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礞石滚痰汤对慢性应激模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小鼠多巴胺及其转运体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丁一芸 王雅璇 王素梅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研究加味礞石滚痰汤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模型小鼠行为学以及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疼痛调控机制。方法选取3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舍曲林组及加味礞石滚痰汤高、中、... 目的研究加味礞石滚痰汤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模型小鼠行为学以及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疼痛调控机制。方法选取3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舍曲林组及加味礞石滚痰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予刺激,其余5组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制备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加味礞石滚痰汤高、中、低剂量组和舍曲林组分别予以对应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悬尾实验评价小鼠行为学指标;ELISA法检测VTA及杏仁核中多巴胺(dopamine,DA)、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及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VTA及杏仁核中DAT、Th含量。结果应激6周后,模型组小鼠不动时间明显增长,糖水偏好率明显下降。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VTA和杏仁核中DA、Th含量显著下降(P<0.01),DAT表达增加(P<0.01);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VTA和杏仁核中DAT表达增加(P<0.01),Th的含量降低(P<0.01)。给药后,加味礞石滚痰汤中、高剂量组和舍曲林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和糖水偏好明显提升(P<0.01)。ELISA结果显示,加味礞石滚痰汤低剂量组小鼠VTA和杏仁核中DA含量升高(P<0.05),杏仁核中DAT表达下降(P<0.05);加味礞石滚痰汤中剂量组小鼠VTA和杏仁核中DA含量升高(P<0.01),VTA中Th含量升高(P<0.01),杏仁核中DAT表达下降(P<0.01);加味礞石滚痰汤高剂量组和舍曲林组小鼠VTA和杏仁核中DA、Th含量升高(P<0.01),DAT表达下降(P<0.01)。WB结果提示,加味礞石滚痰汤各剂量组和舍曲林组小鼠VTA和杏仁核中Th含量升高(P<0.01),DAT含量下降(P<0.01)。结论加味礞石滚痰汤能够改善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提升动机,其机制可能与增加Th含量、下调DAT表达、增加D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多巴胺 疼痛奖赏 加味礞石滚痰汤 豁痰清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多民族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2
作者 司夏樱 赛米热·吾拉音 蒋常莲 《新医学》 2025年第3期275-282,共8页
目的 探讨兰州市高校不同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特点,关系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兰州地区大学生6 373名,利用NSSI行为评定问卷及网络成瘾量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 目的 探讨兰州市高校不同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特点,关系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兰州地区大学生6 373名,利用NSSI行为评定问卷及网络成瘾量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NSSI行为的特点及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父亲学历、是否单亲家庭、监护人、亲子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网络成瘾程度、抑郁程度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程度在是否有NSSI行为的大学生中有差异(均P <0.001),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网络成瘾与NSSI行为得分呈正相关(β=0.497,P <0.001)。结论 男性、大一新生、具有抑郁焦虑情绪、网络成瘾行为的学生更容易发生NSSI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网络成瘾 因特网 多民族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25羟维生素D_(3)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凡豪杰 刘乐伟 +8 位作者 夏磊 田英汉 杨铖 郝明茹 赵鑫 申晴晴 莫大明 耿峰 刘寰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18,共7页
背景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_(... 背景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血脂水平,并探索其对NSS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MDD患者129例,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NSSI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NSSI组(77例)和非NSSI组(52例)。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失眠严重指数(ISI)、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样本中25(OH)D_(3)和血脂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青少年MDD患者发生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_(3)和血脂水平对NSSI行为的诊断价值。结果NSSI组的年龄低于非NSSI组,而PANSI总分、ISI总分、CES-D总分高于非NSSI组(P<0.05)。NSSI组25(OH)D_(3)水平低于非NSSI组,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NS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5.695,95%CI=2.422~13.388,P<0.001)和25(OH)D_(3)(OR=0.871,95%CI=0.768~0.987,P<0.05)是青少年MDD患者伴有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LDL-C和25(OH)D_(3)评估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CI=0.65~0.82,P<0.001)、0.62(95%CI=0.52~0.72,P=0.02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9 mmol/L、19.15μg/L;LDL-C联合25(OH)D_(3)水平[ln(p/1-p)=1.364X1-0.143X2-0.161,其中X1、X2分别为LDL-C、25(OH)D_(3)]预测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的AUC为0.77(95%CI=0.69~0.85,P<0.001),灵敏度为77.92%、特异度为67.31%。结论伴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MDD患者存在一定水平的25(OH)D_(3)和血脂水平紊乱,且LDL-C联合25(OH)D_(3)水平对评估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应定期检测其动态变化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抑郁障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25羟维生素D_(3)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承诺疗法护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干预效果
4
作者 黄丽平 何朝珠 +4 位作者 简小霞 曾玉 胡茂荣 罗涛 李梦倩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4期160-164,169,共6页
目的研究接纳承诺疗法(ACT)护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青少年NSSI行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目的研究接纳承诺疗法(ACT)护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青少年NSSI行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ACT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D)、接纳与承诺问卷第2版(AAQ-2)、渥太华自伤量表(OS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CD-RISD、AAQ-2、O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AAQ-2及OSI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各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CD-RISD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ACT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接纳与承诺程度、提高心理弹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青少年 接纳承诺疗法 焦虑抑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应对方式在强化敏感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系中的作用
