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涂覆工艺对SHS陶瓷内衬复合管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曹金荣 赵忠民 张龙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由弱反应体系TiO_2+C+Al和Ni按不同比例配合,组成预涂覆剂,对钢管内表面进行预涂覆处理,然后采用主燃烧体系CrO3+TiO2+C+Al+NiO制备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研究预涂覆工艺对复合管合成和陶瓷/钢界面的影响。试验发现,不同的涂覆剂对燃烧... 由弱反应体系TiO_2+C+Al和Ni按不同比例配合,组成预涂覆剂,对钢管内表面进行预涂覆处理,然后采用主燃烧体系CrO3+TiO2+C+Al+NiO制备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研究预涂覆工艺对复合管合成和陶瓷/钢界面的影响。试验发现,不同的涂覆剂对燃烧特性、陶瓷层组织结构以及陶瓷孔隙度和硬度影响不大,但对陶瓷/钢界面影响显著。当预涂覆剂配比为TiO2+C+90%(质量分数)Ni时,燃烧合成的复合管陶瓷/钢界面结合良好,形成了以含富钛碳化物的CrNi合金过渡层,过渡层中富钛碳化物呈梯度分布。与未采用预涂覆工艺制备的复合管相比,梯度分布更明显,复合管内应力分布趋于合理,提高了金属/陶瓷结合的牢固程度,表征界面结合强度的抗剪强度值达到46.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陶瓷内衬复合管 预涂覆 陶瓷/钢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化炭黑预涂覆技术的色谱柱制备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仲来 石恩林 +2 位作者 付晓海 曾俊菱 俞发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81,共7页
采用石墨化炭黑(GCB)预涂覆技术对白酒分析专用色谱柱(LZP-930)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详细考察了所制备的色谱柱(LZP-930G)的性能参数,并对LZP-930G色谱柱的保留行为进行了评价,探讨了GCB对LZP-930G色谱柱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LZP-930... 采用石墨化炭黑(GCB)预涂覆技术对白酒分析专用色谱柱(LZP-930)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详细考察了所制备的色谱柱(LZP-930G)的性能参数,并对LZP-930G色谱柱的保留行为进行了评价,探讨了GCB对LZP-930G色谱柱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LZP-930G色谱柱的柱效、惰性、稳定性和极性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从而改善了酸类和醇类组分的分离选择性和色谱峰峰形,实现了白酒中53种易挥发和半挥发性微量组分的同时分离,且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63%和4.51%(n=5)。表明GCB预涂覆技术能够用于高性能白酒分析色谱柱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预涂覆技术 石墨化炭黑 白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炉管的预涂覆抑制结焦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树萌 王申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5-919,共5页
采用小试裂解评价实验装置对内径为10 mm、长为850 mm的小试炉管进行在线预涂覆,然后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对预涂覆后炉管的抗结焦能力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将有效组分为Si,Al,Si/Al,Si/Al/Ca的预涂覆试剂分别预涂覆后,SiO_2能明显在... 采用小试裂解评价实验装置对内径为10 mm、长为850 mm的小试炉管进行在线预涂覆,然后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对预涂覆后炉管的抗结焦能力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将有效组分为Si,Al,Si/Al,Si/Al/Ca的预涂覆试剂分别预涂覆后,SiO_2能明显在炉管内表面附着,而Al_2O_3不能单独在炉管内表面附着;当预涂覆Si/Al/Ca混合元素后,Si元素在表面元素的含量约为30%(w)、Al元素含量接近10%(w)、Ca元素含量接近5%(w)。在小试裂解结焦评价实验中,经过预涂覆后炉管的结焦量低于空白炉管,尤其是利用Si/Al/Ca混合元素预涂覆后,第1次裂解实验结焦量减少85%,第5次裂解实验结焦量仍能减少80%以上。炉管预涂覆对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炉管 预涂覆 抑制结焦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涂覆膜除粉技术的研究
4
