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
作者 韩国栋 姚康 +6 位作者 魏志粱 蔺鹏阳 杨旭龙 李典 刘艳 张小卫 孙守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为防治冠心病非靶病变进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前瞻性构建队列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PCI术并复查造影的1568例患者,识...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为防治冠心病非靶病变进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前瞻性构建队列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PCI术并复查造影的1568例患者,识别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83例病例作为进展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对照组,最终匹配成功进展组75例,对照组150例。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量非靶病变数据,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与非靶病变进展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进展组具有较高的体重指数(BMI)(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血小板(P=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P<0.01),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白细胞(WBC)(P=0.04)、间接胆红素(P=0.03)、血糖水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值(P<0.01)、血糖浓度(P=0.02)、CRP水平(P=0.04)、WBC水平(P=0.03)是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试验表明,BMI值(P<0.01,AUC=0.68)、血糖浓度(P=0.02,AUC=0.59)、WBC水平(P=0.02,AUC=0.59)对非靶病变进展具有预测价值。结论血糖浓度、BMI值和CRP水平、WBC水平与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实践中对这些因素的严格控制对于改善非靶病变进展患者临床转归至关重要。血糖浓度、BMI值和WBC水平是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指标。研究结果为冠心病的PCI术后患者个体化管理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靶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
2
作者 沙翔 王国余 +1 位作者 王斌 王如珠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860-867,共8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非靶病变(NTL)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支架植入术,并在术后9~12个月内再次入院复查CAG的患者...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非靶病变(NTL)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支架植入术,并在术后9~12个月内再次入院复查CAG的患者679例。根据两次住院的定量CAG结果评估NTL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NTL进展组和无进展组(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1∶1构建匹配后的数据集,分析TyG指数与NTL进展之间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yG指数对NTL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采用PSM后,与对照组相比,NTL进展组的TyG指数及其总体四分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是NTL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与TyG指数最低四分位组相比,最高四分位组的NTL进展风险增倍(OR=2.05,95%CI:1.03~4.45,P=0.038)。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提示,随着TyG指数的增加,NTL进展的风险逐渐增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TyG指数预测NTL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7(95%CI:0.554~0.660)。结论:TyG指数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NTL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NTL进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评分匹配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靶病变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分型与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
3
作者 闫森 许浩博 +10 位作者 黄晓青 张海鹏 陈纪林 乔树宾 崔锦钢 高立建 党爱民 管常东 张炜 李佐治 王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0-1176,共7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分型与冠心病患者冠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连续2次冠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发现冠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患者均在第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分型与冠心病患者冠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连续2次冠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发现冠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患者均在第1次冠脉造影时记录到了至少1处冠脉非靶病变,所有患者均在2年内完成2次冠脉造影检查,非靶病变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冠脉病变分型分为A/B1型病变,B2/C型病变,依据患者非靶病变是否有B2/C型病变分为无B2/C型病变(简单病变组)和有B2/C型病变(复杂病变组)。记录所有冠脉非靶病变的特征和定量冠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前后2次对比,判断冠脉非靶病变是否进展,并记录患者的血运重建情况。结果:共纳入1255例患者,男性1003例(79.9%),年龄(58.0±9.7)岁。其中简单病变组402例,复杂病变组853例;共有1670处非靶病变,其中A/B1型病变619处(A型病变214处,B1型病变405处)和B2/C型病变1051处(B2型病变796处,C型病变255处)。随访(14.8±4.5)个月。与简单病变组相比,复杂病变组年龄较大,冠心病家族史及合并脑卒中病史比例均较低(P均<0.05)。复杂病变组患者基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简单病变组高(P均<0.05)。复杂病变组的非靶病变进展比例(21.8%vs.13.2%,P<0.001)和非靶病变血运重建比例(16.5%vs.11.2%,P=0.013)均高于简单病变组。