5
作者 许红燕 施景阳 +1 位作者 姚庚华 汪永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应对方式在强化敏感性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4462名中学生。通过问题“在过去的1年里,你是否有过故意伤害自己的行为(但不是为了结束生命)”了解被调查对象是否在过去12... 目的:探讨青少年应对方式在强化敏感性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4462名中学生。通过问题“在过去的1年里,你是否有过故意伤害自己的行为(但不是为了结束生命)”了解被调查对象是否在过去12个月存在NSSI行为,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估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采用强化敏感性量表(RSS)评估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结果:全部被调查者中有506人(11.3%)报告在过去的1年内有NSSI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S惩罚敏感性总分(OR=1.26,95%CI=1.10~1.46)和TCSQ消极应对总分(OR=2.23,95%CI=1.92~2.60)与NSSI行为发生呈正向关联,TCSQ积极应对总分(OR=0.70,95%CI=0.62~0.80)和NSSI行为发生呈负向关联。中介效应分析显示,TCSQ积极应对总分(β=0.15,95%CI=0.10~0.20)和TCSQ消极应对总分(β=0.53,95%CI=0.43~0.64)在RSS惩罚敏感性总分与NSSI行为发生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与惩罚敏感系统过度激活有关,不良应对方式是惩罚敏感性过度激活导致NSSI行为的可能心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强化敏感理论 惩罚敏感 应对方式 中介作用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提高非自杀性自伤预测力中的应用:一项系统综述
6
作者 高白雪 谢云龙 +1 位作者 罗俊龙 贺雯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9,共14页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度污名化、高度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的特点,传统NSSI研究测量和分析方法有限,获得的影响因子预测力较低。近年来机器学习逐步应用于NSSI的分析和建模中,并通过提...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度污名化、高度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的特点,传统NSSI研究测量和分析方法有限,获得的影响因子预测力较低。近年来机器学习逐步应用于NSSI的分析和建模中,并通过提高NSSI研究工具预测力、增加预测模型复杂度和精确度、区分NSSI类别和亚型,使整体预测性能上升到中等水平。未来需结合NSSI传统理论和研究方法使筛选标准更严格,拓展非问卷NSSI数据与深度学习、无监督学习的结合,根据“先分型、再迁移”的原则增加模型的可复制性与可比性,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非自杀性自伤 预测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苗懿 李隽逸 +3 位作者 黄佩姗 王克 张雪琳 董强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目的】调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NSSI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方法】选取95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DSM-5关于NSS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伴有NSSI行为组(NSSI组)和不伴有NSSI... 【目的】调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NSSI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方法】选取95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DSM-5关于NSS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伴有NSSI行为组(NSSI组)和不伴有NSSI行为组(nNSSI组)。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ANSA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亲密关系体验-关系结构量表(ECR-RS)、儿童期创伤问卷简表(CTQ-SF)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NSSI组与nNSSI组两组的组间差异,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有59例存在NSSI,检出率为62.11%。NSSI组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CSQ消极应对、对父亲的依恋焦虑、对母亲的依恋焦虑及依恋回避、CTQ-SF总分、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虐待、性虐待方面的评分均高于nNSSI组(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消极应对、与母亲的依恋回避以及情感虐待可能会提高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风险(P值均<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发生率较高,焦虑、消极应对、对母亲的依恋回避、情感虐待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临床中除了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外,还需注意关注患者的应对方式、亲子关系及童年创伤经历,以减少NSSI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障碍 非自杀性自伤 应对方式 亲子关系 童年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生态风险与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8
作者 郭宇亮 宁维卫 +1 位作者 刘磊 吴昊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探讨累积生态风险对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体验回避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累积生态风险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对... 目的:探讨累积生态风险对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体验回避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累积生态风险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对881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①累积生态风险、体验回避、非自杀性自伤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4~0.49,P<0.01),累积生态风险、体验回避、非自杀性自伤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46~-0.30,P<0.01);②累积生态风险可以直接影响非自杀性自伤,也可以通过体验回避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非自杀性自伤,中介效应值为0.19,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5.88%;③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验回避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β=-0.11,P<0.001),削弱了体验回避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负面影响。结论:体验回避在累积生态风险对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验回避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生态风险 非自杀性自伤 体验回避 情绪调节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童年创伤经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情绪失调及抑郁症状的关系
9
