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寸上脉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朱亚欣 颜漫丽 魏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患者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FI)的倾向性,及HT患者检出寸上脉与FI的相关性、抗体水平与F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9月期间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HT,且90种食... 目的探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患者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FI)的倾向性,及HT患者检出寸上脉与FI的相关性、抗体水平与F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9月期间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HT,且90种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检测出现阳性的人群,收集整理患者各项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FI阳性的HT患者中检出寸上脉58例(77.33%)。FI阳性率前10为:鸡蛋(74.67%)、牛奶(65.33%)、小白菜(64.00%)、南瓜(48.00%)、白软干酪(46.67%)、杏仁(44.00%)、酸奶(42.67%)、肉桂(41.33%)、花生(40.00%)、羊奶(38.67%)、马铃薯(38.67%)。寸上脉组和非寸上脉组对马铃薯、南瓜、小白菜3种F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T患者中寸上脉的出现与性别、年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无关,与FI的广泛程度有关;对鸡蛋不耐受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水平有关。结论HT患者对鸡蛋、牛奶、小白菜不耐受的发生率高;寸上脉的检出提示不耐受的食物种类广泛,且对马铃薯、南瓜、小白菜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TPOAb水平越高,对鸡蛋不耐受的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寸上脉 食物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食物不耐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解静菲 张义博 +2 位作者 赵阳 刘凯莉 黄淑成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4,共13页
猫作为广受欢迎的宠物伴侣,成为无数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饲养量日益提高。食物不耐受是机体对不具有免疫性食物或食物添加剂的非免疫性异常生理反应,可影响任何年龄、性别与品种的猫,其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消化道、呼吸道与皮肤症状。... 猫作为广受欢迎的宠物伴侣,成为无数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饲养量日益提高。食物不耐受是机体对不具有免疫性食物或食物添加剂的非免疫性异常生理反应,可影响任何年龄、性别与品种的猫,其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消化道、呼吸道与皮肤症状。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消化系统性疾病最为常见,可导致猫出现消瘦、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等症状,具有治疗周期长和易反复的特点。目前,鉴于临床上猫食物不耐受诊断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对该问题关注度不足的情况,其检出率与实际流行情况存在显著偏差,这一现象为猫食物不耐受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猫的生理特征、营养需求和喂食策略,结合食物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概述了猫食物不耐受的当前状况和处理方法。本文以期引起广大临床宠物医师的关注,并为食物不耐受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食物过敏 发病机制 饮食管理 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特征分析
3
作者 杨艳杰 焦静 王静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特征结果,以期为ROU患者对食物不耐受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975例ROU患者...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特征结果,以期为ROU患者对食物不耐受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975例ROU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食物不耐受的抗体检测结果差异。结果血清IgG阳性率最高的前5种食物分别是鸡蛋(47.34%)、牛奶(31.14%)、小麦(21.87%)、大豆(21.22%)、西红柿(10.38%),其中牛肉(0.46%)、猪肉(0.56%)、鸡肉(1.37%)、虾(1.82%)的血清IgG阳性率较低。女性受试者对鳕鱼、鸡蛋、牛奶3种食物的不耐受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在鸡肉、鳕鱼、鸡蛋、蘑菇、牛奶、虾、大豆、小麦8种食物中的不耐受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年组对鸡蛋、牛奶、大豆、小麦4种食物的不耐受阳性率高于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对虾、蘑菇的不耐受阳性率低于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对鸡肉的不耐受阳性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对鳕鱼的不耐受阳性率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U患者发生食物不耐受的概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及早对ROU患者进行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及时发现患者不耐受的食物以调整饮食,避免食源性的机体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食物耐受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辉 丁康 +1 位作者 李明 邓金鹏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9期46-49,共4页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7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发生食物不耐受分为食物不耐受组(47例)和食物耐受组(24例)。使用Logistic回归...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7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发生食物不耐受分为食物不耐受组(47例)和食物耐受组(24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水平,乳果糖和甘露醇排出率比值(ratio of lactose to mannitol,L/M)、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M、FCP、CRP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4、2.774、1.242,P均<0.05),IgG≥7 g/L为保护因素(OR=0.546,P<0.05)。结论 IgG、L/M、FCP、CRP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屏障功能 粪便钙卫蛋白 C反应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 食物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9年儿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以河北某医院为例
