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
1
作者 张艳 梁玉振 +1 位作者 陶源 顾树江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06-109,163,共5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预后效果分亚组(预后良好者为观察1组、预后不良者为观察2组)。比较不同组别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NLR、PLR、RDW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期患者的NLR、PLR、RDW较Ⅲ期、Ⅳ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NLR、PLR、RDW较观察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RDW升高以及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病发后NLR、PLR、RDW水平显著上升且分期越高则水平越高,3个指标升高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效果 淋巴结转移 判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模式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罗艳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200-0203,共4页
以白内障患者为对象,研究其围术期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作为病例抽样时间,纳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眼科收入的白内障患者80例开展分组研究,分组方法应用奇偶数字法,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 以白内障患者为对象,研究其围术期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作为病例抽样时间,纳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眼科收入的白内障患者80例开展分组研究,分组方法应用奇偶数字法,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n=40),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针对两组术后视力恢复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术后视力恢复率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白内障围术期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白内障 围术期 预后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行为及预后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朴雪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1100例,根据护理研究选择时间划分的方式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后所改变患者的认知行为以及临床...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1100例,根据护理研究选择时间划分的方式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后所改变患者的认知行为以及临床预后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行为,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综合护理 认知行为 预后效果 康复效果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脊柱骨折后对于患者临床预后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毛贵超 洪钦 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8-0181,共4页
评价分析脊柱骨折后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预后效果。方法 时间范围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0月,病例对象来源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8例脊柱骨折患者,分组处理遵循随机数表法,均匀评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 评价分析脊柱骨折后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预后效果。方法 时间范围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0月,病例对象来源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8例脊柱骨折患者,分组处理遵循随机数表法,均匀评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各纳入4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研究指标有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心理状态、自理能力以及脊柱功能。结果(1)并发症及生存质量:前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后者四项指标分值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心态和脊柱功能:前者情绪分值观察组护理后比对照组低,后者护理后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分观察组均显著更高,与对照组的结果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有(P<0.05)。结论 脊柱骨折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其今后的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还能规避和减少并发症,确保患者保持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 脊柱骨折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陈小媚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119-121,共3页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所有诊断需实施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再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将之分为对照组(60例)和...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所有诊断需实施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再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将之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住院时间、引流管的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16.67%,χ^(2)=9.886,P=0.002);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0%vs.75.00%,χ^(2)=15.686,P<0.001)。结论 手术期护理可缩短甲状腺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还能够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率,可促进预后改善,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模式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钟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基础护理组(n=40)、循证护理组(n=40)。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基础护理组(n=40)、循证护理组(n=40)。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程度、肿胀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骨密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护理组,住院费用低于基础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基础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Wards三角、大粗隆、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基础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基础护理,能够加速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骨密度,减轻疼痛及肿胀,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预后效果
原文传递
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预后效果分析
7
作者 刘秀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82-0085,共4页
分析康复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预后恢复效果。方法 将医院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比较预后效果。结果 康复效果及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2.50%及康复护理满意度95.00%高... 分析康复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预后恢复效果。方法 将医院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比较预后效果。结果 康复效果及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2.50%及康复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72.50%及康复护理满意度75.00%。预后恢复方面,观察组ADL评分(65.27±8.56)分、BI指数(58.76±3.71)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60.33±9.74)分、BI指数(28.30±3.64)分,NIHSS评分(13.07±1.87)分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15.22±2.75)分,且FMA评分(56.87±3.89)分、QOL-BREF评分(40.27±3.13)分高于对照组FMA评分(53.74±4.11)分、QOL-BREF评分(35.22±3.07)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风后遗症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可提高预后,促进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后遗症 康复护理 预后效果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式及预后效果
8
作者 黄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93-0196,共4页
手术室护士实施不同的护理配合方式,探究其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二零二二年七月至二零二三年六月,选取手术室行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分为人数均等的常规配合组和优质配合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配合方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 手术室护士实施不同的护理配合方式,探究其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二零二二年七月至二零二三年六月,选取手术室行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分为人数均等的常规配合组和优质配合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配合方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之间的组间差异。结果 两组相比,优质配合组患者的SAS、SDS等心理状态评分相对较低,两组患者资料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相比,优质配合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配合程度和苏醒躁动评分等临床护理指标相对较好,两组患者资料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相比,优质配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0 %)以及医师护理满意度(90.00 %)相对较高,两组患者资料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不同的护理配合方式能够带给患者和医师不同的治疗体验,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疾病临床指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两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其预后治疗效果,因而需要医务人员给予重视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配合 全身麻醉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引流术的综合护理预后效果分析
9
作者 付婷 张静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76-0179,共4页
研究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引流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对预后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引流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 研究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引流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对预后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引流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引流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气胸引流术 综合护理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干预预后效果
10
作者 央金拉姆 次旺白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98-0101,共4页
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干预预后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选取我院2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n=1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10)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比预后效果。结果 两组之间比较,... 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干预预后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选取我院2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n=1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10)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比预后效果。结果 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干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干预,预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 休克 急诊护理干预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全面护理对胃溃疡患者预后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探究
11
作者 王立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58-0161,共4页
