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精密实验的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煦 马云灿 +10 位作者 马骁 曹柱荣 喻寅 银颖 李晶 杨靖 孟立民 李军 陶天炯 杨昊 蒋均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具备极短脉冲宽度避免或缓解热效应、极高峰值功率密度适用于任意固体材料、极小焦斑尺寸实现微区精准去除或改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满足精密诊断/测量实验涉及的各类难加工及特种材料的安全精密加工需求。高稳定性...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具备极短脉冲宽度避免或缓解热效应、极高峰值功率密度适用于任意固体材料、极小焦斑尺寸实现微区精准去除或改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满足精密诊断/测量实验涉及的各类难加工及特种材料的安全精密加工需求。高稳定性高重复频率飞秒激光器的应用,弥补了低重复频率飞秒激光难以实现高速扫描的不足,这为精密实验所需各类精密样品/样件的高效精密加工提供了重要能量源。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研究所精密实验对精密样品的安全高效精密加工需求为切入点,分别以激光X射线精密靶材及结构、炸药材料微结构、超硬材料复合折射透镜结构、微型探头光纤精密固定结构、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等典型应用场景为例,介绍了高重频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和特种材料安全高效精密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精密加工 金属材料 炸药材料 超硬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飞秒激光脉冲诱导^(181)Ta核激发
2
作者 徐永生 贺创业 +1 位作者 兰小飞 赵保真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1,共8页
诱导核激发技术在同位素分离、新型γ激光器研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产生的飞秒激光脉冲轰击固体Ta靶,对^(181)Ta的核激发现象进行研究。实验采用NaI探测器探测^(181)Ta退激发射的γ射线信号。结果显示,... 诱导核激发技术在同位素分离、新型γ激光器研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产生的飞秒激光脉冲轰击固体Ta靶,对^(181)Ta的核激发现象进行研究。实验采用NaI探测器探测^(181)Ta退激发射的γ射线信号。结果显示,当激光功率密度超过1016 W/cm^(2)的核激发阈值时,每个激光脉冲能诱导产生(7.51±1.07)×10^(4)个激发核,其退激的γ射线能量为(6.40±2.37)keV,与^(181)Ta的第一激发态退激能量基本一致。然而,从衰变时间看,这些γ射线发射的时间与^(181)Ta第一激发态的衰变规律并不相同,它是否来自^(181)Ta某个特定物理过程或未知亚稳态衰变,还需进一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181Ta 同核异能态 核激发 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飞秒激光液相烧蚀及其抗氧化剂检测应用研究
3
作者 袁艳萍 王文博 郭筱然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纳米酶具有比传统酶更高、更广泛的底物适应性以及更好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一种替代传统酶的生物催化剂。然而纳米酶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甚至有毒条件下制备,工序复杂、耗时且能量效率不高。羟基氧化钴纳米片是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具有... 纳米酶具有比传统酶更高、更广泛的底物适应性以及更好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一种替代传统酶的生物催化剂。然而纳米酶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甚至有毒条件下制备,工序复杂、耗时且能量效率不高。羟基氧化钴纳米片是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具有出色的氧化酶相似活性。在常温、常压且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稳定的条件下,利用飞秒激光液相烧蚀技术成功制备了晶面规则完整的羟基氧化钴纳米片,其与四甲基联苯胺在显色反应中更易结合且反应效率更高。通过显色反应检测了多种抗氧化物质,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易观察,在生物化学检测和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 飞秒激光 液相烧蚀 抗氧化物质 纳米酶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飞秒光学频率梳的CO_(2)光谱测量
4
作者 李刻泰 李晓峰 +3 位作者 夏传青 武腾飞 杨永军 蔡静 《光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文章研究了基于近红外双光梳光谱测量技术的CO_(2)浓度测量方法。实验采用两台中心波长为1550nm的飞秒光学频率梳,通过同步精密锁定的双光梳光谱系统,选用1572nm波段的CO_(2)吸收谱线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测量的CO_(2)浓度误差为4.27%,... 文章研究了基于近红外双光梳光谱测量技术的CO_(2)浓度测量方法。实验采用两台中心波长为1550nm的飞秒光学频率梳,通过同步精密锁定的双光梳光谱系统,选用1572nm波段的CO_(2)吸收谱线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测量的CO_(2)浓度误差为4.27%,光谱分辨率达到113MHz。研究验证了双光梳系统在近红外波段CO_(2)测量的可行性,并探讨了提升测量精度的方法,对超快激光光谱测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CO_(2)浓度 飞秒光学频率梳 双光梳光谱技术
原文传递
飞秒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中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欧舟 刘曦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0期23-27,31,共6页
飞秒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先进的屈光不正矫正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近视和散光,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已得到广泛认可。由于SMILE缺乏准分子激光机所具备的智能眼球跟踪系统、眼球旋转定位补偿和虹膜定位技术等功能,... 飞秒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先进的屈光不正矫正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近视和散光,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已得到广泛认可。由于SMILE缺乏准分子激光机所具备的智能眼球跟踪系统、眼球旋转定位补偿和虹膜定位技术等功能,术中切削中心的定位需要人工调整,完全依赖于术者的手术技巧及患者的配合程度,使得SMILE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关于SMILE中不同中心定位方法与透镜偏中心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术后功能(有效)光学区的范围也尚未明确界定。本文复习相关研究结果,总结SMILE的中心定位方法、术后光学区偏心的测量方式及影响中心定位的因素,以期为SMILE临床准确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定位 切削中心 光学区 偏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膜片表面微结构飞秒激光加工温度场分析
