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记》中音乐本质论的意义变化——以汉代、宋元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范名简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音乐本质论是《乐记》音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般认为,《乐记》以“和”为音乐的本质。在汉代,“和”的理解基于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的多元错综;而宋元时期,“和”的理解基于《中庸》“已发”而言。在汉代,《乐记... 音乐本质论是《乐记》音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般认为,《乐记》以“和”为音乐的本质。在汉代,“和”的理解基于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的多元错综;而宋元时期,“和”的理解基于《中庸》“已发”而言。在汉代,《乐记》中所有关于“天地”“阴阳”的内容都只为了给儒家的礼乐思想寻找宇宙论的依据,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儒家音乐观的合理性,表现为以“天道”为自身理论的支撑。而宋元时期,理学阐释的实质是把宇宙中的“阴阳”与人世间的“礼乐”等同起来,纳入“天理”的范畴,从而把宇宙的规律与社会的准则等同起来,因此对于音乐的论述更为抽象,更为哲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质 礼乐 阴阳 已发 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翼音乐本质的追寻与上海音乐“神话”的建构——中国共产党与上海左翼音乐运动探赜
2
作者 陈红旗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9-37,共9页
在对现代革命和社会变革的热切期望中,中国共产党人与进步音乐工作者一起,以音乐作为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工具,他们期待借助音乐的力量去影响民众的精神生活、价值信条和自我抉择,从而助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程。在诸多爱... 在对现代革命和社会变革的热切期望中,中国共产党人与进步音乐工作者一起,以音乐作为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工具,他们期待借助音乐的力量去影响民众的精神生活、价值信条和自我抉择,从而助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程。在诸多爱国音乐和“音乐救国”呼声的背后,不仅展现出明显的左翼元素和丰富的思想主题,还展露出寓居上海的左翼知识分子极力鼓动民气去反帝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意图,更彰显了他们宣传抗日救国、针砭时弊和为大众疾苦歌哭的努力。上海全面沦陷以后,微弱的上海左翼音乐的声音只能通过给一些古诗词谱曲的方式来隐喻爱国人士的爱国情怀,或者隐含在进步乐人的哀叹和对沦陷区百姓苦难遭际的观照之中。20世纪20—40年代的革命音乐、左翼音乐和抗战歌曲呈现出惊人的鼓动性,也呈现出厚重的爱国精神和感奋人心的力量,因为它们饱含着一代进步音乐人在现代文艺演进过程中的自我认同、主动作为、自主选择、意志投射和生命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左翼音乐运动 音乐本质 音乐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调研中探求音乐本质
3
作者 王琦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7期182-184,共3页
认知科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涌现的一门跨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关注于智能系统的运作原理,包括自然和人工智能系统。在这个领域中,牵涉到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对于了解整个音乐史学这门学科... 认知科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涌现的一门跨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关注于智能系统的运作原理,包括自然和人工智能系统。在这个领域中,牵涉到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对于了解整个音乐史学这门学科而言,实践调研是其首要步骤,而实地调查法则强调参与观察,要求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要共同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这样才能更加横向深入了解和认识其发展,并了解考察音乐与其他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实地考察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实地考察,与其密切交往,是研究音乐的首要步骤,也是外人看古知今、看今认古的入口。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一手史料,对逐渐揭示音乐更深层次的意义,认识音乐的本质是极为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调研 史料 音乐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美学的哲学性质、人类学事实与艺术学前提以及音乐本质力量的先在性——由2011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议题引发的三个讨论与进一步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韩锺恩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5-13,共9页