5
作者 朱绘霖 王蕾 +2 位作者 褚泽军 郑青松 吴晓蒙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8期67-73,66,共8页
目的:通过对河北地区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儿童饮食结构的科学指导与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10—2019年期间,河北省某医院采用ELISA方法测定儿童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的水平,并按性别和年... 目的:通过对河北地区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儿童饮食结构的科学指导与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10—2019年期间,河北省某医院采用ELISA方法测定儿童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的水平,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31312例0~14岁的儿童病例。结果:儿童对鸡蛋的IgG阳性率最高(57.13%),对猪肉的IgG阳性率最低(1.95%),超过一半的儿童对两种或以上食物表现出不耐受。阳性率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其中西红柿和小麦的变化趋势相似。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女童的阳性率高于男童,婴幼儿组高于非婴幼儿组。结论:河北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存在不同水平的检出,该结果对该地区儿童的个性化健康饮食规划和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儿童 IGG抗体 河北地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IgG4结果分析
6
作者 李晟 李凯旋 +1 位作者 郝珂 陈秉宇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6期472-475,共4页
目的分析163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IgG4检测结果及其阳性率最高的18种食物在不同性别组和年龄组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2023年1~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163例行食物特异性抗体IgG4检测,分别按性别、年龄、是否确诊变态反应性疾病分组,采... 目的分析163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IgG4检测结果及其阳性率最高的18种食物在不同性别组和年龄组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2023年1~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163例行食物特异性抗体IgG4检测,分别按性别、年龄、是否确诊变态反应性疾病分组,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80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4抗体。结果不同年龄组中,未成年组阳性率(95.80%)高于成年组(84.10%)(P<0.05),不同性别组、是否确诊变态反应性疾病组间IgG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虾、螃蟹、龙虾不耐受阳性率男性组均高于女性组(P<0.01);鸡蛋、牛奶、酸奶、羊奶、鳕鱼、小麦、虾、螃蟹、龙虾、大蒜、酪乳、草鱼食物特异性IgG4抗体阳性率未成年组高于成年组(P<0.05或P<0.01),红辣椒、花生、腰果、燕麦和黑胡桃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种食物中鸡蛋和牛奶特异性抗体IgG4阳性率排前二位;变应原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如牛奶与酸奶、鸡蛋,螃蟹与虾、龙虾,牛肉与羊肉、猪肉、鸡肉,小麦与燕麦、黑麦,大米和玉米,带鱼与三文鱼(均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抗体IgG4检测结果阳性率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通过检测其水平可以为食物不耐受者提供饮食参考数据,预防和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特异性IGG4 变态反应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慢性胃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7
作者 陈佳 蔡军 +1 位作者 郑文扬 陈月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4-880,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慢性胃炎(CG)患者食物不耐受(FI)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某院收治的CG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青壮年组和老年组;根据是否Hp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患者的...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慢性胃炎(CG)患者食物不耐受(FI)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某院收治的CG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青壮年组和老年组;根据是否Hp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收治CG患者108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43例;青壮年组(18~64岁)78例,老年组(≥65岁)30例;Hp感染组60例,未感染组48例。14种食物FI检测总阳性率为56.48%(61/108)。FI阳性率最高的5种食物:虾(44.44%)、鸡蛋(40.74%)、螃蟹(35.19%)、大豆(31.48%)和鳕鱼(29.63%)。FI阳性率最高的5种食物,青壮年组为鸡蛋(46.15%)、虾(38.46%)、大豆(37.18%)、鳕鱼(32.05%)和螃蟹(29.49%);老年组为虾(60.00%)、螃蟹(50.00%)、鸡肉(33.33%)、大米(33.33%)和鸡蛋(26.67%)。不同年龄组患者的6种食物(螃蟹、鸡蛋、牛奶、虾、大豆和小麦)F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p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年龄<65岁、男性、吸烟的患者比例及IgG抗体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FI阳性率为65.00%,非感染组为4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5,P=0.046)。两组患者6种食物(鳕鱼、螃蟹、鸡蛋、蘑菇、牛奶和虾)的F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年龄、性别和吸烟因素后,海鲜类与非海鲜类FI为Hp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其准确性较高。结论CG患者普遍存在FI,FI与年龄相关。FI检测结果可为患者的饮食提供指导,降低食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Hp感染易诱发FI,FI可增加Hp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食物耐受 食物不良反应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深入解析可发酵低聚二单糖与多元醇的影响
8
