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NICU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解露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88-191,共4页
分析术后颅脑外伤患者行NICU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方法 将于2022年11月-2024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接受手术疗法,均入NICU,分别行NICU常规护理与NICU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 分析术后颅脑外伤患者行NICU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方法 将于2022年11月-2024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接受手术疗法,均入NICU,分别行NICU常规护理与NICU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明显,肢体功能提升幅度较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与言语反应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感下降明显,言语反应改善效果显著,P<0.05。结论 若颅脑外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入住NICU治疗,应注重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度,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率,改善患者言语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患者 术后 NICU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
2
作者 陆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到2024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患者满意度、情绪状态、呼...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到2024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患者满意度、情绪状态、呼吸功能、意识状态、心率、血压、体温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者总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对比两组情绪状态,护理前的差异不显著,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呼吸功能、意识状态、心率、血压、体温评分,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提升,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情绪状态,病情转归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 急诊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瓣减压术不同治疗时机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比较
3
作者 池海洋 刘忠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探索骨瓣减压术不同治疗时机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采取24 h后进行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24 h内进... 探索骨瓣减压术不同治疗时机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采取24 h后进行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24 h内进行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瓣减压术不同治疗时机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在24 h内进行手术的效果更好,可更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瓣减压术 不同治疗时机 颅脑外伤患者 临床疗效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力学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焦亚光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7-1237,共1页
大脑对人体极度重要,一旦人体大脑遭受冲击,人体的神经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导致人体健康状态深受影响。由王以进、张云然编写,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头颈部生物力学》一书系统介绍了人体头颈部生物力... 大脑对人体极度重要,一旦人体大脑遭受冲击,人体的神经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导致人体健康状态深受影响。由王以进、张云然编写,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头颈部生物力学》一书系统介绍了人体头颈部生物力学理论知识,对人体颅脑的损伤机制、动态响应及损伤力学原理进行说明,深入研究人体头颈部遭受撞击后的生存界限和颅脑损伤的建模、仿真及三维有限元分析,为颅脑外伤患者的急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治疗 人体大脑 颅脑损伤 生物力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 人体健康 颅脑外伤患者 头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文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2-0075,共4页
舒适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 2022年04月-2023年11月期间选取7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舒适护理干预)。结果 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舒适度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舒适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 2022年04月-2023年11月期间选取7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舒适护理干预)。结果 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舒适度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确保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全面康复,需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与专业化,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致力于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及心理舒适度,从而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康复,优化患者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舒适护理干预 功能康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操作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6
作者 周燕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探讨护理操作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纳入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颅内压监测以及相关的护理操作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探讨护理操作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纳入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颅内压监测以及相关的护理操作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颅内压、家属满意度、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颅内压、家属满意度、住院时间、死亡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护理操作用于重型颅脑外伤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操作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颅内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兴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72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根据分组依据(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72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根据分组依据(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术后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情况与预后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运动障碍,改善颅脑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 术后运动障碍患者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8
作者 邢占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5-0128,共4页
对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治疗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80位病患作为此次探究对象,均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取行常规开颅减压术,后者采取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病患各项参数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 对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治疗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80位病患作为此次探究对象,均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取行常规开颅减压术,后者采取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病患各项参数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以治疗后GCS指数作为标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以治疗后的BI指数作为标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患有重颅脑外伤的病患,可采取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方法 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昏迷状态,术后生活能力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外伤患者 神经外科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应激性高血糖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 被引量:8
9
