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8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6例肝硬变患者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爱娟 王宗海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277-1277,1280,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变 食管静脉曲张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立生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7-39,共3页
近年来,由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紧急胃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达20~50%。其中以急性胃粘膜出血(AGMB)、消化性溃疡(PU)并发出血最多见。因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治疗方法不同,故确定肝硬化门脉... 近年来,由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紧急胃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达20~50%。其中以急性胃粘膜出血(AGMB)、消化性溃疡(PU)并发出血最多见。因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治疗方法不同,故确定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出血原因,有利于针对性治疗。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就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及诊断、鉴别诊断作一简介。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 (一)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据文献报道,肝硬化病人PU的发病率为10~30%,远较非肝硬化病人为高。另据报告,肝硬化组PU的发病率为10~15%,非肝硬化组仅3.5%。肝硬化病人合并PU的发生机理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肝硬化时,胃肠道淤血,胃粘膜防御因子减弱有关。肝硬化合并PU以十二指肠溃疡(DU)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肝硬化组 消化性溃疡 紧急镜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 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粘膜出血 出血原因分析 静脉曲张出血 食管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与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陈雅菲 郭皓 王志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8例因肝硬化EVB行TIP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8例因肝硬化EVB行TIP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HE情况分为HE组(n=36例)和非HE组(n=112例)。整理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HVPG)、术后1 d的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WBC、P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评估HE病情程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实验室指标与HE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资料、MELD评分、手术前后HVPG及术后1 d的SCr、AST、WBC、PL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组TBil、、血氨水平、PT均高于非HE组,Alb、FIB低于非HE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氨(OR=2.678,95%CI:1.413~5.073),高TBil(OR=0.934,95%CI:1.402~4.617),低Alb(OR=2.425,95%CI:1.243~4.732),PT延长(OR=2.354,95%CI:1.277~4.338),低水平FIB(OR=2.545,95%CI:1.341~4.830)均为肝硬化EVB行TIPS术后发生HE的危险因素(P<0.05);血氨、TBil、PT与HE程度均呈正相关(r=0.521、0.574、0.608,P<0.05),Alb、FIB与HE程度呈负相关(r=-0.415,P<0.05)。结论:肝硬化EVB行TIPS术后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有助于降低H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出血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红梅 程艳 +1 位作者 崔钦泉 李爽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31-236,共6页
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提前预防一直以来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胃镜是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金标准”,但因其操作有创伤性,易诱发出血风险,且患者接受性差,价格昂贵而不能广泛开... 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提前预防一直以来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胃镜是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金标准”,但因其操作有创伤性,易诱发出血风险,且患者接受性差,价格昂贵而不能广泛开展。近年来,大量研究期望以无创性影像学技术来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替代胃镜检查成为该疾病早期筛查、后期随访的重要手段。超声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无创,价格便宜而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该文就目前超声技术的发展情况,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评估诊断相关研究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超声技术 出血风险预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研究
5
作者 卓宇宏 陈平湖 +4 位作者 陈鸿程 周思君 陈小云 范微微 叶石才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EVL)联合生长抑素和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116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均接受EVL和生长抑素治...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EVL)联合生长抑素和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116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均接受EVL和生长抑素治疗,连续治疗3~7 d,观察组术后长期口服普萘洛尔维持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血流量(PVF)和脾静脉血流量(SVF),经颈静脉入路插管测量肝静脉楔压和肝静脉游离压,计算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常规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在治疗7 d后,观察组止血率为94.9%,对照组为96.5%(P>0.05),观察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出血停止时间【(63.5±2.1)对(62.3±3.6)h】、输血量【(3.9±0.8)U对(4.1±1.2)U】、住院时间【(10.4±1.7)d对(10.5±2.9)d】和医疗花费【(1.8±0.2)万元对(1.8±0.2)万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VF、SVF和HVPG分别为(541.5±108.6)ml/min、(289.7±53.4)ml/min和(13.5±3.1)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6.4±112.7)ml/min、(306.4±56.3)ml/min和(14.6±3.8)mmHg,P<0.05】;观察组PT为(14.1±1.1)s,FIB为(2.7±0.8)g/L,与对照组【分别为(14.0±1.2)s和(2.8±0.6)g/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4%和10.7%,与对照组的7.3%和14.6%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EVL联合生长抑素紧急止血后,给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维持能降低门脉压力,可能能降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套扎术 生长抑素 普萘洛尔 治疗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VD治疗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远期疗效及再出血风险模型构建
6
