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彭顺仙 陶花 +2 位作者 陈晓锋 彭纪芳 蒋书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15-19,26,共6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及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1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前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评估患者营养不良情...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及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1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前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评估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并随访总生存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患者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握力预测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的曲线下面积(0.625)最大,其后依次为血清前白蛋白、CAR(分别为0.604、0.594);根据约登指数确定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32、23.1 kg、0.190 g/L,三者联合预测营养不良的灵敏度高达80.7%。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增高(≥0.732)、握力降低(<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0.190 g/L)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短于CAR<0.732、握力≥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0.190 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AR增高(≥0.732)、握力降低(<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0.190 g/L)是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是评估食管癌患者营养状态和生存预后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或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握力 血清前白蛋白 营养状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的差异分析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敏 杨昕 +2 位作者 徐利萍 王建国 杨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1181-1185,1199,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食管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40例...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食管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同期收集健康人群140例。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全血RDW,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F水平,采用魏氏法检测ESR值。结果与反流性食管炎(SF:168.7±16.8μg/L;RDW:13.4±2.3%;ESR:15.3±2.6mm/h)和健康对照(SF:160.3±15.5μg/L;RDW:12.7±2.1%;ESR:15.6±2.8mm/h)相比,SF、RDW和ESR水平在食管癌(SF:321.5±37.1μg/L;RDW:22.5±3.0%;ESR:27.5±7.8mm/h)患者中均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F、RDW和ESR水平与TNM分期(SF:r=0.327,P<0.001;RDW:r=0.264,P=0.002;ESR:r=0.283,P=0.001)均呈线性关联,且三者的水平在Ⅲ~Ⅳ期患者中最高,但SF、RDW和ESR水平与组织学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SF:r=0.012,P=0.884;RDW:r=-0.119,P=0.160;ESR:r=-0.018,P=0.834)。ROC结果显示,联合SF、RDW和ESR在鉴别食管癌与反流性食管炎和健康对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923(95%CI:0.893~0.974,P<0.001),灵敏度为92.3%,特异性为83.4%。生存分析显示,相比低SF组和低RDW组,高SF组(χ^2=15.366,P<0.001)和高RDW组(χ^2=6.012,P=0.014)生存率显著降低,而低ESR组和高ESR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5,P=0.193)。结论联合SF、RDW和ESR对食管癌的诊断及发病风险评估具有价值,且SF和RDW在食管癌预后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沉降率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峰 郭霞 +3 位作者 张莉 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张建清 纳菲莎.卡德尔 《癌症进展》 2011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人群和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蛋白质组特征的研究,探讨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相关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方法收集、制备哈萨克族食管癌治疗前后患者组(10例)和健康对照组(10例)血清样品,采用蛋白质二维液相色... 目的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人群和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蛋白质组特征的研究,探讨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相关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方法收集、制备哈萨克族食管癌治疗前后患者组(10例)和健康对照组(10例)血清样品,采用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Proteome LabTMPF-2D)对治疗前后组和正常人群组三组血清样品进行分离与数据比较分析。结果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相比存在21个显著差异的表达蛋白位点峰值;而患者治疗前和健康对照组对比有10个存在显著差异的表达蛋白位点峰值,患者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有4个存在显著差异的表达蛋白位点峰值。结论血清中可以筛选到对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诊断及判断放化疗有意义的特异性蛋白表达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哈萨克族 血清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及总蛋白指标及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的影响
4
作者 连一晓 刘旭岚 +1 位作者 董艳 朱冰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1810-1814,共5页
目的探究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均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 目的探究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均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干预模式,对比2组术后恢复时间、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水平及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量表(SCNS-ED)评分。结果实施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更短(t=3.33,P=0.001;t=3.01,P=0.003;t=3.37,P=0.001;t=3.24,P=0.002);实施后,观察组BMI较对照组更高(t=2.17,P=0.034),观察组ALB水平较对照组更高(t=2.82,P=0.007),观察组TP水平较对照组更高(t=2.32,P=0.024);实施后7 d、14 d、1个月,观察组SCNS-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10,P=0.003;t=2.82,P=0.005;t=5.03,P<0.001)。