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心立方金属晶界特征分布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聪 刘峰 +1 位作者 连景宝 姚亮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3,共5页
对近年来面心立方金属晶界特征分布优化研究进行了总结,从提高低ΣCSL晶界比例的工艺方法及影响因素、低ΣCSL晶界的形成机制和低ΣCSL晶界的比例对面心立方金属性能的影响机理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其中的一些参数和理论进... 对近年来面心立方金属晶界特征分布优化研究进行了总结,从提高低ΣCSL晶界比例的工艺方法及影响因素、低ΣCSL晶界的形成机制和低ΣCSL晶界的比例对面心立方金属性能的影响机理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其中的一些参数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并提出了未来面心立方金属GBCD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立方金属 晶界特征分布(GBCD) 低ΣCSL晶界
原文传递
面心立方金属{111}<110>滑移和 {111}<112>孪生平面 共生变形的Bishop—Hill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志永 张新明 +3 位作者 刘楚明 李赛毅 周卓平 杨扬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21-1126,共6页
将 Bishop-Hill最大功原理拓展于 fcc金属{111}{110}滑移和{111}(112)孪生两种机制同时起作用的平面共生变形研究了不同临界剪切应力(CRSS)之比ε对各理想取向的屈服应力状态及相应活化系的影... 将 Bishop-Hill最大功原理拓展于 fcc金属{111}{110}滑移和{111}(112)孪生两种机制同时起作用的平面共生变形研究了不同临界剪切应力(CRSS)之比ε对各理想取向的屈服应力状态及相应活化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ε>1/3(1/2)时,C,G和Rcu 3种取向共同的活化系均为滑移系,不易孪生;其它5种取向共同的活化系均包括滑移系和孪生系,有孪生倾向.同时分析了取向空间里屈服强度各向异性及 Taylor因子 M的变化规律,发现当引入孪生机制时,随着ε的减小,与仅发生滑移变形的情况相比,其屈服强度各向异性越来越小;最强和最弱的M值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小,但最大值变化幅度大于最小值。且最强M值的取向位置没有改变,均位于RG取向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 Bishop-Hill最大功原理 面心立方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Cu,Ag,Au和Al的自扩散能量计算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郁 文艳妮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了解面心立方金属(FCC)Cu,Ag,Au和Al中原子的自扩散机制,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AEAM)分别计算了这四种金属的第一最近邻(FNN),第二最近邻(SNN)和第三最近邻(TNN)的自扩散过程中的能量.这四种金属的三种扩散机制中的计算结果表明:... 为了解面心立方金属(FCC)Cu,Ag,Au和Al中原子的自扩散机制,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AEAM)分别计算了这四种金属的第一最近邻(FNN),第二最近邻(SNN)和第三最近邻(TNN)的自扩散过程中的能量.这四种金属的三种扩散机制中的计算结果表明:每一种扩散机制能量曲线图对称,并且在扩散路径中点位置能量最大;每种金属的三种扩散机制中,第一最近邻自扩散最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扩散 面心立方金属 单空位 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面心立方金属的变形机制及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鹏举 刘新才 +3 位作者 潘晶 李勇 杨俊峰 崔平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06年第5期24-28,共5页
综述了纳米面心立方金属的变形机制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发生的变化,即变形机制由晶界处发射不全位错、形成孪晶转变为晶界滑移、晶粒转动。当变形机制为晶界处发射不全位错、形成孪晶时,存在最佳孪晶形成晶粒尺寸范围,此时的孪晶形核应... 综述了纳米面心立方金属的变形机制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发生的变化,即变形机制由晶界处发射不全位错、形成孪晶转变为晶界滑移、晶粒转动。当变形机制为晶界处发射不全位错、形成孪晶时,存在最佳孪晶形成晶粒尺寸范围,此时的孪晶形核应力最小。另一方面,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在变形机制发生转变的临界晶粒尺寸附近存在韧-脆断裂方式的转变。提高孪晶密度、在纳米晶材料中加入微米晶相形成双峰晶粒材料可以提高纳米晶材料的塑性,得到更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面心立方金属 孪晶 晶界滑移 晶粒转动 韧-脆转变 双峰晶粒材料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板材单轴拉伸织构的演变
