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术后患者疼痛现状及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魏丽丽 韩斌如 王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颅脑术后患者的疼痛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比较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前后的疼痛管理效果。结果: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组的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颅脑术后患者的疼痛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比较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前后的疼痛管理效果。结果: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组的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1),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适用于颅脑术后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 疼痛护理满意度 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神经阻滞对颅脑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军 余树春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4期530-531,共2页
目的观察颅脑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头皮神经阻滞对其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科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行头皮神经阻滞,对... 目的观察颅脑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头皮神经阻滞对其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科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行头皮神经阻滞,对比2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头皮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相当,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科术后 头皮神经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疼痛护理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艳芳 朱晓艳 张清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86-87,共2页
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急性疼痛,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影响术后康复,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开胸手术疼痛特点:涉及多个伤害感受器和传导系统,手术切口、韧带牵拉、胸内操作时牵开器的牵拉及术后置入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均可触... 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急性疼痛,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影响术后康复,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开胸手术疼痛特点:涉及多个伤害感受器和传导系统,手术切口、韧带牵拉、胸内操作时牵开器的牵拉及术后置入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均可触发交感和炎性反应,其导致的疼痛是所有外科手术中最剧烈的。临床上选用适当的镇痛方法,做好术后疼痛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不但疼痛护理经常被忽视,而且护士缺乏疼痛评估的系统知识及疼痛管理的技能,从而导致疼痛干预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程度 疼痛护理 开胸手 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管 术后康复 传导系统 伤害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及镇痛治疗认知程度
4
作者 范里莉 王炬 +3 位作者 曹敏 韩旭 石明兰 杨晓红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5期819-821,共3页
目的:为了解择期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及镇痛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择期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术后自控镇痛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对患者的调查显示50.78%认为术后疼痛属于正常。30.37%认为术后忍受疼痛... 目的:为了解择期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及镇痛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择期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术后自控镇痛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对患者的调查显示50.78%认为术后疼痛属于正常。30.37%认为术后忍受疼痛是应该的,70.68%认为术后疼痛仅为刀口痛,79.58%的患者不清楚术后疼痛会引起其他系统并发症。77.0%的患者对于术后镇痛治疗期间镇痛泵的管理方式完全不知道。讨论:患者对术后疼痛和术后镇痛治疗缺乏了解,要求护理人员应加强宣教有关术后疼痛和术后镇痛治疗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切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患者 术后疼痛 术后镇痛 认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止痛药应用与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郭玲 《北方药学》 2015年第4期191-191,共1页
目的:分析止痛药应用与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取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 目的:分析止痛药应用与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取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外科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后,不同的术后疼痛程度等级中患者的例数均不同,且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0级、1级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2级、3级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后,通过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其减轻疼痛程度,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康复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外科患者 术后疼痛程度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及疼痛程度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邵美汝 梁德尾 王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41-142,共2页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胃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胃癌根治术为常用的一种术式,可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手术可造成较大创伤,增加术后疼痛及并发症风险,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围手术期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降...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胃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胃癌根治术为常用的一种术式,可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手术可造成较大创伤,增加术后疼痛及并发症风险,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围手术期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康复十分重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将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并发症作为护理目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1].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旨在研究对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生存时间 外科手治疗 胃癌根治术后 新型护理模式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疼痛程度 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剖宫产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及护理特点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长洁 贺海丽 朱云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46-1348,共3页
以往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疼痛可达到重度,与开腹全子宫切术的疼痛相当,这种疼痛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严重伤害^([1])。因此,剖宫产术后采用镇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产妇剖官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比例... 以往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疼痛可达到重度,与开腹全子宫切术的疼痛相当,这种疼痛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严重伤害^([1])。因此,剖宫产术后采用镇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产妇剖官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比例也逐年增加^([2])。这类产妇与初产妇在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方面是否有区别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对比观察初产妇和经产妇对疼痛护理和总体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 疼痛程度 护理特点 患者 术后疼痛 疼痛护理 剖宫产术后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干预在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疼痛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曦 何小敏 林丽珍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3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究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在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3月—2021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选择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开颅减压术... 目的探究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在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3月—2021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选择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4例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模拟视觉量表(VAS)评分、Kolcaba舒适度量表(Kolcab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3、7 d后,研究组的VAS评分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Kolcaba评分高于参照组,且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44.28±4.19)分、(39.27±4.28)分,低于参考组的(47.27±5.74)分、(43.55±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3.81,P<0.05)。结论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行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感,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去骨瓣开颅减压 颅脑损伤 疼痛程度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纽曼系统为框架的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负担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高春芬 虞卫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972-975,共4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微创诊疗技术的具体呈现形式,由于其具有微创的特征,使得其近年来备受患者的青睐。大多数患者听闻过微创技术,但对于腹腔镜设备却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故对其手术具体的实施流程和术中配合要点知之甚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微创诊疗技术的具体呈现形式,由于其具有微创的特征,使得其近年来备受患者的青睐。大多数患者听闻过微创技术,但对于腹腔镜设备却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故对其手术具体的实施流程和术中配合要点知之甚少,认知上的偏差及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疼痛程度 心理负担 患者 护理模式 系统 纽曼 微创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清HMGB-1 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振军 王志红 张金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163-1165,共3页