结论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可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增强体质量与BMI,提高营养指标,降低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营养支持 支持性照护理论 食管癌 血清蛋白 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及血清应答因子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刘慧丽 陈生强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C患者SCC、CYFRA21-1、SRF与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SCC、CYFRA21-1和SRF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28例EC患者中,有40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1.25%;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婚姻情况、教育程度、抽烟、饮酒、病变部位、肿瘤长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0.302、0.236、1.283、0.145、0.348、0.348、0.984、0.046、0.029、0.332、2.086、0.398、1.112,P>0.05),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SRF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188、5.593、7.435、7.160、8.50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及SRF均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C、CYFRA21-1、SRF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r=0.645、0.667、0.658,P<0.05);SCC、CYFRA21-1、SRF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860及0.883,而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5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CYFRA21-1、SRF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 血清应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邢磊 叶惠兰 +1 位作者 时海峰 陈昌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66例组织学证实不可切除或者手术后复发或转移性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紫杉醇+顺铂治疗,观察组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 目的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66例组织学证实不可切除或者手术后复发或转移性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紫杉醇+顺铂治疗,观察组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60.61%高于对照组的36.36%(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88.80±4.50)、(89.05±4.05)、(88.20±3.50)、(87.80±5.02)分,高于对照组的(73.20±3.80)、(73.60±3.50)、(72.60±3.30)、(71.50±3.50)分(P<0.05)。两组治疗后CA125、CA19-9、SCC、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A125(8.08±1.60)U/ml、CA19-9(8.99±1.22)U/ml、SCC(1.08±0.20)μg/L、CEA(1.47±0.14)ng/ml低于对照组的(9.33±1.45)U/ml、(10.30±1.33)U/ml、(1.67±0.25)μg/L、(1.72±0.18)ng/ml(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中性粒减少、恶心呕吐、肌痛、关节痛、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予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奈达铂 晚期食管癌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补元煎通过MAPK通路增加食管癌细胞对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代圣民 马纯政 +7 位作者 崔应麟 李松伟 李洪霖 马希佳 程红 许彦超 邵帅 黄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综合分析BATMAN-TCM数据库、TCGA数据库以及细胞生物学验证和裸鼠荷瘤实验,深入探讨大补元煎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尤其关注其对顺铂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BATMAN-TCM数据库对大补元煎的成分和对靶蛋白... 目的该研究旨在综合分析BATMAN-TCM数据库、TCGA数据库以及细胞生物学验证和裸鼠荷瘤实验,深入探讨大补元煎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尤其关注其对顺铂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BATMAN-TCM数据库对大补元煎的成分和对靶蛋白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相关富集分析。其次在TCGA数据库中筛选食管癌差异基因并进行详细的富集分析。随后进行大补元煎对食管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的细胞生物学验证。最后通过裸鼠荷瘤实验证明大补元煎能够增强顺铂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BATMAN-TCM和TCGA的分析结果显示,大补元煎靶蛋白在细胞对化学刺激的反应、代谢途径、癌症通路等关键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验证表明,大补元煎不仅能够显著增强食管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还通过激活MAPK通路进一步加强了顺铂的治疗效果。细胞增殖和裸鼠荷瘤实验证实了大补元煎与顺铂的协同作用,显著抑制了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得出结论,大补元煎可能通过激活MAPK通路来提高顺铂对食管癌的敏感性,为大补元煎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元煎 食管癌 蛋白 差异基因 MAPK通路 顺铂 荷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指标及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姜雪滨 尹晓芹 +1 位作者 单丹妮 宋芳华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化疗用于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指标和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DC-CIK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化疗用于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指标和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DC-CIK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中Stathmin、Cyfra21-1、c-met、sMICA水平变化,肿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Stathmin、Cyfra21-1、c-met、sMICA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癌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6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33%(P<0.05);在血液学毒性、食管炎症以及肝肾功能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生率为71.11%高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以及杀灭肿瘤细胞,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Stathmin、Cyffa21-1、c-met、sMICA,以及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DC-CIK 化疗 疾病控制率 血清指标 survivin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TP化疗方案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相关因子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敏 付茂勇 +2 位作者 王烈 梁维维 张小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3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TP化疗方案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相关因子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食管癌治疗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仅... 