5
作者 李赛毅 张新明 +1 位作者 陈志永 周卓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63-567,共5页
采用速率敏感晶体塑性理论,预测了面心立方金属板材单轴拉伸过程中主要理想取向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拉伸坐标系而言,稳定性较好的理想取向,主要包括稳定取向G{110}〈001〉T和亚稳取向B{110}〈112〉T与S... 采用速率敏感晶体塑性理论,预测了面心立方金属板材单轴拉伸过程中主要理想取向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拉伸坐标系而言,稳定性较好的理想取向,主要包括稳定取向G{110}〈001〉T和亚稳取向B{110}〈112〉T与S{123}〈634〉T,以及在不同初始塑性应变比(R值)条件下可能成为稳定或亚稳取向的Cu{112}〈111〉T与P{110}〈111〉T和C{100}〈001〉T。取向RG{110}〈110〉T和RCu{112}〈110〉T的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 单轴拉伸 取向稳定性 面心立方金属 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平面变形的屈服应力状态分析
6
作者 陈志永 张新明 +1 位作者 刘楚明 周卓平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0-334,共5页
将fcc金属滑移和孪生 2种机制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应用Bishop Hill最大功原理 ,计算和分析了临界剪切应力之比 ζ不同时各理想取向平面共生变形时的屈服应力状态、相应活化系及Taylor因子M .结果表明 :当 ζ >1 /3时 ,随着 ζ的减小 ,... 将fcc金属滑移和孪生 2种机制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应用Bishop Hill最大功原理 ,计算和分析了临界剪切应力之比 ζ不同时各理想取向平面共生变形时的屈服应力状态、相应活化系及Taylor因子M .结果表明 :当 ζ >1 /3时 ,随着 ζ的减小 ,C ,G ,RCu3种取向时的M值不变 ,共同的活化系均为滑移系 ,不易孪生 ;其它取向的M值越来越小 ,共同的活化系均包括滑移系和孪生系 ,具有孪生倾向 .ξ取不同值时 ,最强和最弱的M值的取向位置均没有改变 ,分别位于RG 取向处和C ,G取向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 滑移 变形 屈服应力 面心立方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对称和非对称方向的声子谱
7
作者 解忧 张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8,共6页
依据晶格动力学理论,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odified Analytic Embedded AtomMethod,MAEAM),沿Brillouin区中的4个对称方向和4个非对称方向,计算了面心立方金属Al、Ni、Rh、Ir、Pd、Pt、Pb的声子谱.结果表明,除Rh、Ir和Pb误差稍大外... 依据晶格动力学理论,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odified Analytic Embedded AtomMethod,MAEAM),沿Brillouin区中的4个对称方向和4个非对称方向,计算了面心立方金属Al、Ni、Rh、Ir、Pd、Pt、Pb的声子谱.结果表明,除Rh、Ir和Pb误差稍大外,其余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预示着非对称方向计算值的正确性.同时表明MAEAM能够用来描述面心立方(FaceCenter Cubic,FCC)金属晶体原子间的多体相互作用,但是还需要改进和提高.沿着相同方向,FCC金属的声子谱曲线相似,频率依次沿Al、Ni、Rh、Ir、Pd、Pt、Pb的顺序降低,这是由于它们的原子质量与结合能的比值依次降低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立方金属 声子谱 非对称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电极氢析出反应统计力学处理
8
作者 苏文煅 吴元云 吴继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3期255-260,共6页
应用统计力学方法建立的电极过程速度方程,在假定氢析出反应遵循催化机理的前提下,提出吸附氢原子间排斥能估算方案,计算了Ni、Pt、Pd、Cu、Ag、Au等六种面心立方金属电极上氢析出反应~lgi曲线,结果表明,其Tafel斜率b决定于电极表面吸... 应用统计力学方法建立的电极过程速度方程,在假定氢析出反应遵循催化机理的前提下,提出吸附氢原子间排斥能估算方案,计算了Ni、Pt、Pd、Cu、Ag、Au等六种面心立方金属电极上氢析出反应~lgi曲线,结果表明,其Tafel斜率b决定于电极表面吸附氢原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而截距a刚和金属原子半径、晶面点阵排列以及氢的吸附热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力学 氢析出反应 氢原子 原子半径 吸附热 电极过程 催化机理 面心立方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晶界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师瑀 张莹莹 +2 位作者 刘峰 金晓明 郭潇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2-36,共5页
