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伟 周力 +1 位作者 白丁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302,309,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方法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对169例恒牙列初期正常人的切牙区颌骨形态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结果①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 目的研究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方法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对169例恒牙列初期正常人的切牙区颌骨形态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结果①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形态分为Ⅰ、Ⅱ、Ⅲ、Ⅳ4个聚类分型。上颌切牙区颌骨Ⅰ型宽短;Ⅱ型瘦长;Ⅲ型厚度与Ⅱ型接近,高度与Ⅰ型接近;Ⅳ型与Ⅲ型形态相反,厚度与Ⅰ型接近,高度与Ⅱ型接近。下颌切牙区颌骨Ⅰ型宽短;Ⅱ型瘦长;Ⅲ型形态宽长,厚度接近Ⅰ型,高度接近Ⅱ型;Ⅳ型形态适中。②在上颌,高角面型以Ⅱ型为主,占86·49%;均角面型以Ⅲ型为主,占47·67%;低角面型以Ⅰ、Ⅲ型形态为主,共占82·61%。在下颌,高角面型以Ⅱ型为主,占51·35%;均角面型以Ⅳ型为主,占48·84%;低角面型以Ⅲ、Ⅳ型为主,共占69·57%。结论对不同的切牙区颌骨聚类分型形态和垂直骨面型,临床移动切牙时应有不同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颌骨形态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正常值的建立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伟 周力 +1 位作者 白丁 赵美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 :建立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值。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 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 ,选择测量项目包括URa PC、URa ULC、URa PP、MxAD、LRa TC、LRa LLC、LRa GoGn、MdAD。结果 :建立了... 目的 :建立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值。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 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 ,选择测量项目包括URa PC、URa ULC、URa PP、MxAD、LRa TC、LRa LLC、LRa GoGn、MdAD。结果 :建立了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参考值。结论 :建立的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正常值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切牙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形态变化量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大风 麻健丰 +2 位作者 吴立军 肖进 邓辉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使用成熟的商业软件,重建离体下颌骨硬组织形态变化量的三维模型。方法利用M IM ICS软件,对下颌骨模型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计算机三维模型重建。再利用快速成型软件MAG IC RP对重建的两个不同时期下颌骨模型进行对比加工,生成下颌骨... 目的使用成熟的商业软件,重建离体下颌骨硬组织形态变化量的三维模型。方法利用M IM ICS软件,对下颌骨模型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计算机三维模型重建。再利用快速成型软件MAG IC RP对重建的两个不同时期下颌骨模型进行对比加工,生成下颌骨形态变化量的三维模型。结果对不同时期的离体下颌骨形态进行CT扫描后,应用M IM ICS和MAG-IC RP软件,可以将下颌骨模型的形态变化量进行三维重建。从而得到一个直观的、可以任意两点测量和自动包含容积量的下颌骨形态变化量的三维重建模型。结论使用该方法可以借助模型不同时期的CT扫描数据,快速建立实物模型形态变化量的三维可视模型,改变实物模型形态变量抽象性为直观性。具有操作简单、交流方便、应用范围广、精密度高、数据保存范围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颌骨形态 MIMICS MAGICRP 形态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科 任嫒姝 戴红卫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恒牙初期AngleⅡ1错患者121例,测量比较不同垂直面型组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线距、角度、面积、比值等。结果...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恒牙初期AngleⅡ1错患者121例,测量比较不同垂直面型组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线距、角度、面积、比值等。结果 (1)线距: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与基骨厚、颌骨高度低,中切牙根尖点到唇舌(腭)侧骨皮质板的距离较远;高角则相反。(2)角度:上颌相对于前颅底平面及腭平面、下颌相对于下颌平面,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及切牙比高角者更唇倾。(3)面积:不同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比值:某一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高度的代偿方向一致,但代偿量不同,上颌大于下颌。结论不同垂直面型颌骨形态结构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及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Ⅱ类 切牙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成年人颅颌骨形态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满一 阿达莱提.阿合买提江 +1 位作者 曹军 祝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分析 中国汉族人群 新疆地区 颌骨形态 成年人 侧位 形态 形态特征 不同地域 临床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鼻部形态与颌骨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川 米丛波 +1 位作者 阿依江 祖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鼻部轮廓形态与颌骨形态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男35例,女35例),年龄12~18岁的维吾尔族青少年正常牙合个体为研究对象,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通过Adobe Phot os hop CS5图像处理软件测定X线片中12...