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强化干预策略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震 栾顺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84-0087,共4页
探讨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强化干预策略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 探讨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强化干预策略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强化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低体温发生率、寒颤情况、热舒适度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长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且低体温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热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专项强化干预可预防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减轻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风险因素管理 专项强化干预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段凌慧 张兴月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Ⅱ)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应用于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手术室护理 风险因素管理 专项强化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体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后创面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云 张霞 姚望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体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后创面感染影响。方法收集实施危险因素管理体系前后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菌群种类及数量比较,感染持续时间和感染...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体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后创面感染影响。方法收集实施危险因素管理体系前后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菌群种类及数量比较,感染持续时间和感染率及其抗生素使用情况(抗生素药物种类和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满意度评价等。结果对照组培养阳性患者共37例,总感染率74.0%;实验组培养阳性患者共21例,总感染率42.0%,两组差异显著(P=0.024)。对照组患者的相对感染持续时间〔(28.6±3.4)d〕与实验组〔(9.5±3.1)d〕比较显著较长(P<0.01);总菌株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各种病原菌的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单一样本平均感染菌株数(72.6±5.4)与实验组患者(31.3±6.1)比较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药物种类〔(2.3±0.4)种〕与对照组〔(3.1±0.8)种〕比较显著减少(P=0.006);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17.6±1.4)d〕与对照组〔(29.3±2.1)d〕比较显著缩短(P=0.034)。通过实施感染危险因素控制管理体系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出院总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91.6%vs 94.0%,P=0.036)。结论实施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感染风险因素管理控制体系,能有效降低患者烧伤创面菌株种类和数目,有效降低患者感染事件和感染率,从而减少抗生素使用种类和使用时间,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体系 糖尿病 烧伤 创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巧梅 李建华 《护理学报》 2014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精神科封闭男病区患者在2011年6月—2012年5月静脉输液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总结,查找风险环节,确立风险因素,并于2012年6月开始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风险因素管理。...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精神科封闭男病区患者在2011年6月—2012年5月静脉输液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总结,查找风险环节,确立风险因素,并于2012年6月开始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结果 2012年6月—2013年5月静脉输液患者共行静脉输液854例次,发生意外危险事件44例次(5.2%)、患者输液不良事件40例次、护理差错43例次,3项发生率均较风险因素管理前明显降低。结论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中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可以控制精神科输液实践中的风险事件,有利于静脉治疗专业在精神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静脉输液 风险因素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珺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该方法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以便改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内门诊诊疗的120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门诊诊疗...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该方法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以便改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内门诊诊疗的120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门诊诊疗时间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0例患者进行的普通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600例患者为该院加强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后进行的临床护理,统计分析患者在门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之后的护理满意率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便研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行风险因素管理的具体应用价值。结果经过临床的护理后,不难发现在未实行风险因素管理前,医院门诊进行的普通常规护理,并不能使多数的患者满意,并且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大多数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示不满意,因此不利于患者的就诊与康复,阻碍医院的发展;相比之下,在门诊强化风险因素管理后,绝大多数的患者对于临床中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示十分满意,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能够积极有效的避免临床中的意外事故发生,使患者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的护理中实行分先因素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而且还能避免大多数医院门诊的风险事件,因此该方法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管理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喻秋平 黄美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2期1736-1737,共2页
目的探讨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风险因素管... 目的探讨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风险因素管理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因素管理,能够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门诊护理 风险因素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永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626-627,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的风险因素管理的效果。方法:对医院门诊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缺陷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干预措施,比较实施管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9.54%,对照...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的风险因素管理的效果。方法:对医院门诊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缺陷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干预措施,比较实施管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9.54%,对照组总满意率为90.0%,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未出现投诉案例,对照组出现8例投诉,观察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4,P<0.05)。结论: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大大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有效的预防、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赢得医疗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门诊 护理 风险因素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邵冬冬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8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某医院接收的122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给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门诊护理方法,给观察组患者... 目的研究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某医院接收的122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给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门诊护理方法,给观察组患者应用风险因素管理,观察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的风险发生率为18.03%,观察组的总风险发生率为4.9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的总有效率为95.1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的总有效率为73.7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过程中,可以明显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医院门诊 护理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杨淑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90-193,共4页
论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以风险因素管理的效果。方法: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发热门诊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风险因素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 论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以风险因素管理的效果。方法: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发热门诊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风险因素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中,若增加风险因素管理将有效降低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对护患纠纷和患者护理依从性也有改善,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开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风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中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程晓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针对风险因素管理在中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到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20例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风险因素管理,对比... 目的针对风险因素管理在中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到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20例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风险因素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4%)明显优于对照组(8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9%,对照组发生率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护理管理 满意度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郁蜀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93-95,109,共4页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手术室患者及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未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100例手术室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比较,分析2组的相关检测合格率、感染率...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手术室患者及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未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100例手术室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比较,分析2组的相关检测合格率、感染率、护理质量评分、手术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风险因素管理后,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检测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感染率低于管理前,物品管理和消毒隔离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后,手术时间短于管理前,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有利于控制手术室感染水平,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手术室 感染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莉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1期62-62,共1页