作者 吕韶燕 吉木森 +2 位作者 孔宪如 蔡燕 金兆辰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RT-CGMS)对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血糖控制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17例,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RT-CGMS)对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血糖控制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17例,采用随机分层方法分为RT-CGMS组59例和普通血糖仪指尖血糖监测组(GM组)58例,两组均佩戴RT-CGMS 72 h(GM组盲法),比较两组血糖变异、低血糖发生率、ICU入住时间以及30 d死亡率差异。结果:RT-CGMS组血糖变异、低血糖发生率、ICU入住时间及死亡率明显低于GM组(P均<0.05)。结论:RT-CGMS较指尖血糖监测指导胰岛素治疗更有助于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不良事件,通过优化血糖控制,减少ICU入住时间,降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危重颅脑外伤患者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才 姚晓腾 +2 位作者 李王安 荆国杰 曾春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6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0月30日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医院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5... 目的观察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0月30日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医院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统计所有入组患者检查及检验开具时间、检查检验完成时间、相关科室会诊时间、到院时间、送手术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5 d及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析观察组阶段开展急诊绿色通道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检查及检验开具时间、检查检验完成时间、相关科室会诊时间、到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送达手术室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受伤到手术开始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GC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5 d、术后2周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通过开展急诊绿色通道可缩短救治时间,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7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的平均时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的平均时间、生理舒适程度、环境舒适程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偏瘫等重症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的平均时间、生理舒适程度、环境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偏瘫等重症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舒适度,提高环境和生理舒适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护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异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卿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1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异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1月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异氟醚麻醉+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进行丙泊酚麻醉+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异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1月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异氟醚麻醉+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进行丙泊酚麻醉+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恶心呕吐、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平均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5 min观察组血清NSE和血清S100β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7、15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丙泊酚麻醉的效果确切,可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加速患者术后清醒,维持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轻血清学异常波动,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丙泊酚 异氟醚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中蕊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第3期2193-2194,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护...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效果及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褥疮患者5例,观察组2例,两组对比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41.67%,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75%,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医院感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岳嵘 迪力达尔.阿不都克热木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手术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手术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物、手术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 临床疗效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胃液pH值监测的护理进展
15
作者 朱丽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34期4515-4516,共2页
关键词 胃管 PH值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气道及消化道管理研究
16
作者 任丽霞 赵冬梅 《饮食科学》 2019年第16期18-18,共1页
目的:探讨研究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气道及消化道管理。方法:选择140例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气道及消化道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 目的:探讨研究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气道及消化道管理。方法:选择140例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气道及消化道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对患者的气道及消化道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之后的气道顺畅情况和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康复的比较好。结论:对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气道及消化道进行管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脑外伤患者 气道管理 消化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模式用在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17
作者 刘婷婷 周瑞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143-145,共3页
针对性护理模式用在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收治的早期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针对性护理)两组。分析临床综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 针对性护理模式用在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收治的早期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针对性护理)两组。分析临床综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GCS指标比对照组高、HINSS和VAS指标低于对照组,指标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颅脑外伤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VAS、GCS、HNISS指标,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综合护理满意率、有效率高,并发症低,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模式 早期颅脑外伤患者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研究
18
作者 许国萍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6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通过颈外穿刺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甘露醇,对照组通过四肢其他部位穿刺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甘露醇。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通过颈外穿刺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甘露醇,对照组通过四肢其他部位穿刺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甘露醇。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97例为一次性穿刺成功,3例为二次穿刺成功,应用甘露醇后留置针置管时间为5天,未发生局部药物外渗。对照组100例患者中95例为一次性穿刺成功,应用甘露醇后留置针置管时间为3天,发生局部药物外渗2例。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甘露醇发生输液溶液外渗的机率明显低于四肢其他部位,置管时间相对其他部分长,能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颈外静脉 甘露醇 颅脑外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刘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5期4-7,共4页
探究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强化快速康复神经外科理念,在促进肢体恢复、改善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予以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取120例为对象展开研究,回顾分析入选对象临床资料,按照双... 探究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强化快速康复神经外科理念,在促进肢体恢复、改善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予以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取120例为对象展开研究,回顾分析入选对象临床资料,按照双盲法分组,各60例,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有效率;并采用Barthel 指数(BI)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20.00%相比较低,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86.67%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I评分(49.85±5.82)分较对照组(40.15±4.67)分,可见观察组改善情况更理想,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评分(38.71±2.81)分、下肢Fugl-Meyer评分(16.95±2.41)分较对照组(28.92±3.41)分、(14.33±0.71)分,可见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更好,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具有系统性、全面性优势,其在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取得了理想效果,不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能力,对于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拉近护患关系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 肢体功能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凤艳 吕思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6期42-42,44,共2页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法对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78例,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4周后观察两组的白蛋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白蛋白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法对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78例,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4周后观察两组的白蛋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白蛋白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生发生率方面,肠外营养组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均能有效维持机体的白蛋白供应情况,但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肠内 肠外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