两组的非靶病变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水平,复杂病变组较简单病变组非靶病变进展比例更高(17.4%vs.11.0%,P<0.001),非靶病变血运重建比例更高(13.0%vs.9.2%,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2/C型病变是非靶病变进展(HR=1.732,95%CI:1.275~2.351,P<0.001)和非靶病变血运重建(HR=1.477,95%CI:1.053~2.070,P=0.024)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脉非靶病变B2/C型病变的进展风险更大,血运重建风险更高,应更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警惕病变进展所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病变分型 冠状动脉非靶病变 病变进展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在不同血脂水平下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路翔宇 滕天琦 刘静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在不同血脂水平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 目的分析并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在不同血脂水平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行PCI且于术后6~24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769例,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血脂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血管病变进展的情况进一步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不同血脂水平下发生非靶病变进展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RLP-C在病变进展中的意义。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LDL-C控制达标率较低(37.84%),但患者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风险明显升高。在LDL-C控制不佳时,吸烟、多支病变、LDL-C是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控制达标时,RLP-C、糖尿病、吸烟、多支病变是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RLP-C将作为残余血脂风险导致非靶病变进展,以RLP-C=0.555 mmol/L为界值预测非靶病变进展最佳,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及63.7%。高RLP-C水平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显著高于低RLP-C水平的患者(χ^(2)=5.072,P=0.024)。结论临床中需加强对患者的LDL-C强化治疗;RLP-C对预测血脂控制达标的PCI术后患者非靶病变进展有一定优势,随访时需加强对糖尿病患者RLP-C的监测和控制,延缓患者非靶病变进展,降低再次血运重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靶病变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9 位作者 张海鹏 陈纪林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袁建松 刘蓉 崔锦钢 郭超 段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8-545,共8页
目的:探讨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接受连续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发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中年组(45岁≤... 目的:探讨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接受连续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发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中年组(45岁≤年龄<65岁,n=847)和老年组(≥65岁,n=314)三组。记录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特征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前后对比,评价三组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情况。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定义为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中度狭窄病变的直径狭窄率进展10%以上或轻度狭窄病变的直径狭窄率进展30%以上或病变进展至完全闭塞。如患者有2处及以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其中任一非靶病变出现快速进展,即认为该患者存在快速进展。结果:所有患者均在2年内完成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平均间隔时间14.8个月。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和中年组男性和吸烟者比例更高,而老年组合并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及既往介入治疗的比例较青年组和中年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病变水平,青年组中病变快速进展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20.7%(24/116)vs.15.6%(175/1124)vs.12.1%(52/430),P=0.048]。在患者水平,青年组中有病变快速进展者的比例也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25.5%(24/94)vs.19.4%(164/847)vs.16.2%(51/314),P=0.121]。三组患者在非靶病变血运重建、非靶病变相关心肌梗死及全部心肌梗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0.984,95%CI:0.970~0.997,P=0.019)、高血压(HR=0.747,95%CI:0.570~0.981,P=0.036)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HR=1.422,95%CI:1.003~2.016,P=0.048)为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老年组患者出现病变快速进展的风险显著低于青年组患者(HR=0.593,95%CI:0.354~0.993,P=0.047)。结论:年轻冠心病患者出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风险更高,应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警惕病变快速进展所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冠心病 冠状动脉非靶病变 快速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脂变化与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马茜 张琳琳 +3 位作者 王建龙 王志坚 赵迎新 周玉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脂变化与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于2013-01至2016-12期间因ACS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其中单支血管...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脂变化与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于2013-01至2016-12期间因ACS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其中单支血管病变(靶病变)狭窄>75%,对该单支血管行PCI,其余非靶病变狭窄程度均<50%,并于6~24个月内因胸痛再次入院的患者3 071例。根据再次住院时的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定量分析(QCA),将上述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非靶病变进展患者(病变狭窄程度由原来的<50%增加至>75%)共计1 541例,B组为非靶病变无进展患者(病变狭窄程度<75%)共计1 530例。对比A、B组患者两次入院血脂水平,血脂变化幅度和达标分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1.8 mmol/L患者+LDL下降幅度>50%的患者)/患者总数。结果:A组与B组在第1次住院时LDL-C水平相似[(2.68±0.88)mmol/L vs(2.72±0.92)mmol/L,P=0.509],LDL-C达标率也相似(14.0%vs 13.1%,P=0.476);第2次住院时,B组LDL-C水平显著低于A组[(1.91±0.64)mmol/L vs(2.17±0.76)mmol/L,P<0.001],B组患者LDL-C达标率显著高于A组(43.66%vs 35.37%,P<0.001)。