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挑战股东利益最大化——美国近年非股东利害关系人立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俊海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42,共4页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多数州的公司法陆续经历了一次革命性变迁,通过了保护非股东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立法,认为股东只不过是各类公司利害关系人中的一类,要求公司经营者不仅要为公司股东谋取利益,也要顾及其他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多数州的公司法陆续经历了一次革命性变迁,通过了保护非股东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立法,认为股东只不过是各类公司利害关系人中的一类,要求公司经营者不仅要为公司股东谋取利益,也要顾及其他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说它是一次革命性的变迁,是因为这些立法首次在公司立法史上对于一元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理念提出了挑战,尽管挑战的领域、力度在美各州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利益最大化 美国 非股东利害关系人 立法 公司法 许可型立法例 强制性立法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新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非股东股权转让之规定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欣新 赵芬萍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6年第6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转让 《公司法》 非股东 公司股东 同意 书面 应当 购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保护机制——以债权人权益保护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光波 《甘肃金融》 2013年第10期34-36,共3页
尽快出台《公司债权人法》,使得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同时,确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债权人的义务与责任制度。现代公司作为最灵活有效和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 尽快出台《公司债权人法》,使得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同时,确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债权人的义务与责任制度。现代公司作为最灵活有效和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公司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得不关注其良性发展,在保护股东利益同时,也需要保护其他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债权人 法律保护机制 利益相关者 权益保护 非股东 高级管理人员 企业组织形式 现代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保护机制——以债权人权益保护为例
4
作者 刘光波 《法制与经济》 2010年第17期70-71,73,共3页
目前我国关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尚处于不完善状态,其研究者大多局限于经济管理和公司管理层面,法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也正因如此,需要通过债权人利益保护为视角,为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权益进行法律保护提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 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保护机制 债权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治理对“走出去”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玉娟 任雪姣 郑宇轩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基于退出威胁这一新兴非控股大股东治理研究领域,以2009—2022年间在沪深A股上市并进行了海外直接投资的中国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非控股大股东治理对“走出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退出威胁,非控股大股东治理可以提高... 基于退出威胁这一新兴非控股大股东治理研究领域,以2009—2022年间在沪深A股上市并进行了海外直接投资的中国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非控股大股东治理对“走出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退出威胁,非控股大股东治理可以提高“走出去”企业的经营绩效,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可靠。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走出去”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在海外并购重组、海外并购重组结合绿地投资以及绿地投资三种“走出去”模式下更加显著;对于股权集中度更高的企业,促进作用被减弱;当企业为非国有性质时,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走出去”企业 经营绩效 股权集中度 绿地投资 股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杨忠海 修雪 李瑛玫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4,共10页
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能力、改善人力资本... 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能力、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和降低企业双重代理成本来促进企业创新,即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能够发挥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儒家传统文化浓厚地区企业和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网络位置 企业创新 资源效应 监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白雪莲 赵鑫 贺萌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能够提升企业ESG表现,且非控股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治理效果越好。机制分析表明,“治理效应”和“资源效应”是非控股大股东... 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能够提升企业ESG表现,且非控股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治理效果越好。机制分析表明,“治理效应”和“资源效应”是非控股大股东提升企业ESG表现的两条路径。考虑非控股大股东类型的差异后发现,相比于短期逐利型非控股大股东,长期战略型非控股大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强。研究还发现,非控股大股东对社会责任维度(S)和公司治理维度(G)产生了积极影响,对环境维度(E)的影响较为有限。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控股大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 企业ESG 公司治理 资源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8
作者 徐怀宁 吴雨澴 刘莎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文章选取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通过治理机制和信息机制,从降低管理费用率、降低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信息披露... 文章选取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通过治理机制和信息机制,从降低管理费用率、降低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四个方面有效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信度较高、有效性较强时,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显示,随着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增加以及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减少,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明显提升。研究结论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投融资期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违约风险
9
作者 黄晋京 《国际商务财会》 2025年第5期43-51,59,共10页
防范企业债务违约对于化解系统性风险至关重要。文章以2010—2022年度的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分别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和分析师关注度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非控... 防范企业债务违约对于化解系统性风险至关重要。文章以2010—2022年度的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分别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和分析师关注度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违约风险,影响机制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抑制违约风险;在区分分析师关注度和市场化程度异质性后,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体现在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样本。研究认为:为解决企业债务违约频发的难题,需要重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抑制违约风险的作用机制,同时非控股大股东应合理运用退出威胁参与公司治理,为企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违约风险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
