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跟着酒味走的食菌小蠹
- 1
-
-
作者
徐景煊
-
出处
《新发现》
2018年第5期12-12,共1页
-
文摘
一篇最近发表在PNAS的论文认为,酒精在食菌小蠹和真菌的共生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酒精
共生关系
食菌小蠹
科普知识
-
分类号
TS26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三角枫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小圆胸小蠹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李巧
张格
郭宏伟
和桂兰
刘波
-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翠湖公园管理处
-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
基金
翠湖公园管理处和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XKZ200905)资助
-
文摘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异名茶材小蠹或茶枝小蠹,多年来一直危害昆明市翠湖公园的主要行道树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近年来危害加剧,导致主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该小蠹在昆明地区1 a发生2或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坑道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2月开始活动,3月进行交配并产卵于坑道中;4月可见幼虫,幼虫取食坑道中培育的菌丝体,经过5个龄期发育成蛹;6月中旬是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是第2代幼虫发生高峰期;7—9月是成虫出现高峰期。该小蠹虫态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几乎全年可见各种虫态。不同世代之间也有重叠。
-
关键词
小圆胸小蠹
食菌小蠹
形态特征
生活史
三角枫
-
Keywords
Euwallacea fornicatus (Eichhoff)
ambrosia beetl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fe history
Acer buergerianum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小圆胸小蠹及其虫菌共生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巧
韩春绪
孙江华
-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际动物学会
-
出处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3期164-170,共7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委托项目"中越边境地区森林入侵害虫物种联合调查"
昆明市五华区科技计划项目(201515)
-
文摘
小圆胸小蠹是蛀干为害的食菌小蠹,与其伴生菌构成虫菌共生体,称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造成寄主机械损伤、枝干枯死和木材腐烂。在全球范围内寄主达63科342种,对果树、森林及城市景观等造成严重威胁,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国际重大林木害虫。国外最新的分子学研究显示,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以种团形式出现,由至少5个形态上无法区分的小蠹种及其伴生菌构成,每一个小蠹种携带1或2种镰孢菌。该种团中的某些种及其伴生菌已经成为入侵物种,攻击并感染健康树木,造成了严重威胁。综述了该种团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伴生菌及寄主选择研究进展,以及食菌小蠹的控制途径,指出了我国有分布的该种分类地位急需确定,我国云南分布的该小蠹可能对我国更多地区城市阔叶树种构成威胁,对针叶树也可能构成潜在威胁。当前迫切需要在通过分子学手段澄清其分类地位基础上,深入开展种群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以及伴生菌及寄主选择研究,揭示其成灾机制,为其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以遏制其扩散蔓延的势头。
-
关键词
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
小圆胸小蠹种团
入侵种
食菌小蠹
共生菌
-
Keywords
Euwallacea-Fusarium symbiosis
Euwallacea fornicatus species complex
invasive species
ambrosia beetles
symbiotic fungi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昆明市园林新害虫——悬铃木足距小蠹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翰
吴俊
韩开健
郭宏伟
李巧
刘波
-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市翠湖公园
-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
基金
昆明市五华区科技计划项目"五华主城区主要园林害虫监测及生态控制技术"
国家林业局"中越边境地区森林入侵害虫物种联合调查"项目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科共同资助
-
文摘
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是中国从北到南广泛种植的城市园林行道树种。近年来,在昆明市发现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危害二球悬铃木后,又发现一种食菌小蠹,经鉴定命名为悬铃木足距小蠹Xylosandrus sp.。该小蠹蛀害健康的悬铃木和川梨Pyrus pashia幼枝,导致枝梢枯死。通过比较4种类型悬铃木枝条的有虫率及平均虫量,明确新鲜有孔和干枯有孔枝条是研究足距小蠹生活史及种群动态的合适枝条类型;7—9月是调查其危害的适宜季节,可以通过乙醇诱集配合受害枝条解剖监测其种群动态。尽早发现枝条受害并及时剪除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控制办法。该虫在我国悬铃木分布区扩散蔓延的潜在风险极高,应引起各地园林植保工作者高度重视。
-
关键词
食菌小蠹
危害特点
种群监测
悬铃木
-
Keywords
ambrosia beetle
damage feature
population monitoring
Platanus spp.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中国纹盾材小蠹的鉴定和分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郑斯竹
李猷
王书平
-
机构
苏州出入境检疫检疫局
佛罗里达大学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5-1450,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F0210305)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2015IK156)
+2 种基金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BRA2017530)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项目(2017KJ6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200600).