作者 冯静 海帆 +3 位作者 乔璟 李曦苗 寇学芳 杨世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究童年创伤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河南驻马店、新乡两地市1188名初中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患者健康问卷的抑郁部分(PHQ-9)、简版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16)、... 目的:探究童年创伤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河南驻马店、新乡两地市1188名初中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患者健康问卷的抑郁部分(PHQ-9)、简版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16)、青少年NSSI问卷(ANSAQ)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SPSS 27.0进行描述性统计及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AMOS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在1094名初中生中,童年创伤检出率31.08%,中度抑郁及以上检出率18.01%,NSSI检出率21.94%。ANSAQ得分与PHQ-9得分、CTQ-SF得分、DERS-16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HQ-9得分与CTQ-SF得分、DERS-16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TQ-SF得分与DERS-16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情绪失调与抑郁症状在童年创伤与青少年NSSI行为间呈单独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童年创伤可以通过情绪失调、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失调与抑郁症状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青少年NSSI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 情绪失调 抑郁症状 非自杀性自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10
作者 丁超云 周龙 +3 位作者 宁明安 陈文聪 严文骏 邱达明 《湖北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检验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在二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问卷对南昌部分高校18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检验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在二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问卷对南昌部分高校18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体育锻炼对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都呈显著正相关(r=0.19,r=0.12,均p<0.001);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01);而体育锻炼、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都呈显著负相关(r=-0.17,r=-0.36,r=-0.25,p<0.001);2)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中,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均起显著中介作用,社会支持独立中介效应值为-0.026,心理韧性独立中介效应值为-0.004,且两者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04。结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还会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社会支持 心理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11
作者 陶思路 毛国菊 +2 位作者 熊怡 郭梦佳 吴冬梅 《医学新知》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建库至2024年12月20...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建库至2024年12月20日发表的相关文献。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过程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采用Stata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6篇文献,中国大学生NSSI发生率为14.3%[95%CI(12.2%,16.5%)]。女性[OR=0.83,95%CI(0.78,0.89)]、性格自评偏中性[OR=0.76,95%CI(0.69,0.83)],性格自评偏外向[OR=0.75,95%CI(0.68,0.82)]是中国大学生NSSI发生的保护因素;年级为大一[OR=1.55,95%CI(1.22,1.97)]、年级为大二[OR=1.74,95%CI(1.36,2.23)]、城市或城镇出生[OR=1.44,95%CI(1.26,1.64)]、非医学院校或专业[OR=1.50,95%CI(1.39,1.61)]、负性生活事件[OR=1.02,95%CI(1.01,1.04)]、在小学及更早时期受性虐待[OR=3.14,95%CI(1.97,5.02)]、抑郁[OR=1.47,95%CI(1.33,1.63)]、焦虑[OR=2.20,95%CI(1.25,3.87)]、幻想[OR=1.18,95%CI(1.03,1.35)]、饮酒[OR=1.60,95%CI(1.40,1.83)]、伤心绝望[OR=6.32,95%CI(2.96,13.51)]是中国大学生N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国大学生NSSI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针对高风险群体,应加强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支持和早期筛查,以有效降低NS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大学生 发生率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自伤 自虐 自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伴非自杀性自伤的效果
12
作者 胡忠厚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6期61-63,67,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伴NSSI患者66例,采用信封法分为联合组与舍曲林组,各33例。舍曲林组给予盐酸舍... 目的观察低剂量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伴NSSI患者66例,采用信封法分为联合组与舍曲林组,各33例。舍曲林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联合组在舍曲林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奥氮平片。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渥太华自伤量表(OSI)评分、NSSI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舍曲林组的75.76%(χ^(2)=4.632,P=0.031)。治疗2、4、6周后,2组HAMD评分、HAMA评分、OSI评分及NSSI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舍曲林组(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舍曲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4%vs.12.12%,χ^(2)=1.630,P=0.202)。结论低剂量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伴NSSI的效果确切,可恢复患者积极情绪,改善NSSI行为,效果和安全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非自杀性自伤 奥氮平 舍曲林 焦虑 自伤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对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13
作者 李婷婷 程乐 钟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51-357,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对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2月-2024年4月8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ASI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对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2月-2024年4月8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ASI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通过Pearson积差系数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家庭功能、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检验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结果:8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共有37例具有NSSI,发生率为43.02%,女生、毕业班、重度抑郁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发生率高于非毕业班、轻中度抑郁青少年(χ^(2)=4.879,5.152,14.823;P<0.05);发生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FAD量表情感介入、家庭沟通、行为控制、情感反应、问题解决、角色扮演、总功能维度及量表总分高于未发生NSSI青少年(t=4.858,3.585,3.537,4.747,4.421,3.388,3.782,6.188;P<0.05);发生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GSES量表评分低于未发生NSSI青少年,CD-RISC量表坚韧、乐观、自强维度及量表总分低于未发生NSSI青少年(t=5.605,3.249,3.771,5.281,4.993;P<0.05);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与FAD评分呈现正相关,与GSES量表、CD-RISC评分呈现负相关(r=0.504,-0.519,-0.622;P<0.05),青少年抑郁症患者FAD评分与GSES量表、CD-RISC评分呈现负相关(r=-0.563,-0.461;P<0.05);回归方程加入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变量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回归系数均显著,在家庭功能影响NSSI间,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与NSSI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8.73%(总效应量:0.825;直接效应量:0.588;中介效应量:0.237)、36.20%(总效应量:0.825;直接效应量:0.526;中介效应量:0.299)。