主要总结了近年来面心立方金属晶界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从介绍退火孪晶的形貌、形成机制及提高低ΣCSL晶界比例的微观模型分析了退火孪晶优化晶界特征分布的机理。然后详细阐述了利用晶界工程技术优化晶界特征分布的加工工艺及若干影... 主要总结了近年来面心立方金属晶界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从介绍退火孪晶的形貌、形成机制及提高低ΣCSL晶界比例的微观模型分析了退火孪晶优化晶界特征分布的机理。然后详细阐述了利用晶界工程技术优化晶界特征分布的加工工艺及若干影响因素,如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形变量和形变温度等。最后,讨论了晶界工程技术的应用对面心立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立方金属 晶界工程 退火孪晶 晶界特征分布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在低周冲击疲劳载荷下循环形变的微观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乐敏 杨平生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对面心立方结构多晶纯铜和纯铝在低周冲击疲劳载荷下循环形变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研究。疲劳过程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试样表面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在冲击疲劳载荷下 ,滑移和孪生是面心立方金属变形的主要方式。疲劳初期 ,纯铜试... 对面心立方结构多晶纯铜和纯铝在低周冲击疲劳载荷下循环形变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研究。疲劳过程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试样表面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在冲击疲劳载荷下 ,滑移和孪生是面心立方金属变形的主要方式。疲劳初期 ,纯铜试样表面还出现晶粒的弹性凹凸变形。孪晶和晶粒凹凸变形这类瞬态或快速形变机制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立方金属 低周冲击疲劳载荷 纯铜 纯铝 循环形变 微观机制 滑移 孪生 凹凸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BR确定面心立方金属的表面弹性参量
11
作者 刘建云 宋晶如 魏悦广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1-547,共7页
首先从能量变分出发基于同时考虑应变梯度效应和表面效应的跨尺度力学理论,推导出表面能和表面弹性本构等基本关系,然后基于简单的准连续Cauchy-Born法则(CBR)建立一种确定表面能密度以及表面弹性参量的方法.进一步以面心立方(face-cent... 首先从能量变分出发基于同时考虑应变梯度效应和表面效应的跨尺度力学理论,推导出表面能和表面弹性本构等基本关系,然后基于简单的准连续Cauchy-Born法则(CBR)建立一种确定表面能密度以及表面弹性参量的方法.进一步以面心立方(face-centre-cubic,FCC)金属为例,系统地获得了常用FCC金属表面弹性参量的数值,结果与他人应用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尺度力学理论 面心立方金属 Cauchy--Born法则 能密度 弹性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材料晶界结构调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强 汪政 +3 位作者 葛林 张宇鹏 陈劲松 冯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97-2315,共19页
沿晶失效行为是金属多晶材料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不改变材料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利用基于退火孪晶的晶界工程技术对材料的晶界结构进行调控是实现材料晶界相关性能改善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典型退火孪晶的形貌和形成理论进行了阐述,然... 沿晶失效行为是金属多晶材料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不改变材料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利用基于退火孪晶的晶界工程技术对材料的晶界结构进行调控是实现材料晶界相关性能改善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典型退火孪晶的形貌和形成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比分析了晶界特征分布优化的五种微观机制;其次,系统地归纳了晶界工程的主要实现途径及关键影响因素,并评述了不同随机晶界网络连通性表征方法的特点;最后总结了晶界工程技术在改善面心立方金属材料晶界相关性能方面的应用,同时指出了晶界工程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立方金属 晶界工程 晶界特征分布 随机晶界网络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金属电子结构及滑移系的选择
13
