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苓桂术甘汤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响应型多柔比星逐级靶向脂质体抗原发性肝癌作用研究
1
作者 孔亮 曹慧敏 +3 位作者 郭睿博 张璐 李学涛 贾连群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5-1163,共9页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响应型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逐级靶向脂质体抗原发性肝癌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以HepG2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利用在线SynergyFinder软件分析苓桂术甘汤联合MM...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响应型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逐级靶向脂质体抗原发性肝癌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以HepG2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利用在线SynergyFinder软件分析苓桂术甘汤联合MMP酶响应型DOX逐级靶向脂质体的协同指数;50只3周龄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n=10)和造模组(n=40)。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和高脂饮食相结合建立原发性肝癌小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小鼠分为模型组(Model)、苓桂术甘汤组(LGZGT)、脂质体组(Lip)及联合干预组(LGZGT+Lip),各治疗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苓桂术甘汤,腹腔注射给予脂质体,其余各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考察小鼠体重、肝脏指数;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γ-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结果:两药联合协同指数评分结果显示,两药联合应用零相互作用效力(zero interaction potency,ZIP)值为2.697,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体内药效学结果显示,苓桂术甘汤,脂质体及联合干预后,均能降低小鼠肝脏指数、AFP和CEA表达水平以及ALT,AKP,AST,γ-GT活性,改善肝脏病理损伤、肝纤维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且LGZGT+Lip组的干预能力最强。结论:苓桂术甘汤与MMP响应型DOX逐级靶向脂质体联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临床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多柔比星 逐级靶向脂质体 原发性肝癌 协同增效
原文传递
载小白菊内酯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研究
2
作者 袁辉 衣琪昆 +4 位作者 李士壮 梁家文 张雨婷 陈浩亮 阎雪莹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045-1052,1071,共9页
目的制备搭载环状多肽cNGQ的小白菊内酯脂质体(cNGQ-Lips@PTL)并进行处方优化以及体外抗肿瘤研究。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动态透析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检测cNGQ-Lips@PTL... 目的制备搭载环状多肽cNGQ的小白菊内酯脂质体(cNGQ-Lips@PTL)并进行处方优化以及体外抗肿瘤研究。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动态透析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检测cNGQ-Lips@PTL的形态、粒径、体外释药行为、血清稳定性和血液相容性;用荧光显微镜、CCK-8法、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等检测脂质体的细胞相容性、cNGQ-Lips@PTL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靶向效率和细胞毒性。结果成功制备cNGQ-Lips@PTL,粒径均一,呈类球形态,平均粒径为128.3 nm,Zeta电位为-26.7 mV,包封率为74.89%,载药量12.08%。cNGQ-Lips@PTL在pH=5.5的PBS中,24 h累计释放量62.35%。细胞摄取实验中,cNGQ-Lips@PTL组荧光强度和摄取率明显高于PTL-Lips组以及游离组。在细胞毒性实验,cNGQ-Lips@PTL中PTL浓度为80μmol·L^(-1)时,孵育48 h后,A549细胞存活率为5.21%。在细胞凋亡实验中,cNGQ-Lips@PTL组98.74%的细胞处于凋亡晚期。结论本研究制备的cNGQ-Lips@PTL具有较为明显的靶向作用以及较强的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为后续开发具有靶向作用的纳米制剂提供了一种较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环状多肽cNGQ 靶向脂质体 处方优化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导脑靶向脂质体增强荷载阿霉素的体外血-脑脊液屏障渗透率
3
