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对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鉴别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焰 丁振若 +2 位作者 苏明权 郑善銮 于文彬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596-1596,共1页
关键词 尿 非肾性血尿 鉴别诊断 免疫球蛋白 免疫荧光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RDW在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路 刘征 +2 位作者 谢永新 宋明辉 潘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6期674-676,共3页
目的评价尿RDW在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病例对照实验,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病例... 目的评价尿RDW在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病例对照实验,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病例对照试验,包括397个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4个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4.88,95%CI(13.85,15.92)];总体效应检验Z=28.14,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尿RDW对于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尿RDW对尿液红细胞分析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尿RDW的水平可作为判定血尿来源参考指标,对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大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RDW 尿 非肾性血尿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熊立凡 顾晓菁 董晓蓓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2期74-76,共3页
本文用相差显微镜对结晶紫 -沙黄染色的 2 4例肾性出血和 2 1例非肾性出血尿沉渣各种形态红细胞进行观察和分类计数。结果 ,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出血红细胞总数中所占的比率 (5 .5 % )远高于非肾性出血 (0 .6 % )。
关键词 棘形红细胞 尿 非肾性血尿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对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荣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7期2327-2328,共2页
目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便的而且大多数医院都能采用的检查方法,就可以鉴别诊断肾性血尿(GN)与非肾性血尿(NG)。方法对363例血尿患者进行尿RBC的形态分析和尿微量蛋白、血液和尿液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检测以及血液MCV/尿液MCV比... 目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便的而且大多数医院都能采用的检查方法,就可以鉴别诊断肾性血尿(GN)与非肾性血尿(NG)。方法对363例血尿患者进行尿RBC的形态分析和尿微量蛋白、血液和尿液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检测以及血液MCV/尿液MCV比值的计算。结果 GN尿中RBC畸形率大于70%;尿液MCV<62fL;尿微量清蛋白大于100mg/L等3项指标同N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N组的血液MCV值与N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综合检查与分析,方法简便,可应用于临床较准确地鉴别诊断GN还是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非肾性血尿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非肾性血尿的病因及超声检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彦 董磊 牟楠楠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肾性血尿常见病因及其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1非肾性血尿患者128例泌尿系及左肾静脉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结果 128例非肾性血尿中诊断运动后血尿69例(53.9%),胡桃夹综合征(NCS)40例(31.2%)...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肾性血尿常见病因及其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1非肾性血尿患者128例泌尿系及左肾静脉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结果 128例非肾性血尿中诊断运动后血尿69例(53.9%),胡桃夹综合征(NCS)40例(31.2%),膀胱炎10例(7.8%),泌尿系结石6例(4.7%),肾肿瘤2例(1.6%),肾损伤1例(0.8%)。结论青少年非肾性血尿以运动后血尿、NCS多见。超声检查对非肾性血尿具有明确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肾性血尿 运动后尿 胡桃夹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对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鉴别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焰 丁振若 《解放军检验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 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鉴别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 非肾性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非肾性血尿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朴春姬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9期24-24,6,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非肾性血尿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用PCR方法检测了2004年1-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泌尿内科51例非肾性血尿患儿ACE基因,并分析ACE基因多态性与非肾性血尿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非肾性血尿患儿ACE-DD基... 目的 探讨儿童非肾性血尿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用PCR方法检测了2004年1-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泌尿内科51例非肾性血尿患儿ACE基因,并分析ACE基因多态性与非肾性血尿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非肾性血尿患儿ACE-DD基因频率为0.25,ACE-Ⅱ基因频率为0.59,ACE-DI基因频率为0.16,非肾性血尿患儿ACE基因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ACE-Ⅱ基因型与非肾性血尿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OR=2.77。结论 ACE-Ⅱ基因可能是发生非肾性血尿的危险因子。检测儿童ACE基因,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防治儿童非肾性血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非肾性血尿 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非肾性血尿的常见病因及诊断
8
作者 季丽娜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4期19-23,共5页
