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率选择饱和法技术和快速反转恢复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MRI中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玲 王传兵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505-507,51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频率选择饱和法(FS)技术和快速反转恢复(TIRM)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MRI中的优劣,探讨最佳脂肪抑制方法。方法选择23例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55岁。采用Siemens Magnetom T... 目的对比分析频率选择饱和法(FS)技术和快速反转恢复(TIRM)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MRI中的优劣,探讨最佳脂肪抑制方法。方法选择23例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55岁。采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3.0 T MRI仪,分别使用FS技术和TIRM技术行MRI。采用主观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图像清晰度评分、抑脂均匀性评分和伪影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没有检查失败者。TIRM技术和FS技术所得图像清晰度评分分别为3.09±0.73、2.6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1,P=0.024);抑脂均匀性评分分别为3.04±0.88、2.13±0.6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062,P〈0.01);图像伪影大小评分分别为3.00±0.90、2.43±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5,P=0.024)。结论在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MRI检查中,TIRM技术可以减轻金属植入物MRI伪影、改善图像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金属植入物 脂肪抑制技术 频率选择饱和法(FS) 快速反转恢复(TI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饱和法脂肪抑制序列在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牛勤 周贤旺 廖翔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6期2451-2452,2455,共3页
目的 探究MRI饱和法脂肪抑制序列在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经的手术证实为压缩性骨折的5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序列MRI检查,包括T_(1)加权(T_(1)WI)、T_(2)加权成像(T_(2)WI)序列以及频率选择... 目的 探究MRI饱和法脂肪抑制序列在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经的手术证实为压缩性骨折的5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序列MRI检查,包括T_(1)加权(T_(1)WI)、T_(2)加权成像(T_(2)WI)序列以及频率选择饱和法(FS)脂肪抑制T_(2)WI序列(FS-T_(2)WI)。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_(1)WI、T_(2)WI、FS-T_(2)WI诊断压缩性骨折的效能,并分析FS-T_(2)WI在脊髓损伤、神经损伤和椎管容积改变检出中的价值。结果 FS-T_(2)WI序列的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高于T_(1)WI、T_(2)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WI、T_(2)WI序列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T_(1)WI呈现典型的低信号,T_(2)WI呈中等或稍高信号,FS-T_(2)WI则以不规则高信号为主,骨皮质后缘角翘起,同时病灶部位可观察到明显异常椎间盘影。FS-T_(2)WI在脊髓损伤、椎管容积改变的检出率要高于T_(1)WI、T_(2)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饱和法脂肪抑制序列较常规序列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椎体骨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压缩性骨折 频率选择饱和法 脂肪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R与mDIXON技术在儿童磁共振颈椎增强中脂肪抑制效果分析
3
作者 欧阳铭蕾 宋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38-41,4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频率选择饱和法(SPIR)与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在儿童MRI颈椎增强脂肪抑制中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MRI颈椎增强检查的患者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为1~15岁,平... 目的:对比分析频率选择饱和法(SPIR)与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在儿童MRI颈椎增强脂肪抑制中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MRI颈椎增强检查的患者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为1~15岁,平均(9.0±4.0)岁。所有患者均在飞利浦1.5T磁共振设备上进行颈椎增强MRI检查,分别采用SPIR与mDXION两种脂肪抑制技术行增强后T1加权矢状位扫描。采用客观评价法对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并对两组间扫描时间进行比较。测量颈椎C3~C7椎体、C3~C7椎间盘、颈椎段脊髓以及颈部脂肪的MR平均信号强度(SI),选择颈椎C3~C5水平颈部后方空气区域作为背景区域并记录其SI和标准差。结果:2名观察者对SPIR和mDIXON组图像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ICC值均>0.75)。mDIXON技术脂肪抑制图像的SNR和CNR均优于SPIR技术,具体表现为mDIXON组图像的颈椎C3~C7椎体、C3~C7椎间盘、脊髓和组织的SNR和CNR均高于SPIR组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DIXON组扫描时间较SPIR组却减少约45.26%。结论:在儿童颈椎增强MRI检查中推荐选择mDIXON技术进行脂肪抑制,其可在保证较高图像质量的同时缩短扫描时间,提高临床效率,增加患儿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频率选择饱和法 水脂分离 颈椎磁共振成像 信噪比 对比度噪声比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顾海峰 郑玲 李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的原理及特性,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获得的磁共振脂肪抑制图像50例,对比频率选择饱和法,分析总结出其临床特点。结果:相同条件... 目的:分析磁共振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的原理及特性,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获得的磁共振脂肪抑制图像50例,对比频率选择饱和法,分析总结出其临床特点。结果:相同条件下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较频率选择饱和法能获得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但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引起误诊、漏诊。