作者 董旭才 李斌 +4 位作者 颜艳 王雪妮 鲁娜娜 冯琳 曾宪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52-455,共4页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高达20%的人群。然而,由于相关表现和非免疫机制的差异,对其诊断和管理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该文回顾了目前关于高可发酵低聚二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食物、相关症状、作用机制、食物不耐受特...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高达20%的人群。然而,由于相关表现和非免疫机制的差异,对其诊断和管理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该文回顾了目前关于高可发酵低聚二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食物、相关症状、作用机制、食物不耐受特点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FODMAPs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的机制。尽管FODMAPs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日益明确,但仍缺乏可重复的、精心设计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这使得深入理解其机制、优化诊断和管理策略面临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腹胀 可发酵低聚二单糖和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的那些事儿
9
作者 于永超 壹图(图) 《中老年保健》 2024年第11期42-44,共3页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是食物不耐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食物不耐受其实也是一种慢性病,因为发病比较隐蔽,所以容易被忽视,但是其影响的疾病种类范围,却比食物过敏更为广泛。
关键词 食物耐受 食物过敏 疾病种类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617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睿 贺亚军 《新疆医学》 2013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的情况,以对食物敏感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并为协助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617例体检者血清中对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同时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季节分...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的情况,以对食物敏感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并为协助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617例体检者血清中对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同时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季节分布关系。结果:617例体检者中IgG抗体阳性334例,食物不耐受阳性率54.13%(334/617),其中对食物轻度不耐受为30.1%(186/617),中度不耐受者为16.7%(103/617),高度不耐受者为7.1%(44/617);14种食物中以鸡蛋的不耐受者最多,猪肉和小麦无不耐受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在夏季较高(57.94%),冬季较低(50.00%)。结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有助于对食物敏感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同时可协助临床诊断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不良 特异性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国军 吕虹 +3 位作者 周亚莉 方芳 王雅杰 康熙雄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为慢性肠炎、慢性湿疹、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慢性疾病致病因素的寻找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结果通过对66例标本14项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全部阴性的病例为4例,仅有1项食... 目的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为慢性肠炎、慢性湿疹、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慢性疾病致病因素的寻找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结果通过对66例标本14项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全部阴性的病例为4例,仅有1项食物不耐受的8例,2项以上食物不耐受的54例。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临床意义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朱静 毕玉娜 +1 位作者 孙建新 李晓忠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5-676,共2页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了解患儿食物过敏情况。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2月-2007年5月收住的HSP患儿74例。男40例,女34例;年龄7.6(3~14)岁。抽取HSP患儿静脉血2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了解患儿食物过敏情况。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2月-2007年5月收住的HSP患儿74例。男40例,女34例;年龄7.6(3~14)岁。抽取HSP患儿静脉血2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检测患儿血清14种食物变应原IgG水平。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分为4级:0:IgG〈0.05U/L为阴性,+:IgG0.05~0.10U/L为轻度敏感,++:IgG0.10~0.20U/L为中度敏感,+++:IgG〉0.20U/L为重度敏感。结果74例HSP患儿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其中57例结果阳性,阳性率达77.0%。1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24例(42.1%),2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16例(28.1%),3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12例(21.1%),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5例(8.7%)。食物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93.0%最高,其次是牛奶26.3%,大豆15.8%,西红柿14.0%,小麦、鳕鱼各12.3%,虾、蟹各8.8%,牛肉3.5%,玉米、大米各1.8%。结论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作为HSP患儿寻找食物过敏原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可指导HSP患儿的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紫癜 过敏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检测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邱大为 祝继华 +2 位作者 向瑜 陈瀑 张莉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体检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70例体检者作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 目的通过检测体检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70例体检者作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分析。