6
作者 叶金鑫 徐世俊 +2 位作者 刘晓 董丰波 孙立凡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金属表面微结构加工精度是决定破裂膜片工作性能稳定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发动机点火的成败。基于热传导方程建立破裂膜片表面微结构刻痕加工过程的光、热耦合仿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微结构温度场,基于库伦爆炸原理研究飞秒激... 金属表面微结构加工精度是决定破裂膜片工作性能稳定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发动机点火的成败。基于热传导方程建立破裂膜片表面微结构刻痕加工过程的光、热耦合仿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微结构温度场,基于库伦爆炸原理研究飞秒激光加工表面刻痕微结构的成形机制,并分析激光脉冲参数对刻痕微结构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单脉冲烧蚀作用呈现非热熔态,加工热影响区小,随着脉冲能量持续作用,金属表面热累积的平衡温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热累积平衡态。通过适当降低脉冲能量,同时保持能量值大于铝合金材料的烧蚀阈值,可显著减少加工剩余热量,有效预防加工中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在保证加工效率的前提下,通过降低脉冲重复频率可减少热累积平衡温度,提高功能部件表面微结构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热积累 脉冲能量 脉冲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诱导钛合金表面减反射结构演化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会 李奔 +1 位作者 曹泽浩 何宗泰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鉴于航空航天领域对钛合金光学器件表面减反射性能的需求,本实验利用飞秒脉冲激光对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减反射微纳结构。通过脉冲激光直写的方法,采用对样品进行0°和90°交叉扫描的加工方式,探究了激光单脉冲能量密度和脉冲串... 鉴于航空航天领域对钛合金光学器件表面减反射性能的需求,本实验利用飞秒脉冲激光对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减反射微纳结构。通过脉冲激光直写的方法,采用对样品进行0°和90°交叉扫描的加工方式,探究了激光单脉冲能量密度和脉冲串子脉冲个数对TC4钛合金表面的反射率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避免钛合金表面硬度因加工产生的热影响而发生变化,采用不同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后TC4钛合金样品的反射率,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激光的能量密度为1.27 J/cm^(2)、扫描速度为300 mm/s、扫描间距为0.0015 mm、脉冲串子脉冲个数为1时,样品在可见光波段(400 nm~780 nm)的平均反射率达到1.70%以下,在波长为300 nm时,反射率达到1.30%以下。本实验研究结果使卫星相机遮光罩、位标器等重要器件表面对杂散光的抑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减反射 飞秒激光 burst模式 微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脉冲飞秒激光冲击强化对表面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石晓波 苏子龙 +3 位作者 解恩涵 冯诗和 龙雨 周柱坤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41,共14页
目的探究单/双脉冲飞秒激光冲击钛金属对其表面质量和表面硬度的影响。方法利用飞秒激光对钛金属表面直接进行冲击,通过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等仪器,表征和分析样品的微观... 目的探究单/双脉冲飞秒激光冲击钛金属对其表面质量和表面硬度的影响。方法利用飞秒激光对钛金属表面直接进行冲击,通过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等仪器,表征和分析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单脉冲主要产生鱼鳞状结构,双脉冲主要产生凹坑状结构,在相同功率下,单脉冲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低于双脉冲。重复频率和加工次数的增加能提高低脉冲能量下的表面质量。经低功率飞秒激光冲击后,在钛表面观察到激光诱导周期性结构(LIPSS),经多次加工后出现了颗粒和团簇等氧化结构。在表面粗糙度Ra低于1.6μm时,采用双脉冲fs-LSP可将钛表面显微硬度的提高幅度达到42%,并且在极高重复频率(5 MHz,8.1 W)下,表面显微硬度的提升幅度约为85%,而单脉冲fs-LSP的最大提升幅度为32%。在相同参数下,双脉冲能植入更高的残余压应力。增加加工次数能进一步细化晶粒,并在热积累受限时提高残余压应力。结论脉冲能量及其与材料的作用时间是影响表面形貌和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它受到激光功率、重复频率和加工次数的综合影响。双脉冲可以有效增大飞秒激光对钛金属表面的冲击压力,从而植入更大的残余压应力。fs-LSP表面硬度的提升来源于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和氧化层硬化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冲击 单/双脉冲 表面质量 表面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加工不锈钢精密微孔工艺优化
9
作者 刘云婷 张晶 +4 位作者 张正浩 杨一明 张昆 孔高富 邱银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6-61,共6页
针对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行业的精密微小孔加工需求,研究了螺旋迂回旋切扫描方式的飞秒激光制孔技术在不锈钢材料加工中主要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为可控锥面精密微小孔的加工提供合理的参数范围。研究表明,在结束半径角8°... 针对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行业的精密微小孔加工需求,研究了螺旋迂回旋切扫描方式的飞秒激光制孔技术在不锈钢材料加工中主要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为可控锥面精密微小孔的加工提供合理的参数范围。研究表明,在结束半径角8°、12°左右加工的孔径最为稳定。调控结束半径至8.3°,在激光功率3~4 W、单层进给量6~10μm、离焦量0.2~0.4 mm的条件下加工的微小孔效果较好;调控结束半径至12.5°,在激光功率4~5 W、单层进给量8~12μm、离焦量0.2~0.4 mm的条件下加工的微小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微小孔加工 结束半径角 离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秒激光加工的环烯烃聚合物微通道制备与应用
10
