芳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43,共3页
在室内采用半人工饲料饲养林果害虫——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越冬代雌成虫的方法,研究了它的代生活史。结果表明,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只有在坑道内菌层形成后才产卵。在25℃时,接入雌成虫后,最早3d可见卵... 在室内采用半人工饲料饲养林果害虫——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越冬代雌成虫的方法,研究了它的代生活史。结果表明,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只有在坑道内菌层形成后才产卵。在25℃时,接入雌成虫后,最早3d可见卵,9d可见幼虫,18d可见蛹,20d可见新羽化雌成虫,28d可见子代雌成虫出孔。自第1头子代雌成虫出孔后的第4~9天为子代雌成虫出孔高峰期,出孔虫数约占后代总数的60%。1日内,子代雌成虫出孔时间为10:00~18:00,高峰期为13:00—14:00,出孔虫数约占全天总出孔数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足距小蠹 代生活史 世代 食菌小蠹 雌成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