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导论 |
明言
|
《音乐探索》
CSSCI
|
2012 |
1
|
|
2
|
“季札观乐”再解读——从中国古代音乐批评经典的角度 |
李波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4 |
0 |
|
3
|
诗性审美:一种当代音乐批评范式的尝试性建构 |
梁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文化视角:身份认同与审美标准的嬗变 |
周杨
|
《当代音乐》
|
2024 |
0 |
|
5
|
西方古典乐:萨义德音乐批评的起点 |
李盛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4 |
0 |
|
6
|
文本、体验与多元方法——主体间性视野下的音乐批评理论再思考 |
朱滏荣
|
《当代音乐》
|
2024 |
0 |
|
7
|
《20 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社会评价读后 |
王玖玲
|
《戏剧之家》
|
2022 |
0 |
|
8
|
音乐批评相关学理问题之我见 |
杨燕迪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6
|
|
9
|
论音乐批评学的学科建设 |
张宇辉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0
|
美国女性主义音乐批评的学术历程 |
宋方方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1
|
音乐批评 |
明言
|
《音乐探索》
|
2006 |
6
|
|
12
|
音乐批评的阐释 |
管建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13
|
科尔曼的音乐批评观:语境·内涵·意义 |
徐璐凡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6
|
|
14
|
唐代音乐批评文本形式“乐判”试探 |
王雯婧
明言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5
|
傅雷的音乐批评 |
王茜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4
|
|
16
|
何时何处不批评?——“何去何从”的音乐批评系列之三 |
明言
|
《音乐探索》
|
2017 |
4
|
|
17
|
当代音乐批评中后殖民话语评析 |
李诗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8
|
觉音、悟乐、喻理——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鸟瞰 |
明言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5 |
6
|
|
19
|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理论研究 |
明言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4
|
|
20
|
音乐批评的功能——“音乐批评学”探索之三 |
明言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2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