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旅游旺季碳源碳汇的测算与分析
1
作者 李杨梅 李煜辉 +1 位作者 刘尧群 买迪娜·吐勒达西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研究立足旅游6要素,建立景区碳源碳汇测算模型,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的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内2023年旅游旺季期间碳源碳汇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景区内碳源量顺序为食物消耗>旅游废弃物>景区内出行>住宿>旅游活动... 研究立足旅游6要素,建立景区碳源碳汇测算模型,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的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内2023年旅游旺季期间碳源碳汇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景区内碳源量顺序为食物消耗>旅游废弃物>景区内出行>住宿>旅游活动,碳汇量顺序为林地总固碳量>草地固碳量>水域固碳量;景区内碳足迹为2506852.42t,呈现盈余状态,属于低碳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 低碳旅游 碳源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优化思路——以三国遗迹武侯墓祠定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2
作者 李剑锋 申媛 《建设科技》 2025年第5期44-46,共3页
基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背景,本文分析三国遗迹-武侯墓祠定军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现状,按照尊重历史脉络、立足生态环境保护、景源尽纳尽纳等原则,对风景名胜区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自然生态环境格局进行总结,梳理风景名胜区周边... 基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背景,本文分析三国遗迹-武侯墓祠定军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现状,按照尊重历史脉络、立足生态环境保护、景源尽纳尽纳等原则,对风景名胜区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自然生态环境格局进行总结,梳理风景名胜区周边景观资源及保护开发条件,研究各类影响因素影响下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优化调整路径,明确保护范围优化整合方案,明晰保护范围空间界限,有效缓解城市与风景名胜区用地矛盾,为国土空间体系的统筹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空间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 自然保护地体系 保护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风景名胜区研究回顾与展望(1979-2022)
3
作者 邢君 陈淑妍 刘明欣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广东省作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行省域风景名胜区研究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区域效用。结合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知网195篇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已有广东风景名胜... 广东省作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行省域风景名胜区研究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区域效用。结合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知网195篇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已有广东风景名胜区研究在文献年谱、关键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特征,并基于文献年谱进行分阶段研究内容的发展总结。研究发现:(1)研究对象上,区位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类型以城市风景类为主,存在区域体系研究缺乏,案例研究不全面的问题;(2)研究方法上,2009年之后定量研究逐渐增加,其中以地理信息统计和游客问卷调研的定量评价为主,但整体上定量研究较少,同时跨学科的评价方法选取缺乏论证;(3)研究内容上按时间可分为研究兴起期、实践探索期和理论拓展期三个阶段,目前以景城文化互动和景城边界规划控制为例,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相关研究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但还缺乏集中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巩固基础对象的系统研究、拓展学习风景遗产保护研究方法、深入地域特色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研究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风景名胜区 文献计量学 研究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制度发展历程
4
作者 宋霖 王晓洁 +1 位作者 严国泰 周宏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基本依据。爬梳1978年以来主管部门发布的公文、法规和标准,并对照国家级风景区总规成果,划分并总结出总规编制要求的初定、总规法制基础的形成、总规编制和建设管理的规范、总规监管和...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基本依据。爬梳1978年以来主管部门发布的公文、法规和标准,并对照国家级风景区总规成果,划分并总结出总规编制要求的初定、总规法制基础的形成、总规编制和建设管理的规范、总规监管和法规体系的完善(分增强法律效力、完善法规体系2个阶段)、总规制度的保留和调整5个时期的阶段性、总体性特征,分析制度制定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业已形成的总规“编制、审批-执行、检查-实施评估”的程序,展现“现状调研-资源评价-总体布局-专项规划”并指导“实施和管理”的总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总体规划制度 规划编制 规划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影响下的城镇建设与发展路径探析
5
作者 宋霖 王晓洁 +1 位作者 严国泰 王瑞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0,共6页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设用地、划定外围保护地带、调整边界及布局旅游服务基地等规划措施,在防止自身被城市化的同时,促进相关城镇的空间建设、经济发展及职能转变。指明景城之间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的保护地与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一体化 总体规划 景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陆生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与分析
6
作者 王挺 胡梦霄 +4 位作者 张凯强 高亚红 丁华娇 莫亚鹰 应求是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2020年至2022年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陆生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收集和对本次调查结果的评析,共记录陆生维管植物1223种(含种下单位),隶属156科,610属。记录区域内新增野生或逸生植物15种,并对65种植物在区域内的现... 2020年至2022年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陆生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收集和对本次调查结果的评析,共记录陆生维管植物1223种(含种下单位),隶属156科,610属。记录区域内新增野生或逸生植物15种,并对65种植物在区域内的现存提出质疑;同时对物种的科属组成、生活型组成、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外来植物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到珍稀植物14种,记录具潜在风险的外来植物34种,其中新增7种;最后对景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风景名胜区 植物多样性 维管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 外来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陈楚文 王庆 +2 位作者 凌雨凡 金敏丽 杨绍钦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整性保护。以浙江省57个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景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到浙江省域空间,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和特、一、二级3级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特征,以及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域空间的分布规律,提出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军事要隘等因素存在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人文景源 空间分布特征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罗田大别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探析
8
作者 许可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作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保护地,其规划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展开研究有利于探索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提升风景...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作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保护地,其规划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展开研究有利于探索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提升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水平。因此,以罗田大别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从风景资源评价、现状分析,以及空间布局规划、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其规划实践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为相似地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空间布局 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 居民点协调发展 罗田大别山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小东 陈志禄 韩昊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3,共8页