作者 武凯超 魏娟 +2 位作者 孙明凯 王春雨 郑宏宇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环烯烃合物(COP)在微流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飞秒激光加工COP微通道的制备工艺。通过单脉冲烧蚀实验研究了COP的消融特性,并使用面积外推法将平均功率和对应的凹坑直径进行联立计算,最终确定激光光斑半径为4.47μm,COP烧蚀... 环烯烃合物(COP)在微流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飞秒激光加工COP微通道的制备工艺。通过单脉冲烧蚀实验研究了COP的消融特性,并使用面积外推法将平均功率和对应的凹坑直径进行联立计算,最终确定激光光斑半径为4.47μm,COP烧蚀阈值为9.4J/cm2。在5.3~7.2mW的激光平均功率范围内,探究了激光聚焦位置、激光扫描速度和激光扫描次数对COP微通道形貌与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焦位置(-200~200)μm范围内0μm处的微通道深度最大,向两侧偏移时微通道深度逐渐减小,且200μm处微通道底部形貌完整性优于-200μm。激光扫描速度每增加0.025 mm/s,微通道深度减少10%;随着激光加工次数的增加,微通道深度增加,加工2次时深度增加约20%,加工3~6次时,每次深度约增加10%。此外,设计了一款可实现浓度混合的双螺旋结构微混合器,通过COMSOL6.2分析了混合时微通道不同位置截面的浓度混合状态,并通过热压法对芯片基板和盖板进行封合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混合器密封良好,无漏液现象。得到的实验参数和规律,能够为飞秒激光加工COP微通道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环烯烃聚合物 微通道 混合器 双螺旋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温度对飞秒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过程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徐天翔 王森 +3 位作者 林锦阳 赵如薇 徐铁峰 盛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近红外飞秒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技术是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制备领域的重要手段,基于其制备的样品已在光学频率变换和非线性波前整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目前,已报道的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然而铁电体在升温... 近红外飞秒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技术是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制备领域的重要手段,基于其制备的样品已在光学频率变换和非线性波前整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目前,已报道的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然而铁电体在升温时会逐步趋近居里点,其矫顽场等与铁电畴反转特性相关的物理性质均会随温度升高而发生改变,但目前关于温度对飞秒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过程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本文选取居里温度约70~80℃的铌酸锶钡铁电晶体作为加工基质,在温度25~65℃下利用近红外飞秒激光诱导了反转铁电畴结构,通过观测结构的二次谐波光场分布推测铁电畴反转情况,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畴反转所需的激光阈值功率,并对影响规律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加工 铁电畴反转 非线性光子晶体 准相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依据的风险护理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璐 张婉婷 《海南医学》 2025年第5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依据的风险护理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依据的风险护理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依据的风险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随访3个月回院复查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普及评分,以及干预前、随访3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韧性评估评分(CD-RISC)和屈光度、视力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普及评分中术前训练、手术知识、术后用药、自我护理得分分别为(85.32±5.21)分、(86.28±6.32)分、(91.25±5.22)分、(88.42±5.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7±5.05)分、(70.14±5.14)分、(77.36±6.28)分、(72.17±5.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5.23±3.57)分、(23.16±3.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8±5.04)分、(32.44±4.76)分,心理韧性评分中乐观、自强、坚韧及总分分别为(11.69±2.45)分、(23.12±3.15)分、(36.54±3.52)分、(71.15±7.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87)分、(16.23±3.04)分、(29.16±3.77)分、(54.25±8.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屈光度为(0.58±0.1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4±0.18)D,视力为0.94±0.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3±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依据的风险护理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改善预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风险护理 飞秒激光 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传统:飞秒激光加工高精度半导体零件的优势
13
作者 GF加工方案 《现代制造》 2025年第3期15-15,共1页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碳化硅、石英及红宝石等硬脆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传感器、喷射部件及精密搬运治具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这些材料的高硬度、耐高温与耐腐蚀特性,也为加工带来了诸多挑战。ML-5飞秒激光微细加工设...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碳化硅、石英及红宝石等硬脆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传感器、喷射部件及精密搬运治具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这些材料的高硬度、耐高温与耐腐蚀特性,也为加工带来了诸多挑战。ML-5飞秒激光微细加工设备凭借其独特的飞秒激光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加工方法在硬脆材料上遇到的孔口崩边和加工效率低等难题,为半导体及消费类电子领域的高精密微孔加工需求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加工方法 飞秒激光加工 硬脆材料 半导体行业 耐腐蚀特性 微孔加工 红宝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光标记器辅助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高度近视散光的效果及对术后稳定性、视觉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田琦 庞辰久 耿英云 《海南医学》 2025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观察散光标记器辅助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高度近视散光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术后稳定性、视觉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郑州美视美康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86例(86眼)高度近视散... 