作者 张阳 李福芸 李航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印刷过程中,印张要经过喷粉处理,喷粉既可以防止印张之间的粘结,又可以防止印张落下时蹭脏前一印张。经喷粉处理后的印刷品若要进行覆膜、过油或上光,必须要进行除粉。除粉装置采用了扫粉和粘粉相结合的结构。扫粉部采用3个毛刷辊,用... 在印刷过程中,印张要经过喷粉处理,喷粉既可以防止印张之间的粘结,又可以防止印张落下时蹭脏前一印张。经喷粉处理后的印刷品若要进行覆膜、过油或上光,必须要进行除粉。除粉装置采用了扫粉和粘粉相结合的结构。扫粉部采用3个毛刷辊,用一个大吸粉风箱罩住,粘粉部采用胶辊和热压钢辊、两辊边装有硬毛刷用以扫除辊上的墨粉,通过吸风管到喷粉过滤箱。对除粉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除粉各工艺参数的确定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粉 预涂覆 印后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涂覆焊片封装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禾 潘旷 +2 位作者 钟海锋 温丽 薛松柏 《电子工艺技术》 2020年第1期48-51,共4页
微电子封装技术为电子产品的各类模块提供着电气连接、机械支持、环境保护等重要功能,已经逐步成为实现高密度、多样化电子设备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然而,随着3D、SiP、SoC等高密度封装技术的兴起,微电子封装密度呈几何级增加,缺乏高效... 微电子封装技术为电子产品的各类模块提供着电气连接、机械支持、环境保护等重要功能,已经逐步成为实现高密度、多样化电子设备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然而,随着3D、SiP、SoC等高密度封装技术的兴起,微电子封装密度呈几何级增加,缺乏高效率的微电子封装方式已经成为了制约因素。因此,针对传统手工涂覆助焊剂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新型的低残留、高钎透率预涂覆焊片,并设计了相关的封装工艺,将组件配装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最后,依据预涂覆焊片研发了一种高度契合智能制造的自动化封装解决方案,为钎焊封装效率带来了革命性的改进,且已在多型产品上广泛应用。本研究对于电子产品组件"智能化"制造的需求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封装 预涂覆焊片 智能制造 助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预涂覆膜机上料卷装置的自动化改造
6
作者 张强 赵世英 齐元胜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5期45-45,共1页
为了提高国产1200型预涂覆膜机上料卷速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在原有的人工上料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设计成自动上料卷装置。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自动上料卷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和工作模拟,增加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给料传动。改... 为了提高国产1200型预涂覆膜机上料卷速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在原有的人工上料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设计成自动上料卷装置。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自动上料卷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和工作模拟,增加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给料传动。改造后的自动上料卷装置在实际生产中明显改善了给料速度,有效节约了上料辅助时间,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涂覆膜机 上料卷装置 丝杠传动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且耐腐蚀的预涂覆钢板及其制造
7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环境友好 耐腐蚀 预涂覆钢板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涂覆膜工艺与即涂覆膜工艺的探讨及比较
8
作者 周业岑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8-49,共2页
覆膜工艺是印刷企业中的一项重要工艺,覆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高低及档次水平。如果覆膜质量严重低劣,还会导致整批产品全部报废,而且,印刷品覆膜会带来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环境保护问题、员工身心健康问题,从... 覆膜工艺是印刷企业中的一项重要工艺,覆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高低及档次水平。如果覆膜质量严重低劣,还会导致整批产品全部报废,而且,印刷品覆膜会带来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环境保护问题、员工身心健康问题,从企业内部来讲,还要考虑成本问题、效率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覆膜工艺作一下比较及探讨。 以我厂为例,我厂现在同时采用两种覆膜工艺,一种是预涂覆膜工艺,一种是即涂覆膜工艺。不论是哪种工艺,覆膜质量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涂覆膜工艺 涂覆膜工艺 覆膜质量 比较 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涂覆膜重力流超滤工艺的过滤性能与滤饼层特性
9