结论:在磁共振脂肪抑制成像的临床应用中应恰当、合理地选择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的脂肪抑制图像质量,才更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病变 磁共振成像 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 频率选择饱和法 脂肪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技术结合三种T2WI压脂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刚 黄锦彬 +5 位作者 汪昕荣 雷漫诗 熊安妮 向青 邓锶锶 孟占鳌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717-722,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技术(ACS)结合3种T2加权像(T2WI)压脂技术在图像质量、成像时间及方案选择方面的优势。方法对因腰痛行常规腰椎MRI平扫的30例患者,除了进行原有的检查序列外,再结合ACS加行5组矢状位(SAG)T2WI压脂序列,使用...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技术(ACS)结合3种T2加权像(T2WI)压脂技术在图像质量、成像时间及方案选择方面的优势。方法对因腰痛行常规腰椎MRI平扫的30例患者,除了进行原有的检查序列外,再结合ACS加行5组矢状位(SAG)T2WI压脂序列,使用的3种T2WI压脂技术包括频率选择饱和法(FS)、水脂分离成像技术(WFI)及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STIR),共包括ACS-SAG-T2WI-FS(A组,30例)、ACS-SAG-T2WIWFI(B组,30例)、ACS-SAG-STIR(C组,30例)、SAG-T2WI-FS(D组,30例)、SAG-T2WI-WFI(E组,30例)、SAG-STIR(F组,30例)6组序列。通过客观评价指标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等,以及脊柱疾病诊断经验丰富的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评估检查效果。结果A组第4椎体、第4~5椎间盘、同层脊髓的SNR、CNR大于D组;B组第4椎体、第4~5椎间盘、同层脊髓的SNR、CNR大于E组;C组第4椎体、第4~5椎间盘、同层脊髓的SNR、CNR大于F组(P均<0.01)。从成像时间看,A组比D组节省13.2%的时间,B组比E组节省8.9%的时间,C组比F组节省12.4%的时间(P均<0.01)。2名放射科医师对A、B、C组的主观评价均高于D、E、F组(P均<0.01;2名医师评分具有一致性,Kappa=0.972、P<0.01)。结论ACS结合3种T2WI压脂技术在时间、质量上均优于单纯使用3种T2WI压脂技术。其中ACS-SAG-T2WI-FS成像时间最短,图像质量最好,为首选方法;ACS-SAG-T2WI-WFI能提供多期图像,时间优势差为次选;ACS-SAG-STIR有最稳定的压脂能力,可作为最后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技术 水脂分离成像技术 频率选择饱和法 短反转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MRI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小丽 杨莉 +1 位作者 陈思浩 袁亮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8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中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及频率选择饱和法(frequency-selective saturation,FS)脂肪抑制T2WI序列在评估骨质疏松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腰椎MRI及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 目的探讨常规MRI中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及频率选择饱和法(frequency-selective saturation,FS)脂肪抑制T2WI序列在评估骨质疏松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腰椎MRI及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骨密度测定的88例受检者资料,根据DXA骨密度结果分为正常组、骨质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另外,骨质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又归为骨质异常组。分析腰1至腰4椎体矢状面T2WI及FS-T2WI的信号强度差值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对骨质异常的诊断效能。结果各组信号差值分别为:正常组为103.95±34.08,骨质减少组为193.46±38.35,骨质疏松组为206.80±34.72,骨质异常组为202.65±35.99。正常组、骨质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9,P<0.01),骨质减少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正常组与异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信号差值=156.15时,区分骨质正常与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8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93.0%。结论常规MRI T2WI及FS-T2WI图像信号差值能通过检测骨髓脂肪组织含量间接反映骨质情况,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 频率选择饱和法 T2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R和FATSAT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魏梅 彭正伟 +2 位作者 王传琴 王涛 欧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3期1893-1896,共4页
目的探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频率选择饱和法(FATSAT)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05例盆腔囊性包块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为T2-STIR信号降低,... 目的探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频率选择饱和法(FATSAT)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05例盆腔囊性包块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为T2-STIR信号降低,T2-FATSAT信号无降低;B组为T2-STIR信号降低,T2-FATSAT信号降低或无降低;C组为T2-STIR信号降低或无降低,T2-FATSAT信号无降低。比较3组子宫内膜异位症阳性率,以及对出血、黏液、脂肪成分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A组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出血成分的检出率、特异度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脂肪成分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黏液成分的检出率、灵敏度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R和FATSAT联合应用可将部分时期出血、脂肪与黏液成分进行鉴别,有助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较为准确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 频率选择饱和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