作者 黑玉 梅子 +1 位作者 陈阳 滕彬宏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双重介导脑靶向脂质体(RVGPR9-SSL)作为递送载体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血-脑脊液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渗透率的影响,为脑部药物递送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双重介导脑靶向脂质体(RVGPR9-SSL)作为载体包... 目的探讨双重介导脑靶向脂质体(RVGPR9-SSL)作为递送载体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血-脑脊液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渗透率的影响,为脑部药物递送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双重介导脑靶向脂质体(RVGPR9-SSL)作为载体包载DOX(DOX@RVGPR9-SSL)。培养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VEC),在体外构建BBB模型,通过4h渗漏实验、跨膜电阻值(transmembrane resistance value,TEER)测量、扫描透射电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等,鉴定体外BBB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在BBB模型构建成功后,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a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RVGPR9-SSL体跨越BBB后的完整性。通过对比分析脂质体给药前后,BBB的形态以及TEER值,考察RVGPR9-SSL跨越BBB后对BBB完整性的影响。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考察DOX@RVGPR9-SSL的BBB渗透率。结果RVGPR9-SSL的包封率为97.25%。构建的BBB模型的TEER值均>200Ω·cm 2,并通过SEM观察到BMVEC细胞排列紧密,存在着明显的紧密连接,说明体外BBB模型成功建立,可用于考察BBB渗透率。DOX@RVGPR9-SSL4h累积BBB渗透率>10%,显著高于游离DOX的4h累积BBB渗透率。给药后BBB与DOX@RVGPR9-SSL均能保持较好的完整性。结论RVGPR9-SSL可以显著提高所包载的DOX的BBB渗透率,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非常有前景的脑部药物递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导脑靶向脂质体 血-脑脊液屏障 累积渗透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紫苏醇线粒体靶向脂质体(POH/DPT-LN)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张媛 颜承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80-387,共8页
目的:制备载紫苏醇(POH)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聚乙二醇(PEG)-(3-丙羧基)三苯基溴化磷(TPP)脂质体(POH/DPT-LN),考察其理化特征、线粒体靶向性及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OH/DPT-LN,采用CCK-... 目的:制备载紫苏醇(POH)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聚乙二醇(PEG)-(3-丙羧基)三苯基溴化磷(TPP)脂质体(POH/DPT-LN),考察其理化特征、线粒体靶向性及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OH/DPT-LN,采用CCK-8、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凋亡实验、JC-1染色实验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对该载药系统线粒体靶向性及抑瘤作用进行评价。结果:POH/DPT-LN外观形态呈均一、完整的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41.0±0.8)nm,zeta电位为(29.5±2.8)m V,PDI为(0.185±0.006),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88.6±1.8)%和(17.7±0.3)%;POH/DPT-LN的IC50为63.32μg/mL,其对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效果良好;与POH单药组相比较,POH/DPT-LN组的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减弱,抑制细胞侵袭效果明显(P<0.01);POH/DPT-LN组使得线粒体内POH蓄积浓度,对细胞杀伤效果增强(P<0.01)。POH/DPT-LN可明显提高促凋亡P53、Bax、Caspase-3蛋白表达及降低抗凋亡Bcl-2蛋白表达。结论:POH/DPT-LN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及载药量,能够将POH药物靶向传递至线粒体内,更有效的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增强药物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醇 线粒体靶向脂质体 理化特征 MDA-MB-231细胞 抑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研究甲氨喋呤磁靶向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璐璐 朱林 +3 位作者 倪坤仪 屠颖 肖莹 彭国罡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研究甲氨喋呤磁靶向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小鼠体内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采用逆向蒸发法自制了甲氨喋呤磁靶向脂质体;研究了其在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磁靶向作用。结果所建立的HPLC线性良... 目的研究甲氨喋呤磁靶向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小鼠体内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采用逆向蒸发法自制了甲氨喋呤磁靶向脂质体;研究了其在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磁靶向作用。结果所建立的HPLC线性良好,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经过小鼠尾静脉给药后,在两肾脏处设一磁场,结果证明,具有很好的靶向性。