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脉复律汤联合心脑宁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研究
1
作者 张莉 崔爽 刘儒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通脉复律汤联合心脑宁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心脑宁胶囊,1.35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脉复律汤(药... 目的:观察通脉复律汤联合心脑宁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心脑宁胶囊,1.35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脉复律汤(药物组成:生地黄、丹参、甘松、当归、枣仁、人参、炙甘草、生姜、川芎、降香、桂枝、檀香),1剂/d,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温服。两组均治疗4周判定疗效。对比两组疗效,以及心脏电生理指标Tp-Te间期及QT离散度、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平均心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8.89%(48/54);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30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2.22%(39/5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p-Te间期和QT离散度较治疗前缩短(P<0.01),ET-1和TXB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白天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及24 h平均心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脉复律汤联合心脑宁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较好,可改善心脏电生理及血管内皮功能,而对平均心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通脉复律汤 心脑宁胶囊 心脏电生理 内皮素-1 血栓素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道成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经验介绍
2
作者 蔡昀 薛刚 +5 位作者 王道成 马小东 屈长宏 鲁月凤 殷俊 江玲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2期6-7,共2页
王道成教授是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淮名医赵海仙派王氏四世传人、全国名老中医王少华先生学术经验继承人。擅长用经方治疗心悸、不寐、心衰、汗证等多种内科疾病,尤其对频发室早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王师认为... 王道成教授是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淮名医赵海仙派王氏四世传人、全国名老中医王少华先生学术经验继承人。擅长用经方治疗心悸、不寐、心衰、汗证等多种内科疾病,尤其对频发室早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王师认为频发室早患者多为虚实夹杂的复合病机,治当“损有余,补不足”,临床颇获成效。1病因病机频发室早可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范畴。王师认为该病病机总体呈本虚标实。本虚可见心阳失守,心血失充,心不藏神,标实可见气郁、痰饮、水湿、瘀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道成 频发室性早搏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詹宇亮 韩优 +3 位作者 夏仁瑞 余松平 魏丹 朱虹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4期6-10,共5页
目的 评估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组、美托洛尔缓释片组... 目的 评估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组、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每组50例。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美托洛尔缓释片组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随访6个月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室性早搏负荷、美托洛尔缓释片用量、心脏彩超指标、猝死率及心力衰竭(心衰)反复住院率。结果 两组年龄、男性占比、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心室率、室性早搏负荷、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全程按5 min分成连续的时间段(SDNN index)、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MSD)、相邻的RR间期差值>50 ms者占分析总心搏数量的百分比(PNN50)、美托洛尔缓释片用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用药占比、螺内酯用药占比、血钾、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美托洛尔缓释片用量、RMMSD、PNN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组室性早搏负荷(1.2±0.9)%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缓释片组的(1.7±0.9)%, SDNN(141.7±50.8)ms、 SDNN index(57.6±21.7)ms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缓释片组的(122.0±31.3)、(49.5±1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猝死病例;随访6个月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F、心衰反复住院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频发室性早搏的效果显著,可通过调节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张力显著降低室性早搏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美托洛尔缓释片 扩张型心肌病 频发室性早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对左室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庄晓华 桂燕萍 +5 位作者 牛晓萍 张家友 顾兴建 赵亮 徐涛 廖德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对左室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患者56例,同期随访未予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患者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处理前、后的室早数和超声心...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对左室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患者56例,同期随访未予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患者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处理前、后的室早数和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等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1)与非消融组比较,消融组射频消融治疗后室早总数明显减少[(125±113)个/24 h vs(17 813±1 542)个/24 h,P<0.01];超声心动图的各项参数[LVEDD(44.1±4.0)mm vs(48.9±3.8)mm;LVESD(27.0±3.7)mm vs(30.1±4.2)mm;IVSd(7.5±0.8)mm vs(8.5±0.8)mm;LVPWd(7.5±0.8)mm vs(8.5±0.9)mm;LVEF(0.72±0.06)vs(0.64±0.0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比较,射频消融治疗后室早总数减少[(125±113)个/24 h vs(23 662±12 559)个/24 h,P<0.01],患者胸闷、心悸症状缓解,超声心动图参数LVEDD[(44.1±4.0)mm vs(50.6±5.4)mm]、LVESD[(27.0±3.7)mm vs(32.1±5.3)mm]、IVSd[(7.5±0.8)mm vs(8.8±1.1)mm]、LVPWd[(7.5±0.8)mm vs(8.7±1.1)mm]明显减小(P<0.05);LVEF[(0.72±0.06)vs(0.64±0.09)]显著提高(P<0.05)。结论射频消融可有效改善频发室早引起的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复合征 射频电流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及对室早频数、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南明花 焦晓民 +2 位作者 李爽 于游 吕晓东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及其对室早频数、指数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络阻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门冬氨酸钾镁片日3次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及其对室早频数、指数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络阻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门冬氨酸钾镁片日3次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室早频数、指数、Tp-e间期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p-e间期明显缩短,室早频数降低,室早指数提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Tp-e间期缩短,室早频数降低,室早指数提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结论:针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络阻型频发室性早搏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室早指数,下调室早频数,缩短Tp-e间期,降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针刺疗法 参松养心胶囊 室早频数 室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60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华伟 梁洪文 常毓颖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可达龙治疗,治疗组在口服可达龙(胺碘酮)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可达龙治疗,治疗组在口服可达龙(胺碘酮)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炙甘草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肖莉莉 宋静 +3 位作者 陈晓乐 林玲玲 董雁雁 吴道珠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探讨自动心肌运动定量(aCMQ)技术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34例射血分数保留型(LVEF>50%)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作为室早组。