目的观察散光标记器辅助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高度近视散光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术后稳定性、视觉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郑州美视美康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86例(86眼)高度近视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43眼)。对照组患者采取SMILE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散光标记器辅助SMILE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等效球镜度、0°等效柱镜度,术后3个月的术后散光评价指标[散光矫正指数(CI)、矫正率(CR)、误差角度绝对值(|AofE|)、差异矢量绝对值(|DV|)],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角膜高阶像差,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稳定性和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检测(SIt)],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分别为(0.23±0.10)LogMAR、(0.12±0.05)LogMAR,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31±0.12)LogMAR、(0.18±0.08)LogM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等效球镜度、0°等效柱镜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ofE|为0.64±0.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CI、CR、|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分别为0.21(0.09,0.34)μm、0.26(0.15,0.41)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4(0.1,0.48)μm、0.43(0.19,0.5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球差、三叶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角膜最薄点高度、角膜后表面高度及BUT、SIt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光标记器辅助SMILE矫正高度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可减小术后彗差,提高视觉质量,保障角膜、泪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散光 散光标记 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高阶像差 泪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买尔哈巴·米吉提 热依兰·阿不力米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组患者在术后干眼状况和视力恢复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干眼症状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近视后引起的干眼症状上存在明显差异,近视患者应用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治疗可改善干眼情况,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术后干眼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频飞秒激光高效加工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煦 杨昊 +4 位作者 马云灿 李军 蒋均 孟立民 叶雁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1,共8页
高频太赫兹滤波器的核心结构具备跨尺度、大去除量、高精度等特点,为实现核心结构高效精密加工,加工技术的选择尤为重要。与常见的机械加工、光刻工艺、MEMS等技术相比,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具有材料普适性强、流程简单、可实现薄壁结构精... 高频太赫兹滤波器的核心结构具备跨尺度、大去除量、高精度等特点,为实现核心结构高效精密加工,加工技术的选择尤为重要。与常见的机械加工、光刻工艺、MEMS等技术相比,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具有材料普适性强、流程简单、可实现薄壁结构精密加工等优点。以中心频率850 GHz的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设计为输入,利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开展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的加工实验研究。考虑到低重频飞秒激光不满足高效加工的实际要求,选择高重频飞秒激光作为加工光源,在加工策略精准设计和加工参数精准优化的条件下,实现了高频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的高效精密加工。研究结果表明,高重频飞秒激光加工的太赫兹滤波器,其中心频率测试值与设计值接近。因此,高重频飞秒激光加工技术成为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加工的可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滤波器 核心结构 飞秒激光 精密加工 加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频飞秒激光诱导磁性镍薄膜产生LIPSS的研究
17
作者 季羽飞 王红蕊 +3 位作者 常虹 刘博文 庞冬青 胡明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08,共8页
飞秒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Laser-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是使用线偏振激光作用于材料时最常见的一种表面形貌,一直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但是在磁性薄膜上诱导产生LIPSS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因此研究高重频飞秒激光... 飞秒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Laser-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是使用线偏振激光作用于材料时最常见的一种表面形貌,一直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但是在磁性薄膜上诱导产生LIPSS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因此研究高重频飞秒激光作用于磁性薄膜材料后材料磁学性质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实验使用中心波长1030 nm、脉冲宽度300 fs、重复频率100 kHz的飞秒激光在厚度为100 nm的镍薄膜上进行线扫描,诱导产生了LIPSS。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在高重频飞秒激光的热效应影响下,LIPSS条纹的周期测量值约为989 nm。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超导量子干涉仪对写有周期性LIPSS结构的样品进行测试并分析,证明了产生LIPSS过程中导致的材料原子重组并没有改变镍膜的颗粒大小和组成成分,飞秒激光作用后的磁性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也基本与原样保持一致,但其矫顽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喷溅出的极少量反铁磁氧化镍颗粒产生的钉扎效应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 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 高重频飞秒激光 磁性材料 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中度、高度近视的优势研究