结论甲氨喋呤磁靶向脂质体磁场条件下在靶部位有明显的浓集,具有良好的靶向性,所建HPLC用于甲氨喋呤体内分布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喋呤 靶向脂质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组织分布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磁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林 王璐璐 +3 位作者 倪坤仪 童昕 戴亮 屠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通过对甲氨蝶呤磁靶向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研制高包封率和稳定的脂质体。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甲氨蝶呤磁靶向脂质体,以正交实验优化处方;测定了脂质体中药物的包封率和脂质体的粒径;分离并测定了磁性脂质体中包裹的铁磁... 目的通过对甲氨蝶呤磁靶向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研制高包封率和稳定的脂质体。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甲氨蝶呤磁靶向脂质体,以正交实验优化处方;测定了脂质体中药物的包封率和脂质体的粒径;分离并测定了磁性脂质体中包裹的铁磁性物质的含量;初步考察了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甲氨蝶呤磁靶向脂质体的包封率大于60%,平均粒径为627.8nm,多分散系数为0.131,每毫升脂质体乳浊液包裹铁磁性物质为116.1μg,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所有的实验结果提示,该制备工艺和处方可以制备具有高包封率及稳定性的甲氨蝶呤磁靶向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靶向脂质体 逆向蒸发法 包封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素磁靶向脂质体的研制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景勍 张志荣 +1 位作者 谭群友 陈开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23-525,共3页
目的 :制备紫杉素磁性脂质体 ,考察有关理化性质、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抑瘤作用。方法 :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紫杉素磁性脂质体 ,对其包封率、粒径和 pH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测定了其对小鼠EM... 目的 :制备紫杉素磁性脂质体 ,考察有关理化性质、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抑瘤作用。方法 :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紫杉素磁性脂质体 ,对其包封率、粒径和 pH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测定了其对小鼠EMT 6肿瘤的抑瘤率。结果 :紫杉素磁性脂质体包封率为 97.2 5 % ,平均粒径为 5 2 6nm ,pH值为6.2 0。结论 :制备得到的紫杉素磁性脂质体适宜于非胃肠道给药 ,且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素 靶向脂质体 研制 抗肿瘤作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脂质体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制作和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君社 王平诸 +1 位作者 张中义 鲁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9,共5页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靶向脂质体的方法 ,将 SOD和磁性材料 Fe3 O4混溶后与卵磷脂充分乳化 ,经超临界 CO2 的溶胀沉析、真空冻干处理 ,获得 SOD靶向脂质体干品。当油水质量比为 7∶ 1,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为 1∶ 3,SOD与胆固醇质...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靶向脂质体的方法 ,将 SOD和磁性材料 Fe3 O4混溶后与卵磷脂充分乳化 ,经超临界 CO2 的溶胀沉析、真空冻干处理 ,获得 SOD靶向脂质体干品。当油水质量比为 7∶ 1,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为 1∶ 3,SOD与胆固醇质量比为 1∶ 10 ,SOD质量浓度为 0 .5 mg.m L-1时 ,靶向脂质体的包封率达到 96 ,包封比为 7.0 0 ,平均粒径为 3.85 μm,为多层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脂质体 超临界流体技术 制作 表征 SOD 超临界CO2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抗肿瘤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孙润广 张静 王永昌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9-427,共9页
用超声法制备了内部包裹亚油酸铂,表面有抗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MeAbGp-1D8的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和亚油酸钠非靶向脂质体。研究了这些脂质体经腹部注射到荷瘤裸鼠之后的组织分布和抑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把向脂质体亚油酸钠... 用超声法制备了内部包裹亚油酸铂,表面有抗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MeAbGp-1D8的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和亚油酸钠非靶向脂质体。研究了这些脂质体经腹部注射到荷瘤裸鼠之后的组织分布和抑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把向脂质体亚油酸钠在肿瘤组织的含量明显高于游离亚油酸铂组;在肾、肝、肺、脾、心脏等器官中,前者的含量比后者有所降低。分别在接种癌细胞后6天、12天和24天,按6mg/Kg的剂量分别注射PBS,游离亚油酸铂,亚油酸铂脂质体和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3次,在40天观察结果。