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在家庭功能与NSSI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自我效能感 心理弹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及与认知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马立鑫 邓巧恩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73-77,共5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其与认知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00例,按是否发生NSSI分为NSSI组39例和非NSSI组61例。采用一般情...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其与认知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00例,按是否发生NSSI分为NSSI组39例和非NSSI组61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NSSI评定问卷、认知情绪调节量表中文版(CERQ-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比较NSSI组和非NSSI组的一般资料、CERQ-C评分和SSRS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SI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39.00%(39/100)发生NSSI。NSSI组和非NSSI组抑郁程度、伴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SI组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自我责难评分高于非NSSI组,接受、理性分析、积极重新评价、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评分低于非NSSI组(P<0.05,P<0.01)。NSSI组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SSRS总分低于非NS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程度、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自我责难是NSSI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支持的利用度、积极重新评价、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是NSSI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NSSI风险,且NSSI的发生与认知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认知情绪调节 社会支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尊、述情障碍、疏离感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许春杏 李红政 +4 位作者 蒙永彩 张雨晴 李萌 张耀木 王雅琴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65-70,共6页
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自尊和述情障碍与青少年NSSI行为密切相关,疏离感与自尊和述情障碍存在相关性,但目前国内关于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有限。目的 分析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 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自尊和述情障碍与青少年NSSI行为密切相关,疏离感与自尊和述情障碍存在相关性,但目前国内关于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有限。目的 分析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青少年NSSI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9月1日—2023年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NSSI诊断标准的青少年为研究组(n=60),同期招募南宁市在校中学生为对照组(n=60)。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量表(ASHS)、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以及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SAS)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研究组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RSES评分低于对照组(t=-7.033,P<0.01),TAS和ASAS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591、8.124,P均<0.01)。研究组ASHS评分与RSES评分呈负相关(r=-0.410,P<0.01),与ASAS总评分呈正相关(r=0.555,P<0.01)。研究组RSES评分与TAS总评分和ASAS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317、-0.590,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0.174,95%CI:0.042~0.709)可能是青少年发生NSSI行为的保护因素;高疏离感(OR=1.028,95%CI:1.013~1.043)、居住地为农村(OR=6.692,95%CI:2.038~21.967)可能是青少年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呈正相关,女生出现NSSI行为的风险更低,疏离感越高、居住地为农村的青少年可能更容易出现NSSI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疏离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护理干预探究及其效果分析
16
作者 高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探讨并分析针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专项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效益。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60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他们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而另一组则是研究组,每组各有30人。在给对照组... 探讨并分析针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专项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效益。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60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他们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而另一组则是研究组,每组各有30人。在给对照组提供了常规的护理干预的同时,研究组还给予了专门的护理干预。利用PHQ-9、GAD-7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通过QSI考察了自伤行为,而MSQA量表则用于评估身体和心理的亚健康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护理后的PHQ-9、GAD-7评分、自伤尝试、自伤严重程度及总评分,以及身体、心理亚健康状况得分会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相应得分,三周后实验组的所得评分更是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说明研究组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自伤行为以及提升身心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效果。结论 适合青少年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并明显降低其自伤尝试与严重程度,同时提升其身心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 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自伤行为 身心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视角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保护性因素——基于优势分析
17
作者 李翠 《心理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94-202,共9页
