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颊齿大小的性差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晓进 胡春红 +3 位作者 王斌 刘晓瑞 秦园春 张林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4-340,共7页
对28例太行山成年猕猴(♂10,♀18)的上、下颌颊齿齿冠面积进行测量。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的多变量分析,选择有关颊齿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结果表明:猕猴颊齿具有明显的性差。选择不同的变量和选择不同的判别函数其性别正确判别率不... 对28例太行山成年猕猴(♂10,♀18)的上、下颌颊齿齿冠面积进行测量。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的多变量分析,选择有关颊齿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结果表明:猕猴颊齿具有明显的性差。选择不同的变量和选择不同的判别函数其性别正确判别率不同。上、下颌颊齿的性差有一定差异。使用逐步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其性别正确判别率上颌颊齿为89.3%,下颌颊齿为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颊齿 性差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野马头骨和牙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方 张金国 +2 位作者 黄世强 张成林 李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研究了北京动物园保存的4例(♂2、♀2)普氏野马的头骨和牙齿,同时与9例(♂4、♀5)西藏野驴、4例(♂2、♀2)斑马的头骨和牙齿作了比较。结果:普氏野马在鼻骨、泪骨、腭正中缝、下颌骨腹缘面上,以及原尖、马刺、齿棱、... 研究了北京动物园保存的4例(♂2、♀2)普氏野马的头骨和牙齿,同时与9例(♂4、♀5)西藏野驴、4例(♂2、♀2)斑马的头骨和牙齿作了比较。结果:普氏野马在鼻骨、泪骨、腭正中缝、下颌骨腹缘面上,以及原尖、马刺、齿棱、齿槽等方面,都具有区别于西藏野驴、斑马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头骨 颊齿 鼻骨 原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鼠科(哺乳纲,啮齿目)与亚洲中始新世啮齿类的双脊齿(英文)
3
作者 Mary R.DAWSON 李传夔 齐陶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8-335,共8页
亚洲特有的啮齿类硅藻鼠科自渐新世以来分布于东亚和南亚。现生硅藻鼠类的分布只限于老挝的喀斯特地区。就目前所知,这些具有豪猪型头骨-松鼠型下颌的啮齿类的颊齿都是不同程度的横向双脊齿。时代最早的硅藻鼠类产于巴基斯坦渐新世地层... 亚洲特有的啮齿类硅藻鼠科自渐新世以来分布于东亚和南亚。现生硅藻鼠类的分布只限于老挝的喀斯特地区。就目前所知,这些具有豪猪型头骨-松鼠型下颌的啮齿类的颊齿都是不同程度的横向双脊齿。时代最早的硅藻鼠类产于巴基斯坦渐新世地层中,其颊齿的双脊齿构造上仍保留齿尖残迹,基本符合双脊齿型牙齿结构。至渐新世末期,硅藻鼠科的牙齿出现分化。中新世及以后硅藻鼠类的化石记录相对较少。分子生物学证据将硅藻鼠类归入Ctenohystrica,这种归属也从始新世梳趾鼠类的臼齿形态上得到一定的支持。除此之外,有关硅藻鼠类的起源问题几乎一无所知。亚洲中始新世的Hydentomys臼齿表现出轻微的双脊型,然而其他方面却与硅藻鼠类不同。另一个具双脊齿的啮齿类Dolosimus(新属)产于江苏中始新世,其具有更为发育的双脊齿,特别是臼齿型下牙。新属的不完整记录及其形态不能解决如下问题:它是否与后来出现的像硅藻鼠类和跃兔类这些具有明显双脊齿型颊齿的啮齿类有亲缘关系,或者只是这种形态发育中没有留下后继者的早期试验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始新世 齿 硅藻鼠科 双脊齿颊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中圣品石榴新说
4
作者 金慰群 《保健医苑》 2024年第10期60-61,共2页