B组患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在第2次住院时降幅分别为(0.85±0.81)mmol/L和(0.24±1.58)mmol/L,显著大于A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均与非靶病变进展无关;第2次住院LDL-C水平(OR=1.686,95%CI:1.508~1.885;P<0.001)和PCI术后规律他汀服用(OR=0.275,95%CI:0.230~0.328;P<0.001)与非靶病变进展相关。结论:非靶病变有进展的患者的降脂治疗依从性差,血脂控制不佳,这是导致非靶病变进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靶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靶病变部位再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姜云发 范卫泽 +6 位作者 谷新顺 郝国贞 张志联 李世强 苗青 汪雁博 傅向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0-862,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靶病变部位再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冠脉造影(CAG)证实靶病变部位再发STEMI的15例患者。应用OCT评价罪犯血...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靶病变部位再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冠脉造影(CAG)证实靶病变部位再发STEMI的15例患者。应用OCT评价罪犯血管靶病变部位影像特点。结果 15例DES术后再发STEMI患者中,罪犯血管前降支(LAD)9例,右冠脉(RCA)4例,回旋支(LCX)2例。靶病变部位影像特征:CAG均表现为支架内血栓形成,4例急性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血栓形成,5例晚期血栓形成,3例极晚期血栓形成。OCT表现为3例支架边缘夹层;5例支架贴壁不良(其中2例正性血管重构继发获得性贴壁不良);2例病变覆盖不全;2例支架内新生粥样硬化斑块(NAP)形成伴破裂;2例支架内皮化不全;1例表现仅为血栓形成。结论支架边缘夹层、贴壁不良、覆盖不全以及支架内NAP破裂均可导致支架术后靶病变部位再发STEMI,OCT对该类患者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靶病变部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二维定量冠脉X射线造影与目测对靶病变血管的评估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培远 陈爱华 +4 位作者 宋旭东 魏向龙 周珊珊 何非 涂圣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337,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三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3D QCA)、二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2D QCA)与目测法在评估冠脉X射线造影靶病变血管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2009年5月~2009年11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60位患者65处靶病变血管段... 目的对比研究三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3D QCA)、二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2D QCA)与目测法在评估冠脉X射线造影靶病变血管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2009年5月~2009年11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60位患者65处靶病变血管段的影像资料。分析比较Medis 3D QCA、西门子2D QCA、专家目测对靶病变管腔面积狭窄率、病变血管长度、参考血管直径的测量值,分析比较3D QCA、2DQCA的直径狭窄率测量值。结果冠脉X射线造影三维定量分析、二维定量分析、目测定量分析在成功三维重建62处(3例因靶血管少一个投照体位无法实现三维重建)靶病变中最窄处管腔面积狭窄率(%)(73.87±8.98 vs 79.10±8.06 vs 83.53±8.19,P<0.001)、长度(mm)(28.95±17.31 vs 26.20±16.04vs 27.21±16.58,P<0.001)、参考血管直径(mm)(2.67±0.29 vs 2.64±0.26 vs 2.76±0.29,P<0.001)有显著性差异,三维与二维对靶血管病变最窄处直径狭窄率(%)(54.21±9.48 vs 57.84±10.17,P=0.01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edis 3D QCA对冠状动脉造影能成功实现三维重建,与专家目测和二维定量分析相比,三维定量分析系统能够恢复三维血管形态从而更准确地分析冠状动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二维重建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目测法 X射线 靶病变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俊 金元昊 +3 位作者 薛智敏 黄翯 傅国胜 周斌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52-2055,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一年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老年患者429例。一年后复查冠脉造影,根据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分为介入治疗组88例,非介入治疗组341例。结果...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一年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老年患者429例。一年后复查冠脉造影,根据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分为介入治疗组88例,非介入治疗组341例。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基线合并糖尿病(χ2=4.680,P=0.031)、心梗病史(χ2=6.053,P=0.014)、脂蛋白a〔Lp(a)〕水平(t=3.338,P=0.001)存在显著差异。随访一年后介入治疗组脂Lp(a)水平较非介入治疗组高(t=3.26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心梗病史、高Lp(a)水平是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OR=2.253、2.364、1.024,P=0.004、0.018、0.000 1)。结论合并糖尿病、心梗病史、高Lp(a)水平是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CI术后Lp(a)水平升高和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有效地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非靶病变进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靶病变进展 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晚期丢失及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玉霞 时学昆 +3 位作者 杨洁 武刚 程璐 乔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0期4906-4910,共5页
