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末文人韩邦庆生平思想考评 |
白雪梅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
|
|
2
|
韩邦庆佚诗佚文钩沉 |
方迎九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3
|
韩邦庆《太仙漫稿》的“接受”与“创新”美学 |
徐炯
董国炎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0 |
|
4
|
论张爱玲《海上花》对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女性形象的再创作 |
陈思思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5
|
韩邦庆与近代第一部文学期刊《海上奇书》 |
胡艳秋
|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韩邦庆:以信为本 以誉培元 |
杨文平
|
《乡音》
|
2020 |
0 |
|
7
|
论海派文学的传统 |
陈思和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53
|
|
8
|
一次失败的窃火——中国第一种小说期刊《海上奇书》论略 |
王燕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1
|
|
9
|
论《海上花》的雅俗品格 |
申明秀
|
《华文文学》
|
2012 |
0 |
|
10
|
《海上花列传》创作动机诸说 |
沈丽萍
|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1
|
《海上花列传》研究综述 |
白雪梅
|
《宜春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2
|
论《海上花列传》 |
卫旅顺
|
《沧桑》
|
2002 |
1
|
|
13
|
清末民国时期《海上花列传》传播情况之考辨与反思 |
孙文成
李玲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自设樊篱 |
吴元栋
|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5
|
作者内心传统与现代的对峙——《海上花列传》中“败笔”之我见 |
戴中洁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
2008 |
0 |
|
16
|
现代都市与“狭邪”的交汇点——试论《海上花列传》都市叙述的主观性前提与客观基础 |
李默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7
|
从《海上花列传》看“日常生活”的再发现 |
张春田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3 |
2
|
|
18
|
《海上花》的电影语言表达 |
潘澄
|
《戏剧丛刊》
|
2008 |
0 |
|
19
|
旧派小说之三:狭邪小说 |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20
|
传教士、上海文人与吴语写作的合流:《海上花列传》诞生之前的多元准备 |
刘云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