10
作者 熊磊 李先洪 苏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0,共11页
如何认识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这一行为,切实规范董事会决策机制,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企业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鲜有文献从非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的视角展开讨论。鉴于此,本文以200... 如何认识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这一行为,切实规范董事会决策机制,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企业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鲜有文献从非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的视角展开讨论。鉴于此,本文以2008—2021年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会降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机制分析表明,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会加剧第一类代理冲突,进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企业处于非数字化转型期、外部审计监督较弱、地区市场化进程较慢时,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即会计信息质量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家族股东 超额委派董事 代理冲突 会计信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混改”情境下非控股股东治理机制与资本配置效率
11
作者 何瑛 李文江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6,共13页
本文在区分“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两类混改情境的基础上,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视角,从股权治理、高层治理、网络治理三个维度构建非控股股东治理参与度模型,考察了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在“... 本文在区分“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两类混改情境的基础上,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视角,从股权治理、高层治理、网络治理三个维度构建非控股股东治理参与度模型,考察了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在“双向”混改情境下,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能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主要体现在制衡效应而非资源效应,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提高民营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主要体现在资源效应而非制衡效应;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能够通过缓解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和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来提高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本文有利于从“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引导非控股股东更好发挥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参与治理 资本配置效率 “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报告时滞
12
作者 董延安 张诗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3-140,共8页
非控股大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退出威胁的隐性治理作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非控股大股东的退出行为对公司审计报告发布延迟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 非控股大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退出威胁的隐性治理作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非控股大股东的退出行为对公司审计报告发布延迟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行为能够显著缩短审计报告的发布延迟时间,作用方式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且在审计师行业专长高、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未发生亏损的企业中这种作用更显著。研究旨在为非控股大股东提供策略性建议,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方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进而优化公司的决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审计报告时滞 内部控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多元化经营:抑制还是促进?
13
作者 杨兴全 汪子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该文基于2007—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检验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治理效应约束企业多元化扩张,主要作用机制是减少管理层在职消费和抑制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异质... 该文基于2007—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检验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治理效应约束企业多元化扩张,主要作用机制是减少管理层在职消费和抑制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公司管理层持股、存在实际控制人、信息环境质量高及处于竞争性行业时,退出威胁对多元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拓展性检验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降低了企业非相关和相关多元化程度,且对非相关多元化的减少更显著,并提升了多元化经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14
作者 周松 莫星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51,共9页
能否将企业的杠杆率控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阈值内,事关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杠杆”战略的稳步推行。选取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否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 能否将企业的杠杆率控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阈值内,事关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杠杆”战略的稳步推行。选取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否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降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区分偏离方向发现,相较于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更能加快对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降低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两类代理问题是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治理机制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退出威胁可信性、退出威胁强度及市场化程度越高,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治理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资本结构偏离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周期视角下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绿色治理效应——以绿色创新的经验证据为例
15
作者 孙婧雯 董焱桧 王敏 《绿色财会》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选取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①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积极的绿色治理作用;②基于生命周期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相... 选取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①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积极的绿色治理作用;②基于生命周期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于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在成长期企业中的促进作用更显著;③基于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于国有企业,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在非国有企业中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企业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决策提升了资产定价效率吗?--基于股价信息含量的考察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乔杉 李秉祥 张涛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6-323,共18页
