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井冰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信阳一五四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3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将入组患者分为常规组(65例)和分级组... 目的观察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信阳一五四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3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将入组患者分为常规组(65例)和分级组(6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分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后,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分级康复训练措施,训练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躯体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世界神经病联合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肢体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FMA-UL)、下肢(FMA-LL)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在不同康复措施下,分级组的康复依从性优良率92.31%(60/65)高于常规组73.85%(48/65),P<0.05;分级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BBS评分分别为(42.23±10.46)分、(48.22±10.35)分,均高于常规组(37.66±10.23)分、(42.29±10.41)分,ICARS评分分别为(40.22±5.35)分、(32.49±5.42)分,均低于常规组(43.36±5.33)分、(35.28±5.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FMA-UL评分为(48.22±10.61)分、(56.44±10.27)分,均高于常规组(43.36±10.22)分、(51.25±10.34)分,FMA-LL评分分别为(18.44±3.25)分、(22.29±5.33)分,均高于常规组(16.25±3.41)分、(19.35±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4.62%(3/65)低于常规组18.46%(1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能增强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对改善患者躯体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情况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训练 分级指导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 被引量:59
2
作者 孔岩 徐耑 +3 位作者 郝亚南 蔡秀英 段晓宇 董万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分析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SFG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8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患者在入选时及每治疗2周时,分别运用SFGS和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分级量表)进行评估,直至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随访至发病后12周。在入选... 目的分析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SFG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8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患者在入选时及每治疗2周时,分别运用SFGS和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分级量表)进行评估,直至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随访至发病后12周。在入选及治疗后2周,由两位医师同时应用SFGS和H-B分级评分。计算Cronbachα系数,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 SFGS和H-B分级量表的Cronbachα分别为0.93和0.74;SFGS评价者间ICC≥0.84,H-B分级量表ICC≥0.77;SFGS与H-B分级中度相关(rs=0.73),Kappa系数分别为Ⅱ级0.81、Ⅲ级0.74、Ⅳ级0.49、Ⅴ级0.66、Ⅵ级0.92;SFGS、H-B评分均与痊愈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SFGS效度可靠,内部信度良好,结果可重复性强,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预后,可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急性期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 House-Brackmann分级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联合血清指标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3
作者 张明 张宏颖 +2 位作者 杨秋兰 张霞 黄开飞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1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MODS将其分为无MODS组(98例)和MODS组(96例);MODS组再根据患者受伤后28 d时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44例)。比较各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rSIG指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ODS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无MODS组[(14±3)mg/L比(9±3)mg/L、(4.5±1.0)g/L比(3.0±1.0)g/L、(32±6)mg/L比(21±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52、10.079、12.883,均P<0.001)。死亡组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rSIG指数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rSIG指数是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rSIG指数联合检测预测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为84.09%,特异度为96.1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多发伤合并MODS死亡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显著上升,rSIG指数显著下降,以上指标联合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乘积指数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涤痰汤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辨证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舒忙巧 安升 罗利玲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涤痰汤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辨证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长安医院治疗的117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味涤痰汤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辨证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长安医院治疗的117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盐酸多奈哌齐治疗)57例和研究组(常规治疗+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加味涤痰汤治疗)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中医辨证量表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6.87±3.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9±1.9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为(53.25±12.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8±11.58)分,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评分为(10.49±2.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6±2.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涤痰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加味涤痰汤 辅助治疗 神经功能 中医辨证评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与APACHEⅡ两种评分方法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预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赵颖超 邓珍华 +1 位作者 戴军有 郭欣君 《中国医药》 2020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与APACHE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两种评分方法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预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 目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与APACHE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两种评分方法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预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心肺复苏后90 d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类将其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58例)和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92例)。