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基铸造颗粒复合材料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耀辉 李庆春 何镇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5-61,101,共8页
金属基铸造颗粒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对铸造颗粒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方法、润湿及其改善途径、金属液的物理、化学特性、界面结构及形态等重要问题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 金属基铸造颗粒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对铸造颗粒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方法、润湿及其改善途径、金属液的物理、化学特性、界面结构及形态等重要问题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课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认为不断完善和开发各种工艺方法,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开发新材料是今后铸造颗粒复合材料研究的中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复合材料 金属基 金属液 界面结构 颗粒分散 制造工艺 表面包覆 压力铸造法 理论研究工作 中心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颗粒复合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唐海 黄模佳 +1 位作者 詹华 林秀巧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6年第3期278-283,298,共7页
多相单一颗粒材料集合而成的材料称为多相颗粒复合材料.为了废弃材料的再生利用,人们经常将多种单相废弃材料打碎成颗粒后黏结在一起形成多相颗粒复合材料.本文把多相颗粒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颗粒看成夹杂,通过等效夹杂法和本征应变自洽... 多相单一颗粒材料集合而成的材料称为多相颗粒复合材料.为了废弃材料的再生利用,人们经常将多种单相废弃材料打碎成颗粒后黏结在一起形成多相颗粒复合材料.本文把多相颗粒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颗粒看成夹杂,通过等效夹杂法和本征应变自洽法,给出多相颗粒复合材料的宏观弹塑性应力-应变增量关系,寻找出颗粒复合材料的宏观弹塑性力学性质与各相弹塑性颗粒材料力学性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颗粒复合材料 弹塑性夹杂 本征应变自洽法 宏观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复合材料破坏行为的梁-颗粒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邢纪波 俞良群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对梁-颗粒细观模型进行了改进.为了模拟颗粒复合材料(如混凝土和砂岩)的非均质性和无序性,骨料颗粒和胶凝材料分别被假定为一系列的“实颗粒”和“虚颗粒”,所有这些颗粒均用梁单元联结.颗粒的运动规律由离散单元法和有限单元法... 对梁-颗粒细观模型进行了改进.为了模拟颗粒复合材料(如混凝土和砂岩)的非均质性和无序性,骨料颗粒和胶凝材料分别被假定为一系列的“实颗粒”和“虚颗粒”,所有这些颗粒均用梁单元联结.颗粒的运动规律由离散单元法和有限单元法确定.当梁单元所受应力超过其强度时,就随即将它从计算网格中去除,以模拟材料的破坏行为.此外,还探讨了如何选择计算参数以及结构缺陷对力学行为影响等问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计算得到的试件破坏模式与已有实验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复合材料 梁-颗粒细观模型 破坏行为模拟 计算参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颗粒复合材料铸件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大庆 罗吉荣 黄乃瑜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2-63,共2页
测试了采用EPC-V法制备的不同粒度铬铁和碳化钨颗粒增强复合材料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分析了颗粒种类和粒度对复合材料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基颗粒复合材料铸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为6.3~50μm,复合材料铸件... 测试了采用EPC-V法制备的不同粒度铬铁和碳化钨颗粒增强复合材料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分析了颗粒种类和粒度对复合材料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基颗粒复合材料铸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为6.3~50μm,复合材料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均随增强颗粒尺寸的增加而增加,碳化钨颗粒复合层表面粗糙度大于相同粒度铬铁颗粒复合层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颗粒复合材料 粒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Cr_3C_2颗粒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明文龙 肖建中 +1 位作者 周凤云 胡镇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综述了TiC-Cr3C2颗粒复合材料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机理和力学性能,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颗粒复合材料 烧结 航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EPC铸渗法制造铁基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亚锋 张元好 丁洁淼 《现代铸铁》 CAS 2003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V-EPC铸渗工艺制备铁基颗粒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硬度及显微组织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的硬度及显微组织分布均存在明显的梯度。