目的探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TP化疗方案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相关因子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食管癌治疗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仅接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术前TP化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溶型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sMICA)、转录因子YY1(YY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肿瘤恶性生物学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D44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survivin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MICA、Cyfra21-1、MMP-9、CD44v、VEGF、survivin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sMICA、YY1、Cyfra21-1、MMP-9、CD44v、VEGF、survivin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TP化疗能够有效下调血清肿瘤相关因子、survivin蛋白表达,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镜 TP化疗方案 食管癌 血清肿瘤相关因子 SURVIV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MALDI-TOF MS方法建立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丽华 孟君 +3 位作者 张璁 段玉青 王士杰 单保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食管癌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食管癌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弱阳离子蛋白芯片(WCX磁珠)对血清进行分析前处理,运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119例标本(75例食管癌和44例健康对照)血清蛋白质谱图,通过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以遗传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运算建立食管癌与健康对照组、早期食管癌与中晚期食管癌组诊断模型,随机抽取79例建模标本(50例食管癌和29例健康对照)进行训练与交叉验证,并选择新病例(30例食管癌和23例健康对照)血清标本进行测试。结果采集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质纹图谱,经数据分析找到75个有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P<0.05)和71个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P<0.01);软件包运算后,建立两个诊断模型:模型1:区分食管癌与健康对照组,由11个蛋白质峰(2 087,2 210,3 258,3 973,4 283,4 645,4 092,4 210,1 985,2 818和2 046 Da)组成,该诊断模型检测食管癌的敏感度为92.4%,特异性为87.4%;模型2:区分早期食管癌与中晚期食管癌组,由8个蛋白质峰(4 195,4 074,4 268,2 106,4 905,5 965,2 863和3 953 Da)组成,该诊断模型检测食管癌的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89.7%。结论运用MALDI-TOF MS技术结合磁珠分选的方法可检测食管癌血清质谱图,建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食管癌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血清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食管癌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晓珊 梁良 罗树春 《癌症进展》 201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在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中评价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基本一致的放疗方案,放疗期间治疗组患者给予小牛血清去蛋... 目的在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中评价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基本一致的放疗方案,放疗期间治疗组患者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静脉滴注,放疗前2小时内用药,每天1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则仅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采用NCI-CTC 3.0评分标准、NRS评分表、KPS评分等比较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出现时间、吞咽疼痛、一般状况、治疗前后体重变化。结果共纳入患者4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和对照组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2.61%和100%(χ2=4.38,P=0.036),出现时间分别为20.74±5.92天和16.83±5.11天(t=2.399,P=0.021);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3.48%和60.87%(χ2=1.39,P=0.238),出现时间分别为30.09±6.33天和26.70±6.28天(t=1.823,P=0.07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平均体重下降分别为2.94±1.31 kg以及3.27±1.15 kg(t=0.885,P=0.381),两组患者在吞咽疼痛(χ2=3.50,P=0.174),一般状况KPS评分(χ2=4.661,P=0.198)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与该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预防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可降低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推迟发生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 放射性食管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病人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文锋 王善政 +1 位作者 杨国涛 左传同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2-513,共2页
目的 探讨 β2 微球蛋白 (β2 2microglobulin ,β2 MG)在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免疫放射分析法 (immunoradiometricassay,IRA)检测 71例食管癌病人、32例食管良性疾病病人的血清 β2 MG含量 ,以 4 0例健... 目的 探讨 β2 微球蛋白 (β2 2microglobulin ,β2 MG)在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免疫放射分析法 (immunoradiometricassay,IRA)检测 71例食管癌病人、32例食管良性疾病病人的血清 β2 MG含量 ,以 4 0例健康人做对照。并对食管癌病人做了手术前后动态检测。结果 食管良性疾病组中血清 β2 MG含量为 1.6 9± 0 .5 1mg·L 1,对照组为 1.6 2± 0 .17mg·L 1,食管癌组为 2 .4 1± 0 .5 6mg·L 1。食管癌组高于对照组及食管良性疾病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2周血清 β2 MG明显降低 ,与手术前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转移及复发时 ,其含量又升高。结论 食管癌病人血清 β2 MG水平升高并与肿瘤的消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病人 检测 血清 Β2-微球蛋白 临床意义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ANRIL、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汉杰 景瑞军 +2 位作者 陈鑫 王卫 葛鹏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的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b(INK4b)位点的反义非编码RNA(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lncRNA ANRIL)、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protein A,SAA... 