血尿是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畸形、结石、外伤及肿瘤等均可引起血尿。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相差显微镜法观察尿红细胞形态改变,将血尿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当环状、穿孔、芽孢状严重变形红细胞... 血尿是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畸形、结石、外伤及肿瘤等均可引起血尿。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相差显微镜法观察尿红细胞形态改变,将血尿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当环状、穿孔、芽孢状严重变形红细胞≥30%时,为肾小球性血尿;如以均一型红细胞为主或上述严重变形红细胞≤15%则考虑为非肾小球性,临床符合率90%以上。近年有学者以G1细胞(一种细胞膜突出形成囊泡的面包圈样细胞)≥5%为准则对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的敏感性达85.5%,特异性100%。本文重点讨论在儿童非肾小球性血尿中常见的病因及其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肾性血尿 常见病因 尿诊断 小球尿 儿童 尿系统疾病 变形红细胞 尿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红细胞形态在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秋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3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在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血尿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非肾性血尿患者作为对照组(49例),将肾性血尿患者作为实验组(31例),对两组血尿患者进行尿红细... 目的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在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血尿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非肾性血尿患者作为对照组(49例),将肾性血尿患者作为实验组(31例),对两组血尿患者进行尿红细胞形态的观察,对比两组血尿患者的尿标本中尿红细胞的形态。结果对照组非肾性血尿患者与实验组肾性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红细胞形态在鉴别肾性血尿及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可为临床诊断血尿性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红细胞形态 鉴别 尿 非肾性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镜检查在肾性与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刚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7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光镜检查 尿 非肾性血尿 鉴别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棘形红细胞对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全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21期2017-2018,共2页
目的 :快速鉴别诊断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方法 :用光学显微镜对结晶紫—沙黄染色 31例肾性血尿和 2 3例非肾性血尿尿沉渣棘形红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 :棘形红细胞在肾性血尿红细胞总数中所占的比率 ( 5 .8%)远高于非肾性血尿 ( 0 ... 目的 :快速鉴别诊断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方法 :用光学显微镜对结晶紫—沙黄染色 31例肾性血尿和 2 3例非肾性血尿尿沉渣棘形红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 :棘形红细胞在肾性血尿红细胞总数中所占的比率 ( 5 .8%)远高于非肾性血尿 ( 0 .7%)。结论 :棘形红细胞是区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有用的特征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形红细胞 尿 非肾性血尿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方法在鉴别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宏 刘永平 +1 位作者 陈宜镇 马建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2期90-90,共1页
笔者采用四种方法鉴别诊断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门诊和住院的363例血尿(红细胞〉3个/HP)患者,其中确诊为肾性血尿164例,非肾性血尿199例;男135例、女228例,年龄17~76岁,平均47岁。留... 笔者采用四种方法鉴别诊断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门诊和住院的363例血尿(红细胞〉3个/HP)患者,其中确诊为肾性血尿164例,非肾性血尿199例;男135例、女228例,年龄17~76岁,平均47岁。留取患者清晨空腹尿液30ml,将其分为3管,每管10ml,并同时采集静脉血液2ml。将第一管尿液再分成两管,一管做尿微量蛋白检测,另一管做化学检测;将第二、第三管尿液经2000转离心15min后分别留取沉淀尿1ml,将其中一管混匀后取一滴,在显微镜下观察尿红细胞100-200个,并分类计算均一率、畸形率,尤其是小型畸形红细胞百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肾性血尿 四种方法 鉴别诊断 尿微量蛋白检测 显微镜下观察 尿红细胞 畸形红细胞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扬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尿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意义。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血尿症状患者150例,计算出棘形红细胞百分率。结果:本组73例非肾小球性病变中11例存在棘形红细胞,且其比例均〈5.00%,因此... 目的:探讨尿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意义。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血尿症状患者150例,计算出棘形红细胞百分率。结果:本组73例非肾小球性病变中11例存在棘形红细胞,且其比例均〈5.00%,因此棘形红细胞诊断肾小球血尿特异性达100%。结论:尿棘形红细胞可作为区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特征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棘形红细胞 尿 非肾性血尿 鉴别
原文传递
一种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斐 薛宏斌 《实用医技杂志》 2002年第5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鉴别 尿 非肾性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在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周齐瑞 《中华当代医学》 2006年第4期128-128,共1页
目的 笔者用常规检测法所检出结果,用于肾性血尿(G.N)与非肾性血尿(N.G)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法 普通显微镜观察尿中RBC的形态,结合尿干化学法检测和血液、尿离心沉淀物用血球计数仪法检测。结果 应用三种方法检测出结果,进行分... 目的 笔者用常规检测法所检出结果,用于肾性血尿(G.N)与非肾性血尿(N.G)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法 普通显微镜观察尿中RBC的形态,结合尿干化学法检测和血液、尿离心沉淀物用血球计数仪法检测。结果 应用三种方法检测出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可较准确地鉴别诊断G.N还是N.G血尿。结论 根据尿中RBC畸形率〉55%,且尿R-MCV〈70fl,B—MCV/U—MCV〉1.2,U—DWR〈B—DWR等的综合分析,可对G.N与N.G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G.N) 非肾性血尿(N.G) RBC形态 R—MCV R—D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突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燕逐 刘琳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1年第5期287-288,共2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尿中一种具有独特形态的红细胞———棘突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 41例 (肾小球疾病 2 1例 ,非肾小球疾病 2 0例 )患者的血尿标本进行了以棘突形红细胞为主...