作者 王巧珍 邵校 +1 位作者 杨修玲 蔡奉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44-349,355,共7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治疗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远期疗效及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3年10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收治的肝硬化伴...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治疗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远期疗效及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3年10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收治的肝硬化伴急性EGVB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ESVD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观察术后1年患者内镜下静脉曲张清除效果及再出血情况。根据再出血情况进行分组,再出血组(n=46)和未再出血组(n=191)。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患者危险因素,以上述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验证模型区分度,绘制Calibration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拟合度及预测效能。结果术后1年,114例静脉曲张完全根除,78例基本消失,45例未消失,清除率为81.01%。237例患者首次进行ESVD后,随访1年内发生再出血的患者有46例,发生率为19.41%。再出血组治疗前曲张静脉直径,中、大量腹水占比,Child-Pugh分级C级评分占比,有红色征占比及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未再出血组,而血小板(PLT)、血钠(Na)浓度则低于未再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治疗前曲张静脉直径偏大,中、大量腹水,PT时间延长是导致肝硬化伴EGVB患者经ESVD治疗后发生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浓度血Na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基于筛选出的4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患者再出血的风险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显示拟合度好(Hosmer-Lemeshowχ^(2)=1.305,P=0.113),预测模型的AUC为0.915(95%CI:0.859~0.954,P<0.05),预测效能较好。结论ESVD治疗肝硬化伴急性EGVB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本研究构建的再出血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为临床医务人员早期识别肝硬化伴急性EGVB患者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远期疗效 列线图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注射组织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陶熙 李宏韬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中联合应用胃镜下注射组织胶、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并EVB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实施奥美拉唑)与观察组(n=45,实施奥美拉唑联合胃镜下注...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中联合应用胃镜下注射组织胶、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并EVB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实施奥美拉唑)与观察组(n=45,实施奥美拉唑联合胃镜下注射组织胶)。对比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止血时间,同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RBC、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并EVB患者中联合应用胃镜下注射组织胶、奥美拉唑治疗,能够获得确切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常规及肝功能,止血效果理想,且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注射组织胶 奥美拉唑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因素研究
8
作者 李广会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患者发生GOV破裂出血(EGVB)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32)、未出血组(n=4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患者发生GOV破裂出血(EGVB)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32)、未出血组(n=48)。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特征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发生EGVB的影响因素。结果:出血组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出血组(P<0.05)。出血组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PT)、GOV程度、内镜下红色征发生率高于未出血组,而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等指标低于未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中重度GOV、肝性脑病、内镜下红色征、PT、PLT、TBIL、CR为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破裂出血风险较高,且与其静脉曲张程度、肝性脑病、内镜下红色征、PT、PLT和TBIL、CR等因素有关,应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高晓彤 《医疗装备》 2025年第1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EGV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EGV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负性心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再出血率)。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管理、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管理、用药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DS中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可改善肝硬化EGVB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负性心理,增强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领导理论 自我管理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研究
10
作者 朱瑞农 宋丽群 钱佶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9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给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或在此治...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9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给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或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和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血流流速(PVV)和脾静脉血流流速(SV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观察组输血(1.8±0.4)u,显著少于对照组【(4.2±2.0)u,P<0.05】,止血时间为(0.8±0.2)d,显著短于对照组【(3.1±1.1)d,P<0.05】,胃镜复查观察组EV消失9例(20.9%);治疗前后,两组PVD、PVV和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PO、MTL和GAS分别为(4.3±1.1)U/L、(193.6±20.4)ng/L和(85.5±9.2)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1±1.6)U/L、(254.9±24.9)ng/L和(112.4±10.3)μg/mL,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出血3例(7.0%),经再次内镜下治疗等综合处理,止血,对照组再出血17例(42.5%,P<0.05),经内科综合治疗止血12例,死亡5例(29.4%)。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或/和曲张静脉套扎术是抢救肝硬化并发EVB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设备和技术要求高,治疗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综合培训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生长抑素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 曲张静脉套扎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李欢 姬晓艳 +1 位作者 马伟伟 程二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23-126,136,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镜治疗的20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再次食管胃底...