实验发现,无论在动物存活数、肿瘤发生率还是在肿瘤生长速度方面,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的抑制能力都明显在优于游离亚油酸钠。用马来酰来亚胺自旋标记(MSL)技术研究了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ESR谱的影响,实验表明,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化合物(MSL)标记癌细胞的ESR谱是由两种波叠加而成。亚油酸铂的作用使乳腺细胞和S180实体癌细胞的W/S值降低,表明,亚油酸铂作用于膜蛋白引起膜蛋白构象变化,使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化合物(MSL)运动受到限制加强。我们的实验提示,亚油酸铂抗癌机理可能是先与癌细胞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作用,然后才进入细胞内与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铂 靶向脂质体 抗癌药物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响应性多烯紫杉醇主动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祝侠丽 李玲华 +3 位作者 王莎莎 王白燕 关延彬 贾永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以亲水性纳米硫化铜(PVP/CuS)为光敏剂,甘草次酸(GA)为肿瘤靶向分子,多烯紫杉醇(DTX)为模型药物,制备近红外光响应性多烯紫杉醇主动靶向脂质体(GA-DTX-PVP/CuS-Li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GA-DT... 目的以亲水性纳米硫化铜(PVP/CuS)为光敏剂,甘草次酸(GA)为肿瘤靶向分子,多烯紫杉醇(DTX)为模型药物,制备近红外光响应性多烯紫杉醇主动靶向脂质体(GA-DTX-PVP/CuS-Li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GA-DTX-PVP/CuS-Lip,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微观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超滤-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合808 nm激光照射进行光热转换试验,采用透析法进行37℃和45℃下的体外释放度试验,并选择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为模型进行细胞抑制率试验。结果透射电镜下观察到GA-DTX-PVP/CuS-Lip为类圆球形结构,大小较为均匀,平均粒径和电位分别为(226.73±0.17)nm和(-4.05±0.57)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6.33±0.21)%和(6.63±0.39)%。808 nm激光照射下,GA-DTX-PVP/CuS-Lip具有明显的光热转换效应。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显示与DTX溶液比较,GA-DTX-PVP/CuS-Lip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45℃下的释药速度明显高于37℃下的释药速度。细胞实验结果显示,GA-DTX PVP/CuS-Lip结合808 nm激光照射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增高。结论GA-DTX-PVP/CuS-Lip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进行肿瘤光热化联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紫杉醇 甘草次酸 主动靶向脂质体 纳米硫化铜 光热治疗 肿瘤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双嘧达莫肺靶向脂质体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骥 戴林东 朱家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确定双嘧达莫(DIP)肺靶向脂质体的较优处方。方法以薄膜蒸发法制备DIP肺靶向脂质体,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以药/磷脂(%)、胆固醇/磷脂(%)和DIP投药量(mg)为自变量,包封率(%)、收率(%)、粒径(μm)与5μm的差值和径距为因变... 目的确定双嘧达莫(DIP)肺靶向脂质体的较优处方。方法以薄膜蒸发法制备DIP肺靶向脂质体,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以药/磷脂(%)、胆固醇/磷脂(%)和DIP投药量(mg)为自变量,包封率(%)、收率(%)、粒径(μm)与5μm的差值和径距为因变量,计算总评归一值,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较佳处方。结果总评归一值的多元非线性拟合方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效应面得到较佳处方范围。以优化处方制备样品,各指标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准确快速地优化DIP肺靶向脂质体的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靶向脂质体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归一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肝靶向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及肝靶向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永强 王姿淇 +2 位作者 黎晨晨 张莹 徐京育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功能性类胡萝卜素,因化学稳定性及水溶性较差降低了生物利用率,将其制备成靶向脂质体可改善其水溶性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实验采用探头式超声-逆向蒸发法制备以硬脂醇半乳糖苷为配体修饰的番茄红素肝靶向脂质体,单因素...