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鼻部轮廓形态与颌骨形态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男35例,女35例),年龄12~18岁的维吾尔族青少年正常牙合个体为研究对象,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通过Adobe Phot os hop CS5图像处理软件测定X线片中12个鼻部相关变量,14个颅面骨骼参数,用pear s 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鼻背长、鼻深度1、鼻深度2、鼻骨长与上下颌骨长度、面高度呈正相关变化。鼻峰、鼻颏角、软组织面突度都与ANB、颌凸角有关。结论: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鼻长度、突度及形态与上下颌骨的高度、长度及矢状/垂直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形态 颌骨形态 头颅侧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汉族成年人鼻部形态与颌骨形态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陈雁南 戴红卫 +1 位作者 冯刚 吴杨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评价重庆地区汉族成年人的鼻部轮廓形态与颌骨形态的关系。方法样本包括18~30岁重庆地区汉族成年人120名,其中男、女各60名。每个样本拍摄头颅侧位片。在头颅侧位片上测量13个颌面骨骼参数和13个鼻部参数。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 目的评价重庆地区汉族成年人的鼻部轮廓形态与颌骨形态的关系。方法样本包括18~30岁重庆地区汉族成年人120名,其中男、女各60名。每个样本拍摄头颅侧位片。在头颅侧位片上测量13个颌面骨骼参数和13个鼻部参数。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背长、鼻深度1、鼻深度2与上下颌骨长度、面高度呈正相关变化。鼻颏角和软组织面突度都与ANB、面突度有关,而软组织面突度也和下颌长、面角有关。鼻唇角、鼻底角、软组织面突度和鼻骨长均与GoGnSN呈正相关,并且鼻底角和鼻骨长还与SNPP呈正相关。结论鼻长度、突度及形态与上下颌骨的高度、长度及矢状/垂直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鼻部形态 颌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及牙弓形态差异性分析
8
作者 付丽丽 阎旭 +2 位作者 胡娟 赵蔚萍 王丽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替牙列期错[牙合]畸形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B角等进行分...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替牙列期错[牙合]畸形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B角等进行分类,其中Ⅰ类、Ⅱ类和Ⅲ类患儿分别为34例、35例、31例。比较不同类型患儿头颅侧位X线[前颅底长度、上颌长、下颌长、下前牙唇倾度、蝶鞍中心与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蝶鞍中心与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及模型差异(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腭穹隆坡度),以及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颌长、下前牙唇倾度和SNA分别为(37.80±3.50)mm、(85.03±4.06)°和(75.56±2.14)°,明显低于Ⅰ类[(43.01±2.91)mm、(93.20±4.45)°、(79.15±2.20)°]和Ⅱ类[(42.97±3.10)mm、(97.01±3.11)°、(82.10±2.06)°]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下颌骨长和SNB分别为(89.97±3.11)mm和(74.03±2.30)°,均明显低于Ⅰ类[(93.10±3.41)mm、(77.56±2.11)°]和Ⅲ类[(93.06±3.11)mm、(77.70±2.19)°]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前颅底长度、下颌骨长、下前牙唇倾度、SN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上颌长和SNA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牙弓长为(23.84±1.11)mm,明显短于Ⅰ类[(25.80±1.20)mm]和Ⅱ类[(25.71±1.31)mm]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牙弓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存在差异,对早期识别及干预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错[牙合]畸形 替牙列期 颅-颌骨形态 牙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点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力 孙伟 +1 位作者 白丁 赵美英 《口腔正畸学》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结果①高角面型齿槽骨厚度窄、切牙区颌骨高度大。低角面型具有相反的形态特征。②在不同垂直骨面型...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结果①高角面型齿槽骨厚度窄、切牙区颌骨高度大。低角面型具有相反的形态特征。②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中,上下颌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在前后向的代偿变化,主要是腭(舌)侧骨皮质板发生代偿倾斜变化③相对于前颅底平面,正常绐人高角面型上颌切牙、切牙区颌骨代偿性竖直;低角面型代偿前倾。相对于下颌平面,高角面型下颌切牙、切牙区颌骨代偿竖直;低角面型代偿前倾。结论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与垂直骨面型联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牙合) 切牙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上颌前牙区种植相关牙槽骨形态分类 被引量:5
10
作者 冷丹 鲍济波 +2 位作者 谢志刚 谢亮焜 肖旭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目的对上颌前牙缺失后的牙槽骨形态进行分类,并分析此分类和不同种植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为种植术前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的上前牙缺失患者124名,男性6... 目的对上颌前牙缺失后的牙槽骨形态进行分类,并分析此分类和不同种植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为种植术前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的上前牙缺失患者124名,男性66名,女性58名,年龄19~69岁,平均34.85岁。根据缺牙区的影像学特征将牙槽骨形态分为6类,并分析患者接受的不同种植治疗方案与此分类的关系。结果124名患者共181个缺牙位点纳入研究,各类的占比为:第一类Ⅰ亚类17%,第一类Ⅱ亚类40%,第二类Ⅰ亚类15%,第二类Ⅱ亚类28%。其中125个位点71%的位点牙槽骨嵴顶宽度小于5.5 mm。牙槽骨形态分类与缺牙原因无明显相关性(P>0.05)。GBR加种植体同期植入在所有治疗方法中最常用,并在各牙槽骨形态分类中,其运用频率高于其他治疗方法,尤其在第一类Ⅱ亚类和第二类Ⅰ亚类中(P<0.05)。结论上颌前牙区种植相关牙槽骨形态分类可分为6类,且大部分病例嵴顶宽度小于5.5 mm,GBR加种植体同期植入是最常运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形态 口腔种植 缺牙原因 上前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侧上颌骨切除+钛网及前臂游离皮瓣重建术16例护理体会