背景:已有研究认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增加。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399例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根据... 背景:已有研究认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增加。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399例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179)和非糖尿病组(n=220),收集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相关参数;将糖尿病组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66)和无再狭窄组(n=113),根据有无非靶病变快速进展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n=48)和非靶病变无进展组(n=131),检测支架置入3,120,210,360 d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支架长度更长(P=0.018),支架直径更小(P=0.002),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最小管腔直径更小(P=0.001,P=0),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P=0.038,P=0.004),造影随访晚期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比例更多(P=0,P=0.097)。在糖尿病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再狭窄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无再狭窄者更高;非靶病变进展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非靶病变未进展者更高。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比例较高,同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可辅助预测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药物洗脱支架 糖尿病 冠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靶病变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茜 周玉杰 +3 位作者 张琳琳 赵迎新 王建龙 王志坚 《中国医药》 2018年第8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单支血管PCI治疗的患者3 071例,患者其余非靶病变狭窄均<50%,并于...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单支血管PCI治疗的患者3 071例,患者其余非靶病变狭窄均<50%,并于6~24个月内因胸痛症状再次入院。根据再次住院时的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定量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1 541例)和B组(1 530例),A组为非靶病变进展患者(病变狭窄程度由原来的<50%增加至>75%),B组为非靶病变无进展患者(病变狭窄程度<75%)。比较2组患者2次入院的临床资料,分析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第1次住院时,2组患者体重指数、非靶病变狭窄程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LDL-C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次住院时,B组体重指数、非靶病变狭窄程度、LDL-C水平明显低于A组[(25.5±2.9)kg/m^2比(26.2±3.2)kg/m^2、(49±12)%比(85±5)%、(1.9±0.6)mmol/L比(2.2±0.8)mmol/L],体重指数正常范围比例、LDL-C达标率及PCI术后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比例明显高于A组[51.6%(790/1 530)比35.3%(544/1 541)、43.7%(668/1 530)比35.4%(545/1 541)、84.8%(1 298/1 530)比60.9%(938/1 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的依从性差,包括擅自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体质量控制不佳、血脂控制不佳,是导致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靶病变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与miRNA及hs-CRP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莉莉 赵宇 +4 位作者 王丽 闫晓丹 邸雅琴 汤柏赞 邵海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探究miRNA及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测定21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及随访时的血浆miRNA-142-5p和hs-CRP浓度。所有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12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非靶病变... 目的探究miRNA及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测定21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及随访时的血浆miRNA-142-5p和hs-CRP浓度。所有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12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非靶病变进展组患者高敏CRP浓度高于非进展组患者[1.65±0.18mg/L vs 1.52±0.37mg/L,P<0.001]。进展组患者miRNA-142-5p表达水平低于非进展组患者[27.12±2.11 vs 34.73±2.67,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浆hs-CRP和miRNA-142-5p高表达是非靶血管病变进展的预测因子(OR=1.207,95%CI 1.073-1.357,P=0.002和OR=0.312,95%CI 0.152-1.617,P=0.002)。结论血浆hs-CRP和miRNA-142-5p表达水平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非靶血管病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MIRNA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靶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非靶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黎洁雯 龙洁旎 +3 位作者 李明星 郭凯 付雅俊 郭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51-856,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用药物洗脱支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首次行PCI、术后1~4年内复查冠脉造...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用药物洗脱支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首次行PCI、术后1~4年内复查冠脉造影或再次植入支架的患者174例,其中31例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组),143例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再狭窄组)。比较两组间的血脂及冠脉病变情况;以Lp(a)水平500 mg/L为界将174例患者分为高Lp(a)组(33例)和低Lp(a)组(141例),比较两组间的冠脉病变情况及非靶病变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再狭窄组的Lp(a)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437.57±391.60)mg/L vs.(279.46±288.0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高Lp(a)组的三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比例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高水平和植入支架数量多是行药物洗脱支架术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Lp(a)组的非靶血管病变例数占比、非靶病变例数占比、支架内再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和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均明显高于低L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高水平是非靶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Lp(a)水平升高是支架内再狭窄以及非靶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再发及进展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靶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敏 巩会平 +2 位作者 张光昊 杜贻萌 鹿庆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行初始PCI的STEMI患者286例,采集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随访期血样标本,测定hs-CRP及血清生化指标,并...