同期选取性别匹配的2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获... 目的:探讨自动心肌运动定量(aCMQ)技术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34例射血分数保留型(LVEF>50%)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作为室早组。同期选取性别匹配的2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2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未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ID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E/A)、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侧壁及室间隔)舒张早期速度平均值的比值(E/E’a)。运用aCMQ技术获得2组两腔心纵向应变(AP2LS)、三腔心纵向应变(AP3LS)、四腔心纵向应变(AP4LS)及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短轴基底段环向应变(SAXBCS)、左室短轴中间段环向应变(SAXMCS)、左室短轴心尖段环向应变(SAXACS)及整体环向应变(LVGC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室早组与对照组年龄、体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早组与对照组LVIDd、LVID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早组与对照组LAD、LVEF、E/A、E/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早组AP2LS、LVGLS、SAXMCS绝对值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P2LS及LVGLS对频发室早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aCMQ技术能发现频发室早患者早期隐匿性的心功能改变,可作为一种评估左室收缩功能相对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显像 心室功能 频发室性早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文高以健心复脉方化裁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经验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雯 张文高 张蕴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818-819,共2页
心血管疾病所致室性早搏之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病机以气虚血瘀为常见,张文高教授以"益气活血,调律复脉"法为基本治法,自创健心复脉方,治疗频发室早,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调律复脉 健心复脉方 张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增长 殷跃辉 +1 位作者 佘强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10-811,共2页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常规标测组 (16例 )和冠状窦电极标测组 (16例 ) ,按常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 ,平均随访 2 2± 14月 ...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常规标测组 (16例 )和冠状窦电极标测组 (16例 ) ,按常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 ,平均随访 2 2± 14月 ,观察射频消融的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及安全性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并比较常规标测组与冠状窦电极标测组标测时间。结果 :①射频消融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分别为 10 0 %、93.8% ,无 1例发生并发症 ;成功术后 ,由室早引起的症状消失。②冠状窦电极标测组标测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标测组。结论 :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高 ;灵活应用常规导管引导标测可明显减少标测时间 ,亦即明显减少X射线的辐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频发室性早搏 右室流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发室性早搏患儿心肺运动试验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彤 汪芸 +3 位作者 刘艳 任军 赵地 石琳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利用运动心肺综合功能测试研究频发室性早搏(VPC)对患儿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心肺运动测试系统和活动平板分别对71例频发VPC患儿和79例健康儿童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记录两组测试者运动心肺指标,包括:最大千克摄氧量(VO_2max/... 目的利用运动心肺综合功能测试研究频发室性早搏(VPC)对患儿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心肺运动测试系统和活动平板分别对71例频发VPC患儿和79例健康儿童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记录两组测试者运动心肺指标,包括:最大千克摄氧量(VO_2max/kg)、最大每搏摄氧量(VO_2max/HR)、HR(不同时段)、达到无氧阈时的摄氧量(VO_2AT)、无氧阈占预计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AT/VO_2max pred)等。结果频发VPC患儿组VO_2max/kg、VO_2max/HR、VO_2AT分别为(25.1±7.47)ml/(kg·min)、(8.3±1.75)ml、(15.7±3.21)ml/(kg·min),正常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分别为(27.9±5.21)ml/(kg·min)、(10.1±3.37)ml、(19.2±3.73)ml/(kg·min);频发VPC患儿组运动心肺综合功能测试指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VO_2max/kg(t=2.67,P<0.01),VO_2max/HR(t=4.02,P<0.01),VO_2AT(t=10.2,P<0.01)。结论频发VPC患儿的心脏储备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心肺运动试验 心脏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对左心结构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璐璐 韩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214-1215,12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对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7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对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7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并记录治疗前后24h室性早搏/总心搏。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AD、LVEDD、LVES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AD、LVEDD、LVESD均降低,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早搏/总心搏比例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早搏/总心搏比例也降低(0.44±0.25)%vs.(6.25±5.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显著,较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频发室性早搏 临床疗效 左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黎明 张宇霞 刘静慧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疾病与并发症的同时,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观察2组症状...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疾病与并发症的同时,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观察2组症状疗效及室性早博疗效。结果:2组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室性早搏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正常服用常规西药的前提下,吴茱萸穴位贴敷作为辅助方法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可提高临床疗效,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较西医常规疗法更能减少室性早搏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频发室性早搏 穴位贴敷 吴茱萸