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GCS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预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结果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机械通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APACHEⅡ评分明显长于/高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8.0±1.6)d比(2.6±0.6)d、(18.2±10.3)min比(8.1±2.1)min、(24±6)分比(18±6)分],而GCS评分明显低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4.6±1.6)分比(15.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机械通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APACHEⅡ评分均是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GC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GCS评分预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相比APACHEⅡ评分均较高(0.947比0.825、0.976比0.843、0.928比0.801)。结论GCS评分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预测的价值明显高于APACHEⅡ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 格拉斯哥昏迷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神经功能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评价与H-B量表在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明清 刘俐 黄启嵩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高频断续波电针评价与H-B量表在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针刺后接入100HZ断续波,以面部轻微刺痛为度,观察面部肌群的收缩运动状态,籍此评价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与H-B量表评估结果作相关性对比... 目的:研究高频断续波电针评价与H-B量表在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针刺后接入100HZ断续波,以面部轻微刺痛为度,观察面部肌群的收缩运动状态,籍此评价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与H-B量表评估结果作相关性对比。结果:二者在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比较中未见有显著性差异,相关性高,呈负相关。结论:高频断续波电针评价也可以作为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的临床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 高频断续波电针 House-Brackm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潘琼 杨琴 刘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1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2022年1~12月,研究者回顾性分析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脑出血术... 目的研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2022年1~12月,研究者回顾性分析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资料。将应用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分级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生理状态和昏迷程度。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5)。干预1周后和出院时,相较于同期对照组的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观察组均更优(P均<0.05),且2组均优于干预前(P均<0.05)。结论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中,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生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昏迷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程脑电图和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8
作者 蒋颖 毛可适 +6 位作者 岳春贤 华飞 叶丹 吴坚 盛世英 练学淦 刘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长程EEG和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5例神经系统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行长程EEG监测和GCS评分,并随访90 d时患者的预后情况。分别计算长程EEG、GCS及长程EEG联合GCS对预后预测的灵敏... 目的探讨长程EEG和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5例神经系统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行长程EEG监测和GCS评分,并随访90 d时患者的预后情况。分别计算长程EEG、GCS及长程EEG联合GCS对预后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长程EEG中重度异常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显著高于轻度异常患者(χ~2=31.375,P<0.01)。GCS低评分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显著高于高评分患者(χ~2=16.58,P<0.001)。长程EEG轻度异常且GCS评分高者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EEG中重度异常且GCS评分低者(χ~2=29.726,P<0.001)。长程EEG对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GCS评分。长程EEG联合GCS评分对患者预后预测的特异度和准确度与长程EEG相仿,而灵敏度显著升高。结论长程EEG和GCS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评估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功能损伤 长程EEG Glasgow昏迷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及肺功能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95
9
作者 刘欣欣 王浩彦 +1 位作者 张曼林 汤兵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 COPD 患者66例,采用 mMRC分级行呼吸困难评分,并测定肺功能,其中31例男性患者行心肺运动测试... 目的:评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 COPD 患者66例,采用 mMRC分级行呼吸困难评分,并测定肺功能,其中31例男性患者行心肺运动测试。结果mMRC 与最大摄氧量(VO2 max)、每公斤体重最大摄氧量(VO2 max/kg)、最大功率(Wmax)及无氧阈(AT)呈较强负相关性(r =-0.413~-0.593),心肺运动能力指标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1秒率(FEV1/FVC)、残气肺总量比(RV /TLC)及 CO 弥散量(DL CO)呈显著正相关(r =0.379~0.69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RC 预测 COPD 患者运动能力的价值弱于肺功能指标。结论与肺功能相比,mMRC 对 COPD 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评分 功能 运动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原文传递
乳痈汤联合针灸对乳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数字分级法评分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36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90
10