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自1978年召开首届迄今已逾八届,笔者第三届起参加各届会议。比对历次会议研讨主题之间,显然缺乏严密的可衔接的结构逻辑,甚至几乎呈现自发状态。加之持续不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界诉求以及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的... 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自1978年召开首届迄今已逾八届,笔者第三届起参加各届会议。比对历次会议研讨主题之间,显然缺乏严密的可衔接的结构逻辑,甚至几乎呈现自发状态。加之持续不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界诉求以及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的外界干扰,真正自觉状态的学科格局依然若隐若现。很显然,横向断面危机和纵向贯串性的乏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术含量不纯与学科基础薄弱的问题。眼下要紧的问题,依然是缺乏对学科基本问题的共识,甚至不及应有的关注,由此,通过几个概念提取相关问题,并及更加深入的问题,以求学科关切,主要涉及:音乐美学的哲学性质;音乐美学的人类学事实;音乐美学的艺术学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哲学性质 人类学事实 艺术学前提 音乐本质力量 先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美的纯粹性——对音乐本质的思考之三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双林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4-80,共7页
 文章对中国目前盛行的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概念性内容的音乐观念提出了辩驳,并分别从音乐的实践情况、语义学考察等几方面论述了音乐的特征,提出了作者对音乐本质认识。文章认为:强调音乐有概念性内容的原因之一是文以载道的传统工具论...  文章对中国目前盛行的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概念性内容的音乐观念提出了辩驳,并分别从音乐的实践情况、语义学考察等几方面论述了音乐的特征,提出了作者对音乐本质认识。文章认为:强调音乐有概念性内容的原因之一是文以载道的传统工具论音乐美学观在现代中国的延续。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对音乐美的认识;音乐美就是乐音的运动,相比于其他门类的艺术,音乐美更加具备普遍性、纯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音乐 纯粹美感 音乐本质 纯伴性 音乐实践 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道、释对音乐本质认识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涂维民 刘燕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儒、道、释三家囿于各自的哲学基础 ,在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上 ,立足点各有偏重 :儒家推崇理知 ,把音乐看作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 ,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 ,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而道家更强调音乐的自然特性 ,将音乐的本质虚无化 ... 儒、道、释三家囿于各自的哲学基础 ,在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上 ,立足点各有偏重 :儒家推崇理知 ,把音乐看作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 ,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 ,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而道家更强调音乐的自然特性 ,将音乐的本质虚无化 ,认为音乐实际乃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相辅相成的内觉视象的特殊形态。作为在长期发展中被中华传统文化逐步融合渗透的外来宗教文化的佛教 ,它对音乐本质的认识可以说是虚无中不失世俗的功利、空泛中蕴含精神的诱导 ,体现着一种追求神圣与肯定世俗的矛盾 ,最终不得不沉沦为一种宣教辅教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本质的客观性与主观化的表现内容 被引量:5
7
作者 范晓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8-42,共5页
音乐本质的客观性是音乐本体认识中的核心问题。音乐本质的客观性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对音乐表现内容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它往往因欣赏主体的不同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虽然,音乐本体的客观性中融入了作曲家... 音乐本质的客观性是音乐本体认识中的核心问题。音乐本质的客观性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对音乐表现内容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它往往因欣赏主体的不同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虽然,音乐本体的客观性中融入了作曲家原始的主观表现因素,并将这些因素通过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加以结构和编织。但从审美认识的角度看,其表现内容不外乎两种结果,即“内”与“外”。“内”的表现即由音乐物质构成材料的属性和特征所决定。“外”的表现则由欣赏主体的心理活动,将其理解的内容带出了音响表现范围以外。不论音乐形式因素中有多少感性色彩和表现成分,在对其的审美认识中,都不可能产生直接的表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赏主体 认知过程 音乐美学 音响 审美认识 音乐本质 客观性 主观化 表现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押韵的发生及其音乐本质浅论 被引量:9
8
作者 沈亚丹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6-118,共3页
押韵作为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是和诗歌同时诞生 ,并且随着诗歌形式的不断成熟而发展成熟的。押韵为诗歌语言音乐性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使得诗歌语音具备了节奏以及特定的音高和音质。
关键词 押韵 音乐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音本体”和“乐本体”的几点思考——兼及音乐本质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范晓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4期6-10,共5页
