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被动表述对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选择 |
王振来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2
|
安多藏语自主非自主动词与格的关系 |
多杰东智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3
|
非自主动词也可以进入“V+一下_2”格式 |
甘智林
|
《汉语学报》
|
2005 |
4
|
|
4
|
关于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 |
颜道胜
叶继奋
|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2
|
|
5
|
非自主动词重叠的条件和语法意义 |
尹百利
|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
2015 |
0 |
|
6
|
非自主动词重叠探析 |
尹百利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7
|
现代汉语单音节非自主动词重叠的制约条件及其他 |
廖栋雯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8
|
非自主动词的分类补议 |
袁明军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5
|
|
9
|
日语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 |
樊颖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1 |
3
|
|
10
|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以动词「みせる」为例 |
樊颖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09 |
1
|
|
11
|
“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超常组合的句法语境模式 |
张春泉
牛欣桐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2
|
“不”与非自主变化动词超常组合的语义语法条件 |
牛欣桐
张春泉
|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3
|
“N的A”短语与非主动词 |
刘翠英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0 |
0 |
|
14
|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兼论基本重叠式的类化作用与功能渗透 |
陈光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7 |
16
|
|
15
|
“别V了1”中动词的特征 |
王红旗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7 |
10
|
|
16
|
近十年现代汉语动词研究特点概述 |
吴为章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9
|
|
17
|
光杆动词句的考察 |
张豫峰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6
|
|
18
|
动词研究遐想 |
吴为章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8 |
5
|
|
19
|
“V_+一下”格式中动词的选择限制初探 |
高频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8 |
6
|
|
20
|
“V+了!”与动词小类的划分 |
张磊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