金秋时节,缀满枝头的石榴熟了。那红似玛瑙晶莹剔透、籽粒饱满的浆果诱人食欲,咬嚼之间,甜津津、略带酸爽的果汁进溅颊齿,让视觉、味觉瞬间得到极大满足,抑或饮一杯琼浆玉液似的石榴汁,好不痛快淋漓!石榴又叫安石榴、天浆、丹若等,果皮... 金秋时节,缀满枝头的石榴熟了。那红似玛瑙晶莹剔透、籽粒饱满的浆果诱人食欲,咬嚼之间,甜津津、略带酸爽的果汁进溅颊齿,让视觉、味觉瞬间得到极大满足,抑或饮一杯琼浆玉液似的石榴汁,好不痛快淋漓!石榴又叫安石榴、天浆、丹若等,果皮颜色有红皮、青皮、黄皮等。原产于波斯现伊朗等中亚地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史,在希腊神话和《圣经》中都曾提及这种水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颜色 石榴 丹若 颊齿 黄皮 希腊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沟齿兽属新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钦琦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77年第3期203-206,239-240,共6页
1973年冬,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石油普查勘探队和广西区博物馆组成的调查队,在田东、百色的永乐一带找到了一批沟齿兽属的新材料,计有两新种。
关键词 中附尖 古人类 动物 颊齿 前臼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的三趾马(Hipparion)化石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博阳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61,共21页
描述了产自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地点的三趾马化石,分别归入两个种。其中一个种个体大、上颊齿窝内褶皱复杂且珐琅质厚、马刺呈不对称的多分叉状、次尖呈颈状收缩。根据上述特征组合将其归为西氏三趾马(Hipparion theobaldi (Lydekker, 18... 描述了产自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地点的三趾马化石,分别归入两个种。其中一个种个体大、上颊齿窝内褶皱复杂且珐琅质厚、马刺呈不对称的多分叉状、次尖呈颈状收缩。根据上述特征组合将其归为西氏三趾马(Hipparion theobaldi (Lydekker, 1877)), 该种在南亚的西瓦里克地区也有分布。另一个种个体小、上颊齿褶皱复杂且珐琅质厚、下颊齿外谷窄而且浅。禄丰这一种与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的三趾马均有明显差异,故将其定为禄丰三趾马(新种)(Hipparion (Hipparion) lufengense sp. nov.), 该种在西瓦里克地区亦有分布。根据这两种三趾马的齿冠高度及褶皱情况判断,两个种均向适应粗硬食物的方向发展。在这两个种生活的时期里,禄丰以森林环境为主,而西瓦里克地区则向草原化方向发展。因此推断这两个种在积极适应当地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为寻求更加适宜的环境进行长距离的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禄丰石灰坝 中新世 三趾马 颊齿 古环境 迁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新黑洞哺乳动物化石 被引量:20
7
作者 韩德芬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2年第1期58-64,96,共8页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1955年初,由裴文中教授领导的野外考察队在广西大新、武鸣、柳州、崇左、扶绥等县进行古人类和第四纪哺乳动物洞穴调查时发现的。这批材料发现于大新县正隆乡牛睡山黑洞(野外编号:5657),计有巨猿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1955年初,由裴文中教授领导的野外考察队在广西大新、武鸣、柳州、崇左、扶绥等县进行古人类和第四纪哺乳动物洞穴调查时发现的。这批材料发现于大新县正隆乡牛睡山黑洞(野外编号:5657),计有巨猿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巨猿牙齿化石已由裴文中、吴汝康共同研究并于1956年发表了专题报告。报告中曾提到,与巨猿同时发现的其它哺乳类化石有猩猩、大熊猫、剑齿象和巨獏等,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哺乳动物 柳城巨猿洞 巨猿动物群 颊齿 黑洞 跟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颊留香食香菇
8
作者 缪士毅 《养生月刊》 2024年第4期358-359,共2页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讲究食品健康.而香菇作为健康食品之一,不时出现在今天人们的餐桌上,昔日的山珍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香菇,又名香蕈、香菌、花菇、香信、冬菇、香,为伞菌目口磨科香菇属.
