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6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多方联动、多课共育、多师共导”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路径的探讨
1
作者 徐捷 马中霞 李秀荣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2-54,69,共4页
近年来,高校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比例持续增长。高校作为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的主要阵地,校园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多方联动、多课... 近年来,高校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比例持续增长。高校作为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的主要阵地,校园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多方联动、多课共育、多师共导”的有效预防艾滋病教育路径,为高校常态化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预防艾滋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情况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爱玲 乔亚萍 +1 位作者 苏穗青 王临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765-1766,共2页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感染(HIV抗体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现况分析,初步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实施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40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进行有关检测时间、感染原因、妊娠...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感染(HIV抗体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现况分析,初步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实施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40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进行有关检测时间、感染原因、妊娠结局、影响各种预防传播措施的实施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调查的40例孕产妇中,孕前已发现HIV阳性7例,孕期发现13例,产时发现20例。其中13例在孕期终止了妊娠,占32.5%。70.4%分娩的产妇和81.5%的新生儿服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96.3%婴儿采用了人工喂养方式。结论:现行的预防措施是可行的,能够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所接受。通过妇幼保健3级网络,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孕产妇的认识,加强对艾滋病毒感染孕产妇的管理和随访,促进孕产妇尽早接受HIV的咨询与检测,提高HIV的检测率,是深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HIV的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需求与障碍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临虹 方利文 +2 位作者 龚双燕 乔亚萍 苏穗青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1期10-12,15,共4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需求与服务利用障碍。方法对某艾滋病高发地区,自2003年以来截至2004年10月发现并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79%的孕产妇不愿意接受产前检查,5.17%的孕产妇...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需求与服务利用障碍。方法对某艾滋病高发地区,自2003年以来截至2004年10月发现并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79%的孕产妇不愿意接受产前检查,5.17%的孕产妇不愿意住院分娩,怕歧视、担心检查和住院分娩费用高等是孕产妇不接受孕产期保健的主要原因;96.43%的孕产妇愿意本人和给孩子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但只有87.50%的孕产妇服用了抗HIV药物,未服药的原因为临产急诊分娩,未得到检测结果,延误了孕产妇和婴儿的服药时机;89.29%的孕产妇希望其所生婴幼儿获得随访服务,但只有58.93%的婴幼儿得到过随访服务,其中51.52%的婴幼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得到首次随访;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感染情况是不愿意接受随访的主要原因;近7%的孕产妇不愿意或不知道要给所生的婴幼儿进行HIV抗体检测。结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艾滋病检测不及时、非住院分娩、婴幼儿随访服务薄弱、经济负担、社会歧视等问题,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利用的主要障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能力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服务需求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6
4
作者 田秀红 何纳 +6 位作者 姚经建 詹绍康 倪政 杨瑛 王烨 黄虹 张久华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预防艾滋病 安全套 推广使用 新大陆 哥伦布 西班牙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妇女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前 方利文 王临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18-1621,共4页
关键词 预防艾滋病 母婴传播 妊娠妇女 服务 干预措施 针对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媛媛 方利文 +6 位作者 王临虹 王前 龚双燕 张伟 李燕 孙定勇 莫云5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7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条件接近的两个地区作为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条件接近的两个地区作为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举办讲座和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等。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两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1 541名孕妇的调查,其中干预组933人,对照组608人。干预前两组对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干预组。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的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较为明显,因此,应继续开展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干预研究 知晓率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村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晶琦 杜晓娜 +1 位作者 韩卫民 周婷 《中国性科学》 2009年第1期3-6,13,共5页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在农村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农村2所学校623名初一、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61.3%、51.5%、66.0%的学生...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在农村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农村2所学校623名初一、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61.3%、51.5%、66.0%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与他人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无保护的性交行为和母婴途径传播。分别有21.5%、25.8%、20.4%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拥抱、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和共餐传播。有53.8%的学生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继续做朋友。有3.6%的学生报告曾有过性交行为。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杂志/书、广播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62.1%)。有73.7%的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结论:农村初中学生缺少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要重视农村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并通过受教育的学生,向家庭其他成员和同伴传播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农村 预防艾滋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HIV的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龚双燕 方利文 +4 位作者 王临虹 张伟 李燕 孙定勇 莫云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7年第4期314-316,320,共4页