结果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为0~40.1%,其中对蟹和鸡蛋的不耐受程度较高,不同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青少年组比壮年组和老年组不耐受程度严重,青少年组与壮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人群中存在食物不耐受者,不同年龄之间有明显差异,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食物 食物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兰 吕小平 +3 位作者 詹灵凌 罗虹 梁远 唐国都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对128例IBS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lg G抗体水平并分为0、+1、+2和+3级;根据检测结果剔除相应食物治疗8周,采...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对128例IBS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lg G抗体水平并分为0、+1、+2和+3级;根据检测结果剔除相应食物治疗8周,采用调查表评分系统对IBS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128例IBS患者中,至少有1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阳性112例,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P<0.05)。IBS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阳性率以蟹(84.4%)和虾(75.0%)较高。128例IBS患者中Ig G抗体阳性+2以上的患者82例,经剔除相应食物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6例(68.3%),症状有所改善16例(19.5%),无效10例(12.2%),总有效率为87.8%(72/82)。结论根据IBS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水平,剔除相应食物,能有效地改善IBS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食物耐受特异性IgG 饮食治疗 非变应性食物过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北方地区中年人群食物不耐受差异及其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石海燕 王建荣 +2 位作者 曹剑 王青云 刘翠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南北方地区中年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的差异,分析其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H)检测南方及北方共11个地区1568名健康体检的中年人群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用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调... 目的:调查中国南北方地区中年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的差异,分析其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H)检测南方及北方共11个地区1568名健康体检的中年人群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用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调查受检者与食物不耐受中相关的六类食物的日常摄入情况。结果:所调查的受检者总体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45.8%,南方、北方地区受检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分别为62.3%和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前3位主要不耐受的食物是:螃蟹、鸡蛋、鳕鱼和鸡蛋、螃蟹、牛奶。南方、北方地区受检者在螃蟹、鳕鱼、大豆、大米、西红柿不耐受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饮食习惯调查显示:南方、北方地区受检者日常摄入频次较多的食物中在谷类、鱼类、牛奶、蛋类、豆制品类存在差异,食物不耐受与饮食习惯没有相关性。结论:中国南方、北方地区中年人群食物不耐受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南方、北方地区人群应针对食物不耐受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改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对于重度不耐受的食物避免摄入或进行食物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特异性IGG 地区 饮食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慢性变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曹永艳 程良玉 +3 位作者 周小勇 李东升 董碧麟 马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31-733,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湿疹、异位性皮炎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对14种食物的不耐受情况。方法ELISA法检测3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等级判定以区分食物不耐受的程度。结果3组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病率和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 目的比较慢性湿疹、异位性皮炎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对14种食物的不耐受情况。方法ELISA法检测3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等级判定以区分食物不耐受的程度。结果3组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病率和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异位性皮炎患者食物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最高,达62.5%;三组患者对鸡蛋和牛奶的发病率最高,且不耐受的程度最严重,而异位性皮炎患者对鸡蛋和牛奶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又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患者;三组患者食物严重不耐受的发病均主要分布在婴幼儿组和青少年组,但异位性皮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发病年龄和异位性皮炎自身的发病年龄分布一致。结论食物不耐受和异位性皮炎的关系较为密切,提示食物不耐受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中可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慢性荨麻疹 慢性湿疹 异位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思文 陈惠芳 +2 位作者 邹泽红 丁元伟 王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 G、Ig E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关联性。方法:对72例IB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人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亚洲人常见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及8种常见食物过敏特异性Ig ...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 G、Ig E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关联性。