11
作者 王清华 薛杰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7B期1374-1375,共2页
关键词 护理体会 钛网支架 前臂游离皮瓣 切除 重建术 一侧 颌骨形态 前臂皮瓣 钛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部形态影响因素及其与正畸治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夏雪妍 吴梦婕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35-640,共6页
唇部是面部美观的决定因素之一,正畸医生和患者都非常关注正畸治疗过程中唇部形态和位置的三维变化,唇部形态的改善度是影响正畸患者术后满意度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确唇部形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正畸治疗的相关性能够帮助正畸医生更准确地... 唇部是面部美观的决定因素之一,正畸医生和患者都非常关注正畸治疗过程中唇部形态和位置的三维变化,唇部形态的改善度是影响正畸患者术后满意度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确唇部形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正畸治疗的相关性能够帮助正畸医生更准确地预测术后唇部形态的变化,从而优化正畸治疗方案的个性化设计。本文将对唇部形态的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作一综述,旨在为正畸临床实践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部形态 三维成像技术 位置形态 牙齿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凹深度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秦 白乐康 +1 位作者 刘越胜 徐海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凹形态改建的特征及规律,为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美学与功能的协调提供指导。方法:对两组不同特点(如不同牙槽嵴高度、不同颌骨形态等)的无牙颌患者分别拍摄息止颌位双侧TMJ标准薛氏位片,测量并计算...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凹形态改建的特征及规律,为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美学与功能的协调提供指导。方法:对两组不同特点(如不同牙槽嵴高度、不同颌骨形态等)的无牙颌患者分别拍摄息止颌位双侧TMJ标准薛氏位片,测量并计算关节凹指数,然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关节凹指数在对照组平均为84.28±9.13;在实验组平均为76.73±9.32,统计学检验显示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列长期缺失,或总义齿人工牙重度磨损致垂直距离过低,下颌骨及牙槽嵴严重吸收时,患者颌面部形态可发生一系列改变,其颞下颌关节凹有浅平状改建的趋势,临床上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应与患者的颌面部形态及TMJ功能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 颞下关节凹 牙槽嵴 颌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植入区硬组织的解剖形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凤君 孟秀英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S2期122-126,共5页
本文从离体组织、活体组织等不同研究角度对微种植体植入区硬组织的解剖形态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微种植体在临床应用时的安全位置、角度、等参数,并对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相应的比较。
关键词 微种植体 颌骨形态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汉民族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根间隙硬组织的三维定量研究
15
作者 夏凤君 赵磊 +2 位作者 李琼 蓝鹏 孟秀英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目的测量分析蒙汉民族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根间隙硬组织形态的数据,为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口内支抗的设立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对选取的60例正常大学生进行上颌骨扫描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测量釉牙骨质界下方... 目的测量分析蒙汉民族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根间隙硬组织形态的数据,为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口内支抗的设立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对选取的60例正常大学生进行上颌骨扫描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测量釉牙骨质界下方不同层面中根间隙宽度、颊侧皮质骨厚度、牙槽嵴宽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结果所得各项测量数据在上颌左右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之间硬组织测量值在不同的测量平面内,男女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而蒙汉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颌间牵引钉的常规植入部位,其硬组织形态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在植入前应对该区域进行足够的测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间隙 颌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季平 杨凯 张劲松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形态及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随访对比分析,提供修复重建下颌骨的临床治疗方法和选择依据。方法19例下颌骨缺损分为两组。组Ⅰ: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8例,其中创伤6例,... 