“音本体”是从音乐构成的自然法则(即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入手,揭示音乐美学作为学科存在意义的方式和美的规律。“乐本体”是以作为文化存在(即文化的观念和思想)的整体结构,来描述音乐存在方式和音乐美的存在方式。但从学科领域和学科... “音本体”是从音乐构成的自然法则(即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入手,揭示音乐美学作为学科存在意义的方式和美的规律。“乐本体”是以作为文化存在(即文化的观念和思想)的整体结构,来描述音乐存在方式和音乐美的存在方式。但从学科领域和学科研究的方法论来看,“音本体”是作为艺术形态学而特殊存在的狭义的音乐形态学的音响存在,具有音乐美学哲学基础即主客体分离的哲学思维。“乐本体”是作为人的文化之一的整体结构而存在的广义的音乐文化存在,并不是音乐美学学科或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一种文化观念、思维和思想的综合体现。音乐的本质与作为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思想)的功能之间,所反映的正是主客观相互关系的一种认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本体” “乐本体” 音乐本质 音乐存在方式 音乐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音乐本质观的三种模式及其演变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卞小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在西方音乐美学史上,出现了三种音乐本质观的模式:即以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时期的模仿论,以黑格尔和李斯特为代表的浪漫时期的表现论和以汉斯立克等为代表的现代时期的形式论。每一种模式的出现都扎根于时代的思潮和哲学思... 在西方音乐美学史上,出现了三种音乐本质观的模式:即以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时期的模仿论,以黑格尔和李斯特为代表的浪漫时期的表现论和以汉斯立克等为代表的现代时期的形式论。每一种模式的出现都扎根于时代的思潮和哲学思想的转变,三种模式的演变,代表了人类对音乐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表征着人类对音乐的本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对此研究对我们今天中国的音乐教育和音乐理论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论 表现论 形式论 音乐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本质是精神的自由与超越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秋荣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5期73-74,共2页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流动、永恒的艺术。它的本质是精神的自由与超越,它在青少年精神成人的道路上大有可为。
关键词 音乐 生命 人类 音乐教育 艺术教育 音乐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音乐本质的实践论观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家佳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于音乐本质的反映论观点认为音乐的本质存在于物的和谐中 ,存在于声音流动的形式结构中 ,认为音乐之本质在于对外界声音与客观事物的模仿。这种观点虽然在最初的立场上是正确的 ,但却有着明显的缺陷。而音乐本质的先验论观点把音乐活... 关于音乐本质的反映论观点认为音乐的本质存在于物的和谐中 ,存在于声音流动的形式结构中 ,认为音乐之本质在于对外界声音与客观事物的模仿。这种观点虽然在最初的立场上是正确的 ,但却有着明显的缺陷。而音乐本质的先验论观点把音乐活动视为脱离现实基础的纯粹抽象的思维与情感的运动 ,把作曲家的创造说成是先天具有的才能的发挥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而在反映论中引入实践的观念和运用辩证法的方法 ,用实践代替反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点 音乐活动 结论 形式结构 实践论 思维 观念 音乐本质 存在 反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希腊时期音乐本质的理念维度和实践维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丽 《黄河之声》 2015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古希腊理论家对于音乐本质的认知深刻影响了西方音乐理论史的思考路径和思考方向。古希腊理论家从丰富的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出发,探讨音乐的本质问题,并形成多种理论范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理念维度和实践维度。
关键词 古希腊 音乐本质 理念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材料结构属性的明确对于音乐本质问题的重要意义——从现代音乐的创作看其存在的音乐本质
14
作者 冯晓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音乐材料基本属性——语义性、非物质性、二度创作性,以及音乐结构的三要素——音响、表现、意义,它们是音乐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质所在,更是音乐结构的"基石"和不能违背的音乐创作的基本边界。
关键词 音乐材料 音乐结构 音乐本质 现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与物游 物我两忘——关于音乐本质的对话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希路 王少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61-68,共8页
关键词 音乐本质 神与物游 中国音乐美学史 对话 西方传统 理性主义 主体与客体 感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本质特征及创作思维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平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1-55,共5页
