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颠覆性创新情境下核心企业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以亦庄智能院为例
1
作者 李志刚 杨春白雪 张越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175,共10页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成为核心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的关键组织载体。尽管如此,现有研究对于核心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机制尚不明晰。本文通过单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亦庄智能院作为研究对象,从“机会—资...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成为核心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的关键组织载体。尽管如此,现有研究对于核心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机制尚不明晰。本文通过单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亦庄智能院作为研究对象,从“机会—资源”互动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颠覆性创新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相伴相生、共同演化。第二,核心企业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需依赖特定机会窗口,并通过“机会—资源”互动来适应颠覆性创新情境变化。生态系统的演进特征表现为核心企业与发起者的双向互动、核心企业与区域内利益相关者的交互联动,以及核心企业与跨区域发起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共生三个阶段。第三,在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资源编排活动对于开启新的机会窗口至关重要,且资源运用遵循从聚集到共享再到重构的演进轨迹。本研究不仅揭示了颠覆性创新与核心企业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联系,而且对资源编排理论在颠覆性创新和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背景下的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同时,研究结论为企业依托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实现颠覆性技术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 资源编排 “机会—资源”互动 颠覆性创新 核心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和过程机制——基于比亚迪的案例研究
2
作者 张光宇 黄家慧 《科技管理研究》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际战略性竞争产业,但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不足。鉴于此,选取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剖析比亚迪的创新历程和基本特征,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并结合质性分...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际战略性竞争产业,但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不足。鉴于此,选取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剖析比亚迪的创新历程和基本特征,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并结合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对相关数据进行编码,提出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过程的理论框架,以进一步丰富新能源汽车领域颠覆性创新的理论体系,为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通过多维度的编码,共获得305个开放性编码、34个概念和10个范畴,显示比亚迪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与关键因素均存在明显差别,其颠覆性创新形成“技术范式更新—生产链整合—主流市场颠覆”的过程机制,遵循“前提条件—互动策略—实现结果”的逻辑关系,进而推动了比亚迪的创新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新能源汽车 创新过程机制 案例研究 比亚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颠覆性创新研究演进脉络及知识框架
3
作者 何郁冰 荆晶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颠覆性创新是企业实现追赶的重要手段,对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现有研究呈现分散、矛盾的现状,通过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对1995—2022年国内外颠覆性创新文献进行分析,并构建包括核心内涵、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知... 颠覆性创新是企业实现追赶的重要手段,对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现有研究呈现分散、矛盾的现状,通过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对1995—2022年国内外颠覆性创新文献进行分析,并构建包括核心内涵、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知识框架,归纳热点问题和规律。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研究发文量呈稳步上升态势,但与国外相比国内文献数量与其差距逐渐增大且机构间合作较少;国内外研究热点主题具有较大共性,重点集中在技术识别、影响因素和模式机制,但在研究问题侧重上存在差异。此外,颠覆性创新概念边界模糊,可从特征、结果、过程多角度定义;研究视角主要围绕技术、组织、战略、市场展开;研究方法则以案例研究为主,逐渐向多种定量方法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文献计量 演进 知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丁乐蓉 杨欣谊 张靖雯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0—2018年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期刊论文为数据集,本研究以参考文献学科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均衡性、差异性及整体...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0—2018年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期刊论文为数据集,本研究以参考文献学科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均衡性、差异性及整体跨学科性4个维度量化论文跨学科性,以D指数量化颠覆性创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合作模式下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结果/结论](1)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论文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多样性和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产出有积极影响;均衡性和差异性对颠覆性创新产出有消极影响。(2)不同合作模式下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影响方向基本一致,但合作跨度的增加会加强多样性对颠覆性创新的积极影响、均衡性和差异性对颠覆性创新的消极影响,削弱跨学科性对颠覆性创新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颠覆性创新 D指数 合作模式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企业跨界颠覆性创新的路径机制研究
5
作者 江炜昌 《电子商务评论》 2025年第2期421-432,共12页