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行初始PCI的STEMI患者286例,采集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随访期血样标本,测定hs-CRP及血清生化指标,并收集入院初始和随访期冠状动脉造影和PCI临床资料。比较介入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应用Pearso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结果与非进展组相比,进展组hs-CRP水平在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均显著升高(P均<0.01);随访期,进展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P<0.01)及冠脉复杂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初始hs-CRP、PCI术后24、48 h hs-CRP、LDL-C均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初次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因素。结论 CRP水平与STEMI患者PCI术后非靶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靶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糖代谢异常对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圣均 权薇薇 张瑞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糖代谢异常对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分析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多变量回顾分析研究(RIPPER)中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并在12~24个月复查CAG的冠心病患者病变进展...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糖代谢异常对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分析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多变量回顾分析研究(RIPPER)中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并在12~24个月复查CAG的冠心病患者病变进展多变量数据,共1108例患者第1次CAG记录到至少1处冠状动脉非靶病变,采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方法分析2次造影病变程度。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定义:病变冠状动脉先前有≥50%狭窄,其直径减少≥10%;或先前有<50%狭窄,其直径减少≥30%。根据是否出现非靶病变进展分两组,比较两组间人口学特征、临床和实验室检验、QCA分析结果,评估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结果1108例中264例(23.8%)有靶病变进展(进展组),844例无进展(无进展组)。进展组患者男性比例明显高于无进展组[80.3%(212/264)对74.3%(627/844),P=0.047],随访期C-反应蛋白(CRP)、基线期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高于无进展组[1.18 mg/L对0.80 mg/L,P=0.026;8.33 mmol/L对7.90 mmol/L,P=0.016],非靶病变数明显多于无进展组(P<0.001)。两组间其他糖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期餐后2 h血糖(OR=1.082,95%CI=1.029~1.138,P=0.002)、非靶病变数(OR=1.741,95%CI=1.447~2.094,P<0.001)为冠心病患者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基线期餐后2 h血糖每升高1 mmol/L,非靶病变斑块进展风险提高8.2%,非靶病变数每增加1枚,非靶病变斑块进展风险提高74.1%。结论基线期餐后2 h血糖升高、非靶病变数是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非靶病变 糖代谢异常 病变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血康胶囊对PCI后冠心病患者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蕊 辛辉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9期2909-2911,共3页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对冠心病患者PCI后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PCI治疗并存活出院的冠心病患者26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脉血康治疗组。脉血康治疗组除常规治疗药物外,加用脉血...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对冠心病患者PCI后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PCI治疗并存活出院的冠心病患者26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脉血康治疗组。脉血康治疗组除常规治疗药物外,加用脉血康胶囊,随访1年后行二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并于PCI术前24 h、术后24 h及随访CAG前24 h抽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2组患者hs-CRP水平在PCI后较PCI前升高(P<0.05);1年后二次CAG前,脉血康治疗组hs-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脉血康治疗组非靶病变进展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hs-CRP水平在PCI后升高,脉血康胶囊可降低PCI后升高的hs-CRP水平,具有抗炎、抑制PCI后非靶病变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脉血康胶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靶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患者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滕天琦 路翔宇 夏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95-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达标时,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非靶病变进展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达标时,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非靶病变进展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行PCI,且术后6~24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1120例,根据随访时LDL-C水平筛选血脂达标的患者307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44例)及未进展组(2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RLP-C对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靶病变未进展组比较,进展组的RLP-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多支病变比例、空腹血糖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LP-C是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43,95%CI:1.575~11.997,P=0.005)。