风景区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之一,也是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基于全国风景区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和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等方法,深度挖掘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 风景区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之一,也是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基于全国风景区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和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等方法,深度挖掘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国家公园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中国风景名胜区呈现出东南强、西北弱的宏观格局,表现出了以主要城市群为核心集中连片分布、A级以上景区带状分布、国家级景区点状分布的空间结构;2)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山西—湖北—广东”、“内蒙古—青海—西藏”和东南沿海三条低质率分布带,而“内蒙古—青海—西藏”和东南沿海两条低质率聚集带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建设优势地位,从侧面反映出这两条带状集聚区具有较大的风景质量提升潜力;3)城市建设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三产发展状况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是城市风景名胜区空间差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国家公园 旅游资源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介入下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公共空间重构研究
10
作者 方飞 武璇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期6-7,96,共3页
在文化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存在五台山文化根脉受创、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迫使五台山要深度自查与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特色和文化优势,实现更新修复,进而疏解核心区内非核心功能、延续文化脉络、提高... 在文化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存在五台山文化根脉受创、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迫使五台山要深度自查与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特色和文化优势,实现更新修复,进而疏解核心区内非核心功能、延续文化脉络、提高景区品质等。五台山应运用创造性的重构思路,坚守重构原则、明确文化空间与服务空间的边界、排列整合空间资源、优化公共空间的功能布局、立体化提升文化体验等,充分展现世界遗产的壮美风景,还原并凸显五台山独特文化根脉,继而兑现"申遗"承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公共空间的重构是空间规划设计手段,是平衡多元利益主体行之有效的途径,亦是实施国土空间治理协同的政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公共空间 可持续发展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11
作者 王淑荣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8期121-124,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药食同源类食品渐入人们生活,尤其是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广被老百姓接受。通过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研究和民间察访的方法,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药食同源类食品渐入人们生活,尤其是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广被老百姓接受。通过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研究和民间察访的方法,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调查结果共有药食同源植物20科、27种,其中蕨类1科1种,裸子植物1科1种,被子植物18科,25种。对其分类地位、识别特征、食用、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阐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当地药食同源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药食同源植物资源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的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分析——以?阳河风景名胜区为例
12
作者 赵勤 师静 +1 位作者 李磊 蒲应春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00-204,共5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背景下,以贵州省?阳河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开展调研,分析总结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内在原因,提出统筹谋划总规修编、有序推进条例修订、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开发利用与宣传推广、强化惠民举措的实...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背景下,以贵州省?阳河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开展调研,分析总结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内在原因,提出统筹谋划总规修编、有序推进条例修订、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开发利用与宣传推广、强化惠民举措的实施,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路径,为贵州省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风景名胜区 保护与利用 ?阳河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AHP的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莹玉 孙林林 +1 位作者 高健康 卫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97-102,197,共7页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景区的无节制开发,风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以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为例,选取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利用GIS法和AHP法,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等分析。结果表明,龙门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中,不敏感区面积...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景区的无节制开发,风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以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为例,选取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利用GIS法和AHP法,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等分析。结果表明,龙门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中,不敏感区面积为462.29 hm^(2),占比14.58%;低敏感区面积为921.23 hm^(2),占比29.05%;中敏感区面积为787.69 hm^(2),占比24.84%;高敏感区面积为635.74 hm^(2),占比20.05%;极敏感区面积为363.86 hm^(2),占比11.48%,高敏感性和极敏感性区占比较高。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区域各因子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等级,并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AHP 龙门风景名胜区 生态敏感性 洛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晓雨 杨金明 +2 位作者 张家豪 王鹏 李凤仪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2期124-140,共17页
【目的】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协调统筹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与旅游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过去30多年经历了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发生的重大变化,但缺少相关评估其生态环境保... 【目的】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协调统筹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与旅游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过去30多年经历了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发生的重大变化,但缺少相关评估其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研究。【方法】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生境质量模型分析近30年(1991—2021年)土地利用类型及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并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的生境贡献率,结合《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评估当前保护发展政策对生境质量水平的提升效果。【结果】①近30年探究区域人工表面、林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3.36%和2.43%,草地减少了6.32%,主要表现为草地、林地的转出以及林地及人工表面的转入,其中1991—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波动较大。②近30年研究区生境质量平均值由0.938变为0.907,各级保护区生境质量水平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域生境质量呈现“四周高、中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0年间高质量和较高质量生境面积占比从98.2%降低至94.5%。③研究区域50.90%的生境质量提高贡献率来自草地转林地,51.27%生境质量降低的贡献率来自于草地转人工表面。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保护情景下,2035年研究区域生境质量平均值从2020年的0.907提高到0.927。【结论】过去30年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欠佳,未来应严格按照《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开展资源分级保护、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规划治理提升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生境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生态环境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光雾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蝶类调查
