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侧颅底神经血管的应用解剖学——颞下窝径路的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刘良发
姜泗长
+2 位作者
杨伟炎
顾瑞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关系。结果:颈静脉球可分为隆起型(占66.7%)和低平型(占33.3%)。岩下窦开口部位有三种类型。Ⅸ脑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的前内侧,Ⅹ、Ⅺ脑神经多位于其内侧。Ⅺ脑神经与岩下窦末端关系密切,可分三种类型。颈内动脉水平段距鼓膜张肌平均为2.2mm,距脑膜中动脉和下颌神经分别平均为6.8mm和6.9mm。结论:避免手术损伤后脑神经的关键是充分暴露,辨认清楚后明视下操作。鼓膜张肌、脑膜中动脉、下颌神经是预测和辨认颈内动脉水平的良好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颅底
脑神经
解剖学
颞下窝径路
外科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颞下窝进路TypeB技术在颞骨岩部胆脂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国栋
杨华
+5 位作者
刘庆松
司江勇
李颖
王斌
魏兴梅
高志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09-512,517,共5页
目的探讨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在颞骨岩部巨大迷路型胆脂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例巨大迷路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曾行开放式乳突根治1例,岩骨...
目的探讨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在颞骨岩部巨大迷路型胆脂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例巨大迷路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曾行开放式乳突根治1例,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 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后再行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 1例,入院后5例患者均接受颞下窝径路Type B手术切除。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完整切除,显微镜下术腔无死角,检查无胆脂瘤残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胆脂瘤包绕,均沿胆脂瘤基质与颈内动脉壁的间隙分离干净。术后均行MR+DWI随诊1~2. 5年,未见复发。5例患者术后术侧均全聋。1例面神经完整者术后H-B II级; 2例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患者,其中1例术后1年H-B III级,另1例术后随访1年H-B IV级;2例头痛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5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可正常饮食。结论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可以安全、彻底切除复杂的巨大迷路型岩部胆脂瘤,未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早期反复手术失败影响对相关功能的保留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颞下窝径路
颞
骨
岩骨
外科治疗
颈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卵圆孔良性肿瘤的颞下窝下径路切除术
3
作者
张弘
《耳鼻喉学报》
1994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卵圆孔肿瘤
切除术
颞下
窝
下
径
路
原文传递
题名
侧颅底神经血管的应用解剖学——颞下窝径路的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刘良发
姜泗长
杨伟炎
顾瑞
钟世镇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
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99,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关系。结果:颈静脉球可分为隆起型(占66.7%)和低平型(占33.3%)。岩下窦开口部位有三种类型。Ⅸ脑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的前内侧,Ⅹ、Ⅺ脑神经多位于其内侧。Ⅺ脑神经与岩下窦末端关系密切,可分三种类型。颈内动脉水平段距鼓膜张肌平均为2.2mm,距脑膜中动脉和下颌神经分别平均为6.8mm和6.9mm。结论:避免手术损伤后脑神经的关键是充分暴露,辨认清楚后明视下操作。鼓膜张肌、脑膜中动脉、下颌神经是预测和辨认颈内动脉水平的良好标志。
关键词
侧颅底
脑神经
解剖学
颞下窝径路
外科解剖学
Keywords
Lateral cranial base Internal jugular vein Cranial nerve Applied anatomy Infratemporal fossa approach
分类号
R322.8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60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颞下窝进路TypeB技术在颞骨岩部胆脂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国栋
杨华
刘庆松
司江勇
李颖
王斌
魏兴梅
高志强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09-512,517,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I12B01)
文摘
目的探讨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在颞骨岩部巨大迷路型胆脂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例巨大迷路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曾行开放式乳突根治1例,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 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后再行岩骨次全切除(保留听囊) 1例,入院后5例患者均接受颞下窝径路Type B手术切除。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完整切除,显微镜下术腔无死角,检查无胆脂瘤残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胆脂瘤包绕,均沿胆脂瘤基质与颈内动脉壁的间隙分离干净。术后均行MR+DWI随诊1~2. 5年,未见复发。5例患者术后术侧均全聋。1例面神经完整者术后H-B II级; 2例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患者,其中1例术后1年H-B III级,另1例术后随访1年H-B IV级;2例头痛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5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可正常饮食。结论颞下窝径路Type B技术可以安全、彻底切除复杂的巨大迷路型岩部胆脂瘤,未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早期反复手术失败影响对相关功能的保留和重建。
关键词
胆脂瘤
颞下窝径路
颞
骨
岩骨
外科治疗
颈内动脉
Keywords
Cholesteatoma
Infratemporal fossa approach
Temporal bone
Petrous bone
Surgical treatment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分类号
R764.2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卵圆孔良性肿瘤的颞下窝下径路切除术
3
作者
张弘
出处
《耳鼻喉学报》
1994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卵圆孔肿瘤
切除术
颞下
窝
下
径
路
分类号
R739.90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56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侧颅底神经血管的应用解剖学——颞下窝径路的外科解剖学研究
刘良发
姜泗长
杨伟炎
顾瑞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颞下窝进路TypeB技术在颞骨岩部胆脂瘤治疗中的应用
冯国栋
杨华
刘庆松
司江勇
李颖
王斌
魏兴梅
高志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跨卵圆孔良性肿瘤的颞下窝下径路切除术
张弘
《耳鼻喉学报》
199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