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镜治疗的20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再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n=47,术后6个月内发生再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对照组(n=153,术后6个月内未发生再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治疗相关手术指标、术后随访期间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蛋白血症比例、出血前服用阿司匹林比例、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低蛋白血症、出血前服用阿司匹林、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均是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内镜治疗后的随访期间容易发生再次出血,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低蛋白血症、出血前服用阿司匹林、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均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当积极评估风险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雪 刘晓艳 +1 位作者 杜文军 张忠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309名EGV患者,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GV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62)和非出血组(n=247),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连...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309名EGV患者,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GV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62)和非出血组(n=247),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t检验,分类变量应用χ2分析探究组间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究EGV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将上述患者按照7∶3分为建模组及验证组,应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应用ROC曲线对两组模型效能予以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HDL)(P<0.001,OR=0.131,95%CI=0.049~0.350)、C-反应蛋白(CRP)(P=0.010,OR=2.657,95%CI=1.269~5.563)、门静脉宽度(PVW)(P=0.050,OR=1.156,95%CI=1.000~1.336)、脾脏厚度(P=0.035,OR=1.492,95%CI=1.028~2.165)、Child-Pugh B级(P=0.003,OR=11.320,95%CI=2.232~57.407)及Child-Pugh C级(P=0.002,OR=3.888,95%CI=1.659~9.114)与EGV破裂出血相关,ROC曲线示建模组集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802,验证组为0.836。结论CRP升高、Child-Pugh B级和C级、HDL降低、门静脉增宽和脾脏增厚是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HILD-PUGH分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史真雁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共同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的功效及保障性。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72例并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配至观...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共同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的功效及保障性。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72例并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36位患者。对照组单纯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止血相关指数(包含止血所需时长、输血量及住院日数)、副作用发生状况及复发出血概率等差异。同时,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门静脉流量、内径和压力)以及胃肠激素水平(胃泌素、胃动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均减少,且观察组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的联合应用显著缩短了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了出血复发风险,有助于优化门静脉血流状况和调整胃肠激素平衡,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生长抑素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安全性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明 孟丽 申素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7期8-10,1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98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胃镜治疗时机的不同将...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98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胃镜治疗时机的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和晚期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组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两组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镜治疗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有助于提高止血成功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急诊 治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忠乐 陈红伟 宋亚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根据入院时出血情况将回顾性纳入的264例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一般资料、影像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二元L... 目的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根据入院时出血情况将回顾性纳入的264例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一般资料、影像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EGVB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构建诊断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结果264患者中有159例发生EGVB。出血组患者肝性脑病比例、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有红色征比例以及PT显著高于未出血组,HB、PLT、TBIL、CR等指标显著低于未出血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表明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PT、PLT、TBIL是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TBIL诊断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效能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3(95%CI:0.533~0.673)和0.573(95%CI:0.499~0.647);而PT、PLT以及预测模型诊断EGVB的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897(95%CI:0.857~0.937)、0.934(95%CI:0.906~0.962)、0.979(95%CI:0.964~0.993)。结论入院时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PT、PLT和TBIL均为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慧群 叶超 +3 位作者 许朝 陈思 张开光 肖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55-315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内镜治疗后5年再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肝硬化EGVB行内镜治疗的181例患者,至少随访5年。分析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内镜治疗后5年再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肝硬化EGVB行内镜治疗的181例患者,至少随访5年。