目的分析血清的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b(INK4b)位点的反义非编码RNA(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lncRNA ANRIL)、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protein A,SA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食管癌病人8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ANRI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酶法分别检测MMP-2与SAA水平。结果食管癌病人lncRNA ANRIL、MMP-2与SA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病人lncRNA ANRIL、MMP-2和SAA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等显著相关(P<0.05),且在中晚期食管癌、食管腺鳞癌及低分化食管癌病人中的增高最为显著。lncRNA ANRIL联合MMP-2与SAA在区分食管癌与对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7(95%CI:0.900~0.954,P<0.05),灵敏度为80.1%,特异度为90.4%。多因素分析显示,高lncRNA ANRIL、MMP-2和SAA水平是食管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ncRNA ANRIL、MMP-2和SAA对食管癌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食管癌发病风险预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长链非编码RNA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血清蛋白质谱揩纹图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研究
14
作者 任兴军 谭小林 +5 位作者 杨成虎 王开正 冯峰 胡球英 丁银环 戴天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和高灵敏的表面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涪技术(SELDI—TOF—MS)寻找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微量的标志性差异蛋白质组,为探索食管癌发生与基因转录的蛋白调控机制,基因治疗以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SELDI—TOF—MS... 目的利用高通量和高灵敏的表面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涪技术(SELDI—TOF—MS)寻找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微量的标志性差异蛋白质组,为探索食管癌发生与基因转录的蛋白调控机制,基因治疗以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SELDI—TOF—MS检测食管癌及其相关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指纹图,用Biomarkex Wizaid Software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选择具有标志性的差异蛋白质组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使用SPSS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发现89个差异蛋白(P〈0.05)。其中有显著差异(P〈0.001)的蛋白质如下: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的蛋白(5017.6Da,7458、5Da,7908,1Da,8111.9Da,8577,8Da)和表达降低的蛋白(4215.8Da,5890.9Da,7749.3Da)。利用筛选出8个有明显表达差并的蛋白质组建立食管癌人工神经网络筛查模型和诊断模型,其灵敏度达到93.2%和96.3%,特异度分别为95.6%和97.2%,经大样本盲法验证的灵敏度为75.4%和75.8%,特异度分别为84.8%和86.7%,经蛋白组数据库检索发现两种蛋白分别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子宫球蛋白。结论血清蛋白质谱指纹图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蛋白组学数据挖掘对食管癌的筛查和诊断以及探索其基因和蛋白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表面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 血清蛋白质组 人工神经网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患者化疗后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变化及其意义
15
作者 万清廉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7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化疗后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8例食管癌术后1周患者血清,15例化疗后患者血清(同期手术后),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采用WCX磁珠对血清进行分析前处理,MALDITOF MS技术进行血清蛋白谱检测,应用人工...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化疗后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8例食管癌术后1周患者血清,15例化疗后患者血清(同期手术后),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采用WCX磁珠对血清进行分析前处理,MALDITOF MS技术进行血清蛋白谱检测,应用人工神经网络(SNN)算法建立食管癌术后、化疗后的诊断模型,将53例样本随机划分,80%作为训练组,20%作为盲法组,验证诊断模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食管癌术后组、化疗后组患者血清蛋白与健康志愿者血清蛋白,经过对比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最显著的2个蛋白质荷比峰建立诊断模型,其中食管癌术后组(m/z 676.61)、化疗后组(m/z 676.46),上述诊断模型的特异度100%和灵敏度100%。比较术后组与化疗后组血清蛋白建立诊断模型,化疗后组(m/z 3951.77,2661.11,823.61,824.08,5907.51,6670.7,4266.81,810.47,4965.26,1519.3,849.63,1466.09,1617.58,1467.16,759.8),分组正确率为100%。结论 WCX磁珠和MALDI-TOF MS技术能够检测蛋白指纹图谱,建立食管癌手术后、化疗后的诊断模型,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到诊断和判断化疗有意义的蛋白峰。化疗导致了血清蛋白变化,其发生机制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后 化疗后 血清蛋白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春霞 高社干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术后收集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GK1的表达。结果 SGK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术后收集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GK1的表达。结果 SGK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0%,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6.7%(P<0.05)。SGK1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等相关(P<0.05,P<0.01)。结论SGK1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早期食管癌诊断及预警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 食管癌 癌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血清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卜献忠 卜保献 +5 位作者 许伟 李智斐 杨汉立 王微微 周劲衍 钟远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4-1711,共8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是脊髓型颈椎病各种中医证型中的主要证型。然而,用于气虚血瘀证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向脊髓型颈椎病转化的早期诊断蛋白组学标志物未见相关报道。目的: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的血清蛋白组...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是脊髓型颈椎病各种中医证型中的主要证型。然而,用于气虚血瘀证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向脊髓型颈椎病转化的早期诊断蛋白组学标志物未见相关报道。