方法:对72例IB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人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亚洲人常见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抗体及8种常见食物过敏特异性Ig E抗体水平。结果:72例IBS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至少1项阳性者48例,阳性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P<0.05)。IBS患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等级中度及以上的占45.8%,两种以上食物特异性Ig G阳性的占56.9%。根据检查结果建议IBS患者剔除不耐受食物,8周后IBS症状改善30例(62.5%)。食物过敏特异性Ig E阳性率在IBS组(13.9%)和对照组(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物不耐受在IBS的临床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IBS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物过敏与IBS相关性不大。根据食物不耐受的检查结果建议患者剔除相应食物,可明显改善IBS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耐受 食物过敏 肠易激综合征 特异性Ig G 饮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检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军 卞慧萍 +4 位作者 常小丽 刘雯蓓 慈超 汪丽 季必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对120例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的检测及食物干预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并随机分组进行食物干预。结果:120例湿疹患者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的检测阳性率为92%,食物调整组治疗... 目的:对120例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的检测及食物干预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并随机分组进行食物干预。结果:120例湿疹患者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的检测阳性率为92%,食物调整组治疗有效率为75%,非调整对照组为19.2%,P<0.01。结论:食物不耐受可作为湿疹患者寻找过敏原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可作为湿疹患者的饮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食物耐受 食谱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G4和IgE在过敏性皮肤病患儿食物不耐受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星星 皮肖冰 +1 位作者 朱嫦琳 李炜煊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12周岁以下的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IgG4及IgE,探讨IgG4和IgE在过敏性皮肤病患儿食物不耐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患儿组)及88名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清总IgG4、总IgE的定量检测及食物不耐... 目的通过检测12周岁以下的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IgG4及IgE,探讨IgG4和IgE在过敏性皮肤病患儿食物不耐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患儿组)及88名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清总IgG4、总IgE的定量检测及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4(sIgG4)、特异性IgE(sIgE)的定性检测,并在不同类型皮肤病、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发病时间患儿间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血清总IgG4和总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皮肤病患儿血清总IgG4和总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类型皮肤病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消化道症状组患儿血清sIgG4阳性率(66.2%)显著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组(47.7%,P=0.017),2组间s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1%、36.4%,P=0.862)。患儿血清sIgG4阳性率为58.2%,显著高于sIgE(35.8%,P<0.01)。血清sIgG4与sIgE的阳性率均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段患儿血清sIgG4阳性率均高于sIgE,其中1~3岁组及7~12岁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08)。sIgG4阳性率较高的食物性过敏原依次为鸡蛋、芒果/菠萝/桃子、虾/蟹/贝类和鱼类。发病时间<2 h的患儿血清sIgE阳性率远高于sIgG4(P<0.01),而发病时间≥2 h的患儿则以sIgG4阳性为主(P<0.01)。结论血清sIgG4和sIgE的阳性率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sIgG4在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而sIgE则在急性期发病患儿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 IGE 食物耐受 过敏性皮肤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与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杨旭 章金春 +2 位作者 李梅 丁义江 张苏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182-3185,共4页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FI)与炎症性肠病(IBD)的相关性,为IBD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符合IBD诊断的患者(n=143),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n=97),克罗恩病(CD,n=46),对照组健康体检者(n=47),用ELISA半定量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FI)与炎症性肠病(IBD)的相关性,为IBD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符合IBD诊断的患者(n=143),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n=97),克罗恩病(CD,n=46),对照组健康体检者(n=47),用ELISA半定量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依次为:IBD(75.52%,108/143),UC(78.35%,76/97),CD(69.57%,32/46),均高于对照组(17.02%,8/47,P<0.05);而IBD、UC与CD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BD患者对14种食物不耐受率的范围为1.39%(牛肉、蘑菇)-45.46%(蛋黄蛋白),其不耐受的食物多集中依次为蛋黄蛋白、虾、蟹、玉米、牛奶、大米及鳕鱼等.结论:FI可能是引起或诱发IBD发病的原因之一.通过检测FI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对临床IBD患者的饮食指导有一定意义,并对进一步探讨IBD的发病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食物耐受 特异性IGG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