关键词 铁基颗粒复合材料 V—EPC铸渗工艺 制备 硬度 显微组织 真空实型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复合材料TiC-50Nb二次硬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建中 吴强 +2 位作者 赵兴中 胡镇华 崔昆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4,共4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TiC-50Nb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材料中硬质相TiC在整个回火温度范围内的显微硬度基本保持不变,对材料的二次硬化效应无贡献。材料的二次硬化主...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TiC-50Nb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材料中硬质相TiC在整个回火温度范围内的显微硬度基本保持不变,对材料的二次硬化效应无贡献。材料的二次硬化主要由基体组织的变化所引起,回火过程中由基体析出M_(23)C_6碳化物及残余奥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是产生材料二次硬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硬化 颗粒复合材料 碳化物
原文传递
锡对铸造铝-石墨颗粒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波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1-1284,共4页
采用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加入固体润滑剂锡的铸造铝-3%石墨颗粒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锡和石墨具有优越的协同润滑效应,加锡可极大提高铝-石墨颗粒复合材料的减摩性能,使有润滑的摩擦系数达到0.004~0.005。同时... 采用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加入固体润滑剂锡的铸造铝-3%石墨颗粒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锡和石墨具有优越的协同润滑效应,加锡可极大提高铝-石墨颗粒复合材料的减摩性能,使有润滑的摩擦系数达到0.004~0.005。同时锡和石墨的协同润滑作用存在最佳配合,在本试验条件下,加约7%的锡时,协同润滑效应最佳。加锡不能改善干摩擦时铝-3%石墨颗粒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但能极大提高有润滑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并对加锡的铝-石墨颗粒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其在干摩擦时的磨损机理为粘着迁移、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在半干摩擦时的磨损机理为疲劳磨损和磨料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石墨颗粒复合材料 固体润滑剂 协同润滑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BS颗粒复合材料拉伸断口的静摩擦系数与其分形维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安中 刘一华 王炯华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测定了TiO2 /ABS颗粒复合材料拉伸断口的静摩擦系数 ,计算了其拉伸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 ,研究了拉伸断口的静摩擦系数与其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颗粒复合材料 拉伸断口 静摩擦系数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复合材料颗粒相/基体相界面结合强度
10
作者 杨君友 肖建中 +2 位作者 张同俊 胡镇华 崔昆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0-45,共6页
就颗粒复合材料相界面结合强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对颗粒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颗粒复合材料相界面结合强度研究的方案。
关键词 颗粒复合材料 相界面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颗粒复合材料与性能的研究
11
作者 潘冶 高志强 孙国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A06期139-143,共5页
以硬质颗粒作为增强体的铝基复合材料,避免了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造成的纤维受损,制备工艺复杂及纤维昂贵等缺点,并可克服自生复合材料增强相的成分、形态、尺寸及相对量受到平衡相图、亚稳相图及生长动力学的严格限制... 以硬质颗粒作为增强体的铝基复合材料,避免了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造成的纤维受损,制备工艺复杂及纤维昂贵等缺点,并可克服自生复合材料增强相的成分、形态、尺寸及相对量受到平衡相图、亚稳相图及生长动力学的严格限制,使复合材料的取材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是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颗粒复合材料 制备 线膨胀系数 耐磨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颗粒复合材料保温板在江苏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治安 吴志敏 魏燕丽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7年第7期53-56,共4页
分析了聚苯颗粒复合材料保温板的材料性能特性,结合江苏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要求,对系统构造进行分析,提出该材料的应用要点,并从施工、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出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供工程应用参考。
关键词 外墙外保温系统 聚苯颗粒复合材料保温板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金属基颗粒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冶 《机械科学与技术(江苏)》 1995年第3期5-7,42,共4页
铸造金属基颗粒复合材料潘冶(东南大学邮编210018)关键词颗粒复合材料,金属基,铸造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人们就开始对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MatrixComposite,MMC)进行研究。长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铸造金属基颗粒复合材料潘冶(东南大学邮编210018)关键词颗粒复合材料,金属基,铸造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人们就开始对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MatrixComposite,MMC)进行研究。长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金属基 颗粒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复合材料CaCO_3/ABS拉伸断口表面分形维数与其拉伸强度极限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安中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11,16,共3页