作者 王绍铸 李星 +2 位作者 冯建勇 孙亚洲 路则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1-27,共7页
重力流超滤(GDM)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维护少等特点,但稳定膜通量较低、生物滤饼层性能仍需改善。针对GDM生物滤饼层对稳定膜通量作用的关键问题,构建了铝基絮体(ABF)预涂覆GDM(ABF-GDM)工艺,研究了其过滤性能和滤饼层特性,阐明了ABF... 重力流超滤(GDM)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维护少等特点,但稳定膜通量较低、生物滤饼层性能仍需改善。针对GDM生物滤饼层对稳定膜通量作用的关键问题,构建了铝基絮体(ABF)预涂覆GDM(ABF-GDM)工艺,研究了其过滤性能和滤饼层特性,阐明了ABF预涂覆层对生物滤饼层特性的作用机制。ABF-GDM工艺的稳定膜通量为6.70 L/(m^(2)·h),比GDM提高了19.22%;滤饼层阻力和膜孔阻力分别为2.11×10^(12)m^(-1)和1.99×10^(11)m^(-1),比GDM降低了21.60%和19.37%;稳定阶段对溶解性有机碳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10%和89.81%,比GDM提高了7.48%和5.92%。ABF预涂覆滤饼层可明显提高GDM生物滤饼层的粗糙度和多孔性,并降低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其中ABF-GDM的表面孔隙率达34.24%,比GDM高31.22%;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为723.40、1013.18 mg/m^(2),分别比GDM降低22.17%和31.92%。ABF预涂覆层可改变生物滤饼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关键菌属的相对丰度变化可直接影响生物滤饼层的形貌结构和生化组分,使得ABF-GDM的滤饼层粗糙多孔性增加、EPS含量降低、稳定膜通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超滤 预涂覆 铝基絮体 稳定膜通量 生物滤饼层
原文传递
双层预涂覆对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伯藩 史华忠 张细菊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63-767,共5页
采用双层预涂覆方法在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借助 EPMA,XRD和显微硬度计测定了熔覆涂层的化学成份、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 ,金属陶瓷涂层具有更均匀的显微组织和高的硬度 ,没有孔洞及裂纹产生。
关键词 双层预涂覆 激光熔覆 金属陶瓷涂层
原文传递
涂覆预处理对SiC增强铁基堆焊层组织的影响
11
作者 高振 杜晓东 +1 位作者 王金甲 宋自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0,117,共4页
采用PIRAC技术处理后SiC表面的涂覆层由Cr3Si,Cr7C3,Cr23C6等组成.通过等离子堆焊-后送粉技术制备SiC增强铁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未预涂覆SiC颗粒在涂层表层完全分解,由于分解产物碳、硅扩散不均匀,影响了各区域的成分.上部出现大... 采用PIRAC技术处理后SiC表面的涂覆层由Cr3Si,Cr7C3,Cr23C6等组成.通过等离子堆焊-后送粉技术制备SiC增强铁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未预涂覆SiC颗粒在涂层表层完全分解,由于分解产物碳、硅扩散不均匀,影响了各区域的成分.上部出现大量初生多边形状碳化物,中部为树枝晶,底部为不规则胞状晶.预涂覆SiC颗粒分布在涂层表面上,没有发生明显溶解,原始形态保持完好.SiC颗粒与基体之间包括界面反应区和过渡区,界面反应区由(Fe,Cr)7C3,(Fe,Cr)23C6碳化物和α-(Fe,Cr)固溶体组成;过渡区为固溶较多Cr元素的α-(Fe,Cr)固溶体,耐蚀性较好,形貌难以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 预涂覆 显微组织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CNTs预涂覆及预吸附处理缓解低压膜腐殖酸污染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丹 祝学东 +6 位作者 关羽琪 王凯伦 薛小雷 马燕林 栾桂荣 石洁 郭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4-446,共13页
以腐殖酸(Humic Acid,HA)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对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平板超滤膜进行预涂覆改性处理,并与等量MWCNTs分散状态时吸附处理HA对膜污染的缓解效果进行了... 以腐殖酸(Humic Acid,HA)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对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平板超滤膜进行预涂覆改性处理,并与等量MWCNTs分散状态时吸附处理HA对膜污染的缓解效果进行了对比,考察了MWCNTs在处理HA过程中缓解膜污染的机制.同时,分析了MWCNTs投量和溶液离子变化对MWCNTs吸附及截留作用缓解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预涂覆与吸附相比,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膜污染,其中,分散剂为乙醇的MWCNTs预涂覆层对膜污染的缓解效果最好.增加MWCNTs投量不能无限地提高其对HA的吸附及截留效果;添加Na^+会造成MWCNTs对HA的吸附及截留效果变差;添加Ca^(2+)能够提高MWCNTs对HA的吸附及截留效果.膜表面污染照片及膜电镜观测结果表明,乙醇分散MWCNTs在超滤膜(UF)表面形成的预涂覆层呈均匀的层状结构,HA被拦截在MWCNTs层的多孔结构内,不易进入PVDF膜膜孔,反洗时易脱附,可逆性高;纯水分散MWCNTs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预涂覆层易于团聚,HA容易透过MWCNTs涂覆层进而堵塞PVDF膜膜孔,可逆性低;MWCNTs预吸附处理后形成MWCNTs和HA的包裹体,不经微滤膜滤除,会在PVDF膜表面产生复合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多壁碳纳米管 预涂覆 吸附