数字化背景下,大数据能力为平台企业跳脱既有技术路径,实现跨界颠覆性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本文从资源编排视角切入,以2009至2022年沪深A股上市平台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大数据能力影响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机制和条件。研究发现,大数据能力... 数字化背景下,大数据能力为平台企业跳脱既有技术路径,实现跨界颠覆性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本文从资源编排视角切入,以2009至2022年沪深A股上市平台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大数据能力影响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机制和条件。研究发现,大数据能力有效促进平台企业跨界颠覆性创新,经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机制研究发现,资源编排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知识搜索和政府补助显著促进大数据能力对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提升效应。进一步细化发现,知识搜索广度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加显著。本文适当拓展了大数据背景下资源编排及跨界颠覆性创新相关研究,为平台企业实现跨界颠覆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ization, big data capabilities provide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for platform enterprises to break away from existing technological paths and achieve cross-border disruptive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approach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A-share listed platform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from 2009 to 2022 as research sample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an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big data capabilities affect cross-border disrup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big data capabilities effectively promote disruptive innovation across platforms, and the results remain significant after robustness and endogeneity tests. Mechanism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resource orchestration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and knowledge search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big data capabilities on cross-border disruptive innovation. Further refinement reveals that the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of knowledge search breadth is more significant. This article appropriately expands the research on resource orchestration and cross-border disruptive inno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latform enterprises to achieve cross-border disruption, and also providing certain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relevant policy for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颠覆性创新 大数据能力 资源编排 知识搜索 搜索广度 搜索深度 平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实现颠覆性创新——基于fsQCA的组态效应研究
6
作者 刘杨天 《电子商务评论》 2025年第1期851-861,共11页
颠覆性创新作为一种独特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打破现有的市场平衡,为企业带来突破性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足,提升颠覆性创新水平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40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 颠覆性创新作为一种独特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打破现有的市场平衡,为企业带来突破性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足,提升颠覆性创新水平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40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从大数据能力、组织敏捷性和资源编排能力层面探讨企业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以及等效路径。结果发现:1) 中小企业的颠覆性创新不是由单一因素驱动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存在9组中小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条件组态,可以归纳为3种路径。研究结果丰富了颠覆性创新的相关研究,为中小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As a unique innovation mode, disruptive innovation can effectively break the existing market balance and bring breakthrough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or enterpris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gain a foothold 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marke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enterprises. Based on sample data from 240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ison approach (fsQCA) to explore the driver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and the equivalent paths of enterprises at the levels of big data capability, organisational agility and resource orchestration capability. The results found that: 1) disruptive innovation in SMEs is not driven by a single factor, but is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2) there exist nine sets of conditional groupings of SMEs to achieve disruptive innovation, which can be categorised into three paths. The findings enrich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disruptive innovation and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SMEs to carry out disruptive in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颠覆性创新 数字化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场景驱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40
7
作者 方晓霞 李晓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0,共10页
加快颠覆性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颠覆性技术的演化、新兴产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应用场景的支撑。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规模性、演进性、协同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 加快颠覆性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颠覆性技术的演化、新兴产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应用场景的支撑。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规模性、演进性、协同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其“工程化—商业化—产业化”动态演进过程中发挥着技术验证、需求验证和生态构建的作用。实践中,促进一些突破既有法律和政策边界的创新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需要提升政策适配性。为此,应坚持统筹设计,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增加场景供给,加大场景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场景创新能力,夯实场景创新基础;培育融合创新生态,优化服务保障。最终,通过创新、构建和发展应用场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应用场景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团队网络特征对其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春培 朱晓艳 +2 位作者 余传鹏 廖杨月 李海林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404,共14页
