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动表述对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选择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振来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22,共6页
本文结合语义考察被动表述式对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选择,分析自主动词比非自主动词更容易进入被动表述的原因,阐述被动表述式对动词选择具有制约作用。
关键词 被动表述 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多藏语自主非自主动词与格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多杰东智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6-119,共4页
 藏语动词除了及物和不及物、自动和使动外,还可以根据动词与主语的关系,分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自主和非自主动词与名词的格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谓语动词是非自主的,其主语是通格,如果谓语动词是自主的,其主语是动者格。
关键词 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 安多藏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主动词也可以进入“V+一下_2”格式 被引量:4
3
作者 甘智林 《汉语学报》 2005年第2期94-,共1页
马庆株(1988)认为表示短时量的"一下"不能用在非自主动词之后.但语言事实表明,一些非自主动词也可以进入"V+一下2"格式,例如:
关键词 非自主动词 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 被引量:2
4
作者 颜道胜 叶继奋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121-123,共3页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汉语动词的新类别,对现代汉语动词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各家论述,对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概念的界定观点作了梳理.描述了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在古汉语中的最初雏形及其从单音...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汉语动词的新类别,对现代汉语动词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各家论述,对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概念的界定观点作了梳理.描述了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在古汉语中的最初雏形及其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的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 现代汉语 古代语 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划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主动词重叠的条件和语法意义
5
作者 尹百利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84-86,104,共4页
非自主动词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重合。我们认为,一个非自主动词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表示事件,这个事件是说话人能够控制或主观上认为能够控制,那么这个非自主动词可以重叠。非自主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就是增强非自主动词的自主性,使非自主动... 非自主动词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重合。我们认为,一个非自主动词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表示事件,这个事件是说话人能够控制或主观上认为能够控制,那么这个非自主动词可以重叠。非自主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就是增强非自主动词的自主性,使非自主动词表示的事件成为或主观上成为一种可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主动词 重叠 条件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主动词重叠探析
6
作者 尹百利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7-51,共5页
很多学者都认为自主的持续性动词可以重叠,非自主动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在实际运用中,有不少非自主动词以重叠的形式出现。本文对非自主动词重叠的条件及重叠后的语法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非自主动词 重叠 条件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单音节非自主动词重叠的制约条件及其他
7
作者 廖栋雯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44-47,共4页
在定量和定性的基础上,就单音节非自主动词的重叠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考察。事实研究证明,可重叠的单音节非自主动词在非自主动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非自主动词的重叠会受到句法、语境和语义等因素的限制,但是非自主动词的重叠并不是... 在定量和定性的基础上,就单音节非自主动词的重叠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考察。事实研究证明,可重叠的单音节非自主动词在非自主动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非自主动词的重叠会受到句法、语境和语义等因素的限制,但是非自主动词的重叠并不是特殊的个别现象。经过封闭性的考察分析,可重叠的单音节非自主动词有增强可控性、强化能动性和定量化的语法意义,并以定量化为更深层次的语法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主动词 重叠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主动词的分类补议 被引量:15
8
作者 袁明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268,共7页
本文讨论了专职的状态动词、准属性动词和若干有特色的变化动词小类,对非自主动词进行了一些补充研究。
关键词 非自主动词 状态动词 能愿动词 现代汉语词典 动作动词 属性 学习词典 自主变化动词 修饰 分类
原文传递
日语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 被引量:3
9
作者 樊颖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6期52-60,共9页
虽然意愿性是他动词的基本属性之一,但日语的他动词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非自主动词‘无意志动词'。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的角度出发,对他动词中非自主动词的分布做了梳理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了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他... 虽然意愿性是他动词的基本属性之一,但日语的他动词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非自主动词‘无意志动词'。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的角度出发,对他动词中非自主动词的分布做了梳理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了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及物性较低,与及物性的原型义距离较远,而与自动词较为接近。另外从论元结构的角度考察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的动作主体,其论元角色不是施事,而是感受或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非自主动词 及物性 论元角色
原文传递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以动词「みせる」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颖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年第4期26-32,共7页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是日语动词中比较重要的分类,与许多语法现象密切相关。有些动词具有双重身份,既可以作为自主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非自主动词使用,动词「見せる」就是其中的一例。本文对「見せる」作为自主动词以及非自主动词的用...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是日语动词中比较重要的分类,与许多语法现象密切相关。有些动词具有双重身份,既可以作为自主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非自主动词使用,动词「見せる」就是其中的一例。本文对「見せる」作为自主动词以及非自主动词的用法作一考察,探讨了同一动词在表示施事意志以及不表示施事意志时的一些语义、句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 見せる 语义及句法特征