-
文摘
长期以来纹盾材小蠹Xyleborinus artestriatus (Eichhoff 1878)在我国的记录一直不明,本文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和实验室内显微镜观察,对纹盾材小蠹的形态描述、寄主和分布进行记述,发现纹盾材小蠹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本文还提供绒盾小蠹属Xyleborinus在中国(大陆)所有已知种类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苏州出入境检疫检疫局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
关键词
绒盾小蠹属
森林害虫
食菌小蠹
中国南方
-
Keywords
Xyleborinus
forest pest
ambrosia beetle
southern China
-
分类号
Q969.514.5
[生物学—昆虫学]
S43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中国材小蠹属种类记述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林伟
徐淼锋
李猷
蔡波
王新国
徐浪
高磊
-
机构
拱北海关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佛罗里达大学
海口海关
黄埔海关
深圳海关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城市困难立地生态园林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植物检疫》
2021年第2期12-19,共8页
-
基金
海关总署科研项目(2020HK145)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攻关项目(G180201)
+1 种基金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专项(201901024)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QN334)。
-
文摘
材小蠹属(非中国种)属于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着对该属研究的不断深入,材小蠹属种类的分类地位出现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查阅,结合野外采集的标本,对中国材小蠹属种类进行系统整理,明确了9种材小蠹属昆虫在中国大陆有分布记录,首次记录了对粒材小蠹在广东的分布以及棋盘材小蠹在广东和广西的分布,提供部分种类的形态图并制定了中国大陆已知材小蠹属种类的检索表,可为口岸检疫部门鉴定和判定材小蠹属中国种类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材小蠹属
中国大陆
分布
检索表
食菌小蠹
-
Keywords
Xyleborus
Chinese Mainland
distribution
key
ambrosia beetle
-
分类号
S4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重要山楂害虫——山楂长小蠹的鉴定
- 7
-
-
作者
赖盛昌
廖家新
戴小华
王有信
王建国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省晋城市果树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
文摘
本文鉴定出重要山楂害虫——山楂长小蠹的种类:Platypus contaminatus。介绍了该虫新的寄主和分布范围、形态特征、成虫图片、5个标记基因等,以供相关人员研究鉴定时参考。同时提出应防范其潜在的危害。
-
关键词
江西
长小蠹亚科
食菌小蠹
山楂长小蠹
形态特征
分子标记基因
检疫
-
Keywords
Jiangxi
Platypodinae
ambrosia beetles
Platypus contaminatu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NA molecular markers
quarantine
-
分类号
S4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进境原木中重要虫道真菌分离培养方法
- 8
-
-
作者
王珏
王书平
于子翔
李猷
陈克
杨翠云
石娟
-
机构
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佛罗里达大学森林资源与保护学院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6,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200602)。
-
文摘
虫道真菌菌株分离和鉴定难度大,口岸检出率低。随着口岸进境原木数量的不断增加,食菌小蠹传播扩散虫道真菌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针对进境原木中截获的重要食菌小蠹种类,从疑似样本采集、培养基选择和制备、虫道真菌的分离及菌种保存等方面对虫道真菌分离培养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增强检疫人员对食菌小蠹和虫道真菌的分离水平,提高口岸对虫道真菌疫情的截获率。
-
关键词
食菌小蠹
贮菌器
虫道真菌
分离培养
-
Keywords
ambrosia beetles
mycangium
ambrosia fungi
isolation and cultivation
-
分类号
S41-3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林果害虫--光滑足距小蠹的代生活史观察
- 9
-
-
作者
王慧
李家慧
杨群芳
-
机构
四川省射洪县植保植检站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43,共3页
-
文摘
在室内采用半人工饲料饲养林果害虫——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越冬代雌成虫的方法,研究了它的代生活史。结果表明,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只有在坑道内菌层形成后才产卵。在25℃时,接入雌成虫后,最早3d可见卵,9d可见幼虫,18d可见蛹,20d可见新羽化雌成虫,28d可见子代雌成虫出孔。自第1头子代雌成虫出孔后的第4~9天为子代雌成虫出孔高峰期,出孔虫数约占后代总数的60%。1日内,子代雌成虫出孔时间为10:00~18:00,高峰期为13:00—14:00,出孔虫数约占全天总出孔数的45%。
-
关键词
光滑足距小蠹
代生活史
世代
食菌小蠹
雌成虫
-
分类号
S43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631.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