探讨风险因素管理落实在门诊护理中的实践效果及影响。方法:现就我院各门诊护理中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模式的方法进行探讨,自2015年1月起实施至今,当前共收治380名患者,将其标记为观察组;同期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门诊接收且未实施... 探讨风险因素管理落实在门诊护理中的实践效果及影响。方法:现就我院各门诊护理中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模式的方法进行探讨,自2015年1月起实施至今,当前共收治380名患者,将其标记为观察组;同期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门诊接收且未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380例临床资料完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风险因素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评分却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风险因素的管理的实施,提高门诊部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案件,增进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门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在感染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生琴 张文凤 李刚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9期165-167,171,共4页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感染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7月就诊的3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97)和对照组(n=19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因素管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风...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感染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7月就诊的3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97)和对照组(n=19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因素管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9.34±9.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6%,投诉发生率为7.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0%和1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188例(95.43%),明显高于对照组154例(7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及投诉率,推动门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门诊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风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俊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4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病例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43例和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评定...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病例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43例和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评定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定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操作质量、病例书写质量、患者风险评估、应急能力方面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操作质量、病例书写质量、患者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满意30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2例。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为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8%(满意21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1例。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为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门诊 护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专项强化干预在胃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雅静 孙恒 姚静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8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专项强化干预在胃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120例胃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专...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专项强化干预在胃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120例胃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专项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心理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风险因素管理的专项强化干预可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风险因素管理 专项强化干预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对门诊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贤淑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1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对门诊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2016年4月~2016年12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2016年7月以前就诊的2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均采取基础性门诊护理;将2016年7月及后就诊...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对门诊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2016年4月~2016年12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2016年7月以前就诊的2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均采取基础性门诊护理;将2016年7月及后就诊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均采取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干预。记录2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采用本院自制的门诊护理质量评分表对2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工作调查表从患者到医生2个维度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主动性与责任心、护理技术、急救护理能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96.0%,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和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能明显提升门诊护理质量,有效降低门诊风险事件发生率,缓解了护患矛盾,减少了医疗纠纷,应当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门诊 风险事件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护理+舒适护理联合早期风险因素管理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红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4期4020-4022,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规护理+舒适护理联合早期风险因素管理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3例和单一组52例。单一组患者术... 目的观察常规护理+舒适护理联合早期风险因素管理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3例和单一组52例。单一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增加早期风险因素管理,两组患者均于围手术期内(术前3天至术后5天)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医疗费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5天内并发症(尿崩症、脑脊液鼻漏、颅内继发性血肿)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d及术后5d生活质量[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结果联合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术后5天内联合组脑脊液鼻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而两组尿崩症及颅内继发性血肿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天时,两组患者QOL评分明显高于术前3天(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同期单一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常规护理+舒适护理联合早期风险因素管理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且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早期风险因素管理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降低手术室感染率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琦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508-509,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应用风险因素管理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手术室接诊的30例患者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组成此次的观察组,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护理;选取同期我院手术室接诊的30例患... 目的:分析并探讨应用风险因素管理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手术室接诊的30例患者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组成此次的观察组,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护理;选取同期我院手术室接诊的30例患者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组成对照组,此组未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室管理各项评分,观察组的物品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为(95.5±4.5)分、(94.5±5.5)分,以及手术准备时间与手术完成时间分别为(35.8±4.8)min、(95.4±11.4)min;对照组的物品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分别为(93.5±4.5)分、(93.4±5.2)分,手术准备时间与手术完成时间为(49.5±3.9)min、(124.5±8.9)min,物品管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准备时间与手术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效果显著,值得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手术室感染率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秋冬流感背景下风险因素管理对发热门诊工作质量管理效果及患者就诊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吉华 孔令广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3期54-57,61,共5页
目的研究秋冬流感背景下在发热门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质量水平、患者就诊影响及对护士职业暴露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聊城市茌平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12月开展规范化护理管理,于2022年1—12月... 目的研究秋冬流感背景下在发热门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质量水平、患者就诊影响及对护士职业暴露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聊城市茌平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12月开展规范化护理管理,于2022年1—12月开展风险因素下护理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护士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职业暴露发生率、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就诊患者门诊就诊流程用时差异。结果风险因素下护理管理期间护士设备管理、环境管理、消毒管理、人员管理评分以及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规范化护理管理,且护士社会心理暴露、生物性暴露发生率低于规范化护理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风险因素下护理管理就诊期间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病史询问、分区引导用时短于规范化护理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秋冬流感背景下发热门诊工作中开展风险因素下护理管理,可积极调节护士工作应对情绪正向性,经护理工作质量的综合优化,降低工作中职业暴露风险,为患者的门诊快速就诊提供高效护理引导服务,管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风险因素管理 护理管理 发热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因素管理在中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娟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7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中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中医院门诊进行护理的患者共计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护理后进行统计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风险因素管理后,...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中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中医院门诊进行护理的患者共计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护理后进行统计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风险因素管理后,满意者25例,基本满意者14例,不满意者1例,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门诊患者进行风险因素管理具有满意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 中医院门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