18
作者 崔燕 刘红杰 +2 位作者 张珍珍 刘霞 任延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61-964,969,共5页
目的 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中度、高度近视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行飞秒激光术治疗的100例中度、高度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飞秒激光辅助的原位角膜磨镶... 目的 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中度、高度近视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行飞秒激光术治疗的100例中度、高度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飞秒激光辅助的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者为A组(49例98眼),行SMILE者为B组(51例102眼)。分别比较两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不同术式治疗后角膜形态、视觉质量参数、眼压、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值、眼部舒适度评分(Kolcaba评分)、眼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VAS评分)的差异。结果 (1)两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术后3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非球面因子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7 d,两组Z_(3)^(1)、Z_(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Z_(4)^(0)均低于A组(P<0.05)。B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Z_(4)^(0)均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Z_(3)^(1)、Z_(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两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眼压、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值、Kolcab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LASIK、SMILE手术治疗均可实现对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屈光矫正效果,治疗后均可获得稳定角膜表面形态,患者主观眼部感受均良好,但SMILE术后短期内视觉质量提升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ILE) 角膜形态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光谱技术在燃烧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大源 李博 +1 位作者 高强 李中山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飞秒激光的燃烧诊断技术,可实现燃烧场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参数的在线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飞秒激光诊断技术在燃烧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燃烧排放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综... 基于飞秒激光的燃烧诊断技术,可实现燃烧场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参数的在线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飞秒激光诊断技术在燃烧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燃烧排放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综述飞秒多光子激光诱导荧光技术、飞秒激光成丝诱导非线性光谱技术以及飞秒激光电子激发示踪测速技术等飞秒激光在燃烧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概括介绍了飞秒激光燃烧诊断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飞秒激光燃烧诊断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燃烧诊断技术 飞秒多光子激光诱导荧光 飞秒激光成丝诱导非线性光谱 飞秒激光电子激发示踪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下超声乳化术、普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内压及最佳矫正视力、视盘区血流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旋 赖梦云 谌婷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下超声乳化术(FLACS)、普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PCS)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70例A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下超声乳化术(FLACS)、普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PCS)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70例A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CPCS,观察组行FLACS,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眼内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盘区血流密度、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超声乳化时间为(14.57±2.30)min,短于对照组的(22.49±3.58)min,观察组的超声乳化能量为(5.39±1.20)ml,低于对照组的(11.33±2.15)ml,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3个月BCVA的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BCVA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眼内压、CMT、视盘旁血流密度、视盘内血流密度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ACS具有更短的超声乳化时间,更少的乳化能量,其可提升视力,且不会加重对眼压、视盘区血流密度与CMT的影响,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普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飞秒激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