目的了解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服务的利用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省(自治区)的15个县/市/区,对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检测发现的感染HIV的孕产妇346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结... 目的了解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服务的利用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省(自治区)的15个县/市/区,对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检测发现的感染HIV的孕产妇346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相关医疗记录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分阶段完成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相关行为、感染途径、PMTCT服务的利用情况等。结果346名感染HIV的孕产妇中94.80%接受过产前检查,95.95%住院分娩,其希望住院分娩的原因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58.28%),服务质量好(47.27%),收费低(33.33%),能够提供PMTCT服务(33.03%),保密性好(26.97%),交通方便(23.33%)等。87.57%的母婴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者占46.82%。感染HIV的孕产妇所娩婴儿中,89.02%采取人工喂养方式,满18月龄时进行HIV检测者占93.75%。检测后咨询包含PMTCT内容、民族和文化程度对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有影响作用(P<0.05)。结论感染HIV的孕产妇对PMTCT服务的需求特殊,PMTCT服务利用尚不足,检测后咨询及咨询内容影响抗病毒药物的规范应用。建议加强HIV/ADIS高发地区基础妇幼保健服务,提高妊娠妇女早期和孕中期HIV抗体检测水平,重视感染HIV孕产妇抗病毒药物的规范应用和安全助产,为感染HIV的孕产妇及所娩婴儿提供个性化的、综合的PMTCT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孕产妇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服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5例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梅 牟鸿江 +1 位作者 赵鸿 王伟人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62-163,共2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控制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15岁以下艾滋病儿童主要由母亲感染所致[1]。现对我省2005-2009年175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1资料与方法1.
关键词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产妇 所生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病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村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材料开发和健康教育活动创新性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智 李燕 +3 位作者 王兴田 郭光萍 石安萍 樊爱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773-2775,共3页
云南是全国艾滋病的高发地区,近年来,艾滋病逐步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流行,孕产妇HIV感染人数逐年上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为了支持全省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与昆明医学院在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 云南是全国艾滋病的高发地区,近年来,艾滋病逐步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流行,孕产妇HIV感染人数逐年上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为了支持全省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与昆明医学院在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云南省农村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进行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材料开发和健康教育活动创新性应用研究,增进了社区群众预防艾滋病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孕产妇H IV自愿咨询检测率。研究成果在全省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材料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农村地区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392名农村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调查研究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晶琦 何舒青 +2 位作者 王粉燕 王永红 张浩然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12期3-6,14,共5页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辽宁某农村地区1所学校392名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43.4%、36.2%、36.5%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与他...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辽宁某农村地区1所学校392名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43.4%、36.2%、36.5%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与他人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性交行为和母婴途径传播。分别有25.0%、19.6%、16.8%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拥抱、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和共餐传播。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杂志/书、广播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54.6%)。有76.9%的学生想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结论:调查结果提示我们,要重视农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并通过受教育的学生,向家庭其他成员和同伴传播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农村 预防艾滋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学生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迎华 王超 丁素琴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401-2404,共4页
[目的]评价在中小学中开展“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方法]2005年11~12月对全国5省市的212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加过“童心红丝带”活动的学校(以下简称“项目学校”)的学生在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 [目的]评价在中小学中开展“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方法]2005年11~12月对全国5省市的212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加过“童心红丝带”活动的学校(以下简称“项目学校”)的学生在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方面、艾滋病相关问题正向态度方面都要好于没有参加此项目的学校(以下简称“非项目学校”)学生。项目学校学生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正确方法、UNGASS指标等方面的答对率显著高于非项目学校。项目学校学生在态度方面较非项目学校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反歧视、关爱的态度,而且对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活动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在技能和行为能力方面,项目学校学生与非项目学校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童心红丝带”活动促进了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的改变,但对技能和行为能力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教育 评价 中小学生 预防艾滋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学生家长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迎华 丁素琴 +1 位作者 王超 贺娜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评价在中小学中开展“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对家长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2005年11~12月对5个项目省市的312名项目学校学生家长和358名非项目学校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项目学校家长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78.75... 目的评价在中小学中开展“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对家长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2005年11~12月对5个项目省市的312名项目学校学生家长和358名非项目学校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项目学校家长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78.75%)高于非项目学校(7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情况,项目学校与非项目学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5.1%的家长选择在学校开设正规课程作为孩子接受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途径,选择同伴教育的家长比例仅为16.1%,排第8位。结论同伴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相关知识水平,但对家庭和社区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需要进一步得到家长更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教育 评价 家长 预防艾滋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资源整合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爱玲 王临虹 +4 位作者 布的尔波 苏穗青 边绍勇 彭竟 王潇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年第6期779-781,共3页