目的: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各保护性因素,预测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方法:采用亲子亲密度量表、学校联结量表、社区满意度、邻里关系及凝聚力量表及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10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自... 目的: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各保护性因素,预测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方法:采用亲子亲密度量表、学校联结量表、社区满意度、邻里关系及凝聚力量表及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10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自伤行为与亲子关系、学校联结、社区满意度、邻里关系及凝聚力均显著负相关;优势分析显示,各因素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解释率分别为:亲子关系(3.75%)、社区满意度(3.40%)、学校联结(3.25%)。结论:生态系统中家庭、学校、社区中的保护因素均与青少年自伤行为密切相关,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自伤行为最重要的保护性因素。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rotective factors in predicting adolescents’ NSS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system. Methods: The parent-child intimacy scale, school connection scale, community satisfaction scale,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and cohesion scal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1000 adolescents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Results: Adolescents’ NSSI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chool connection, community satisfaction,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and cohesion. Advant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lanation rates of NSSI wer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3.75%), community satisfaction (3.40%) and school connection (3.25%). Conclusion: Protective factors in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dolescents’ NSSI among which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tective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青少年 生态系统 保护因素 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念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及反刍思维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龚小凤 吕丹妮 梁洪霞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及反刍思维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8月—2024年4月收治的64例伴非自杀性自伤的抑郁症青少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及反刍思维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8月—2024年4月收治的64例伴非自杀性自伤的抑郁症青少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采取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正念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非自杀性自伤、反刍思维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自伤次数、自伤行为评分及反刍思维反应量表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正念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反刍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基于正念的心理护理 非自杀性自伤 反刍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家庭亲密度和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赵杰 《心理学进展》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状,探讨初中生家庭亲密度、人格特征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和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使用家庭亲密度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极简版,对河北省某中学校12~15岁初中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状,探讨初中生家庭亲密度、人格特征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和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使用家庭亲密度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极简版,对河北省某中学校12~15岁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为21.7%,有过处分经历的初中生比没有处分经历的初中生有更多的自伤行为,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中的初中生比完整家庭的初中生有更多的自伤行为。2)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人格特征中的尽责性,神经质能够预测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结论: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其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发展,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behavi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of family intimacy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n NSSI behavior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2 - 15-year-ol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 a school in Hebei Province. The Family APGAR index, adolescents self-harm scale, and Chines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15 were used. Results: 1) The detection rate of NSSI behavi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21.7%. Students with disciplinary records we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self-injury behaviors than those without disciplinary records. Students from single-parent or blended families exhibited more NSSI behaviors compared to those from intact families. 2) Family intimacy, along with conscientiousness and neuroticism, were found to predict NSSI behavior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clusion: Providing a supportiv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n help prevent and reduce NSSI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人格特征 家庭亲密度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主任应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多维干预策略
20
作者 戴佳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一种常见、高发且高度复杂的行为,这种自伤被部分青少年作为处理情绪、进行社会性求助的途径。班主任因为工作性质,平日里与学生接触多,和学生关系较亲密,是学校心理健康防护系统...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一种常见、高发且高度复杂的行为,这种自伤被部分青少年作为处理情绪、进行社会性求助的途径。班主任因为工作性质,平日里与学生接触多,和学生关系较亲密,是学校心理健康防护系统中的骨干力量,科学认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原因,有效识别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表现,了解校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处理程序和应对策略,对早期发现和预防校园危机事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