针对胃溃疡(gastriculcer,GU)患者处于预后阶段,护理工作开展时结合整体全面护理模式,获得护理效果以及产生的睡眠质量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的患者均实施GU治疗,共取72例,时间段设置为2021年1月-2023年6月。依据接诊治疗的先后顺序... 针对胃溃疡(gastriculcer,GU)患者处于预后阶段,护理工作开展时结合整体全面护理模式,获得护理效果以及产生的睡眠质量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的患者均实施GU治疗,共取72例,时间段设置为2021年1月-2023年6月。依据接诊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行运营整体护理模式。结论 对比两组症状评分,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腹痛、反酸、烧灼感评分间未见差距,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各种症状评分,P<0.05。对比两组PSQI评分,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值未见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SAS、SDS评分,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未见区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U患者展开护理中,整体全面护理的实施,对于预后效果、睡眠质量形成的积极影响明显,在临床中,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预后效果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分析
12
作者 程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33-036,共4页
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采取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通过椎次全切除术治疗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各方面情况变化。结果 与术前患者的情况相比,术后4... 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采取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通过椎次全切除术治疗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各方面情况变化。结果 与术前患者的情况相比,术后4周患者的Harris评分、神经功能、伤椎椎体前缘、后缘压缩高度、Cobb’s角度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患者的预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较为理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创伤 脊髓损伤 椎次全切除术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敏感指标对于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标、预后效果的影响观察
13
作者 李孟迪 宿丽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2-0185,共4页
分析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护理敏感指标对其营养指标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4例肾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抽签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47例作为参照组,另47例作为观... 分析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护理敏感指标对其营养指标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4例肾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抽签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47例作为参照组,另47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对参照组进行干预,使用护理敏感指标对观察组进行干预,对比2组营养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营养指标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对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护理敏感指标可获得良好效果,不仅可进一步优化患者营养指标,并且可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对患者满意度及预后效果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敏感指标 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指标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分析
14
作者 董丽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9-062,共4页
研究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病例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6例进,从2022年1月22日起到2024年5月22日截止,根据不同就诊方式,以及急救时间、质量等进行划组,组名:对比组(自行送诊,n=33例)... 研究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病例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6例进,从2022年1月22日起到2024年5月22日截止,根据不同就诊方式,以及急救时间、质量等进行划组,组名:对比组(自行送诊,n=33例)和观察组(通过120急救送诊,n=33例),统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①致残率数据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死亡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②短时院前急救组与长时院前急救组死亡率和致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③普通院前急救组和优质院前急救组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残率差异显著(P<0.05)。④神经功能数据属观察组数据更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院前急救质量、院前急救时间等做出改变,对患者的抢救效果更好,改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时间 预后效果 急性脑卒中 自行送诊 致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刺配合骨伤护理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预后效果的探析
15
作者 辛凌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61-0164,共4页
探析中医针刺配合骨伤护理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 对河北省滦平县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32例患者进行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将132例中的66例安排在对照组,剩余的66例安排在观察组,分别将中医针刺... 探析中医针刺配合骨伤护理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 对河北省滦平县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32例患者进行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将132例中的66例安排在对照组,剩余的66例安排在观察组,分别将中医针刺治疗和中医针剂治疗配合骨伤护理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痛及下肢麻痛程度、运动障碍程度和功能状态、治疗总有效率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次比较的指标结果全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针刺配合骨伤护理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提升腰椎预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 骨伤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抗生素治疗策略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及预后效果分析
16
作者 陆波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41-0044,共4页
明确个体化抗生素治疗策略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确诊为脓毒症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药敏试验及个... 明确个体化抗生素治疗策略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确诊为脓毒症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药敏试验及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抗生素治疗方案;对照组则按照标准指南进行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炎性指[标血常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APACHEⅡ评分、WBC、CRP、PCT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抗生素治疗策略在脓毒症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还显著改善了APACHEⅡ评分和炎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抗生素治疗 脓毒症患者 有效性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对预后效果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徐思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90-0193,共4页
探讨将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取得的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收的80例患者进行医学研究,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的护理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 探讨将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取得的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收的80例患者进行医学研究,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的护理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评分等指标。结果 护理后的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应激反应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效果极其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同时还能够让护患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 手术室护理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肖进 王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26-0130,共5页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群体之中开展危重症专职护理对其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参与者都是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群体,最早入组时间为2022年6月,最晚入组时间为2023年12月,参与研究的患者...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群体之中开展危重症专职护理对其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参与者都是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群体,最早入组时间为2022年6月,最晚入组时间为2023年12月,参与研究的患者数量共计58例,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个组别,其中实施常规干预的29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的29例患者定为研究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群体之中开展危重症专职护理对其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长、机械通气时长还有住院时长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aCO2、PaO2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护理后研究组PaCO2、PaO2指标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于在重症监护室开展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方案至关重要,危重症专职护理能够有效优化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验,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症状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专职护理 ICU呼吸衰竭患者 预后效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研究
19
作者 董朋 吴长周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究对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 目的 探究对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内镜组,再将开展开颅显微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显微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出血量变化情况、出院时脑出血症状缓解评分、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和手术预后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脑部血肿都得到了有效清除,并且使用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残余血量更少,对血肿部位的清除更为彻底(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脑出血不适症状表现都低于5分(P>0.05);两组均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获得了较好预后,并且内镜组预后情况更加理想(P<0.05);内镜组出现术后并发症概率更低(P<0.05)。结论 对于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无论是内镜手术还是开颅显微手术,都能有效清除其脑部血肿,缓解其脑出血症状,并且超过半数患者在治疗后都能获得较好预后,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功能改善及远期预后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广全 王晓晨 +2 位作者 高峰 方思华 许邦龙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857-85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龄冠心病患者13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PCI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远期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龄冠心病患者13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PCI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远期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与F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PCI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远期预后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