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功能性类胡萝卜素,因化学稳定性及水溶性较差降低了生物利用率,将其制备成靶向脂质体可改善其水溶性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实验采用探头式超声-逆向蒸发法制备以硬脂醇半乳糖苷为配体修饰的番茄红素肝靶向脂质体,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后最佳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7∶1、配体与固体脂质比1∶40、药脂比1∶48、旋蒸时间35 min、旋蒸温度5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91.13±0.20)%,载药量为(2.39±0.37)%,粒径为(252.63±5.87)nm,在不同光照条件、贮藏温度以及有无氧气条件下稳定性均良好。动物实验显示番茄红素肝靶向脂质体组小鼠肝脏部位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证明了经硬脂醇半乳糖苷修饰后,番茄红素脂质体肝靶向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醇半乳糖苷 番茄红素 靶向脂质体 探头式超声-逆向蒸发法 贮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热敏磁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和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霍宗利 朱林 +2 位作者 肖莹 童昕 倪坤仪 《海峡药学》 2008年第7期14-17,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以37℃和43℃释出的游离药物之比为评价指标优化甲氨蝶呤热敏磁靶向脂质体处方。并测定了小鼠尾静脉注射甲氨蝶呤溶液和甲氨蝶呤脂质体后,全血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给予甲氨蝶呤脂质体后再外加磁场并置于43℃环境... 采用正交设计以37℃和43℃释出的游离药物之比为评价指标优化甲氨蝶呤热敏磁靶向脂质体处方。并测定了小鼠尾静脉注射甲氨蝶呤溶液和甲氨蝶呤脂质体后,全血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给予甲氨蝶呤脂质体后再外加磁场并置于43℃环境,脂质体靶向效率Te提高6.8倍,相对摄取量Re提高6.5倍。说明本实验制备的脂质体具有很高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热敏磁靶向脂质体 蚤黄卵磷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构建靶向脂质体靶向杀伤肿瘤血管内皮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洁 韩志楷 曹利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于体外构建靶向脂质体标杀肿瘤血管内皮的小鼠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肿瘤细胞分泌的IFN γ刺激内皮细胞表达MHCⅡ ,以连有抗MHCⅡ抗体的免疫载药脂质体靶向杀伤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的MHCⅡ阳性率由细胞流式仪监测。免疫脂质... 目的 :于体外构建靶向脂质体标杀肿瘤血管内皮的小鼠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肿瘤细胞分泌的IFN γ刺激内皮细胞表达MHCⅡ ,以连有抗MHCⅡ抗体的免疫载药脂质体靶向杀伤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的MHCⅡ阳性率由细胞流式仪监测。免疫脂质体识别靶细胞的能力由结合实验验证。细胞毒实验采用的是MTT检测法。结果 :肿瘤细胞分泌的IFN γ可刺激内皮细胞表达MHCⅡ。内皮细胞SVEC与转染IFN γ基因的神经母细胞瘤C130 0 (Muγ)的上清培养 2d后 ,约有 2 3%的上皮细胞表达MHCⅡ。连有抗MHCⅡ抗体的脂质体可与表达MHCⅡ抗原的内皮细胞特异结合。结合率可达非特异性脂质体的 3倍。载药的抗MHCⅡ脂质体可特异杀伤MHCⅡ阳性内皮细胞。结论 :免疫靶向脂质体可于体外特异杀伤因肿瘤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而呈递抗原的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脂质体 神经母细胞瘤 血管生成 动物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舒郁健脑脑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楼一层 王晨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10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利用Angiopep修饰复方舒郁健脑脂质体,研究复方舒郁健脑脑靶向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为复方舒郁健脑脑靶向脂质体治疗失眠等脑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复方舒郁健脑脂质体,将Angiopep通... 目的:利用Angiopep修饰复方舒郁健脑脂质体,研究复方舒郁健脑脑靶向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为复方舒郁健脑脑靶向脂质体治疗失眠等脑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复方舒郁健脑脂质体,将Angiopep通过马来酰化端基聚乙二醇(PEG-MAL)与复方脂质体连接,得到脑靶向脂质体;以脑内茯苓酸含量作为检测指标,研究脂质体的脑靶向性。结果:在所选工艺条件下,复方舒郁健脑脑靶向脂质体平均粒径约500 nm;与普通脂质体相比,复方舒郁健脑脑靶向脂质体在主要靶器官脑部的药物浓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用多肽Angiopep修饰所得脑靶向脂质体可使药物透过血脑屏障(BBB),其作为脑靶向药物递送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舒郁健脑脑靶向脂质体 体内分布 Angiop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
16
作者 张静 孙润广 +1 位作者 孙玉晴 郝爱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05-510,共6页
