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语音译外来语之我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梅 沈雪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6-39,共4页
日本在引进西方文明的过程中,由战前的汉字译语转变为战后的音译外来语,并呈不可逆之趋势。随着音译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开始浮现,不同来源的外语,译成日语片假名时往往被误以为是同一个词,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片... 日本在引进西方文明的过程中,由战前的汉字译语转变为战后的音译外来语,并呈不可逆之趋势。随着音译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开始浮现,不同来源的外语,译成日语片假名时往往被误以为是同一个词,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片假名外来语有滥用之嫌的说法持肯定态度。可见,对片假名外来语的引进进行反思和适当的限制对规范日语的使用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语 音译外来语 便利 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外来语的音译琐谈 被引量:5
2
作者 耿智 《中国科技翻译》 1997年第2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英语外来语 音译外来语 音译外来 汉语词汇 科学技术 琐谈 外来词语 钱钟书 译词 爱克米螺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日语的音译外来语 被引量:1
3
作者 修德健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8年第1期27-32,共6页
关于日语的音译外来语修德健本文将着重就江户时期确立起来的外国地名的文字书写形式在进入明治时期以后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若干问题加以考查和论述。考查资料多选自这一时期大量出版的有关地学和地理学方面的著作或译著,其中最主要的... 关于日语的音译外来语修德健本文将着重就江户时期确立起来的外国地名的文字书写形式在进入明治时期以后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若干问题加以考查和论述。考查资料多选自这一时期大量出版的有关地学和地理学方面的著作或译著,其中最主要的是积极倡导西学的先驱福泽谕吉的编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地名 汉字书写 日语汉字 音译 汉字音 音译外来语 福泽谕吉 汉译 固有名词 江户时期
原文传递
汉语外来语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44-48,共5页
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的品格,也孕育出民族的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心理经过遗传作用,逐渐积淀并固化下来,从而又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语言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也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决定着民族语言自身结构模式的建... 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的品格,也孕育出民族的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心理经过遗传作用,逐渐积淀并固化下来,从而又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语言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也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决定着民族语言自身结构模式的建立,而且也决定着民族语言对外来成分的吸收和改造。外来语是民族语言中主要的外来成分,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译外来语 汉民族文化心理 民族语言 汉语 外来语 汉文化 外来文化 意译 主要表现 综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外来语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黄伟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7-82,共6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来语的引进方式及数量多寡不仅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特征,也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征。中日两国外来语引进方式和数量的差异,除了有语言表记符号不同和引进历史长短不同的原因之外,中国保守性的文化特征和日本开放性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来语的引进方式及数量多寡不仅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特征,也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征。中日两国外来语引进方式和数量的差异,除了有语言表记符号不同和引进历史长短不同的原因之外,中国保守性的文化特征和日本开放性的文化特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用和语 借用汉语 音译外来语 意译外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音译外来词探讨
6
作者 徐辉 《安顺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3-54,95,共3页
汉语在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吸入了大量的外来词,外来词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音译、意译等方法,但音译外来词的使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有人赞同,有人排斥。文章就音译外来语的来源、译法及使用规范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外来语 音译外来语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日文科技资料的翻译
7
作者 裴国栋 《运城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3-74,共2页
科技翻译不同于其它,有其独特的要求和规律。首先要熟悉原文的特性,再要准确把握译名,力求译文逻辑严密、概念清楚。
关键词 日文 片假名 音译外来语 译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谐音与日本文化(中)
8
作者 甘能清 《日语知识》 2001年第11期11-11,共1页
(四)人名,地名中的谐音 从表面上看,人名只是人们用语言区别人的特定标志,每个人名都有具体的确定所指,千万个人名只是相区别的语言个体存在.实际上,无论是人名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含义,都同相应的社会、文化紧密相关.有学者认为,人名... (四)人名,地名中的谐音 从表面上看,人名只是人们用语言区别人的特定标志,每个人名都有具体的确定所指,千万个人名只是相区别的语言个体存在.实际上,无论是人名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含义,都同相应的社会、文化紧密相关.有学者认为,人名是各民族人民历史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风俗、信仰、希冀、向往和艺术创造以及它们与历史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谐音 日本文化 人名 地名 音译外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拿莫温”说起
9
作者 周良沛 《当代思潮》 1996年第5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 解放前 “阶级” 音译外来语 研究生英语 劳动强化 社会主义国家 石雕 工人阶级 建筑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养生
10
作者 李兆南 《祝您健康》 1996年第4期11-11,共1页
"幽默"这个词系音译外来语,是二十年代林语堂把它介绍到中国来的;幽默感在英汉字典里解释为:是一种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关键词 幽默感 音译外来语 林语堂 二十年代 英汉 苏格拉底 字典 词系 养生 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