跨界团队在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颠覆性创新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其网络特征与颠覆性创新绩效之间殊途同归的组态路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Incopat专利检索平台无人机领域139999条专利数据,采用社区... 跨界团队在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颠覆性创新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其网络特征与颠覆性创新绩效之间殊途同归的组态路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Incopat专利检索平台无人机领域139999条专利数据,采用社区发现算法在专利发明人合作关系数据中识别185个跨界团队,依据社会网络理论遴选跨界团队网络特征变量,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跨界团队进行类型划分,并运用决策树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算法挖掘不同类型跨界团队网络特征对其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跨界团队共有二元合作、类完全合作和复杂合作3种合作类型,不同跨界团队类型对颠覆性创新绩效影响具有差异性,即类完全合作团队高颠覆性创新绩效占比最高,二元合作团队高颠覆性创新绩效占比最低;②合作强度具有普适性,它是影响不同跨界团队形成不同水平颠覆性创新绩效的核心因素;③合作强度正向影响二元合作团队颠覆性创新绩效,类完全合作团队的颠覆性创新绩效受聚集系数、合作强度与团队规模的共同影响,而对于合作强度较高的复杂合作团队而言,保持较低的网络密度有利于其提升颠覆性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绩效 跨界团队 网络特征 决策规则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扫描、机会窗口与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模式选择——基于吉利和比亚迪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洪民 熊清怡 +1 位作者 姜玉婷 吕海萍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9,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施颠覆性赶超的机会,如何辨识和把握外部环境机会窗口并能否契合组织内部动态能力转化为创新决策和行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研究方法]该文通过对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研究目的]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施颠覆性赶超的机会,如何辨识和把握外部环境机会窗口并能否契合组织内部动态能力转化为创新决策和行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研究方法]该文通过对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案例对比分析,探讨环境扫描对企业识别外部环境多重机会窗口的意义及企业内部环境与机会窗口的适配性对于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性。[研究结论]研究发现:面对不确定性激增的商业世界,战略决策前的环境扫描可以帮助后发企业有效识别技术机会窗口、需求机会窗口及制度机会窗口,而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考量有利于后发企业将自身优势最大化,从而成功实现颠覆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 机会窗口 颠覆性创新 后发企业 企业战略决策 案例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颠覆性创新?——基于潍柴集团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云乐鑫 徐海卿 +1 位作者 范雅楠 董晓语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93,共17页
数字经济时代促使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数字产物的嵌入,在二者的催化下多端颠覆性创新成为企业转型新常态,而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制造业企业颠覆性创新形成数字化颠覆性创新以把握数字时代契机... 数字经济时代促使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数字产物的嵌入,在二者的催化下多端颠覆性创新成为企业转型新常态,而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制造业企业颠覆性创新形成数字化颠覆性创新以把握数字时代契机,打造企业新型竞争优势是可拓展的研究问题。本文以潍柴集团为例,依托于颠覆性创新理论,通过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对象,对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机制以及形成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企业进行数字化颠覆性创新要经历驱动、转型以及多元三个阶段。驱动阶段,企业受内外驱动因素影响,启动数字化颠覆性创新;转型阶段,企业以生产模式转变与组织结构演化为行动路径,通过对企业内外的数字化实现企业的数字化颠覆性创新;多元阶段,通过实现商业生态系统的数字化颠覆性创新进行创新外延,形成数字商业生态系统模式,完成颠覆性创新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颠覆性创新 数字商业生态系统 程序化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识别方法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红云 王铭瑟 田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6,105,共11页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跨界颠覆性创新。探讨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判断和识别方法,对于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根据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演进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跨界颠覆性创新。探讨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判断和识别方法,对于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根据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演进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提出识别跨界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框架:首先,基于专利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提取跨界技术主题;其次,从成长性、融合性、影响力和引用行业外新知识等四个特征考察技术主题跨界颠覆的技术潜力;最后,基于专利、用户和专家评论数据,借助LDA主题模型与情感分析方法,从易扩散性、需求贴合度与市场吸引力趋势等特征考察技术主题跨界颠覆的市场潜力。[研究结论]以手机定位与导航技术为例,通过考察其跨界颠覆的技术潜力特征和市场潜力特征,验证了跨界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的可用性与有效性,为企业跨界颠覆性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颠覆性创新 跨界技术主题 市场颠覆特征 技术颠覆特征 专利文本 手机导航 LDA 早期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条件下后发企业何以实现颠覆性创新——基于SOR模型的动态能力中介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珂 李鑫浩 阮添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4,共11页
