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PCR鉴定三种颚口线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树清 李雯雯 +6 位作者 张鸿满 陈韶红 李健 陈志飞 王巧全 张永年 黄维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38-45,共8页
为了建立快速、灵敏、可靠的鉴别颚口线虫虫种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棘颚口线虫、日本颚口线虫和杜氏颚口线虫ITS-2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引物,建立了这3种颚口线虫的单一PCR和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单一PCR和多重PCR方法的特异性... 为了建立快速、灵敏、可靠的鉴别颚口线虫虫种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棘颚口线虫、日本颚口线虫和杜氏颚口线虫ITS-2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引物,建立了这3种颚口线虫的单一PCR和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单一PCR和多重PCR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单一PCR和多重PCR均能特异扩增出棘颚口线虫、日本颚口线虫和杜氏颚口线虫,其片段大小分别为282、358、183 bp,单一PCR对棘颚口线虫、日本颚口线虫和杜氏颚口线虫虫体DNA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2、0.01、0.01 ng/μL。对宫脂线虫、异尖线虫、棘口吸虫以及迭宫绦虫均不能进行扩增。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黑龙江颚口线虫等12条颚口线虫DNA模板进行扩增,经鉴定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的颚口线虫为棘颚口线虫,黑龙江的颚口线虫为日本颚口线虫。鉴定结果与原虫体样本的形态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一致。研究显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棘颚口线虫、日本颚口线虫和杜氏颚口线虫虫种的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口线虫 日本颚口线虫 杜氏颚口线虫 多重PCR 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颚口线虫研究 Ⅱ.三明、浦城颚口线虫流行学和三种颚口线虫幼虫及刚刺颚口线虫成虫肠道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秀敏 陈美 +1 位作者 陈清泉 蔚立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16,共3页
报告三明地区是猪刚刺颚口和陶氏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刚刺颚口线虫感染率为5%,陶氏颚口线虫在家猪和野猪的感染率分别为4%和60.3%。浦城县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4%,野猪感染率高达75%。鳝... 报告三明地区是猪刚刺颚口和陶氏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刚刺颚口线虫感染率为5%,陶氏颚口线虫在家猪和野猪的感染率分别为4%和60.3%。浦城县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4%,野猪感染率高达75%。鳝鱼是刚刺颚口线虫的重要第二中间宿主,也是主要传病媒介,三明地区鳝鱼的感染率为11.3%。我国(省)三种人兽共患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肠道上皮细胞核的数目有明显不同,棘颚口线虫每个上皮细胞多数有3—7个核,陶氏颚口线虫多数有2个核,刚刺颚口线虫成虫和幼虫大多数含有一个明显的核。文中还讨论了颚口线虫病的防治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口线虫 流行病 刚刺颚口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黄鳝颚口线虫检疫及虫种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树清 李雯雯 +5 位作者 陈志飞 李健 陈韶红 张永年 黄维义 王巧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8-362,共5页
目的检查进口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并鉴定虫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间从上海口岸入境的10批黄鳝进行颚口线虫寄生情况检疫。采样52尾,3-10尾/批,分别来自菲律宾(25尾)、印度尼西亚(24尾)和孟加... 目的检查进口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并鉴定虫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间从上海口岸入境的10批黄鳝进行颚口线虫寄生情况检疫。采样52尾,3-10尾/批,分别来自菲律宾(25尾)、印度尼西亚(24尾)和孟加拉国(3尾),分尾解剖、切碎、蛋白酶消化后,悬液用10目铜筛过滤,取滤液沉淀。体视镜下挑出完整虫体,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提取颚口线虫基因组DNA,PCR扩增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2,ITS2)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 1,cox1)基因,对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相应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结果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黄鳝中均检出有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寄生,阳性率分别为36.0%(9/25)和50.0%(12/24),平均感染度分别为7.8(70/9)和2.8(34/12)。孟加拉国进口的黄鳝采样中未检出虫体。镜下显示,检获的虫体有头球,头球上有4环小钩,体表有横纹和小棘,体前部棘明显大而密,体后部棘渐小而疏。有1对颈乳突和4个颈囊。形态学特征与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Ⅲ期幼虫相似。PCR结果显示,ITS-2和cox1扩增产物的长度分别为647 bp和441 bp,与预期大小一致。经测序后比对分析结果显示,2个扩增产物分别与棘颚口线虫ITS-2(GenBank登录号为AB181155和Z97175)和cox1(GenBank登录号为AY501388、AB180099和AB551552)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100%。