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采出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深度处理
1
作者 胡君杰 黄兴俊 +3 位作者 雷成 杨敏 兰元宵 罗建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74-4680,共7页
页岩气采出水中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反渗透膜处理往往也难以达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对比了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臭氧催化耦合活性炭吸附三种工艺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效果,考察了前两个工艺对采出水中小分子有机物深度处理的影响... 页岩气采出水中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反渗透膜处理往往也难以达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对比了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臭氧催化耦合活性炭吸附三种工艺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效果,考察了前两个工艺对采出水中小分子有机物深度处理的影响因素及耦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在pH为8左右、反应时间120min、臭氧投加量0.8g/L的最佳反应条件下,臭氧消耗量m(O_(3))∶m(COD_(Cr))=3.58,COD_(Cr)从143mg/L降低至68.6mg/L,去除率52.03%。活性炭吸附工艺在pH为8左右、反应时间90min、活性炭填充比30%的最佳反应条件下,COD_(Cr)从143mg/L降低至103.2mg/L,去除率只有27.83%。臭氧催化耦合活性炭工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臭氧消耗量m(O_(3))∶m(COD_(Cr))=2.78~2.88,COD_(Cr)从143mg/L稳定降低至25~34mg/L,去除率在76.2%~82.5%,可见臭氧催化耦合活性炭工艺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采出水 小分子 臭氧催化氧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降解页岩气采出水耐盐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金艳 张永红 +3 位作者 宋兴福 连伟 何化 于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2-729,共8页
以不同高盐废水和土壤样品为菌源,从中分离筛选出对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机物具有最佳降解效果的优势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核糖体DNA(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菌株生长过程中产生分解尿素的尿素酶和硫化... 以不同高盐废水和土壤样品为菌源,从中分离筛选出对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机物具有最佳降解效果的优势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核糖体DNA(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菌株生长过程中产生分解尿素的尿素酶和硫化氢,能水解利用淀粉和还原硝酸盐。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该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NaCl质量分数为0~8%下生长良好,属于中度耐盐菌;菌株生长的最佳pH值为5~7,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采出水 耐盐菌 高盐废水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采出水处理及回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毅霖 罗臻 +1 位作者 张晓飞 谭树成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9年第1期44-47,62,共5页
介绍了页岩气采出水的产排特征,国内页岩气采出水的处理及回用现状,并总结出3项采出水处理技术,即:回注、简单处理后回用及处理至SY/T 6596—2004《气田水回注方法》达标,进行回注,以采出水复配压裂液为主要污水。这3种处理方式可以处... 介绍了页岩气采出水的产排特征,国内页岩气采出水的处理及回用现状,并总结出3项采出水处理技术,即:回注、简单处理后回用及处理至SY/T 6596—2004《气田水回注方法》达标,进行回注,以采出水复配压裂液为主要污水。这3种处理方式可以处理页岩气采出水,为污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做技术储备,并降低采出水对土壤、地表水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采出水 处理技术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昊 包凯 +3 位作者 谢凯玲 李成龙 王玉海 王曦 《环境影响评价》 2020年第5期54-57,共4页
页岩气开采采出水处理是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难题,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优势,但尚未工程化应用。在对某页岩气开发区采出水水质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了处理单元的初步选择,形成了... 页岩气开采采出水处理是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难题,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优势,但尚未工程化应用。在对某页岩气开发区采出水水质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了处理单元的初步选择,形成了“均质缓冲池+A 2 O-MBR+芬顿氧化+中和沉淀”的物化-生化联合处理工艺,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来自榨菜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对采出水中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辅以絮凝沉淀和高级氧化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处理出水水质;经建设运行的800 m 3/d物化-生化联合处理工程处理后的页岩气采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和出水稳定性,对国内页岩气开发废水处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采出水 物化处理 生物处理 工程应用 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碱软化和电催化氧化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 唐益洲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2年第3期41-45,60,共6页