音乐,伴随着人类生活来到二十世纪的今天,产生着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比拟的巨大的飞跃。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非一统的音响世界。各家各派争奇斗艳,新的素材、新的技术手法不断被发掘,艺术观点在不断翻新,人们的审美心态在发生着变化,进而... 音乐,伴随着人类生活来到二十世纪的今天,产生着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比拟的巨大的飞跃。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非一统的音响世界。各家各派争奇斗艳,新的素材、新的技术手法不断被发掘,艺术观点在不断翻新,人们的审美心态在发生着变化,进而,人们对于音乐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也似乎变得模糊起来。面对现实,需要作一番冷静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质 创作思维 技术手法 音乐作品 艺术观点 审美心态 音乐语言 艺术创造 弦乐四重奏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音乐本质——评《音乐中的伟大性》
17
作者 王晖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J0007-J0007,共1页
《音乐中的伟大性》一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Alfred Einstein)是一位美籍德裔的音乐学家,他早年学习法律,后入慕尼黑大学主修音乐,钻研文艺复兴末期至巴洛克初期的器乐历史,移居美国后于史密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 《音乐中的伟大性》一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Alfred Einstein)是一位美籍德裔的音乐学家,他早年学习法律,后入慕尼黑大学主修音乐,钻研文艺复兴末期至巴洛克初期的器乐历史,移居美国后于史密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特福特大学等知名高校任教,他进行音乐创作与研究且成果斐然,他的多本著作在音乐相关领域首屈一指。同时,他还对相关音乐家及其作品有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关于舒茨、格鲁克、舒伯特等人的专题著作,他对于音乐家的研究为《音乐中的伟大性》一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这些音乐家的研究也成为该著作的第一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质 慕尼黑大学 聚焦 哥伦比亚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密歇根大学 音乐 爱因斯坦
原文传递
黑格尔音乐本质说质疑 被引量:1
18
作者 东红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27-31,共5页
黑格尔音乐本质说以及他的音乐美学观点之精髓凝聚在以下这句名言里: “音乐艺术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 黑格尔的“心情”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情”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情”,是有感于物而动于中的“心情”,是和客观外... 黑格尔音乐本质说以及他的音乐美学观点之精髓凝聚在以下这句名言里: “音乐艺术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 黑格尔的“心情”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情”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情”,是有感于物而动于中的“心情”,是和客观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的“心情”;他所说的“心情”是与现实世界毫无关系,不受客观外界作用和影响而与世隔绝的“心情”。这一点可以在其以下论述中体现。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质 主体性 内心生活 大树下 客体性 杜鹃声 就这样 毛骨 春神 在草原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画深层人性的宏大交响曲——回归音乐本质的“广交”歌剧《蓝胡子》制作
19
作者 周凡夫 《歌剧》 2015年第8期24-27,共4页
要理解《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匈牙利原文A kékszakállúherceg vára;英文The Blue-Bearded Duke’s Castle)可以说很容易,那就是蓝胡子公爵(Blue-Bearded Duke)与妻子尤迪特(Judit/Judith)的男女两性博弈呀。然而,... 要理解《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匈牙利原文A kékszakállúherceg vára;英文The Blue-Bearded Duke’s Castle)可以说很容易,那就是蓝胡子公爵(Blue-Bearded Duke)与妻子尤迪特(Judit/Judith)的男女两性博弈呀。然而,匈牙利著名才子,身兼电影理论家、导演、诗人及剧作家的贝拉·巴拉兹(Béla Balázs,1884-1949),根据法国作家佩罗(Charles Perrault)的童话,将欧洲的古老传说“变身”为歌剧之后,故事情节变了,将原著的恐怖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胡子 电影理论家 巴拉兹 音乐本质 CASTLE Judith 巴托克 心理刻画 广州交响乐团 人物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音乐本质 实施情感教育
20
作者 王幸幸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4-35,共2页
音乐教育属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作,正如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她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来达到陶冶人的心灵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目的... 音乐教育属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作,正如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她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来达到陶冶人的心灵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目的。2000年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质 中小学音乐教育 情感教育 “兴” 音乐教师 “比” 新课程标准 艺术教育 理解歌词 审美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