目的通过收集四川省凉山地区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的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各环节上现有资源的投入和支持,探索凉山地区整合相关卫生资源促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定量调查的方法了解艾滋病感染孕产... 目的通过收集四川省凉山地区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的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各环节上现有资源的投入和支持,探索凉山地区整合相关卫生资源促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定量调查的方法了解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分娩所需费用,通过深入访谈和小组讨论等定性方法,获取目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资金和其他相关卫生资源的投入等信息,以及整合与利用情况。结果目前凉山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经费支持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默沙东艾滋病防治项目。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有关的支持分别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民政医疗救助等项目。某县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费用57.12%来源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新农合占34.21%,降消项目占5.22%,个人负担3.45%。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以及妇幼卫生相关项目和政策均对孕产妇艾滋病检测及住院分娩予以经费支持;而其他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的服务环节,如婚前保健、孕期保健、产褥期保健、儿童保健等服务得到支持和关注较少。建议在凉山的贫困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合理调配现有资源,关注和强调孕期保健、儿童保健,加大对发现孕产妇、艾滋病感染儿童的随访和指导服务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整合 凉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例临床护理工作者对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的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伟 刘婷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临床护士57人,并进行个别访谈。结果绝大部分临床护士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知之甚少,96.5%的护士能正确描述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40.4%以为蚊...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临床护士57人,并进行个别访谈。结果绝大部分临床护士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知之甚少,96.5%的护士能正确描述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40.4%以为蚊子叮咬可以传播HIV,70%的护士不知道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半成以上的临床护士对于生活中和工作中避免艾滋病的方法不了解。结论首先要提高临床护士的艾滋病的风险防范意识,其次是改变学习的形式和方法,把艾滋病的教育和职业风险防范教育始终贯穿于护士的在校教育、继续教育、岗前培训整个过程中。学校的艾滋病教育要加强日常生活预防HIV传播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预防艾滋病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大光 陈晶琦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 了解阜新市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 ,为教育部门制定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 ,对阜新市一所中学 61 1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90 %左右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通... 目的 了解阜新市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 ,为教育部门制定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 ,对阜新市一所中学 61 1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90 %左右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通过血液、共用注射器及性交途径传播 ,但知道艾滋病并不会通过同班上课和共用厕所传播的人相对较少 ,分别只有 75 0 %和 44 9%。只有 1 4 0 %的学生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不足 ,只有 6 6%的学生回答学校曾教过自己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结论 应重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预防艾滋病 知识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严丽英 许亚平 +2 位作者 沈云良 严军华 吴李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4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工作 预防艾滋病 中学生 效果分析 艾滋病知识 青少年学生 自我保健能力 人类健康 相关态度 接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博 李建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预防艾滋病 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 艾滋病病毒 传染病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媛媛 方利文 王临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3期229-231,共3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减少和避免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措施。在孕期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干预活动之一。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孕妇对其他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减少和避免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措施。在孕期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干预活动之一。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孕妇对其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接受和利用程度。孕妇接受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孕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率、检测前咨询率、检测后咨询率也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超 马迎华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以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为基础,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对北京市5所初中、4所高中的1257名学生分组进行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教学干预,对实验组进行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 目的以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为基础,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对北京市5所初中、4所高中的1257名学生分组进行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教学干预,对实验组进行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专题教育,在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学段、性别的学生,干预后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联合国艾滋病大会核心构建指南(UNGASS)指标全部回答正确率实验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除高中组学生外,实验组学生干预后态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相关拒绝技能情况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实验组同学更愿意与家长、同伴沟通艾滋病相关问题。结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学生态度的转变和拒绝技能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与家长、同伴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艾滋病 教育 生活技能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