结论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进口黄鳝中检出的颚口线虫均为棘颚口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口线虫 黄鳝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与广州颚口线虫幼虫分离株的形态学观察及其分子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雯雯 李树清 +4 位作者 张子群 李健 陈志飞 王艳 黄维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本研究从来自黑龙江及广州地区的泥鳅中分离到10条颚口线虫幼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幼虫的形态特征,并对虫体的ITS2与CO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系统发育分析以鉴定虫种。结果显示10条颚口线虫幼虫头球均有3环小钩,其形态学特征与日本颚口线... 本研究从来自黑龙江及广州地区的泥鳅中分离到10条颚口线虫幼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幼虫的形态特征,并对虫体的ITS2与CO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系统发育分析以鉴定虫种。结果显示10条颚口线虫幼虫头球均有3环小钩,其形态学特征与日本颚口线虫(Gnathostoma nipponicum)第3期幼虫相符。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GenBank中登录的日本颚口线虫ITS2和CO1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邻位连接法构建的50%一致树也均与日本颚口线虫处于同一分支。表明从黑龙江及广州地区泥鳅中分离的颚口线虫幼虫为日本颚口线虫幼虫,首次证明了中国存在日本颚口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颚口线虫 泥鳅 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五华县棘颚口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代雄 沈浩贤 +3 位作者 李小敏 周耀生 谢喜文 陈耿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五华县棘颚口线虫的流行情况。方法从当地采集剑水蚤,经固定、沉淀分离、封片后,于显微镜下观察。从五华县县城菜市场购买鲩鱼、泥鳅、鳝鱼,其肌肉和肝脏经人工胃液消化后镜检。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两种方法... 目的了解广东省五华县棘颚口线虫的流行情况。方法从当地采集剑水蚤,经固定、沉淀分离、封片后,于显微镜下观察。从五华县县城菜市场购买鲩鱼、泥鳅、鳝鱼,其肌肉和肝脏经人工胃液消化后镜检。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两种方法对从五华县转水镇采集的猫狗粪便进行检查。结果剑水蚤棘颚口线虫第二期幼虫的感染率为1.6%;从34个鳝鱼肝脏样本中发现棘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2条;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猫粪50份,2份找到棘颚口线虫卵。结论五华县具备棘颚口线虫流行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华县 颚口线虫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刺颚口线虫病流行病学生物学和药物治疗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清泉 林秀敏 卢建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85-392,共8页
本文报告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病流行学生物学和药物治疗。实验证明第一中间宿主计有10种,其中短角异剑水蚤和台湾温剑水蚤是新宿主记录。首次报告自然感染本虫第三期幼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共18种。发现洪泽湖地... 本文报告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病流行学生物学和药物治疗。实验证明第一中间宿主计有10种,其中短角异剑水蚤和台湾温剑水蚤是新宿主记录。首次报告自然感染本虫第三期幼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共18种。发现洪泽湖地区是我国刚刺颚口线虫高度流行区,当地猪的感染率达34.9%。实验证实病原有棘颚口线虫和刚刺颚口线虫(G.spinigerum,G.hispidum)2种,对刚刺颚口线虫成虫和第三期幼虫作详细研究。药物治疗结果表明丙硫苯咪唑和磷酸左咪唑剂量10—15mg/kg,一次口服驱虫效果甚佳,丙硫苯咪唑剂量25mg/kg,一次口服兼能杀灭移行于肝组织内的幼虫。文中讨论了本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刚刺颚口线虫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颚口线虫病1例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安 干小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09-709,共1页
关键词 杭州市 颚口线虫 嗜酸性粒细胞 医院就诊 初步诊断 中性粒细胞 辅助检查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液中检出棘颚口线虫一例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小敏 陈代雄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0-260,共1页
关键词 痰液 颚口线虫 体鉴定 饮食习惯 食源性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颚口线虫研究──Ⅰ.闽南猪刚刺颚口线虫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秀敏 陈清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24,共3页