应用了高维分形理论 ,计算了颗粒复合材料CaCO3 ABS拉伸断口表面分形维数 ,测定了该种材料的拉伸强度极限 。
关键词 颗粒复合材料 拉伸断口 分形维数 强度极限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的颗粒复合材料细观胞元重构研究
15
作者 赵玖玲 蒋育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81-3684,共4页
对利用实验方法和数值方法得到的颗粒复合材料细观胞元模型进行力学分析时,由于计算量非常大,很难考虑其细观结构的全部信息。为了得到适用于仿真计算的细观结构模型,在随机颗粒堆积算法建立细观胞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遗传算法(GA)... 对利用实验方法和数值方法得到的颗粒复合材料细观胞元模型进行力学分析时,由于计算量非常大,很难考虑其细观结构的全部信息。为了得到适用于仿真计算的细观结构模型,在随机颗粒堆积算法建立细观胞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遗传算法(GA)重构出了具有各态历经性、统计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的最小胞元模型。通过体积分数为40%的二相随机颗粒复合材料的重构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重构后的新胞元不仅在结构尺寸上大大减小,而且具有比原始胞元更好的统计特性,为进一步研究颗粒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复合材料 细观重构 两点概率函数 遗传算法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复合材料ABS/CaCO_3填料含量与其拉伸断口分形维数的关系
16
作者 刘安中 李小洁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7-9,共3页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计算了颗粒复合材料ABS/CaCO_3拉伸断口的分形维数,从而建立了材料的填料重量百分比含量与其拉伸断口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颗粒复合材料 拉伸断口 填料含量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复合材料 LDPE/CaCO_3 拉伸断口的分形分析
17
作者 刘安中 刘一华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9-22,共4页
应用计算断口表面分形维数的二维变差法,计算了颗粒复合材料LDPE/CaCO3拉伸断口的分形维数,并且建立了断口分形维数与强度极限和填料颗粒含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颗粒复合材料 强度极限 填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复合材料断裂的梁网格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金兴 邓守春 +1 位作者 张晶 梁乃刚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7,共5页
通过发展一种三段式单元,改进了颗粒复合材料的梁网格断裂模型。根据单元内各段交接处的平衡条件推导了单元刚度矩阵。与已有的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颗粒和基体之间的界面区域,并且能够容纳小于网格尺寸的颗粒。计算... 通过发展一种三段式单元,改进了颗粒复合材料的梁网格断裂模型。根据单元内各段交接处的平衡条件推导了单元刚度矩阵。与已有的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颗粒和基体之间的界面区域,并且能够容纳小于网格尺寸的颗粒。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模型能够得到合理的力-位移关系和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网格模犁 颗粒复合材料 微结构 断裂 单元刚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聚合物颗粒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质
19
作者 吴银忠 《常熟高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
应用改进的有效媒体理论研究了铁电 -聚合物颗粒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质 ,当颗粒浓度在渗流阈值附近时 ,界面效应非常重要。因此 ,在有效媒体理论中 ,考虑到颗粒的界面效应 ,得到了铁电颗粒复合材料的热电系数在渗流阈值附近有一陡增 ,这与... 应用改进的有效媒体理论研究了铁电 -聚合物颗粒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质 ,当颗粒浓度在渗流阈值附近时 ,界面效应非常重要。因此 ,在有效媒体理论中 ,考虑到颗粒的界面效应 ,得到了铁电颗粒复合材料的热电系数在渗流阈值附近有一陡增 ,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颗粒复合材料 热电性质 有效媒体理论 界面效应 颗粒浓度 铁电-聚合物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夹杂间相互影响的弱界面颗粒复合材料等效模量预测的一般细观力学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康 许希武 马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39,共8页
基于Ju和Chen提出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一般细观力学方法,采用Qu给出的一阶近似修正的Eshelby张量,本文建立了考虑夹杂之间相互影响的含任意分布弱界面颗粒增强多相复合材料等效模量预测的一般细观力学方法,通过体积均匀化方法得到了一... 基于Ju和Chen提出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一般细观力学方法,采用Qu给出的一阶近似修正的Eshelby张量,本文建立了考虑夹杂之间相互影响的含任意分布弱界面颗粒增强多相复合材料等效模量预测的一般细观力学方法,通过体积均匀化方法得到了一组细观力学本构方程。分别推导了忽略夹杂之间相互影响的弱界面多相复合材料宏观模量表达式以及考虑夹杂之间相互影响的弱界面两相复合材料的宏观模量表达式。此外,还给出了几种特殊复合材料体系在考虑界面弱化下的宏观等效性能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在界面粘结完好的假设下,给出的表达式均可以退化成经典的细观力学预测结果。在考虑夹杂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本文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之间相互影响 轻微弱化界面 细观力学 等效性能参数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