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3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苏治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痰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廖伟伶 张米兰 +4 位作者 张华 马啸 左琳 徐彬 陈志祥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 观察银苏治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PIC)风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联合组各100例,分别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银苏治咳方及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银苏治咳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对比临... 目的 观察银苏治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PIC)风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联合组各100例,分别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银苏治咳方及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银苏治咳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对比临床疗效、咳嗽缓解时间及复发率。此外,每组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和神经源性介质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 <0.05);各组患者的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M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升高更显著(P <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 <0.05);各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诱导痰P物质(S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的上述3项指标均比西药组和中药组更低(P <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7.00%,高于西药组的76.00%和中药组的87.00%(P <0.05)。此外,联合组的咳嗽缓解时间短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 <0.05),且复发率低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 <0.05)。结论 银苏治咳方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PIC(风痰证)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咳嗽缓解时间和复发率,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风痰 银苏治咳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中风(风痰入络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Lp-PLA2、IL-6、Hcy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经坤 马守亮 王道义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 观察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中风风痰入络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对... 目的 观察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中风风痰入络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Lp-PLA2、IL-6与Hcy水平,统计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MRS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清Lp-PLA2、IL-6与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中风风痰入络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其机体神经功能和改善血清Lp-PLA2、IL-6与Hcy水平方面均表现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痰入络证 真方白丸子 人脂蛋白磷脂酶A2 白细胞介素-6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合并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付飞 樊飞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合并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两组...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合并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神经保护、吸氧、心脏监测等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化痰活血方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血流峰值时间(TTP)与阻力指数(RI)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针刺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血容量(CBV)、平均血流量(Qmean)水平、简式Fugl-Meyer评分(FMA)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合并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补肾化活血方 急性脑梗死 风痰瘀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通汤治疗卒中溶栓术后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朱定海 廖文俊 《四川中医》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脑络通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术后风痰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术后风痰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脑络通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术后风痰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术后风痰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络通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NIHSS评分、BI评分及肠道菌群丰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B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及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水平较前升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络通汤能够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术后风痰阻络证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升日常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痰阻络 溶栓 治疗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经络腧穴理论下应用火龙罐综合灸对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董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0-073,共4页
探讨研究经络腧穴理论下应用火龙罐综合灸对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接诊的56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按照上述实施随机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火龙罐综合灸(经络... 探讨研究经络腧穴理论下应用火龙罐综合灸对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接诊的56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按照上述实施随机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火龙罐综合灸(经络腧穴理论),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状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与SS—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接诊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时,通过应用火龙罐综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有助于患者康复,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腧穴理论 火龙罐综合灸 风痰瘀阻型中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辅治脑卒中风痰瘀阻型临床研究
6
作者 胡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辅治脑卒中风痰瘀阻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研究组证候积分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辅治脑卒中风痰瘀阻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研究组证候积分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血清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血浆NO高于参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治脑卒中风痰瘀阻型可提高疗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风痰瘀阻型 半夏白术天麻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玄府理论自拟开玄化痰汤治疗风痰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验案举隅
7
作者 宋征 边东亮 +1 位作者 周洁 段红莉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1期19-21,共3页
中医历代医家通过总结以往治疗经验,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多由脑玄府郁闭而成,开通玄府是常用治法。文章总结应用自拟开玄化痰汤治疗风痰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经验。治宜祛风化痰,开玄通络,予开玄化痰汤加减治疗,收效颇丰。
关键词 自拟开玄化 缺血性脑卒中 玄府理论 风痰阻络型 开通玄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和枳术丸联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临床观察
8
作者 施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汤、枳术丸、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3例为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为案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26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汤、枳术丸、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3例为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为案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26例对照组与27例观察组,均对2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对照组加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治疗,基于观察组加用化痰通络汤和枳术丸+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观察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2组脑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量表(CSS)评分,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分别对2组实施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半身不遂、头晕目眩、偏身麻木、舌苔白腻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和枳术丸联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疗效显著,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候,对患者病情尽早好转有积极促进作用,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汤 枳术丸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建 王缘 +1 位作者 桑穆惠 范涛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对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中医收治的81例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27例。其中中药组患...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对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中医收治的81例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27例。其中中药组患者服用熄风化痰止眩汤,悬灸组患者采用悬灸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熄风化痰止眩汤及悬灸联合治疗。各组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评分[Berg平衡表(BBS)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脑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和右椎动脉(RVA)]、中医症状积分。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60%(25/27),中药组为70.37%(19/27),悬灸组为74.07%(20/27),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BBS评分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而DARS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联合组BA、LVA、RVA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在联合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结论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后循环血流和眩晕症状,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止眩汤 悬灸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方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浆ICAM-1、脑钠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建 王缘 +1 位作者 桑穆惠 范涛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浆ICAM-1、脑钠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每组40...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浆ICAM-1、脑钠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西药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化痰通络方。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评分(NIHSS)、脑损伤标志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脑钠肽]、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1)。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血浆ICAM-1和脑钠肽水平低于西药组(P<0.01),联合组的IL-2、IL-6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并有效降低炎症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风痰阻络证 通络方 依达拉奉右莰醇 ICAM-1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劳为本,风痰为标”析小儿心理行为异常类疾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杰 徐书 张玉苹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小儿抽动障碍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心理行为异常类疾病。患儿多因于先天肾精不足、过食肉食内生痰热,熬夜久视伤肝等因素导致五脏虚损,进而影响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产生风痰这一类病理产物。本文在深入学习仲景内伤杂... 小儿抽动障碍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心理行为异常类疾病。患儿多因于先天肾精不足、过食肉食内生痰热,熬夜久视伤肝等因素导致五脏虚损,进而影响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产生风痰这一类病理产物。本文在深入学习仲景内伤杂病论治的基础上,试从虚劳的角度探析其病机,提出此类小儿疾病乃五脏虚劳为本,风痰为标,属本虚标实,治本多从肝脾肾脏虚损入手,辅以熄风化痰之治标药物。本文旨在从经方探析其治疗大法,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小儿 风痰 抽动 多动