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尿中一种具有独特形态的红细胞———棘突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 41例 (肾小球疾病 2 1例 ,非肾小球疾病 2 0例 )患者的血尿标本进行了以棘突形红细胞为主的各类细胞的计数与观察。结果 :棘突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血尿中所占比率(8.2 % )远高于非肾小球血尿 (0 .1% ) ;以棘突形红细胞≥ 5 %的标准 ,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异性为 10 0 % ,敏感性为 6 6 .7% (14/ 2 1)。结论 :棘突形红细胞是肾小球性血尿常常伴随发生的特征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形红细胞 小球尿 水球尿 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急性原发性肾性血尿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咸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175-117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急性原发性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ACEI等控制高血压,双嘧达莫、肠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黏附,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降血脂、利尿、免疫抑制等治疗;治疗组60例在上述...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急性原发性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ACEI等控制高血压,双嘧达莫、肠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黏附,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降血脂、利尿、免疫抑制等治疗;治疗组60例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补气养阴,清热祛瘀并随证加减中药治疗,观察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45%),有效17例(28%),无效16例(27%),总有效率73%;对照组显效7例(12%),有效9例(15%),无效44例(73%),总有效率27%。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急性原发性肾性血尿疗效满意,中草药对肾性血尿有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发尿 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红细胞分型在肾性及非肾性红细胞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8
作者 苏明权 丁振若 +4 位作者 郑善銮 岳乔红 杨柳 樊爱琳 郝晓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分型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新鲜尿离心后留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普通显微镜镜检,分别对178例肾病患者和163例非肾病患者的尿液进行红细胞形成学观察。结果在178例肾病患者血尿中红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分型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新鲜尿离心后留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普通显微镜镜检,分别对178例肾病患者和163例非肾病患者的尿液进行红细胞形成学观察。结果在178例肾病患者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多以、、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7%,在163例非肾病患者血尿中,以均一形红细胞(0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诊断符合率达92.6%。结论根据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及红细胞形态分型,来判断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对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非肾性血尿 红细胞分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意义
19
作者 朱丹 桂保松 +4 位作者 王香玲 高登峰 宁宁 卫小红 张红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关系。方法:用干化学法检测肾小球性疾病组和非肾小球性疾病组血尿中离心尿液的隐血程度和未离心并冰冻处理的尿液的隐血程度,通过不同隐血程度所... 目的:观察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关系。方法:用干化学法检测肾小球性疾病组和非肾小球性疾病组血尿中离心尿液的隐血程度和未离心并冰冻处理的尿液的隐血程度,通过不同隐血程度所对应的血红蛋白浓度算出游离血红蛋白的比例。对两组值进行比较。结果:肾小球性疾病组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为0.54±0.31,非肾小球性疾病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为0.03±0.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发现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31诊断肾小球性疾病的符合率为97.5%;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13诊断非肾小球性疾病的符合率为100%。结论:用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可作为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指标之一。能否用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31作为判定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界限和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13作为判定非肾小球血尿的界限有待进一步大批量的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游离红蛋白 鉴别诊断 小球源尿 小球源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尿液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RBC形态在鉴别肾性血尿中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桔红 张欣 张凌玲 《江西医学检验》 CAS 2004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尿液RBC形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F-100和显微镜法对118例尿液标本进行正形(均一性)和异形(非均一性)RBC的检测,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肾性血尿患者中显微镜检测有56例异形RBC增高,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0.3%;UF-10... 目的探讨尿液RBC形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F-100和显微镜法对118例尿液标本进行正形(均一性)和异形(非均一性)RBC的检测,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肾性血尿患者中显微镜检测有56例异形RBC增高,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0.3%;UF-100检测有58例为非均一性RBC,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3.5%。56例非肾性血尿中显微镜检测有54例正形RBC增高,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4%;UF-100检测有55例为均一性RBC,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2%。两法比较,经配对x2检验,P>0.0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组相比,经四格表资料x2检验,P<0.05,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F-100和显微镜对RBC形态的检测都可以用于鉴别诊断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尤其是UF-100可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尿 非肾性血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