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临床和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袁雪雯 楚闪闪 +1 位作者 顾威 朱子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分析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患儿,男,9月龄,以心率增快为主要表现,合并全面性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等。实验室检测提... 目的分析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患儿,男,9月龄,以心率增快为主要表现,合并全面性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等。实验室检测提示促甲状腺激素降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甲状腺素均升高,相关抗体检查全部阴性。基因检测发现TSHR基因第10外显子c.1894A>G(p.T 632A)的错义变异,为新发变异,尚未见报道,经软件预测为致病性变异。予患儿甲巯咪唑口服治疗,甲状腺功能明显好转,发育落后改善。结论基因检测有利于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TSHR基因 生长发育落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江飞 王锦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1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非AIHA患者DAT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影响。方法:收集多个科室96例DAT阳性的非AIHA输血者为阳性组,均分为甲组(48例输注洗涤红细胞)和乙组(48例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对照组为58例DAT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和凝... 目的:研究非AIHA患者DAT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影响。方法:收集多个科室96例DAT阳性的非AIHA输血者为阳性组,均分为甲组(48例输注洗涤红细胞)和乙组(48例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对照组为58例DAT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检测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结果:阳性组ICU患者62例(64.6%),血液系统疾病12例(12.5%),循环系统疾病9例(9.4%),肿瘤6例(6.3%),消化系统疾病3例(3.1%),内分泌系统疾病2例(2.1%),呼吸系统疾病2例(2.1%)。交叉配血结果显示,MGT阳性组主侧为阴性,次侧为阳性,凝聚胺法阳性组和对照组主侧次侧均为阴性;RBC计数、Hb浓度、MCH,输血后甲组、乙组、对照组均高于输血前(P<0.05);输血后三组互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结论:DAT阳性的非AIHA患者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是安全有效的,对临床制定输血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AT阳性 输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晓芳 黄榕 张玲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研究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进行临床输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0例DAT阳性非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将患者分为研究1... 目的研究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进行临床输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0例DAT阳性非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将患者分为研究1组(40例,给予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和研究2组(40例,给予普通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另外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40例DAT阴性非AIHA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分析DAT阳性非AIHA患者的疾病类型分布;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输血效果检测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80例DAT阳性非AIHA患者中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占比最高,为72.50%(58/80),其次为肿瘤患者,占16.25%(13/80),血液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占比分别为2.50%、3.75%、1.25%、3.75%。治疗前各组患者的TBil、DBil、ALB、RBC、MCH、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的ALB、RBC、MCH、Hb水平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ALB(g/L):48.24±5.69、48.19±5.62、48.28±5.74,RBC(×10^(12)/L):2.28±0.43、2.29±0.46、2.26±0.42,MCH(pg):5.36±1.21、5.42±1.25、5.29±1.24,Hb(g/L):104.23±10.86、106.65±10.92、108.29±10.64,均P>0.05],但研究1组的TBil、DBil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TBil(μmol/L):17.29±3.35比13.24±2.76、13.28±2.72,DBil(μmol/L):8.29±2.36比5.34±1.41、5.33±1.39,均P<0.05],研究2组与对照组TBil和D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AT阳性非AIHA患者使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容易加重肝脏负担,而直接使用红细胞悬液输注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DAT阳性分析与输血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孟明敏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36期25-25,共1页
目的研究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DAT阳性分析与输血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随机选择3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这300例贫血患者实施交叉配血试验,并对患者进行DAT阳性分... 目的研究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DAT阳性分析与输血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随机选择3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这300例贫血患者实施交叉配血试验,并对患者进行DAT阳性分析。结果这300例进行了交叉配血实验的患者中,均出现了DAT阳性情况,最终的DAT阳性率为46.7%。结论对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交叉配血试验造成影响的因素之一就是DAT阳性情况,对患者输血疗效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的病情状况来进行处理,才能够提高输血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AT阳性 输血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非甲亢期的用药规律
5
作者 林子渝 陈巍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28-33,共6页
目的: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非甲亢期的中药方剂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其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数据库,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 目的: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非甲亢期的中药方剂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其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数据库,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采用中医药治疗AIT非甲亢期的文献,筛选文献并提取中药方剂,对方剂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中医治疗AIT非甲亢期药方共284个,单味药数量为268味,总使用频次3195次。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夏枯草、柴胡、黄芪、白术、茯苓、白芍、浙贝母、当归、甘草、党参。药物四气以温性为首,后依次为平、寒、微寒,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多归肝、脾经。药物功效以疏肝解郁为主。药物层次聚类获得4类,关联规则显示夏枯草-黄芪是最常用的药对。结论:中医药治疗AIT非甲亢期,既强调疏解肝气、补益脾肾,又重视散结消瘿,并根据病理因素如气滞、痰浊、瘀血采用行气、燥湿、活血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亢期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CT和MRI在鉴别非弥漫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导管腺癌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杜福川 刘辉 +1 位作者 张昌飞 郭建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比较CT和MRI在鉴别非弥漫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与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就诊并经临床确诊的非弥漫性AIP患者共78例... 