原文传递
“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超常组合的句法语境模式
11
作者 张春泉 牛欣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0-24,共5页
在现代汉语中,非自主变化动词一般受"没"和"没有"否定,无条件限制,但在实际的言语事实中存在着超常情形:非自主变化动词受"不"否定,有条件限制,且使用频率更高。"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的超常组... 在现代汉语中,非自主变化动词一般受"没"和"没有"否定,无条件限制,但在实际的言语事实中存在着超常情形:非自主变化动词受"不"否定,有条件限制,且使用频率更高。"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的超常组合可构成某种固定模式,否定副词"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超常组合的固化模式,带有一定的构式特征。此外,"不"与语气标记语及非自主变化动词也可配套搭配。"不"与非自主动词的超常组合在所指上往往趋向于主观与客观两极,形成特定的语境义,颇具语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变化动词 “不” 超常组合 语义语法条件 句法语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超常组合的语义语法条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欣桐 张春泉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38-41,共4页
言语事实表明,非自主变化动词可以受"不"否定,相对于"没"和"没有"与非自主变化动词搭配而言,有条件限制,然而使用频率更高。超常情形:在CCL语料库中检索发现,"没"和"没有"与非自主... 言语事实表明,非自主变化动词可以受"不"否定,相对于"没"和"没有"与非自主变化动词搭配而言,有条件限制,然而使用频率更高。超常情形:在CCL语料库中检索发现,"没"和"没有"与非自主变化动词搭配共见18619例,"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搭配共32931例。"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超常规组合有特定语义语法条件限制,即非自主变化动词在语义语法上:表示将来可能发生的动作;表示某种负面结果;可做结果补语;可看做形容词;表示规则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变化动词 "不" 超常组合 句法语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的A”短语与非主动词
13
作者 刘翠英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7期35-36,共2页
“N的A”进入句子作主语、宾语要求动词是非自主动词。大量的非自主动词既能作“N的A”的谓语,也能作“N的A”的述语。而一些非自主心理动词只能作“N的A”的述语,构成述宾结构,一些非自主能愿动词只能作“N的A”的谓语,构成主谓结构。
关键词 “N的A”短语 非自主动词 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兼论基本重叠式的类化作用与功能渗透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光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3期54-58,共5页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兼论基本重叠式的类化作用与功能渗透陈光§1引言现代汉语双音动词的完全重叠式有两种:(1)基本式VABAB:分析分析指点指点(2)特别式VAABB:拉拉扯扯拼拼凑凑双音形容词也主...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兼论基本重叠式的类化作用与功能渗透陈光§1引言现代汉语双音动词的完全重叠式有两种:(1)基本式VABAB:分析分析指点指点(2)特别式VAABB:拉拉扯扯拼拼凑凑双音形容词也主要有两种完全重叠式:(1)基本式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式 形容词 《现代汉语词典》 类化作用 双音 语义特征 马庆株 功能异化现象 非自主动词 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V了1”中动词的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红旗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5期12-16,共5页
“别V了1”中动词的特征*王红旗本文的“了1”是句末语气词,口头上读[le]。由它所构成的“别V了1”是个有歧义的否定祈使句,它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否定开始做某事”,另一个是“否定继续做某事或处于某种状态”①。关于“... “别V了1”中动词的特征*王红旗本文的“了1”是句末语气词,口头上读[le]。由它所构成的“别V了1”是个有歧义的否定祈使句,它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否定开始做某事”,另一个是“否定继续做某事或处于某种状态”①。关于“别V了1”歧义产生的原因,彭可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特征 句法研究 非自主动词 动词 语法特征 持续动词 开始做 述人动词 继续做 小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现代汉语动词研究特点概述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为章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17,共11页
近十年现代汉语动词研究特点概述吴为章0.近十来年,现代汉语动词研究一直是个热门。本文试图以发表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杂志上和收入《语法研究和探索》(一至五... 近十年现代汉语动词研究特点概述吴为章0.近十来年,现代汉语动词研究一直是个热门。本文试图以发表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杂志上和收入《语法研究和探索》(一至五)、《句型和动词》等书中的有关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文》 非自主动词 汉语动词 不及物动词 现代汉语 再分类 研究特点 语义特征 语法研究 单向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杆动词句的考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豫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2-56,共5页
光杆动词句的考察张豫峰一、光杆动词和光杆动词句吕叔湘先生(1978)曾说:有些"开荒式的题目","过去没有人做过,大可一试"。他特别指出:"光杆动词的用法,就好象没有人做过"。①十几年过去了,至今这个题目仍然"荒芜"... 光杆动词句的考察张豫峰一、光杆动词和光杆动词句吕叔湘先生(1978)曾说:有些"开荒式的题目","过去没有人做过,大可一试"。他特别指出:"光杆动词的用法,就好象没有人做过"。①十几年过去了,至今这个题目仍然"荒芜"着。虽然也有人在论文里提到过"光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杆动词 语法研究 《茶馆》 吕叔湘 现代汉语 李宏林 非自主动词 附加成分 中国青年出版社 未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词研究遐想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为章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5期6-9,共4页
关键词 语义特征 动词的“向” 不及物动词 持续动词 再分类 动词性短语 非自主动词 汉语动词 语法研究 双向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一下”格式中动词的选择限制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频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6-18,共3页
按照是否充当谓语成分来分别考察"V+一下"格式的不同情况,我们得出,在"V+一下"格式作谓语的前提条件下,不能够进入"V+一下"格式的动词可以归纳为两类,综合描写为:ⅰV[-自主];ⅱV1(v+n)[+自主]。换言之,... 按照是否充当谓语成分来分别考察"V+一下"格式的不同情况,我们得出,在"V+一下"格式作谓语的前提条件下,不能够进入"V+一下"格式的动词可以归纳为两类,综合描写为:ⅰV[-自主];ⅱV1(v+n)[+自主]。换言之,第一类是所有的非自主动词;第二类是内部为动宾结构的一价的自主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一下 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了!”与动词小类的划分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磊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7,共6页
“V+了!”与动词小类的划分张磊0.引言汉语里有一类祈使句是由动词直接加上"了"构成的。如:A:扔了!抛了!放了!戒了!撕了!切了!锯了!刨了!剜了!剃了!砸了!埋了1其中的动词都是及物性自主动词,但并非所有及物的自... “V+了!”与动词小类的划分张磊0.引言汉语里有一类祈使句是由动词直接加上"了"构成的。如:A:扔了!抛了!放了!戒了!撕了!切了!锯了!刨了!剜了!剃了!砸了!埋了1其中的动词都是及物性自主动词,但并非所有及物的自主动词都能加"了"构成祈使句,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小类 非自主动词 动作方向 动词构成 及物性 《现代汉语八百词》 中国语言学 语义特征 动词的类 语义预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