作RLP-C对非靶病变进展预测的ROC曲线,AUC为0.7256(95%CI:0.645~0.806,P<0.001),当RLP-C以0.635 mmol/L为界值时预测效果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0.5%及67.3%。结论RLP-C可能是LDL-C达标的PCI后患者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 靶病变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处理靶病变效果及对再狭窄的预防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振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4期2494-2496,共3页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现阶段,药物涂层支架(DES)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关键措施,有利于聚合物局部递送抗增殖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患者经治疗后极易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SR)。...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现阶段,药物涂层支架(DES)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关键措施,有利于聚合物局部递送抗增殖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患者经治疗后极易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SR)。临床研究显示,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可有效防治PCI术后ISR的发生[1]。DCB不置入支架,也可通过球囊将抑制细胞增殖药物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支架 药物涂层球囊 抑制细胞增殖 心血管病 冠脉血运重建 再狭窄 PCI术后 靶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V、miR-150、鸢尾素评估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靶向释放雷帕霉素支架病人靶病变失败的临床价值
19
作者 李云峰 胡荣鑫 聂恒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微小RNA-150(miR-150)、鸢尾素评估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靶向释放雷帕霉素(FIREHAWK)支架病人靶病变失败(TL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1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303例接受新型生物可降...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微小RNA-150(miR-150)、鸢尾素评估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靶向释放雷帕霉素(FIREHAWK)支架病人靶病变失败(TL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1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303例接受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FIREHAWK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病人,根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TLF分为TLF组、无TLF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MPV、miR-150、鸢尾素水平,比较不同MPV、miR-150、鸢尾素水平病人TLF发生情况,分析MPV、miR-150、鸢尾素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PV、miR-150、鸢尾素对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FIREHAWK支架病人TLF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6个月,失访2例,301例获访病人中,发生TLF 15例,TLF发生率为4.98%。TLF组MPV较无TLF组高,miR-150、鸢尾素较无TLF组低(P<0.05);MPV、miR-150、鸢尾素高水平与低水平病人TLF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PV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P<0.01),miR-150、鸢尾素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PV、miR-150、鸢尾素评估TL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56,0.762,MPV+miR-150+鸢尾素评估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FIREHAWK支架病人术后TLF发生的AUC最大,为0.927。结论:MPV、miR-150、鸢尾素联合可有效评估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FIREHAWK支架治疗后T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平均血小板体积 微小RNA-150 鸢尾素 生物可降解涂层支架 雷帕霉素 靶病变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注有 刘富湘 +1 位作者 陈飞霖 高淑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209-211,231,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术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阳春市人民医院行PCI并在术后1年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依据冠脉非靶病变情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术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阳春市人民医院行PCI并在术后1年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依据冠脉非靶病变情况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各70例,分别收集患者入院时、PCI术后24 h、48 h、随访期血样标本的数据,同时对患者的HS-CRP水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进行监测,同时收集患者入院时与随访期冠状动脉造影、PCI临床资料,对患者入院时、PCI术后当日、PCI术后24 h、PCI术后48 h的HS-CRP水平变化情况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初始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初始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因素进行观察。结果进展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多支血管病变数(≥2支)、靶病变方面、随访期血管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随访期复杂病变方面,进展组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显示,超敏肌钙蛋白(cTnI)、住院时HS-CRP水平、PCI后24 h HS-CRP水平、PCI后48 h HS-CRP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靶病变长度、多支血管病变数均与非靶病变的进展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HS-CRP水平、PCI后24 h HS-CRP、PCI后48 h HS-CRP水平为初始PCI后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非靶病变进展具有密切关联,可对疾病的预测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PCI 靶病变进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