针对页岩气采出水水质特点,对其进行了双碱软化和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研究,对比了碱一Ca(OH)_(2)和NaOH的软化效果,同时考察了碱二NaCO_(3)投加量、电催化氧化pH、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等关键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的软化效... 针对页岩气采出水水质特点,对其进行了双碱软化和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研究,对比了碱一Ca(OH)_(2)和NaOH的软化效果,同时考察了碱二NaCO_(3)投加量、电催化氧化pH、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等关键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的软化效果明显优于Ca(OH)_(2),当pH为11.0,Na_(2)CO_(3)投加量2000 mg/L,经双碱软化处理后,COD_(Cr)从757.68 mg/L降至478.14 mg/L,去除率为36.89%,硬度从2400 mg/L降至110 mg/L。电催化氧化的优化参数为:pH为8、电流密度15 mA/cm^(2)、极板间距2 cm,反应30 min,出水COD_(Cr)为25.16 mg/L,去除率达94.74%,反应过程电流效率和能耗分别为79.94%和15.92 kW·h/kgCOD_(Cr)。最终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采出水 硬度 化学需氧量 双碱软化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高铁酸盐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丹 徐烽淋 +3 位作者 梅绪东 何敏 张思兰 王朝强 《辽宁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1207-1210,1287,共5页
采用原位高铁酸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考察反应初始p H、反应时间(t)、催化剂与氧化剂配比(Wi)、氧化剂浓度(Ci)及反应温度(T)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 H为11、反应时间为30 min、催化剂与氧化剂配比为0.15、氧... 采用原位高铁酸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考察反应初始p H、反应时间(t)、催化剂与氧化剂配比(Wi)、氧化剂浓度(Ci)及反应温度(T)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 H为11、反应时间为30 min、催化剂与氧化剂配比为0.15、氧化剂为3.9 g/L、反应温度为20℃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为57.98%。通过响应曲面法对初始p H、反应时间、催化剂和氧化剂配比进行优化,优化后条件为:初始p H为10.5、反应时间为35min、催化剂和氧化剂配比为0.14时,COD去除率达到5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高铁酸氧化法 页岩气采出水 响应曲面法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吸附剂对页岩气采出水中Li^(+)的吸附性能
7
作者 陈贵靖 李希凡 +4 位作者 李鑫 陈俊 刘昌辉 李波 刘百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28-2436,共9页
从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效回收锂(Li^(+))资源可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研究利用化学沉淀法和沉析法分别制备了铝基吸附剂粉体和颗粒,研究了吸附剂材料对页岩气采出水中Li^(+)的吸附行为,剖析了页岩气采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对吸附剂吸附行为... 从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效回收锂(Li^(+))资源可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研究利用化学沉淀法和沉析法分别制备了铝基吸附剂粉体和颗粒,研究了吸附剂材料对页岩气采出水中Li^(+)的吸附行为,剖析了页岩气采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对吸附剂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吸附剂的饱和吸附容量达到7.0 mg·g^(−1),颗粒吸附剂的饱和吸附容量为3.8 mg·g^(−1),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水质的页岩气采出水均有吸附效果;然而,颗粒吸附剂在不含溶解性有机物的模拟页岩气采出水中的饱和吸附容量为5.0 mg·g^(−1)。在固定床吸附实验中,颗粒吸附剂能回收废水中93.5%的Li^(+),但是模拟页岩气采出水组的解吸液中Li^(+)的质量浓度为96.2 mg·L^(−1)高于实际页岩气采出水组(58.8 mg·L^(−1))。因此,实际页岩气采出水中的有机物会严重抑制铝基吸附剂的吸附和解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采出水 铝基吸附剂 吸附容量 有机物 Li^(+)吸附
原文传递
页岩气增产采出水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万书宇 李辉 +5 位作者 刘石 胡恒 秦柳 周鋆 徐冀林 沈栩锐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0年第2期11-15,60,共6页
针对页岩气增产采出水易起泡,难以平稳蒸发脱盐的问题,利用"预处理+多效蒸发"处理方法,对井站两种不同性质的采出水进行中试,连续监测各工艺单元处理后水质及蒸发出水水质。结果表明:通过破乳混凝、催化氧化、电荷中和及除硬... 针对页岩气增产采出水易起泡,难以平稳蒸发脱盐的问题,利用"预处理+多效蒸发"处理方法,对井站两种不同性质的采出水进行中试,连续监测各工艺单元处理后水质及蒸发出水水质。结果表明:通过破乳混凝、催化氧化、电荷中和及除硬等步骤,能够完全消除泡排水起泡性;中试稳定运行7d,两种泡排水蒸发出水水质稳定,COD浓度<55mg/L,NH4^+-N浓度<18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Cl^-浓度<21mg/L,满足DB 51/190-1993《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增产出水 起泡性 多效蒸发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