作者 金惠强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运用离散变分Xα原子簇方法计算了面心立方金属的电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参数,讨论了相互作用参数与材料宏观性能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电子结构理论的面心立方金属滑移系选择的判据.低温下fcc金属为{111}〈110〉
关键词 电子结构 金属 滑移系 形变 面心立方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稳定面心立方金属真应力与真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玉亮 郑文杰 +1 位作者 宋志刚 丰涵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7-53,共7页
从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的物理意义出发,提出一种建立真应力与真应变关系数学模型的方法,即通过寻求应变硬化指数与真应变的函数关系,求解微分方程得到真应力与真应变的关系。结合对一种面心立方合金拉伸应变硬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新... 从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的物理意义出发,提出一种建立真应力与真应变关系数学模型的方法,即通过寻求应变硬化指数与真应变的函数关系,求解微分方程得到真应力与真应变的关系。结合对一种面心立方合金拉伸应变硬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真应力与真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另一部分金属材料的研究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描述在变形过程中不发生相变的稳定面心立方金属材料的拉伸真应力与真应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应力 真应变 应变硬化指数 数学模型 面心立方金属
原文传递
层错能对面心立方金属形变机制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哲峰 李克强 +5 位作者 蔡拓 李鹏 张振军 刘睿 杨金波 张鹏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7-477,共11页
层错能在面心立方(fcc)金属塑性变形和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研究结果:(1)随层错能降低,fcc金属滑移方式逐渐从易于交滑移的波状滑移方式转变为平面滑移方式,直至发生变形孪生;(2)为了理解不同位错密度fcc金属中层... 层错能在面心立方(fcc)金属塑性变形和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研究结果:(1)随层错能降低,fcc金属滑移方式逐渐从易于交滑移的波状滑移方式转变为平面滑移方式,直至发生变形孪生;(2)为了理解不同位错密度fcc金属中层错能的变化趋势,采用有效层错能的概念,随位错密度增加,有效层错能也随之升高;(3)层错能降低不是决定fcc金属形变孪生发生的唯一因素,通过第一原理计算模拟滑移和孪生之间的竞争关系,建立了fcc金属形变孪生临界判据;(4)通过对高层错能、中等层错能以及低层错能fcc金属疲劳位错组态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总结了fcc金属中形成规则驻留滑移带的判定条件;(5)随Al含量增加,Cu-Al合金层错能降低导致平面滑移程度增加,其拉伸强度和均匀延伸率呈现同步提高趋势;(6)采用指数应变硬化模型可精确描述Cu-Al合金拉伸加工硬化过程,进而预测了不同合金成分和微观组织状态Cu-Al合金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匀延伸率之间的定量关系;(7)随Al含量增加,Cu-Al合金疲劳强度升高;在相同应变幅下,随Al含量增加,其低周疲劳寿命也升高。表明合金成分明显影响fcc金属形变损伤机制及微观缺陷(位错、孪生)演变过程,进而显著影响fcc金属及合金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这为通过合金设计和制备提高fcc金属力学性能及服役可靠性提供了实验证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立方金属 层错能 滑移 孪生 强度 塑性 疲劳强度
原文传递
孪生对面心立方金属屈服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陈积伟 江中浩 +1 位作者 郭威 连建设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基于Taylor理论,引入滑移系临界切应力τ_c^8与孪生系临界切应力之比对初始晶向随机分布的面心立方金属的屈服行为进行了计算,孪晶出现的条件与文献一致,机械孪晶的出现,可使应力π平面出现各向异性,并预测只有剪应力情况下,仍保持... 本文基于Taylor理论,引入滑移系临界切应力τ_c^8与孪生系临界切应力之比对初始晶向随机分布的面心立方金属的屈服行为进行了计算,孪晶出现的条件与文献一致,机械孪晶的出现,可使应力π平面出现各向异性,并预测只有剪应力情况下,仍保持各向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表 孪生 面心立方金属
原文传递
面心立方过渡金属自扩散的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分析
17