创新生态系统被视为培养颠覆性创新的沃土,其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机会窗口。将动态能力细分为认知性动态能力与非认知性动态能力两个维度,利用SOR模型构建“条件刺激—能力构建—颠覆行为”的理论框架,... 创新生态系统被视为培养颠覆性创新的沃土,其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机会窗口。将动态能力细分为认知性动态能力与非认知性动态能力两个维度,利用SOR模型构建“条件刺激—能力构建—颠覆行为”的理论框架,试图打开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条件下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黑箱”。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中376份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①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不仅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认知性动态能力和非认知性动态能力也有显著正向影响;②认知性动态能力与非认知性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分别在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与颠覆性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度能够正向调节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与认知性动态能力关系。研究有助于指导面对不确定性的后发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并且为创新生态系统突破创新迟滞困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不确定条件 动态能力 颠覆性创新 S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平台型企业跨界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红云 沈鑫玥 田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4期125-134,共10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平台型企业,为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越轨超越”提供了新的契机,但目前对平台型企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跨界颠覆性创新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均缺乏关注和深入研究。鉴于此,采用组态视角探讨影响平台型企业进行跨界颠覆性创...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平台型企业,为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越轨超越”提供了新的契机,但目前对平台型企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跨界颠覆性创新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均缺乏关注和深入研究。鉴于此,采用组态视角探讨影响平台型企业进行跨界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组合对颠覆性创新成败的影响路径。首先从技术管理视角给出平台型企业的定义,即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公共技术架构或模块系统,通过连接不同参与者以及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多方参与、互惠共生的商业模式;然后,以产品平台企业为对象,根据上述定义选定32家中国上市企业,通过收集2017—2021年的企业公开信息、年度报告以及专利信息作为原始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跨界知识搜寻能力是平台型企业实现高跨界颠覆性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必要条件;(2)政府补助强度对平台型企业的跨界颠覆性创新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小;(3)高跨界知识搜寻能力和高合作广度是影响平台型企业跨界颠覆性创新质量的核心条件,而数字化程度对平台型企业的跨界颠覆性创新数量有影响,但对跨界颠覆性创新的质量影响不大;(4)数字化有助于企业发现更多跨界颠覆性创新机会,但要提高跨界颠覆性创新的质量仍需要加强跨界知识搜寻能力以及企业间的广泛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企业 颠覆性创新 跨界创新 企业创新 数字化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共创演化路径与模式跃迁——以比亚迪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光宇 黄家慧 曹阳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现有研究对于颠覆性创新价值共创模式和路径演化的认识仍有待深入。为助推后发企业突破价值共创的路径瓶颈,解决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价值共创模式跃迁的动力问题,基于价值共创视角,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比亚迪为研究对象,探讨后发... 现有研究对于颠覆性创新价值共创模式和路径演化的认识仍有待深入。为助推后发企业突破价值共创的路径瓶颈,解决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价值共创模式跃迁的动力问题,基于价值共创视角,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比亚迪为研究对象,探讨后发企业在不同阶段实现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共创路径与模式。研究表明,在起步阶段、扩散阶段和颠覆阶段,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共创有不同价值共创主体参与,形成不同路径与模式;在不同阶段,后发企业的价值共创过程将依次经历交易型模式、合作型模式和关系型模式,不同模式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价值主张、价值形成和价值扩散3个模块。结论有助于扩展价值共创理论的应用领域,丰富颠覆性创新与价值共创理论研究成果,为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提供思路借鉴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后发企业 颠覆性创新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团队与组织环境如何驱动企业实现高水平颠覆性创新——来自25个互联网企业案例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泽建 何旭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4-83,共10页
颠覆性创新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激烈竞争环境下,如何提升颠覆性创新水平是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25家国内互联网企业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从高管团队、组织环境层面探讨企业颠覆性创新驱... 颠覆性创新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激烈竞争环境下,如何提升颠覆性创新水平是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25家国内互联网企业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从高管团队、组织环境层面探讨企业颠覆性创新驱动要素与等效路径。结果发现:企业高水平颠覆性创新是高管团队与组织环境两个维度下的多因素作用结果;企业高水平颠覆性创新存在6条路径,这6条路径能够反映出不同组织环境下,高管团队不同特征组合对企业高水平颠覆性创新的驱动机制;进一步对6条路径比较分析发现,高教育水平、高风险偏好、高市场竞争强度作为核心条件发挥关键作用,组织惯性成为驱动企业实现高水平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条件,由此表明组织惯性可能并非是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高管团队 组织环境 模糊集定比较分析(fsQCA) 互联网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纽约大学在线课程的颠覆性创新框架、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小龙 周佳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110,共8页