本文报告闽南地区猪刚刺颚口线虫病流行病学。终宿主猪检查790头,感染率为4.7%,感染强度1~16条虫。第2中间宿主鱼类检查12种,阳性3种,即黄鳝Monopterusalbus,乌鳢Ophiocephalusarg... 本文报告闽南地区猪刚刺颚口线虫病流行病学。终宿主猪检查790头,感染率为4.7%,感染强度1~16条虫。第2中间宿主鱼类检查12种,阳性3种,即黄鳝Monopterusalbus,乌鳢Ophiocephalusargus和胡子鲶Clariasbatrachus,感染率依次为30%,10%和4.2%,胡子鲶是国内外宿主新纪录。两栖类检查2种,均阴性。转续宿主蛇类检查5种,阳性4种,它们是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水泡蛇Enhydrisplumbea、渔游蛇Natrispiscator和中国水蛇E·chinensis感染率分别为71.4%,14.3%,12.5%和12.5%,这4种转续宿主均为国内外首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闽南地区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鳝鱼和银环蛇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刺颚口线虫 流行病学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颚口线虫流行病学调查和刚刺颚口线虫幼虫对四十种动物感染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秀敏 陈清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本文报告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和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流行学和动物实验。证明我国有40种动物充当它们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其中30种是这两种病源共同宿主。首次报告猕猴Macaca mulatta可作刚刺颚口... 本文报告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和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流行学和动物实验。证明我国有40种动物充当它们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其中30种是这两种病源共同宿主。首次报告猕猴Macaca mulatta可作刚刺颚口线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刚刺颚口线虫晚第三期幼虫经皮肤感染家猫和小白鼠均得阳性。调查和实验结果表明刚刺颚口线虫和棘颚口线虫的生物学和流行学特性十分相似,显示它们都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文中讨论刚刺颚口线虫的传播途径和人体感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口线虫 流行病学 中间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食棘颚口线虫感染病例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斌 陈秋红 +2 位作者 顾敏霞 俞谊江 任丛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对宁海县1例本地感染棘颚口线虫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患者发病、临床表现、诊治过程等信息,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镜检方法进行虫种鉴定。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该患者误食野猪胃内活虫发病,虫体经胃镜取出后镜检全身有小... 目的对宁海县1例本地感染棘颚口线虫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患者发病、临床表现、诊治过程等信息,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镜检方法进行虫种鉴定。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该患者误食野猪胃内活虫发病,虫体经胃镜取出后镜检全身有小棘,尾部及体后部的棘较细,形状如针,排列紧密。结论确认该患者为误食棘颚口线虫感染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口线虫 野猪 误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刺颚口线虫病流行区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清泉 林秀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剖检猪 1 213只,平均感染率 23.6%。鱼类检查 19种,本虫第三期幼虫阳性者 7种。两栖类检查 4种,阳性 2种,其中虎纹蛙 Rana tigrina rugulosa 是转续宿主新纪录,感染率高达 50%。家猪每月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全年均可受本病侵袭,春夏季感... 剖检猪 1 213只,平均感染率 23.6%。鱼类检查 19种,本虫第三期幼虫阳性者 7种。两栖类检查 4种,阳性 2种,其中虎纹蛙 Rana tigrina rugulosa 是转续宿主新纪录,感染率高达 50%。家猪每月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全年均可受本病侵袭,春夏季感染率高于秋冬季;湖区感染率明显高于非湖区。对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体内寄生的2种易混淆的颚口线虫鉴别特征作了简述。扼要讨论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 刚刺颚口线虫 流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感染刚刺颚口线虫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娈英 陈晓宁 +1 位作者 宋钰卿 赵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59-859,共1页
关键词 人体疾病 寄生感染 刚刺颚口线虫 病例报告 阿苯达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地区猪颚口线虫病调查及三种颚口线虫幼虫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秀敏 陈清泉 +2 位作者 宋教松 李秀年 魏新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研究了湘、鄂地区猪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流行病学和三种颚口线虫幼虫比较形态学,共检查猪192只,平均感染率47.4%,检查鱼类16种,其中刚刺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旧性8种;两栖类5种,阳性3种,金线蛙Rana plancyi是首次发现的转续... 研究了湘、鄂地区猪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流行病学和三种颚口线虫幼虫比较形态学,共检查猪192只,平均感染率47.4%,检查鱼类16种,其中刚刺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旧性8种;两栖类5种,阳性3种,金线蛙Rana plancyi是首次发现的转续宿主,对我国蛙类体内发现的3种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作了详细的光学和扫描电镜形态比较并提出这3种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刺颚口线虫 光镜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颚口线虫致消化道出血一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继红 崔茜 包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颚口线虫 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颚口线虫与颚口线虫病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清泉 林秀敏 《武夷科学》 1992年第1期221-244,共24页