关键词 香菇属 花菇 健康食品 齿留香 食品健康 伞菌目
原文传递
齿颊留香苦菜甜
9
作者 白建平 《金融博览》 2024年第9期84-85,共2页
星期天,换衣轻装,提篮带铲,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开着越野车,驶出县城的柏油马路,拐进乡村的黄土小径。汽车沿着层层梯田旁的机耕小道,盘旋而上,直达山顶。每路过一片有隐约绿意的田地,都会有一个人心急火燎地跑进地头,蹲下来仔细察看一番... 星期天,换衣轻装,提篮带铲,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开着越野车,驶出县城的柏油马路,拐进乡村的黄土小径。汽车沿着层层梯田旁的机耕小道,盘旋而上,直达山顶。每路过一片有隐约绿意的田地,都会有一个人心急火燎地跑进地头,蹲下来仔细察看一番,发现一两株苦菜便兴奋地叫喊起来。朋友的大呼小叫,如同穿越时空隧道的铃音,将我的记忆拉回到儿时家乡那片黄中泛绿的土地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菜 柏油马路 齿留香 越野车 穿越时空
原文传递
快来尝尝龙年“年味儿”
10
作者 徐兴利 黄家伟 《食品界》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龙年春节渐渐远去,留给我们的“年味儿”回味悠长。年夜饭的温馨团圆,全国各地春节活动的异彩纷呈,来自天南海北特产的齿颊留香,以及相关部门促消费、保供应、稳市场的保驾护航,都是龙年最真的“年味儿”。
关键词 齿留香 团圆 保驾护航 异彩纷呈 春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三趾马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丽波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22,共13页
描述了产自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地层中的三趾马属化石,分别归入两个种。下部层位的材料因吻部间颌突较高、犬齿粗壮并在其内侧前后缘形成嵴和沟、下颊齿齿冠较低、双叶较圆以及外中谷很深等特征而归入意外(笨重)三趾马(Hipparion(Baryhip... 描述了产自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地层中的三趾马属化石,分别归入两个种。下部层位的材料因吻部间颌突较高、犬齿粗壮并在其内侧前后缘形成嵴和沟、下颊齿齿冠较低、双叶较圆以及外中谷很深等特征而归入意外(笨重)三趾马(Hipparion(Baryhipparion)insperatum Qiuet al.,1987),其古地磁年龄为4.3Ma;上部层位的标本因下颊齿高冠、双叶贺风型、外中谷宽浅以及下马刺发育等特征而归入黄河(近)三趾马(H.(Plesiohipparion)huangheense Qiu etal.,1987),其年龄约为3.9 Ma。在此之前,这两种三趾马的分布局限,仅发现于山西榆社和陕西蒲城的上新世地层,高特格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人们对于其地理和地史分布以及特征演化的了解。此外,还对高特格颊齿标本进行了连续横切,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加H.insperatum的双叶一直较圆,下后尖逐渐大于下后附尖,但外中谷形态并不随磨蚀加深而有大的改变;H.huangheense的双叶稳定、贺风型,外中谷内端随着磨蚀的加深变得宽圆,下马刺渐弱而下反马刺逐渐显现,下内尖逐渐变得圆钝,其后的凹也逐渐变小。高特格地点相对较低齿冠的H.insperatum向极高齿冠的H.huangheense的转变,指示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在上新世逐步干旱化和草原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特格 上新世 三趾马 颊齿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洛南古新世湖口兽头骨
12
作者 齐陶 黄学诗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2年第1期18-25,91,共9页
本文记述的是湖口兽属的一头骨化石,代表了该属的一个新种。湖口兽属是踝节目的成员,化石最早发现在广东省南雄县湖口公社,所在地层时代是中古新世。
关键词 前臼齿 齿 地层时代 化石 头骨 颊齿 原尖 下后尖 跟座 南雄盆地 古新世 第三纪 陕西洛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中新世最晚期三趾马化石的新发现
13
作者 邓涛 《化石》 2015年第4期80-80,F0003,共2页