作者 陈国祥 李晓莉 《应用物理》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AEAM)计算了面心立方过渡金属Ni、Pd、Pt、Cu、Ag、Au和Al自扩散过程中的能量。对于最近邻(NN)和次近邻(NNN)二种扩散机制,其能量曲线均为对称曲线且能量的最大值均位于各自扩散路径的中点。计算得到的单空...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AEAM)计算了面心立方过渡金属Ni、Pd、Pt、Cu、Ag、Au和Al自扩散过程中的能量。对于最近邻(NN)和次近邻(NNN)二种扩散机制,其能量曲线均为对称曲线且能量的最大值均位于各自扩散路径的中点。计算得到的单空位形成能、迁移能和自扩散激活能比用嵌入原子法(EAM)计算的结果更接近NN扩散的实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NN扩散的激活能最低(迁移能也为最低),因此面心立方过渡金属中的最可几扩散为单空位最近邻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扩散 立方过渡金属 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对面心立方结构孪晶纳米线变形机制影响的原位原子尺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成鹏 孙涛 +9 位作者 韦如建 卢艳 孔德利 罗俊峰 贺昕 熊晓东 王兴权 王立华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6-486,共11页
本文利用原位实验技术,在透射电镜中实现了对直径约为40 nm的孪晶结构Ni纳米线(D=~40 nm)的弯曲变形实验,并对其塑性变形机制进行了原位原子尺度研究。原位原子尺度研究表明,弯曲应变对孪晶结构Ni纳米线的塑性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弯曲变... 本文利用原位实验技术,在透射电镜中实现了对直径约为40 nm的孪晶结构Ni纳米线(D=~40 nm)的弯曲变形实验,并对其塑性变形机制进行了原位原子尺度研究。原位原子尺度研究表明,弯曲应变对孪晶结构Ni纳米线的塑性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弯曲变形的初始阶段,塑性变形受位错行为控制,并且孪晶厚度对位错类型和滑移系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弯曲应变的增加,纳米线中观察到了连续的晶格畸变以及面心立方-体心四方的相转变。当弯曲应变继续增加超过~30%时,塑性变形方式由晶格畸变/塌陷引起的晶界形核主导。本实验提供了孪晶结构Ni纳米线在大塑性变形下的塑性变形图像,对理解不同的弯曲应变对孪晶结构Ni纳米线变形机制的影响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立方金属 孪晶结构镍纳米线 塑性机制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限元多晶体弹塑性模型预测FCC金属冲压变形后的织构和塑性各向异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世忠 李明哲 +1 位作者 李东平 高桥宽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1-536,共6页
开发出一套适于FCC(面心立方)金属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FEPM-3DFCC,该程序将与应变速率无关的多晶体弹塑性模型引入到立方体单元晶粒塑性应变增量的计算中文中.以Al板为例用FEPM-3DFCC程序计算出常温下... 开发出一套适于FCC(面心立方)金属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FEPM-3DFCC,该程序将与应变速率无关的多晶体弹塑性模型引入到立方体单元晶粒塑性应变增量的计算中文中.以Al板为例用FEPM-3DFCC程序计算出常温下单向拉伸和压缩、双向压缩、平面应变、面内剪切和厚向剪切等六种典型受力状态下的织构演变和各向异性变化,并对Al圆管扭曲与拉伸复合加载和Al圆管冷径缩挤拔加工进行了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多晶体模型 面心立方金属 冲压 织构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金属塑性屈服的尺度效应和应变率响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宇 庄茁 李晓雁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8-406,共9页
对纳米尺度单晶铜的剪切变形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单晶铜的剪切屈服应力随模型几何尺度的增大而降低,而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升高.基于位错形核理论,建立了一个修正的指数法则来描述面心立方(FCC)金属的尺度效应,该... 对纳米尺度单晶铜的剪切变形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单晶铜的剪切屈服应力随模型几何尺度的增大而降低,而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升高.基于位错形核理论,建立了一个修正的指数法则来描述面心立方(FCC)金属的尺度效应,该法则与较大尺度范围内(从纳米到毫米以上)的数值模拟结果以及实验数据都符合得比较好.另外,MD模拟中发现单晶铜存在一个临界应变率,当施加的应变率小于该值,剪切屈服应力几乎不随应变率变化而变化;当大于该值,剪切屈服应力会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迅速升高。最后根据模拟的结果建立了单晶铜和单晶镍塑性屈服强度的应变率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立方金属 尺度效应 率响应 塑性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