本文用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MSL)技术研究了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与肿瘤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ESR谱的影响。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的存在,使MSL的乳腺癌细胞膜和S_(180)实体瘤细胞膜的W和S的比值发生了变化,结果表明亚油酸铂可以作用... 本文用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MSL)技术研究了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与肿瘤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ESR谱的影响。亚油酸铂靶向脂质体的存在,使MSL的乳腺癌细胞膜和S_(180)实体瘤细胞膜的W和S的比值发生了变化,结果表明亚油酸铂可以作用于癌细胞膜影响膜蛋白巯基结合部位,并使癌细胞膜表面蛋白质构象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铂 靶向脂质体 乳腺癌 抗癌药 癌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植物半乳糖脂肝靶向脂质体对HepG-2细胞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吴梅梅 李瀚旻 +1 位作者 任慧莹 常明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及其植物半乳糖脂肝靶向脂质体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及脂质体处理HepG-2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摄取、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及其植物半乳糖脂肝靶向脂质体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及脂质体处理HepG-2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摄取、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53表达水平。结果:蛇床子素及其脂质体对肝癌细胞HepG-2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游离蛇床子素相比,脂质体明显增强细胞吸收,显著增强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细胞周期G1期阻滞作用,明显下调p53的表达。结论:蛇床子素植物半乳糖脂肝靶向脂质体比游离蛇床子素具有更强的抗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蛇床子素植物半乳糖脂肝靶向脂质体 HEPG-2细胞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靶向脂质体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培 张永萍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7,共2页
介绍靶向脂质体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制备黄褐毛忍冬总皂苷靶向脂质体为例,简述靶向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靶向脂质体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脂质体携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迪丽努尔.莎比托夫 王晓红 +3 位作者 刘乃奎 张灵芝 彭师奇 唐朝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靶向脂质体携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对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条灌流;放射免疫测定环磷酸鸟苷(cGMP)和内皮素(endoth... 目的观察靶向脂质体携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对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条灌流;放射免疫测定环磷酸鸟苷(cGM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结果由静脉注射靶向脂质体(liposome,Ls)携载CGRP制备液(RGDS-Ls-CGRP6.25μg·kg-1)能显著改善血管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P<0.01),提高血浆NO-2含量(P<0.05)及主动脉组织中cGMP的含量(P<0.01),降低血浆ET含量(P<0.01);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P<0.01)。治疗作用明显优于相同剂量单纯CGRP组。结论靶向脂质体携载CGRP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脂质体 CGRP 主动脉内皮剥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色叶-A毛囊靶向脂质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邦祝 毛羽 +4 位作者 沈睿娟 李艳 林灵敏 杨学军 朱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优化俄色叶-A毛囊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参数为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5∶1,卵磷脂与药物比例10∶1,缓冲液用量15 m L。包封率的预... 目的优化俄色叶-A毛囊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参数为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5∶1,卵磷脂与药物比例10∶1,缓冲液用量15 m L。包封率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分别为91.8%和92.3%。脂质体粒子呈球形,粒径为(162.1±6.3)nm,Zeta电位为(-32.8±7.3)m V。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包封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色叶-A 毛囊靶向脂质体 薄膜-超声法 包封率 单因素试验 BOX-BEHNKEN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