三趾马属(Hipparion)广泛分布于北美和旧大陆,它们在欧亚大陆的晚中新世和上新世期间特别繁盛,是地层对比和环境重建的重要生物标志。丰富的三趾马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许多的化石地点,主要产自红土堆积中。内蒙古中部的三趾马化石此前... 三趾马属(Hipparion)广泛分布于北美和旧大陆,它们在欧亚大陆的晚中新世和上新世期间特别繁盛,是地层对比和环境重建的重要生物标志。丰富的三趾马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许多的化石地点,主要产自红土堆积中。内蒙古中部的三趾马化石此前也发现于红土堆积,如化德县土城子和四子王旗乌兰花。这个地区的河湖相沉积中发现了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但其中却很少有三趾马化石的报道,更缺乏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趾马 内蒙古中部 地层对比 河湖相沉积 乌兰花 上新世 欧亚大陆 晚中新世 颊齿 化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两种犀亚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维棠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3年第2期160-165,185-186,共8页
在两次发掘(1973年冬和1977年冬)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遗址时,都发现了犀类亚化石。一些科学家对此很重视。裴文中教授看了第一次发掘的标本后,曾多次强调这是对考古和地层古生物有重要意义的发现,一再嘱咐要着重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 爪哇犀 印度犀 小刺 小独角犀 双角犀 苏门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尖 颊齿 前刺 河姆渡 黄墓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错症
15
作者 秦爱平 李永文 薛震夷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2年第2期117-117,共1页
豚鼠属啮齿目,豪猪型亚目,豚鼠科。齿无极,终身生长。如错(牙合)就不能正常磨损,牙特别长,可伸到舌边。前颊齿错(牙合),尤其是下颌的前颊齿错(牙合)在豚鼠中很常见。由于豚鼠颊部疏松,皱褶很多,肉眼不易观察,错(牙合)在死前很难诊断。... 豚鼠属啮齿目,豪猪型亚目,豚鼠科。齿无极,终身生长。如错(牙合)就不能正常磨损,牙特别长,可伸到舌边。前颊齿错(牙合),尤其是下颌的前颊齿错(牙合)在豚鼠中很常见。由于豚鼠颊部疏松,皱褶很多,肉眼不易观察,错(牙合)在死前很难诊断。临床可见流涎、体重进行性下降。把病齿削到正常长度,体征会暂时缓和。后因没有吻合的咬合面,体征又会重现。处理方法一般是淘汰患鼠。 1991年7月,我所动物室繁育的豚鼠,饮食普遍下降,日有死亡。增加营养、改善环境及抗生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到9月份死亡达300余只。尸检发现100%患鼠有错(牙合)现象,现报告如下: 1.临床表现起初表现为啃咬水盆,饮水量增加。随之颈下部脱毛,颌下间隙、颈下、前胸部被毛污秽,皮肤表面有少量结痴和红斑。动物被毛松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科 颊齿 动物室 亚目 咬合面 水盆 前胸部 正常磨损 舌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olar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hominid assemblage of Yanhuidong, Tongzi, South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Anne DAMBRICOURT MALASSE ZHANG Pu Patricia WILS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共17页
1988年,贵州省博物馆对桐梓岩灰洞的支洞进行了最后一次发掘。2014年,在洞内第四层堆积物中鉴定出逾2000件的动物牙齿化石,以及一枚古人类上颊齿(编号:TZ-1)。1991年,铀系法测定这些次生堆积物的沉积年代约为距今24万年。本文运用高精度... 1988年,贵州省博物馆对桐梓岩灰洞的支洞进行了最后一次发掘。2014年,在洞内第四层堆积物中鉴定出逾2000件的动物牙齿化石,以及一枚古人类上颊齿(编号:TZ-1)。1991年,铀系法测定这些次生堆积物的沉积年代约为距今24万年。本文运用高精度CT(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对TZ-1的釉质齿质界面(EDJ)和牙髓腔几何形态进行了分析。TZ-1的冠面形态有如下特征:次尖小且在远中舌侧不发育,咀嚼面轮廓呈四边形,颊舌径稍大过近中远中径,原尖舌侧齿带发育,齿尖从大到小依次为原尖、后尖、前尖和次尖。TZ-1牙髓腔的髓角与其釉质齿质界面以及釉质表面的形态都具有相关性。TZ-1的形态与M1虽有相似之处,但完全不同于1983年出土于同一层位的另两颗M1;其应被鉴定为dm2,并可被归入中中更新世的中国直立人支系。岩灰洞上臼齿PA 875的形态与建始龙骨洞PA 1279和周口店直立人等古老型直立人相似。岩灰洞另一枚刚萌发的臼齿PA 874具有凸出的次尖和长菱形的外廓,接近于爪哇型直立人Sangiran NG 91-G10;这也是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共有衍征。