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病毒、酒精、自免、其他)、是否合并腹水、肝性脑病(无、1~2期、3期)、门静脉血栓、肝癌、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并发症、外周血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细胞(WBC)、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脾静脉内径、Child分级、是否序贯治疗、再出血时间等临床资料。依据5年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再出血,将所有患者分为未再出血组(n=124)与再出血组(n=57)。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内镜治疗后5年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1、3、5年的累积出血率。结果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得TBIL、门静脉内径均为EGVB患者内镜治疗后5年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KM曲线显示,181例患者中,1、3、5年累积出血人数为41、54、57例,累积出血率为22.65%、29.83%、31.49%。结论肝硬化EGVB内镜治疗后远期再出血率较高,TBIL和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EGVB内镜治疗后远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TBIL和(或)门静脉内径较高的肝硬化EGVB内镜治疗患者的随访需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 危险因素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声 魏应凤 +2 位作者 刘颖 罗颖敏 向天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1-4,33,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标准将其分为无曲张组(n=41... 目的探讨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标准将其分为无曲张组(n=41)、轻度曲张组(n=43)、中度曲张组(n=61)、重度曲张组(n=55),均行电子胃镜、肝脾硬度和腹部彩超检查,比较其肝脏硬度值(LSM)、脾脏硬度值(SSM)、脾厚度及门静脉宽度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n=116)和无出血组(n=84),比较2组的LSM、SSM值和门静脉宽度水平,建立ROC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肝脾硬度、门静脉宽度以及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组LSM、SSM、脾厚度、门静脉宽度水平均高于轻度和中度曲张组(P<0.05);与无出血组比较,出血组LSM、SSM、门静脉宽度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风险评估模型的AUC值最高,为0.98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7%和83.62%。结论随着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LSM、SSM、脾厚度、门静脉宽度水平也逐渐增高,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效能优于单独采用LSM、SSM或门静脉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脾脏硬度值 肝脏硬度值 静脉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梦秋 张爱霞 +1 位作者 张莉 林子曦 《肝脏》 2024年第9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参数(TEG)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20例行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健康体检人群纳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参数(TEG)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20例行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健康体检人群纳为对照组,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n=20)和未出血组(n=20)。将出血组随机分为A组(n=10)和B组(n=10),A组给予常规凝血试验指导输血,B组给予TEG试验指导输血。比较出血组、未出血组与对照组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TEG检验结果,绘制ROC曲线来分析TEG检验结果与常规凝血实验的评估价值,比较A、B两组预后情况和输血成分用量。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血组和未出血组血小板计数(PL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的PLT及FIB水平显著小于未出血组[PLT:(67.13±33.18)vs.(84.23±29.34)×10^(9)/L;FIB:(1.47±0.49)vs.(1.97±0.52)g/L,P<0.05];出血组和未出血组的血凝块形成时间(K)显著高于对照组,凝固角(α)、最大振辐(M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的α角及MA水平[分别为(45.45±5.79)deg和(40.71±5.25)mm]显著小于未出血组[分别为(51.34±5.14)deg和(48.46±6.08)mm,P<0.05];PLT、FIB、α角及MA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5(P<0.05),且α角曲线下面积最大;B组预后好转率显著大于A组(100%vs.60%),住院天数为(9.12±1.02)d,显著小于A组(11.48±1.25)d,(P<0.05);B组红细胞和血浆[分别为(3.14±0.67)U和(534.07±80.42)mL]用量小于A组[分别为(4.11±0.74)U和(617.18±90.51)mL],血小板和冷沉淀用量[分别为(0.32±0.07)U和(33.48±6.25)U]显著大于A组[分别为(0.25±0.06)U和(28.12±5.02)U](P<0.05)。结论TEG凝血测试比标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国际标准化比值等常规凝血测试更能指导患者输血管理,其中α角参数诊断效能最高。TEG通过精准指导输血治疗可较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参数 乙型肝炎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陈正彦 刘君颖 +5 位作者 张然 蒋举峰 贺照霞 刘玮 余海洋 张红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39-2343,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内镜诊疗时机不同...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内镜诊疗时机不同分为A组(35例,入院后0~6 h内行内镜诊疗)、B组(29例,入院后6~12 h内行内镜诊疗)和C组(32例,入院后12~24 h内行内镜诊疗),比较3组治疗情况(出血部位检出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6例)和死亡组(1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A组和B组出血部位检出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止血成功率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腹水征、血钠、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征、血钠降低是影响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于入院后6~12 h内行内镜诊疗可提高患者救治效果,但入院后0~6 h内行内镜诊疗需更多临床循证证据,且腹水征、血钠降低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高危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诊疗 时机 救治效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潇 盛云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其中42例对照组接受EVL术治疗,43例... 目的观察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其中42例对照组接受EVL术治疗,43例观察组在接受EVL治疗后择期行TIPS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超声检测门静脉压力梯度(PPG)、门静脉压力(PVP)和门静脉血流速度(PVF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结果急性期,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9.3%和9.5%(P>0.05);两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住院日为(12.8±2.6)d,显著长于对照组【(8.1±1.5)d,P<0.05】;术后,观察组PVFV为(16.7±3.8)cm/s,显著快于对照组【(12.5±2.4),P<0.05】,而PPG和PVP分别为(9.1±1.4)mmHg和(19.6±2.3)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2±1.9)mmHg和(34.8±3.4)mmHg,P<0.05】;观察组血清LPO、MTL和GAS水平分别为(4.1±2.2)U/L、(202.4±22.7)ng/L和(76.3±8.4)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1.6)U/L、(256.8±26.1)ng/L和(115.6±10.9)μg/mL,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1.6%和7.7%(P<0.05)。结论在实施EVL急性期止血后适时进行TIPS术治疗肝硬化并发EVB患者效果确切,可减少再出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曲张静脉套扎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