原文传递
预涂膜复合工艺核心技术图解
13
作者 曹华 《印刷杂志》 1999年第12期43-46,共4页
为解决书刊封面(及其它纸制品)覆膜长期存在的起泡、脱膜、卷曲等质量问题,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对操作者健康的损害及易引发火灾的危险,印刷包装科研人员在近几年开发出多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为覆膜生产工艺注入大... 为解决书刊封面(及其它纸制品)覆膜长期存在的起泡、脱膜、卷曲等质量问题,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对操作者健康的损害及易引发火灾的危险,印刷包装科研人员在近几年开发出多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为覆膜生产工艺注入大量新的科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涂覆膜材料 热熔胶 覆膜工艺 纸张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毛化WC-Co硬质合金与铝的真空扩散连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丽霞 张若蘅 +1 位作者 杨景红 雷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98,133,共4页
采用机械方法对WC-Co硬质合金表面进行焊前毛化加工,然后采用BNi2钎料对毛化后的硬质合金表面进行预涂覆处理,最终利用毛化凸台在铝中的压入及界面元素的扩散反应实现WC-Co硬质合金与铝的真空扩散连接.结果表明,接头界面结构为:Al/Al3Ni... 采用机械方法对WC-Co硬质合金表面进行焊前毛化加工,然后采用BNi2钎料对毛化后的硬质合金表面进行预涂覆处理,最终利用毛化凸台在铝中的压入及界面元素的扩散反应实现WC-Co硬质合金与铝的真空扩散连接.结果表明,接头界面结构为:Al/Al3Ni+Al3Ni2+Al5Co2/Co-Ni(s.s)/W-Co-Ni/WC-Co.随着预涂覆温度的升高,W-Co-Ni化合物相的体积增大,界面由平齐向不规则演变;随着扩散温度的提高,Al3Ni+Al3Ni2+Al5Co2层厚度增加.当工艺参数增加时,接头抗剪强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当预涂覆温度为1 050℃,扩散连接温度为575℃,保温时间为90 min时,接头室温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51 MPa,明显高于未毛化接头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化 硬质合金 预涂覆 扩散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焊SiC增强铁基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振 杜晓东 +4 位作者 蒋延涛 汪峰 周丹 沈健 刘光复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6-160,共5页
采用粉末埋入反应辅助涂覆技术处理后,SiC表面产生由TiC、Ti5Si3、Ti8C5等组成Ti预涂覆层。通过等离子喷焊技术将经上述预涂覆的SiC颗粒与铁基合金熔覆于工件表面,制备SiC增强铁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Ti涂覆SiC颗粒增强涂层内颗粒... 采用粉末埋入反应辅助涂覆技术处理后,SiC表面产生由TiC、Ti5Si3、Ti8C5等组成Ti预涂覆层。通过等离子喷焊技术将经上述预涂覆的SiC颗粒与铁基合金熔覆于工件表面,制备SiC增强铁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Ti涂覆SiC颗粒增强涂层内颗粒得到保留,受高温作用会发生一定分解,分解产物改变了基体的成分,进而影响基体的结晶模式和组织形态,出现了树枝晶和多边形块状碳化物。Ti涂覆SiC颗粒的颗粒增强作用以及分解产物的产生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作用,使得复合涂层的平均硬度高于纯铁基涂层,表面的维氏硬度值最高可达961 HV0.2,但SiC颗粒在基体中分布稀疏,颗粒增强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涂覆 显微组织 界面反应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中心管式带缆设计理论研究及GYDXTW 576 B1.3研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明当 冯雅娟 《现代传输》 2011年第5期46-51,共6页
目前光缆网络建设中带状光缆的用量呈快速增长。本文简要介绍法尔胜光通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在特大芯数中心管式带缆方面的结构设计、工艺研究和技术创新,并介绍576芯中心管式光纤带光缆研发成果,供业内同仁参考。
关键词 中心管式带缆 24芯光纤带 24盘光纤带绞制 螺旋绞 内循环预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