股价信息含量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评价作用。股价的信息含量较低,意味着股价中的公司特质性信息的融入程度较低,严重损害了股票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以2006年至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价信息含量视角出... 股价信息含量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评价作用。股价的信息含量较低,意味着股价中的公司特质性信息的融入程度较低,严重损害了股票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以2006年至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价信息含量视角出发,通过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投票数据,探究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决策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效应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企业决策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股权集中度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低、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中,非控股股东参与企业决策积极性高则更有利于提高股价信息含量。研究证明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能够通过发挥“监督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而影响股价信息含量。影响渠道的分析结果表明,抑制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和企业私有信息隐藏行为,是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决策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的作用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积极性 股价信息含量 信息不对称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提高企业ESG表现吗?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天宏 任诗琦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激发非控股大股东采用退出威胁的方式参与治理。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重点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背景下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在不同内外部治理环境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控股...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激发非控股大股东采用退出威胁的方式参与治理。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重点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背景下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在不同内外部治理环境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下企业ESG表现显著降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会显著提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下企业ESG表现,在两权分离率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法治建设较好的地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ESG表现的治理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对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治理效应的认识,为健全股东治理机制和优化股东治理环境提供理论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股权质押 ESG表现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股东投票参与决策、数字化转型与公司治理
18
作者 王涛 陈沉 +1 位作者 贾西猛 闫宇聪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2期33-44,共12页
非控股股东投票参与决策是维护投资者利益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基于2012—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非控股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投票数据,研究发现:(1)非控股股东参与股东大会投票率越高,对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效应越显著。公司数... 非控股股东投票参与决策是维护投资者利益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基于2012—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非控股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投票数据,研究发现:(1)非控股股东参与股东大会投票率越高,对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效应越显著。公司数字化转型强化了非控股股东投票参与决策的公司治理效应。(2)非国有企业和法治环境水平高的公司会强化非控股股东投票参与决策的公司治理效应。(3)非控股股东投票参与决策通过发挥治理效应抑制控股股东“掏空”和提高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进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体表现为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公司关联交易的显著下降和高管薪酬粘性的降低。研究结果拓展了非控股股东的公司治理效应相关研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数字化转型 公司治理 控股股东“掏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犹不及: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投资效率
19
作者 刘洋洋 王生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58,共7页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效率变革是促进质量变革的有效手段,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以2012~202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效率变革是促进质量变革的有效手段,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以2012~202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增加,企业投资效率先升后降,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投资效率呈倒U型关系,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地,探究了倒U型关系的拐点。以自由现金流理论与宏观环境动态变化为基础的机制检验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在有充足自由现金流、获得政府补助以及面临较高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中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结论为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投资效率 自由现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股东与管理层协同作用于国有企业创新的组态研究
20
作者 牟涛 谢永珍 +1 位作者 张立卓 覃籍峣 《财政科学》 CSSCI 2024年第10期127-143,共17页
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22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外部治理要素协同视角,在探索“非控股股东—管理层—外部治理环境”作用于国有企业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fsQCA方法,对非控股股东在制度环境与市场竞争等... 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22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外部治理要素协同视角,在探索“非控股股东—管理层—外部治理环境”作用于国有企业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fsQCA方法,对非控股股东在制度环境与市场竞争等外部治理环境的约束下,通过委派董事并与管理层协同影响国有企业创新的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驱动国有企业创新的路径有三:非控股股东与实施长期激励的管理层协同的主动创新、政策支持导向的非控股股东驱动创新、竞争压力驱动的非控股股东与管理层协同创新。三种组态均显示非控股股东在提升国有企业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合理的管理层激励契约强化了管理层的创新偏好,良好的制度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为国有企业创新提供了环境支持。规模大的国有企业更有能力实施创新,熊彼特假说得到部分验证。本文丰富了非控股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的理论研究,为非控股股东与管理层协同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行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创新 控股股东参与治理 管理层激励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