面对席卷而来的教育数字化浪潮,提供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高质量数字资源是应对该项挑战的重要举措。纽约大学采用颠覆性创新手段,建设在线课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探明纽约大学在线课程的颠覆性创新特征,对23门课程大纲进行三级编码,... 面对席卷而来的教育数字化浪潮,提供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高质量数字资源是应对该项挑战的重要举措。纽约大学采用颠覆性创新手段,建设在线课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探明纽约大学在线课程的颠覆性创新特征,对23门课程大纲进行三级编码,生成24个次级类属和6个主类属。进而将之与福格行为模型三要素整合,建构纽约大学在线课程的颠覆性创新框架,呈现出专业化、全球化、便捷化态势。具体表现为:坚持包容性、人本化、民主化的教学理念;强调有优势、有方向、有保障的教学质量;设计多主体、高时效、协作式的教学交互;实施个性化、灵活性、精准性的教学实践;提供资源丰富、操作便捷、快速响应的教学服务;确立重视规范、讲究态度、追求实效的教学要求。借鉴纽约大学的经验,未来我国在线课程建设还需革新观念、拥抱技术、优化产品,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速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纽约大学 在线课程 颠覆性创新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驱动的产品颠覆性创新方法研究
17
作者 杨培 宋炯 +2 位作者 杨冬梅 白仁飞 曹国忠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083,共13页
通过设计驱动创新与颠覆性创新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包含意义发掘、功能系统调整、产品语言表达3个阶段的设计驱动产品颠覆性创新过程模型,以完善设计领域对于颠覆性创新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SET洞察市场趋势设想新意义,由内而外接受批评... 通过设计驱动创新与颠覆性创新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包含意义发掘、功能系统调整、产品语言表达3个阶段的设计驱动产品颠覆性创新过程模型,以完善设计领域对于颠覆性创新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SET洞察市场趋势设想新意义,由内而外接受批评以发掘可行性意义;然后对目标用户进行研究,运用AD将功能需求转化为设计参数,并与源产品技术对比进而进行技术调整,获得颠覆性创新技术解;接着将新意义特征及提升、添加技术所对应的部件确定为意义诠释区域,并采用类比推理选取样本;最后通过相似性分析确定设计原型并提取其特征要素,利用可拓变换优化产品语言表达,获得颠覆性创新产品语言解。以电动轮椅设计为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为其他设计驱动的产品颠覆性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驱动创新 颠覆性创新 产品语言 产品意义 功能调整 电动轮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大学颠覆性创新:一个量化评估框架的构建
18
作者 周小李 王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0,共8页
针对虚拟大学是否具有颠覆性创新潜质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虽然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但所采纳研究方法却较为一致,即均以理论思辨方法展开探讨,鲜见针对虚拟大学案例展开量化评估。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可用于虚拟大学颠覆... 针对虚拟大学是否具有颠覆性创新潜质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虽然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但所采纳研究方法却较为一致,即均以理论思辨方法展开探讨,鲜见针对虚拟大学案例展开量化评估。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可用于虚拟大学颠覆性创新的评估框架。据此,尝试设计了一套评估框架,该框架首先基于扎根理论分析法、借助NVivo软件编码建构了六大评估维度,包括教学服务、使用相对成本、开放性、组织独立性、大学市场运作机制及质量;继而,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六大维度所包含各项特征指标予以量化赋分以确定各部分权重。将所构建框架应用于四所有代表性的虚拟大学(学院),评估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四所虚拟大学(学院)的发展现状和办学水平。所构建这一评估框架,无论对于志在争夺高等教育市场份额的虚拟大学,还是对于决意维系和增强自身竞争力并顺应教育数字化改革趋势的传统大学,均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大学 颠覆性创新 扎根理论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引文网络挖掘的技术研发路径识别与颠覆性创新信号探测研究
19
作者 逯万辉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9-1069,共11页
技术创新作为积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环节,是打造科技强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厘清技术竞争主体、技术演化路径、技术竞争阶段特征与演进趋势,是寻求技术赶超与创新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技术... 技术创新作为积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环节,是打造科技强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厘清技术竞争主体、技术演化路径、技术竞争阶段特征与演进趋势,是寻求技术赶超与创新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技术研发的路径依赖理论与颠覆性创新的技术不连续理论出发,基于专利引文网络分层视角,通过对高持续性知识贡献专利的挖掘,实现技术演化主路径的识别和颠覆性创新信号的探测,并以半导体材料领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技术演化路径的挖掘和颠覆性创新信号的探测,发现了“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化合物半导体衬底制备”“氮化镓基射频器件”“氮气反应溅射锌靶薄膜半导体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量子点”等具有较强颠覆性创新信号的半导体材料领域关键技术,同时发现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正带来全球新一代电力电子与光电子技术的颠覆性变革,在此基础上,对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路径和研发趋势进行了探讨。从实证研究及其应用效果来看,本文构建的基于专利引文网络挖掘的技术研发路径识别与颠覆性创新信号探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领域拓展性,可以为科技界及产业界了解技术领域发展脉络和进行研发战略布局提供有效的情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研发 路径依赖 路径演化 技术不连续 颠覆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路径
20
作者 李尽法 扶绍琦 张珂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9期24-32,共9页
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架构以及区块链技术等新型数字技术的背景下,企业发展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企业获取颠覆性创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关于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相关研究讨论较少,... 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架构以及区块链技术等新型数字技术的背景下,企业发展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企业获取颠覆性创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关于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相关研究讨论较少,且有关更为具体的路径研究尚不明晰。鉴于此,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研究框架,并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中国25家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字化转型不同条件因素对促进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共同作用,进而系统探究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是技术、组织及环境多方面条件协同、价值共创的结果,单一条件难以成为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数字技术嵌入平台驱动型、数字技术协同战略融合型、数字平台集聚人才协同型与转型战略整合资金支持型共4条组态路径;(3)在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不同组态路径中条件因素发挥作用程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颠覆性创新 制造企业 TOE框架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