作者 王冬梅 修文明 +1 位作者 孙雅宁 宋金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研究乳痈汤联合针灸对乳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36(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大连市中医医院收治乳痈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乳痈汤联合针灸对乳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36(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大连市中医医院收治乳痈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乳痈汤联合针灸并辅以按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并辅以按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镇痛效果,SF-36评分及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为81. 63%(40/49),总有效为97. 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63. 27%(31/49),85. 71%(4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各生命质量指标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与NR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6. 12%(3/49),明显少于对照组28. 57%(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乳痈汤联合针灸并结合常规按摩能有效提高对乳痈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痈汤 针灸 乳痈 视觉模拟评分 数字分级评分 生命质评价-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家乐 王娟 +1 位作者 高玲 何正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结合肿瘤内科疾病特点制定科室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实施分级护理后对分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肿瘤内科226例患者(医师根据病情等级确定护理等级)为... 目的:探讨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结合肿瘤内科疾病特点制定科室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实施分级护理后对分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肿瘤内科226例患者(医师根据病情等级确定护理等级)为常规护理组,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实施分级护理服务;选取2016年1~6月肿瘤内科238例患者(医师根据科室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确定护理等级)为细化护理组。住院7d后应用分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患者对分级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细化护理组分级护理质量考核分值、患者对分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科学的评定患者自理能力等级,是落实护理分级行业标准、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医护合作依据病情等级和自理能力等级细化科室分级护理标准,体现专科特点,改进后的护理分级方法更加符合患者护理需求,有利于患者的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次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12
作者 赵永华 陈长浩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764-76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法分成治疗A组(n=30)、治疗B组(n=30)和治疗C组(n=30),治疗A组给予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B组、C组均给予MECT联合单一抗精神药物治疗,MECT治疗频次分别为1次/周和2~3次/周,均观察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分变化。结果:治疗B组、C组治疗4周、8周后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5),PANSS减分率、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C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B组、C组治疗8周MCCB量表5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2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C组(P<0.05)。结论:不同频次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均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相当,但1次/周MECT对改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效果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频次 抗精神病药物 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彧钰 吴竞 张陈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10-913,95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 探讨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常规护理与DVT预防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记录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PT、FDP)水平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116例SAP患者中发生下肢DVT 13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3.44%vs.18.97%)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APTT、PT、FDP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APTT[(36.84±6.43)vs.(42.24±6.56)]、PT[(12.34±1.12)vs.(13.41±1.33)]、FDP[(12.09±3.11)vs.(16.39±3.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流峰速度[(63.82±6.37)vs.(51.39±6.19)]、血流平均速度[(32.72±4.79)vs.(26.84±5.0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χ^(2)=3.567,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55%(56/58)vs.82.76(48/58)]高于对照组(χ^(2)=5.949,P<0.05)。结论 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应用于SAP患者,能够明显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 Padua 分级管理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性关节超声评估量表评分与其临床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云梅 郭玉林 +2 位作者 秦婷 栾宇婷 张翠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7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关节超声评估量表(HEAD-US-C)评分与其临床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AD-US-C评分对40例男性血友病患者的240个膝、肘、踝关节进行超声评分,并采用血友病性关节健康评估表(HJHS)2.1版及功能独立性评分表(FISH)对其...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关节超声评估量表(HEAD-US-C)评分与其临床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AD-US-C评分对40例男性血友病患者的240个膝、肘、踝关节进行超声评分,并采用血友病性关节健康评估表(HJHS)2.1版及功能独立性评分表(FISH)对其关节临床功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类型将40例血友病患者分为A型32例和B型8例,比较不同类型血友病患者HEAD-US-C评分、HJHS评分、FISH评分;分析HEAD-US-C评分与HJHS评分、FISH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40例患者共240个关节,HEAD-US-C评分为22.50(8.00,30.50),HJHS评分为31.50(15.50,46.75),FISH评分为27.00(21.50,32.00)。不同类型血友病患者间的HEAD-US-C评分、HJHS评分、FI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例血友病患者HEAD-US-C评分与HJHS评分呈正相关(r=0.884,P<0.001),与FISH评分呈负相关(r=-0.825,P<0.001)。结论HEAD-US-C评分与HJHS评分和FISH评分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客观评估血友病患者关节损伤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友病 关节超声评估 关节健康评估 功能独立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基米德运动悬吊系统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其对Berg平衡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及Lindmark平衡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朱红刚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索阿基米德运动悬吊系统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随机化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阿基米德运... 