目的: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的血清蛋白组学差异质,寻找并鉴定两者之间的潜在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分别采集气虚血瘀证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验组)血清9例、气虚血瘀证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对照组)血清9例,选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TMT)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蛋白组学分析,以此寻找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结论:①TMT技术共筛选出有意义差异蛋白1027种,最终鉴定出显著性差异蛋白89种(P<0.05),其中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α-肌动蛋白4、α-肌动蛋白1、细胞分裂控制蛋白42同系物、整合素连接蛋白激酶、Β-肌动蛋白等45种蛋白表达上调;纤维连接蛋白、纤维蛋白原γ链、纤维蛋白原α链、纤维蛋白原β链等44种蛋白表达下调;②基于GO富集分析,这些差异蛋白参与了信号受体结合、激酶结合、蛋白激酶活性、整合素结合、肌动蛋白丝结合等分子功能;③KEGG通路分析,筛选20条主要共同差异信号/代谢通路,分别为粘着斑、紧密连接、Rap1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等信号通路;④PPI分析表明,气虚血瘀证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之间的共同差异蛋白中ILK,FGA,FGB,FGG,FN1,CDC42,ACTN1,ACTN4,ACTB等位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节点,且与骨生成与破坏系统、神经系统、凝血系统、细胞炎症等系统关系密切;⑤结论:采用TMT联合LC-MS/MS技术成功筛选出了气虚血瘀证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之间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明确了ILK、FN1、CDC42、ACTN4是气虚血瘀证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向脊髓型颈椎病转化的特异性标志物,为进一步阐明其转化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脊髓型颈椎病 蛋白组学 TMT技术 差异蛋白 血清特异性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晚期患者的疗效和血清蛋白CA199 CA724 CEAGST-Pi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大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1期2380-2381,共2页
目的:比较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蛋白CA199、CA724、CEA、GST-Pi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口服至... 目的:比较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蛋白CA199、CA724、CEA、GST-Pi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口服至3周期结束,治疗后判定疗效及对血清蛋白影响。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其一般状况、症状体征、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经各评分评定及血清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给药简便,易行,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状况和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CA199、CA724、CEA、GST-Pi的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 食管癌 联合化疗 疗效 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食管癌再程放疗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晶 郭俊俊 +7 位作者 杨怡萍 刘慧娟 吴文安 王蒨 张智策 车宇 习攀 李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3249-3251,共3页
目的:评估血清白蛋白水平在预测食管癌再程放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病理学确诊的需要接受再程放疗的局部复发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行血清白蛋白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计算,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 目的:评估血清白蛋白水平在预测食管癌再程放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病理学确诊的需要接受再程放疗的局部复发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行血清白蛋白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计算,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分期有关(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血清白蛋白高值组(≥35 g/L)的1、3、5年总生存率均高于低值组(<35 g/L)(P=0.001),高值组的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后生存率均高于低值组(P=0.026),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复发时间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5和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再程放疗前行血清白蛋白检测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化疗后复发食管癌 血清蛋白 预后 再程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行血清白细胞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晓 叶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6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血清白细胞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8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血清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血清白细胞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8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血清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白细胞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及是否转移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IL-6(18.29±5.65)ng/L、IL-18(387.44±63.52)ng/L、IgA(3.75±1.33)g/L均高于对照组的(4.14±2.05)ng/L、(190.09±49.18)ng/L、(1.88±0.85)g/L,IL-2(10.72±3.18)ng/L低于对照组的(22.04±4.05)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期患者的IL-6(20.53±3.05)ng/L、IL-18(412.09±7.18)ng/L、IgA(4.53±0.24)g/L高于Ⅰ~Ⅱ期患者的(16.35±2.65)ng/L、(360.64±4.52)ng/L、(3.07±0.56)g/L,IL-2(8.01±1.88)ng/L低于Ⅰ~Ⅱ期患者的(13.05±3.18)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Ⅲ~Ⅳ期患者的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移患者的IL-6(20.48±3.65)ng/L、IL-18(411.79±10.52)ng/L、IgA(4.52±0.88)g/L高于无转移患者的(16.58±2.14)ng/L、(363.17±14.18)ng/L、(3.15±0.63)g/L,IL-2(8.02±2.63)ng/L低于无转移患者的(12.82±1.12)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无转移患者的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行血清白细胞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IL-6、IL-18、IgA、IL-2等指标用于评估癌症分期和是否转移有较高敏感度,可以结合IL-6、IL-18、IgA水平升高、IL-2下降用于食管癌的相关诊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血清白细胞介素 免疫球蛋白 检测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