15
作者 胡雯倩 唐靖萱 +4 位作者 张宸睿 毛康珊 王东磊 陈思杨 窦亮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了解四川省巴中市光雾山风景名胜区蝴蝶资源状况,于2021年5—10月对景区及其周边区域的蝶类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发现蝶类5科80属117种。物种数上,蛱蝶科Nymphalidae最多(55种,占47.01%),其次是弄蝶科Hesperiidae(20种)、灰蝶科Lycae... 为了解四川省巴中市光雾山风景名胜区蝴蝶资源状况,于2021年5—10月对景区及其周边区域的蝶类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发现蝶类5科80属117种。物种数上,蛱蝶科Nymphalidae最多(55种,占47.01%),其次是弄蝶科Hesperiidae(20种)、灰蝶科Lycaenidae(16种)、粉蝶科Pieridae(15种)和凤蝶科Papilionidae(11种)。调查到的117种蝶类中,东洋种44种,古北种10种,广布种48种,另有15种未查明区系组成。本研究显示光雾山地区蝶类多样性在国内同类型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中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当地生物多样性状况良好,尚未受到大规模人为干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多样性 光雾山国家风景名胜区 名录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仇保兴 《风景名胜》 2006年第4期16-19,共4页
一、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科学发展观风景名胜区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政策方针和管理制度真正建立在依法治区的基础上,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尊重自然生态法则的基础上,形成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产格保护下的合理利用模... 一、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科学发展观风景名胜区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政策方针和管理制度真正建立在依法治区的基础上,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尊重自然生态法则的基础上,形成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产格保护下的合理利用模式,使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风景名胜资源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管理工作 风景资源 资源保护 永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 自然与文化 国家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鼓山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17
作者 郑豪英 马姜明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4期47-50,共4页
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综合运用碳税法、旅行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等多种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市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服务价值评估。结果表明,鼓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显著,其... 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综合运用碳税法、旅行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等多种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市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服务价值评估。结果表明,鼓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显著,其中马尾松作为优势树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高;柳杉在单位面积上的服务功能价值最为突出;总价值中间接利用价值略高于直接利用价值,生态旅游和土壤保持成为主要贡献者;生态旅游作为直接利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占比高达44%,成为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中最主要的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福州市鼓山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公园游客投喂野生动物的意愿、态度与行为研究——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18
作者 吴艳丽 刘影 张晋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6-133,共8页
随着自然保护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投喂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行为在各景区屡见不鲜,然而此举会带来诸多危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对游客投喂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意愿、态度与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景区... 随着自然保护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投喂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行为在各景区屡见不鲜,然而此举会带来诸多危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对游客投喂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意愿、态度与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景区投喂现象常见,多发生在生态猴区和雷洞坪,游客投喂的食物种类繁多;(2)有投喂意愿的游客较多(55.81%),其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低于无投喂意愿的游客;(3)支持投喂的游客较多(66.11%),其受教育年限低于不支持投喂的游客,游客投喂态度与意愿之间具有明显地一致性;(4)男性、年龄小、受教育年限低、为了看藏酋猴、有投喂意愿或支持投喂的游客更容易向藏酋猴投喂食物;(5)向受访者科普给藏酋猴投喂食物的危害和风险后,其投喂态度及劝阻他人投喂的意愿发生了明显转变,支持投喂者比例从66.11%下降至19.93%,愿意劝阻他人投喂者比例从6.31%上升到35.22%。本研究旨在为自然生态类景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参考建议,以促进人与野生动物自然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 游客 投喂野生动物 意愿与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奎 董平 陈红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19-125,共7页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生态要素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以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20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景观格局面积动态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生态要素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以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20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景观格局面积动态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30年来,有9.3 km^(2)土地发生转移,其中耕地净减少4.23 km^(2),林地净增加4.20 km^(2)。在景观水平上,研究区景观总体上破碎度减小,景观异质性减弱,景观结构趋向简单,景观团聚程度增加。在类型景观格局水平上,研究区以林地为优势景观,林地、耕地及草地斑块破碎程度降低,水域及建设用地变化不明显。总的来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景观格局趋向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贵州省 1990—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风景名胜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海芳 曹爱平 +4 位作者 李书献 宋雷 余翔 邱晓星 邵政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7-81,87,共6页
机构改革后,风景名胜区转隶至林草部门监管,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该如何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通过简述湖北省风景名胜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湖北省风景名胜区事... 机构改革后,风景名胜区转隶至林草部门监管,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该如何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通过简述湖北省风景名胜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湖北省风景名胜区事业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资源整合优化 生态旅游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