但PA 874的冠面仍保留了亚洲型的齿带,因而被归入人属未定种。因出土自次生堆积,岩灰洞的三种古人类类型未必曾同时并存,但却揭示了华南地区人类演化进程中的多样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梓 颊齿 古人类 中国南方 中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乌龙茶标准化工作十年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威江 陈志丹 商虎 《中国茶叶加工》 2020年第3期91-92,共2页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茶鲜叶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制成。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芳香,具有独特的花香,醇厚爽口的滋味,品...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茶鲜叶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制成。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芳香,具有独特的花香,醇厚爽口的滋味,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目前我国乌龙茶有福建(闽南、闽北)、广东、台湾三大主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茶鲜叶 摇青 红茶 烘焙 齿留香 杀青 标准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首次全国美容外科学术交流会在厦门召开
18
作者 杨倩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80-80,共1页
全国首次美容外科学术交流会历经一年多的筹备于5月12~15日在厦门召开。除西藏和台湾省外,共有29个省、自治区、市441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039篇。会议中交流243篇。与会的专家和后起之秀的中青年学者,就唇颊齿、除皱、... 全国首次美容外科学术交流会历经一年多的筹备于5月12~15日在厦门召开。除西藏和台湾省外,共有29个省、自治区、市441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039篇。会议中交流243篇。与会的专家和后起之秀的中青年学者,就唇颊齿、除皱、眼、耳、鼻、乳房、躯干四肢、基础研究、美学理论、美容心理等十个专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交流 美容外科 中青年学者 中华医学会 学术论文 颊齿 除皱 美学理论 基础研究 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改革,从来都是传承基础上的“渐进”
19
作者 严华银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共5页
“第七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于2019年10月24日至26日,在陕西渭南临渭区举行。这场语文教育盛会,傍上华山风骨,融入渭水情怀,平添了沧桑历史的悠远,人文精神的厚重。“论剑”比武难免会“硝烟弥布”,但在此时此地,... “第七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于2019年10月24日至26日,在陕西渭南临渭区举行。这场语文教育盛会,傍上华山风骨,融入渭水情怀,平添了沧桑历史的悠远,人文精神的厚重。“论剑”比武难免会“硝烟弥布”,但在此时此地,不禁深染了阳光丛林的平和与舒缓。让人在听课、交流、研讨的过程中,乃至时过境迁之后,思之念之,虽不一定如天籁之后余音绕梁,也不一定像酣饮之后齿颊留香,但有收益、多感慨则是一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教师 语文教育改革 陕西渭南 齿留香 此时此地 临渭区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玉米一样的爱情
20
作者 陈柏清 《新农业》 2015年第16期58-59,共2页
我爱吃玉米,煮的、烧的、烤的,我都爱吃,因为这是童年最熟悉的口味,味蕾和记忆对它有着格外的认可。和朋友逛街,她请我吃烤玉米,玉米的香还在颊齿间消磨,往事却已在心底氤氲而起……那时我五六岁,住在乡下,左邻居是庆子哥,右邻居是芬子... 我爱吃玉米,煮的、烧的、烤的,我都爱吃,因为这是童年最熟悉的口味,味蕾和记忆对它有着格外的认可。和朋友逛街,她请我吃烤玉米,玉米的香还在颊齿间消磨,往事却已在心底氤氲而起……那时我五六岁,住在乡下,左邻居是庆子哥,右邻居是芬子姐。他们俩都比我大十几岁。庆子哥下地回来经常给我捎几穗玉米,让奶奶给我煮了吃。一天晚饭后,天还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地 烤玉米 在乡下 我爱 颊齿 满脸通红 玉米叶 给你 庆子 黄色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