原文传递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律平治疗频发室性早搏30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艳红 闫胜敏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3期73-73,共1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律平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及心律平150mg,对照组口服心律平150mg,均每日3次,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心...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律平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及心律平150mg,对照组口服心律平150mg,均每日3次,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心电图期前收缩消失或减少均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律平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心律平 频发室性早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宁教授辨治频发室性早搏经验撷萃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琼 顾宁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4期724-726,共3页
顾宁教授认为频发室性早搏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气阴两虚,标实有气滞、痰热、血瘀之异,故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根本,兼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配合宁心安神、双心调摄。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中医药疗法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例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楚容 范景如 +2 位作者 陈墅 梁嘉 郭舜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5期2146-2149,共4页
目的探讨41例频发室性早搏的常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分析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动态心电图示为频发... 目的探讨41例频发室性早搏的常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分析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动态心电图示为频发室性早搏,频率〉1万次/24h,多为二、三联律,并有3例合并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8例,左室流出道8例,左室心尖部1例,二尖瓣环1例,三尖瓣环2例,起源部位无法确定1例。射频消融治疗即刻成功39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5.1%,失败率为4.9%。术后1周复查动态心电图37例无室性早搏出现,2例出现偶发室性早搏,均无明显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无并发症发生。成功术后,由室性早搏引起的症状未再发生,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术前分析患者发作时常规心电图特征,初步定位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射频消融为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心电图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分布的变异性 被引量:19
16
作者 傅真 廖禹林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18-119,共2页
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分布的变异性傅真廖禹林频发室性早搏(简称频发室早)的昼夜分布是否呈周期性变化,各家报告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66例频发室早患者的每小时室早的频率变异,并比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对室早分布的影响。对象和方... 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分布的变异性傅真廖禹林频发室性早搏(简称频发室早)的昼夜分布是否呈周期性变化,各家报告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66例频发室早患者的每小时室早的频率变异,并比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对室早分布的影响。对象和方法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平均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变异性 心电图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66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钟丽华 李志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服用1周后改为每日2次,再服用1周后改为每日1次,共服用3周。治...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服用1周后改为每日2次,再服用1周后改为每日1次,共服用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痹宁心汤,每日2剂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室性早搏次数及患者心悸、气短症状。结果经治疗3周后,治疗组室性早搏次数明显减少,同时患者心悸及气短症状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经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较单纯西药治疗,在室性早搏次数减少及患者心悸、气短症状改善程度,更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 自拟通痹宁心汤 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频发室性早搏病人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刚 于洪涛 马性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麻醉处理 不明原因 病人 循环功能 麻醉医师 潜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发室性早搏与心率震荡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江华 姚震 +2 位作者 曾春芳 陈小盼 云美玲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762-763,共2页
目的研究频发室性早搏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临床选择159例病人,根据室性早搏数目分为频发室性早搏组、偶发室性早搏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数目、形... 目的研究频发室性早搏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临床选择159例病人,根据室性早搏数目分为频发室性早搏组、偶发室性早搏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数目、形态。结果频发室性早搏患者HRT现象较偶发室性早搏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变钝,TO升高,TS降低。结论频发室性早搏患者HRT明显受损,说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提示HRT降低可作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心率震荡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治疗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伴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丽 林焕锋 +3 位作者 余广彬 黄浩 黄凡 顾健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2835-2840,共6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均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假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均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假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次数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焦虑程度改善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与HA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与HAMA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次数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室性早搏次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25/25),对照组为52.0%(13/2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25/25),对照组为60.0%(15/25)。观察组焦虑程度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伴焦虑状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早搏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 焦虑 动态心电图 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