急性胆囊炎(AC)是临床常见急腹症,文献[1]报道,AC位居急症腹部外科疾患第2位,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随微创外科技术发展与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 急性胆囊炎(AC)是临床常见急腹症,文献[1]报道,AC位居急症腹部外科疾患第2位,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随微创外科技术发展与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成为临床治疗AC的重要术式。目前临床关于高危AC手术时机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待局部炎症反应减轻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改善全身炎症反应[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急性胆囊炎 HMGB-1 术后疼痛程度 胆囊穿刺引流 T细胞亚群 水平变化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疼痛程度以及恢复效果的作用 被引量:36
11
作者 陈惠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3034-3036,共3页
踝关节骨折属于骨科临床常见的损伤,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因素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踝部肿痛、淤斑、无法行走等临床症状,给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负担。临床上对于踝关节骨折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但由于这类患者术后恢... 踝关节骨折属于骨科临床常见的损伤,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因素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踝部肿痛、淤斑、无法行走等临床症状,给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负担。临床上对于踝关节骨折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但由于这类患者术后恢复周期较长,其恢复效果与护理服务质量、功能锻炼以及相关并发症密切相关[1]。因此,采取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以及个性化的指导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了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疼痛程度及恢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日常活动能力 间接暴力 功能锻炼 外科手治疗 疼痛程度 患者术后 骨科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仪 蔡丽华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9期307-308,共2页
目的:了解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五指疼痛问答法对120例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原因。结果: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的程度不同,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结论:采取... 目的:了解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五指疼痛问答法对120例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原因。结果: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的程度不同,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如:做好心理护理、局部冷疗、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争取家属配合,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后患者 疼痛程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疼痛护理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璐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疼痛护理干预对改善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4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根据临床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22例患者。优质组采取优质疼... 目的探讨优质疼痛护理干预对改善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4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根据临床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22例患者。优质组采取优质疼痛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优质组和常规组术后各个时段的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术后8 h、24 h、48 h以及72 h的疼痛(Prince-Henry)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95.4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采取优质疼痛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疼痛护理 开胸手患者 术后疼痛程度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 郭晨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2期242-243,共2页
目的分析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外科手术患者96例,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VA... 目的分析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外科手术患者96例,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外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有较高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外科患者 术后疼痛程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群山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2期1394-1395,共2页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若未及时切除,可诱发全身性疾病。因此,临床多主张手术切除,以彻底清除病灶[1]。目前,临床治疗扁桃体炎的手术方式较多,传统扁桃体切除术,虽然操作简单,但手术创伤较大,术...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若未及时切除,可诱发全身性疾病。因此,临床多主张手术切除,以彻底清除病灶[1]。目前,临床治疗扁桃体炎的手术方式较多,传统扁桃体切除术,虽然操作简单,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产生多种并发症。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是一种新型手术方式,本研究将其用于慢性扁桃体炎治疗中,并与传统手术比较,对其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切除 低温等离子 术后疼痛程度 患者 临床治疗 方式 全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胸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4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胸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胸部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对照组32例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胸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胸部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对照组32例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组42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率75%,高于综合组患者的疼痛率7%,综合组患者总满意度93%,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胸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增长患者的睡眠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胸部后患者 疼痛程度 效果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盛云林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期178-178,192,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外科收治的162例手术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81)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n=81)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外科收治的162例手术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81)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n=81)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0级+I级疼痛率为67.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4%,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外科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其术后疼痛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外科患者 术后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模式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蓝妍琼 孙美珍 +1 位作者 姚月莲 陈淑娇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3593-3595,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模式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在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2019~2020年的住院患者,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37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40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院内常规性护理模式,即...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模式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在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2019~2020年的住院患者,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37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40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院内常规性护理模式,即患者入院时常规的入院宣教及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术前指导、心理和睡眠指导、疼痛宣教,术后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及镇痛用药指导;试验组患者实施改良疼痛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以及疼痛护理有效性。结果:试验组术后24 h和48 h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试验组术后24 h和48 h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模式 颅脑术后 患者疼痛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19
作者 陈冬娥 胡德英 +1 位作者 董英莉 张香兰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17-18,共2页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按腹部外科手术进行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按摩、音乐疗法等措施,术后7d采用Prince-...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按腹部外科手术进行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按摩、音乐疗法等措施,术后7d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患者 效果观察 腹部手患者 腹部外科手 术后疼痛程度 综合干预 Henry 观察组 疼痛护理 心理指导 常规护理 音乐疗法 疼痛评估 对照组 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苏桂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3期162-162,169,共2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本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双盲法划入常规组与综合组(n=40)。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综合组施以综合护理,比较病患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综合组VAS评分与SAS评...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本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双盲法划入常规组与综合组(n=40)。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综合组施以综合护理,比较病患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综合组VAS评分与SAS评分相对较低,与常规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1%)较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缓解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心脏外科患者 术后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