本文报告我国三种颚口线虫成虫和第三期幼虫鉴别特征、地理分布、生活史、流行病学、致病和症状及诊断与防治。记述这三种虫的139种(含我国49种)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的感染情况。指出猪的陶氏颚口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蛙类;人的陶... 本文报告我国三种颚口线虫成虫和第三期幼虫鉴别特征、地理分布、生活史、流行病学、致病和症状及诊断与防治。记述这三种虫的139种(含我国49种)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的感染情况。指出猪的陶氏颚口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蛙类;人的陶氏颚口线虫病的传播媒介为蛙和鱼类。简述颚口线虫病的传播方式、致病和症状、诊断和防治。丙硫苯咪唑是治疗猪颚口线虫病的有效药物,人体颚口线虫病的药物治疗问题尚未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史 流行学 颚口线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颚口线虫病──附7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宝健 林金祥 +2 位作者 张榕燕 徐雪香 陈永东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颚口线虫 线 临床表现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肺部的颚口线虫病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桂贤华 曹敏 +2 位作者 张英为 蔡后荣 肖永龙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报告2例以肺部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人体颚口线虫病,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颚口线虫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经过血清学检测证实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人体颚口线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有... 目的报告2例以肺部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人体颚口线虫病,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颚口线虫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经过血清学检测证实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人体颚口线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文献报道累及肺部颚口线虫病4例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发现的2例患者进行总结,其中5例患者为女性,1例为男性;均有食生鱼肉史;临床主要表现有发热、咳嗽、胸痛等。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磨玻璃影。3例合并有胸腔积液,1例有肺部多发结节影,1例有气胸。5例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1例无明显升高。3例患者血清中颚口线虫特异性IgG抗体阳性,2例患者找到虫体,1例患者通过皮肤抗原试验诊断。通过阿苯达唑治疗后,患者均痊愈。结论以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人体颚口线虫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注意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结合生食肉类的不洁饮食习惯史询问,及时进行血清学特异性的IgG抗体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口线虫 嗜酸粒细胞增多 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氏颚口线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实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秀敏 陈清泉 杨光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11-715,共5页
报道四川省名山和峨边县为陶氏颚口线虫典型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5.6%和18.6%;在流行区新发现4种蛙和一种蟾蜍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野猪是本病的重要感染源,感染率高达68.2%.实验证明鼠类和家鸡、鸭为本虫的适宜转... 报道四川省名山和峨边县为陶氏颚口线虫典型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5.6%和18.6%;在流行区新发现4种蛙和一种蟾蜍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野猪是本病的重要感染源,感染率高达68.2%.实验证明鼠类和家鸡、鸭为本虫的适宜转续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氏颚口线虫 流行病学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颚口线虫病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松柏 尤传一 +1 位作者 赵询梅 陆孝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5-76,共2页
棘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实属罕见,现将本院最近发现的一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作简要综述。 患者,男性,35岁,上海人。为治疗肾结石,1989年7月2日按土方将活泥鳅捣碎后生服,3条/d,共6d,当时无不适,但于12日始畏寒、发热(T38—39.5℃)、纳差,... 棘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实属罕见,现将本院最近发现的一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作简要综述。 患者,男性,35岁,上海人。为治疗肾结石,1989年7月2日按土方将活泥鳅捣碎后生服,3条/d,共6d,当时无不适,但于12日始畏寒、发热(T38—39.5℃)、纳差,曾用青霉素480万u/d静脉滴注,2wk无效,27日转入本院。入院体检:神志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口线虫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