原文传递
肖和印教授从风痰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经验
12
作者 郭凯 毛娜 +1 位作者 王红娟 肖和印(指导)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1-73,共3页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等特点。肖和印教授临证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时,从风痰论治,并结合证素进行辨证,分期论治,初期祛外风,慢性期息风化痰、宁神止痉...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等特点。肖和印教授临证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时,从风痰论治,并结合证素进行辨证,分期论治,初期祛外风,慢性期息风化痰、宁神止痉,缓解期补虚固本,常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该文总结其临床经验,并举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风痰 分期论治 证素辨证 肖和印 名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头定痛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对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脑电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3
作者 徐丽红 吴海科 黄强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0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探讨清头定痛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对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清头定痛汤联... 目的探讨清头定痛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对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清头定痛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头痛积分、脑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2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各项头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θ波增多率、δ波增多率及α波频率变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头定痛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脑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风痰瘀阻型 清头定痛汤 刺络放血疗法 脑电图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方白丸子加减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风痰阻络型首次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
14
作者 曲晓雪 李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0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真方白丸子加减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风痰阻络型首次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缺血性中风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真方白丸子加减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风痰阻络型首次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缺血性中风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度和残疾程度,并监测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89.74%(35/39)(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及Lp-PLA2、CR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真方白丸子加减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首次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阻络证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其Lp-PLA2、CRP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和残疾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 风痰阻络证 真方白丸子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升清汤联合西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的研究
15
作者 张方 李文杰 +1 位作者 董永书 张权 《中医研究》 2024年第9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固本升清汤联合西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BPPV风痰上扰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先使用手法复位... 目的:观察固本升清汤联合西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BPPV风痰上扰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先使用手法复位;然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本升清汤(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柴胡、黄芩、白芍、川芎、天麻、制半夏、夜交藤、炒白术、陈皮、党参、茯苓、炙甘草、生姜),1剂/d,水煎服。两组治疗14 d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程度量表评分、血清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7.50%(31/4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程度量表评分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固本升清汤联合西医治疗BPPV风痰上扰证有较好疗效,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清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风痰上扰证 固本升清汤 手法复位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中医证候积分 眩晕残障程度量表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16
作者 朱开端 周智恩 +2 位作者 周小蓉 叶玉兰 陈越峰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0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2例风痰瘀血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基...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2例风痰瘀血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分、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SBP、DB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H型高血压 风痰瘀阻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研究
17
作者 许刚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30-132,142,共4页
目的 探究化痰通络汤在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盱眙县中医院60例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 目的 探究化痰通络汤在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盱眙县中医院60例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化痰通络汤治疗。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预后改善和血清学指标、临床有效率等方面对比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 ional inst it ut e of healt h st roke scale,NHISS)评分与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血栓素B2(t hr omboxane B2,TXB2)浓度、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 ein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 oprost aglandin f1alpha,6-K-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有助于改善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发挥良好的脑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痰阻络 急性脑梗死 通络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治疗对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8
作者 李媛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4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风痰阻络型ACI患者的病例信息,按治疗方案将患者划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风痰阻络型ACI患者的病例信息,按治疗方案将患者划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0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半身不遂、舌强言蹇、言语不利、头晕目眩、痰多且黏评分分别为(1.58±0.14)分、(1.37±0.09)分、(1.46±0.17)分、(0.74±0.09)分、(0.89±0.09)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7.76±1.01)分,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分别为(8.94±1.30)mPa·s、(4.26±0.48)mPa·s、(37.53±3.36)%,均低于对照组的(2.26±0.27)分、(2.19±0.13)分、(2.37±0.25)分、(1.23±0.15)分、(1.34±0.10)分、(10.21±1.59)分、(12.25±1.68)mPa·s、(5.45±0.79)mPa·s、(42.46±4.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可减轻护风痰阻络型ACI患者神经损伤,调节血液流变学,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风痰阻络型 通络汤 丁苯酞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申少珍 徐婧 +1 位作者 杨贺 窦金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737-740,共4页
目的:研究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方法:通过采集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信息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入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研究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方法:通过采集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信息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入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453例,分为风痰阻络型组(299例)和非风痰阻络型组(154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对比分析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病人血脂、凝血指标及与脑卒中进展的相关性。结果: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115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84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38.5%;非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43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11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27.9%。风痰阻络证组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组(χ^(2)=4.971,P=0.026)。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风痰阻络型脑卒中进展呈正相关(r=0.145,P=0.016;r=0.127,P=0.034)。结论:风痰阻络证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导致脑卒中进展的直接相关因素,在临床诊治风痰阻络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时需要严格控制好病人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进展性脑卒中 风痰阻络证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浊理论探讨风痰瘀阻型中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思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满满 韩萍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85-688,共4页
风痰瘀阻证是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证型之一,传统中医治法疗效欠佳,预后不良,致残率高,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思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血浊理论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阐述了血浊致脏腑虚、脑髓伤为发病之基,致风痰瘀... 风痰瘀阻证是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证型之一,传统中医治法疗效欠佳,预后不良,致残率高,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思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血浊理论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阐述了血浊致脏腑虚、脑髓伤为发病之基,致风痰瘀阻、脑络伤为核心病机;结合现代研究证实血浊为该病的病理枢纽,提出在传统治则加用化浊行血中药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浊理论 风痰瘀阻型 发病机制 治疗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