目的通过对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形态及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随访对比分析,提供修复重建下颌骨的临床治疗方法和选择依据。方法19例下颌骨缺损分为两组。组Ⅰ: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8例,其中创伤6例,肿瘤2例;组Ⅱ: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11例,其中创伤7例,肿瘤4例。术后6,12,24,36个月随访观察、对比分析、评价下颌骨形态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接受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方法修复重建下颌骨的19例患者术后随访观察、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对下颌骨形态恢复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下颌骨功能恢复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形态方面有一致的临床疗效;腓骨(皮)瓣对下颌骨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优于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肌皮瓣 修复重建 疗效对比分析 功能重建 颌骨形态 临床疗效 临床治疗方法 随访观察 缺损 恢复情况 评价结果 恢复比 统计学 创伤 肿瘤 术后
原文传递
下颌骨斜位投照法
17
作者 孙岩松 张峰 陶宗贵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1期20-20,共1页
下颌骨形态不规则。常规正侧位投照,由于下颌骨颏部相互重叠,在照片上很难准确显示其结构。如果碰到外伤不配合患者,更不能明确诊断。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下颌骨斜位投照法,此种照法对于下颌骨颏部的骨折、骨髓炎、肿瘤性病变很... 下颌骨形态不规则。常规正侧位投照,由于下颌骨颏部相互重叠,在照片上很难准确显示其结构。如果碰到外伤不配合患者,更不能明确诊断。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下颌骨斜位投照法,此种照法对于下颌骨颏部的骨折、骨髓炎、肿瘤性病变很有诊断价值。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位投照法 诊断价值 肿瘤性病变 颌骨形态 侧位投照 日常工作 髓炎
原文传递
Effect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Repair on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被引量:2
18
作者 YUShi-bin LIZu-bing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替牙期正常儿童及单侧完全唇腭裂 (UCLP)患者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进行比较研究 ,了解唇腭裂及其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探索继发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替牙期的正常儿童及UCLP患者分为四组 :①正常对照组 (Normal) ,本组包... 目的 :通过对替牙期正常儿童及单侧完全唇腭裂 (UCLP)患者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进行比较研究 ,了解唇腭裂及其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探索继发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替牙期的正常儿童及UCLP患者分为四组 :①正常对照组 (Normal) ,本组包括 48名替牙期正常湖北地区儿童 ;②未手术组 (NO) ,本组 10名UCLP患者未经任何手术治疗 ;③唇裂修复组 (OL) ,34名UCLP患者已行唇裂修复 ,腭裂暂未手术 ;④唇腭裂修复组 (OLP) ,16名UCLP患者已行唇、腭裂修复。各受试对象拍摄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 ,测量描述颌骨的形态特征及生长方向 ,对各组之间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行手术治疗的U CLP患者颌骨形态除腭部先天性发育不足外 ,颌骨侧位头影测量与正常无显著性差异 ;OL和OLP组较正常存在严重的颌骨畸形 ,主要表现为上颌后缩、位置后移 ,同时下颌骨向后下旋转移位 ;OL和OLP组上颌后缩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UCLP患者颌骨具有趋于发育正常的生长能力 ;手术是导致颌骨继发畸形的主要因素 ;对于单侧完全唇腭裂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唇腭裂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修复术 唇裂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外科技术在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国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6-469,共4页
牙颌面畸形系指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形态、体积、上下颌骨之间及与其他颅面骨之间的关系异常,同时伴发[牙合]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与颜面形态异常的畸形。
关键词 面畸形 畸形矫治 外科技术 数字化 应用 发育异常 [牙合]关系 颌骨形态
原文传递
前牙形态与脸形之间关系的分析维
20
作者 Philipp G. Wegstein Sebastian D. Horvath +4 位作者 Johanners Stemmann Marcel Luthi Markus B. Blatz 陈季平 李煌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8年第1期18-23,共6页
研究目的:传统的审美标准和假牙选择流程提示我们患者的面型和前牙形态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该研究调查了脸形、上颌骨形态和前牙形态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我们采集了117名患者的脸形和上颌骨的三维数字化资料。我们采用典型相... 研究目的:传统的审美标准和假牙选择流程提示我们患者的面型和前牙形态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该研究调查了脸形、上颌骨形态和前牙形态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我们采集了117名患者的脸形和上颌骨的三维数字化资料。我们采用典型相关分析、脊回归和Hausdorff距离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脸形和牙齿形态之间存在微弱的联系.但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面部信息并不能很好的预测牙齿的形态。结论:本文采用的描述方法揭示脸形和牙齿形态之间存在着微弱的联系.但该结果并不精确,不能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形态 脸形 牙齿形态 审美标准 颌骨形态 相关分析 数字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