目的探索阿基米德运动悬吊系统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随机化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阿基米德运动悬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Lindmark平衡评分、Berg平衡量表、10MWS(10 m最大步行速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量表(78.92±8.34)分、Lindmark平衡评分(12.78±1.35)分、Berg平衡量表(38.45±4.79)分、治疗后2周10MWS(38.61±4.84)m/min、治疗后4周10MWS(48.21±6.33)m/min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阿基米德运动悬吊系统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加速肢体功能恢复,保持肢体平衡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基米德运动悬吊 脑卒中 平衡功能障碍 BERG平衡 Barthel指数 Lindmark平衡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益气活血利水汤与左卡尼汀联合使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闫明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882-1884,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左心室充盈异常和射血分数降低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病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预后较差和病死亡率高[1]。目前西医治疗目的主要以改善心功能和缓解临...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左心室充盈异常和射血分数降低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病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预后较差和病死亡率高[1]。目前西医治疗目的主要以改善心功能和缓解临床症状以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益气活血利水汤 功能 评分 联合使用 左卡尼汀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德霞 朱先明 李巧贻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及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3月安徽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及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3月安徽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侧面神经肌电检测[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瞬目反射R1潜伏期、肌电图运动单位束颤波发生率]、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SFG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MAP波幅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R1潜伏期及束颤波发生率均降低,且观察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束颤波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FGS量表中眼裂闭合评分、口角偏斜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有效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 情肌功能康复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R1潜伏期 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的功能恢复测评量表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世民 袁锋 俞光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525-1527,共3页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均是以恢复患者骨折前的功能状态为治疗的最终目的。如何评价一个患者是否恢复到了骨折前的功能状态,缺乏一个细化的标准工具。Zuckerman等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建立的FRS功能测评量表,有下列特点:(1)短...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均是以恢复患者骨折前的功能状态为治疗的最终目的。如何评价一个患者是否恢复到了骨折前的功能状态,缺乏一个细化的标准工具。Zuckerman等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建立的FRS功能测评量表,有下列特点:(1)短小简洁,使用方便;(2)可电话随访测评,应答率高;(3)病人自我评定打分;(4)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评定有一定深度,(5)对功能变化的敏感性、预测力、区分力和可靠性均好。Zuckerman测评量表的临床意义:(1)作为老年髋部骨折不同治疗手段的结局评价方法;(2)将骨折前的功能评分与骨折后的功能恢复联系起来,判别危险因素,加深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与理解;(3)发现骨折后功能评分低的特殊亚群(如伴有心脏病、有中风后遗症等),有针对性的筛选、探讨新的治疗方法;(4)从功能恢复的角度来探讨符合花费—效益比的最佳治疗策略,更加合理的使用和节约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为此,本刊特约张世民博士等对此量表做一介绍,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测评 功能恢复 治疗方法 骨折患者 日常生活活动 医疗卫生资源 功能状态 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杜庶芳 于传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7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威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5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等级确定护... 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威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5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等级确定护理等级,责任护士根据医嘱采取分级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充分运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医师根据科室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确定护理等级,实施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调查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具有重要意义,可对患者自护能力进行评级,是全面落实护理分级标准,促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提升的关键内容。医师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细化分级护理,可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对保证其护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 肿瘤内科 细化分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体中文版功能评分指数在下腰痛患者中的应用及信度效度测量 被引量:75
20
作者 吴大江 徐锡明 +4 位作者 魏显招 陈凯 白玉树 朱晓东 李明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4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功能评分指数(SC-FRI)对下腰痛患者的应用价值,评估其用于国人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国际指南将FRI翻译成中文并进行跨文化调试。采用经调试确定的SC-FRI、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C-ODI)、SF-36健康调查量表(... 目的探讨中文版功能评分指数(SC-FRI)对下腰痛患者的应用价值,评估其用于国人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国际指南将FRI翻译成中文并进行跨文化调试。采用经调试确定的SC-FRI、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C-ODI)、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于长海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15例下腰痛患者进行疼痛和功能状态的自我评估。检验其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同时标准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 SC-FRI有非常高的完成率(96%),无天花板和地板现象,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0.897,去除一个条目后为0.851~0.890)和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0.948,95%CI=0.917~0.968)。同时标准效度分析证实SC-FRI与SC-ODI、VAS有高度相关性(r=0.958,0.852);结构效度结果提示SC-FRI和SF-36中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物理职能、总体健康有较高相关性(r=-0.802,-0.698,-0.573,-0.565,-0.435)。结论 SC-FRI具有十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简单易行,可用于对国内下腰痛患者疼痛和功能状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问卷调查 功能评分指数 简体中文版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SF-36健康调查 视觉模拟 可重复性 结果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