目的比较CT和MRI在鉴别非弥漫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与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就诊并经临床确诊的非弥漫性AIP患者共78例,纳入AIP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并经临床确诊的PDA患者共28例,纳入PDA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CT和MRI在鉴别AIP和PDA的表现情况,计算不同影像学方法的敏感度。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的表现情况。结果MRI鉴别AIP和PDA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CT(P<0.05)。MRI用于诊断PDA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T(P<0.05),但MRI和CT对诊断AIP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P组中,CT和MRI发现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多发胰腺占位、延迟均匀增强、胰管梗阻、多发胰管梗阻的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DA组中,非连续性胰腺占位、胰管梗阻的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比CT在鉴别非弥漫性AIP与PDA时的诊断表现更好,MRI能够更多反映出有利于两种疾病鉴别的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导管腺癌 电脑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男性患者6年诊治随访
7
作者 朱亭亭 苟悦 +4 位作者 孙鑫 邢枫 刘坤 刘成海 顾宏图 《肝脏》 2022年第10期1148-1150,共3页
患者,男性,33岁,出生并居住于上海市崇明区。2014年5月18日,我院门诊检查:ALT:60 U/L,AST:31 U/L,TBiL:33.25μmol/L,腹部超声示肝内脂肪浸润,诊断为“非酒精脂肪肝”,予“复方甘草酸苷”及中药汤剂(柴胡、黄芩、泽泻、荷叶、垂盆草、... 患者,男性,33岁,出生并居住于上海市崇明区。2014年5月18日,我院门诊检查:ALT:60 U/L,AST:31 U/L,TBiL:33.25μmol/L,腹部超声示肝内脂肪浸润,诊断为“非酒精脂肪肝”,予“复方甘草酸苷”及中药汤剂(柴胡、黄芩、泽泻、荷叶、垂盆草、鸡骨草、枳壳、陈皮、甘草)治疗后指标好转。2014年10月12日,患者出现目黄,我院查血清肝功能:AST:364 U/L、ALT:669 U/L、TBil:208.05μmol/L,血清IgG:19.5 g/L(表1),余指标未见异常,血清肝炎病毒学标志物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均阴性。既往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2013年曾行疝气手术,否认输血史,否认药食物过敏史,否认长期服药史,否认饮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组织病理 泼尼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GAb、TpoAb、TRAb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张明方 周慧敏 李正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6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联合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泗洪中信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接收的15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及8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联合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泗洪中信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接收的15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及8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自身免疫性)、观察B组(非自身免疫性),分别为80例、78例。同时以8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TGAb、TpoAb、TRAb水平并作对比,分析其在不同研究对象中的表达情况。此外,比较TGAb、TpoAb、TRAb三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A组三项血清指标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对照组,且观察B组三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F=596.478、233.919、885.336;均P<0.05);TGAb、TpoAb、TRAb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面积(0.781)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的ROC曲线面积。结论在甲状腺疾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TGAb、TpoAb、TRAb水平表达情况最高,且TGAb、TpoAb、TRAb三项指标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效能较高,可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甲状腺疾病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 非自身免疫性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H、TPOAb、TRAb、TG-Ab等多种抗体检测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志东 缪海婷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6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ies,TR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ies,TR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等多种抗体检测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东莞市人民医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00例,其中含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102例(自免组)及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98例(非自免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患者血清中TSH、TPOAb、TRAb及TG-Ab的浓度,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一般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免组患者血清中的TSH、TPOAb、TRAb及TG-Ab水平明显高于非自免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且非自免组患者血清中的TSH、TPOAb、TRAb及TG-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免组患者的TSH、TPOAb、TRAb及TG-Ab阳性率及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自免组患者中TSH、TRAb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均显著优于TPOAb及TG-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及TRAb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能提高临床患者的诊断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抗体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着丝点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诊断研究
10
作者 张若冰 陈福军 +1 位作者 郝武常 武易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5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在不同疾病类型中抗体阳性的患者分布,以及在临床诊断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6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抗核抗体(ANA)146例ACA阳性患者的临床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在不同疾病类型中抗体阳性的患者分布,以及在临床诊断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6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抗核抗体(ANA)146例ACA阳性患者的临床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83例(56.85%),其中自身免疫性乙型肝炎患者34例(40.96%),混合肝病和结缔组织性疾病患者15例(18.07%),重叠综合征患者13例(15.66%),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例(9.6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例(8.43%);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3例(43.13%),其中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16例(25.40%),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4例(22.22%),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1例(17.4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7例(11.11%),消化统疾病患者4例(6.35%);146例ACA阳性患者中,贫血症患者80例(54.79%),肝功能异常(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患者62例(42.47%),红细胞沉降率异常患者44例(30.14%)。结论 ACA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异性,与自身免疫性肝病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着丝点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非自身免疫性疾病 回顾性分析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