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伴发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1
作者 勾艾莉 乌莉娅 +7 位作者 马学众 周玉村 艾尼瓦尔 米吉提 刘占娥 柴萍 李文惠 曹学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年第9期5-6,共2页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简称ENANBH)自80年代初由印度学者khuroo等报告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做了不少研究。众多文献资料表明,本病具有孕妇罹患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但无更详细的描述。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在新疆南部地区发生了肠道...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简称ENANBH)自80年代初由印度学者khuroo等报告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做了不少研究。众多文献资料表明,本病具有孕妇罹患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但无更详细的描述。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在新疆南部地区发生了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流行。为了解本病在妊娠期妇女这一特殊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在巴格其乡,我们对已婚维吾尔族育龄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非乙型肝炎 肠道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 巴格其 妊娠期妇女 新疆南部 罹患率 文献资料 妊娠结局 急性重症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
2
作者 唐正运 冯国强 李贵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9-49,51,共2页
70例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广州医学院附二院传染病科(510260)唐正运,冯国强,李贵华0引言为了探讨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及抗-HCV与HCVRNA之间的关系,我... 70例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广州医学院附二院传染病科(510260)唐正运,冯国强,李贵华0引言为了探讨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及抗-HCV与HCVRNA之间的关系,我们检测了70例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非乙型肝炎 输血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3
作者 谭德 彭文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5-38,共4页
对广州地区49例散发性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HNANB)病人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认为:①乙型肝炎与HNANB的二重感染并不少见;②本组散发性HNANB病例与输血、注射等途径无关,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上与甲肝相似,可能属于经胃肠道传播的HNANB。
关键词 非甲非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粪便排病毒规律的研究
4
作者 曹学义 孙世英 +11 位作者 刘占娥 马学众 热西达 王俭 金喜梅 董红军 刘玉璋 柴萍 高琦 刘崇柏 庄辉 王光明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9年第5期261-263,共3页
1986~1987年新疆南部和田发生了一起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流行。本研究用免疫电镜方法(IEM)对6例急性期病人的60份粪便标本进行了排病毒规律的检测。其中5例排病毒阳性(83.3%);全部粪便标本的病毒颗粒检出率为28.3%(17/60)。... 1986~1987年新疆南部和田发生了一起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流行。本研究用免疫电镜方法(IEM)对6例急性期病人的60份粪便标本进行了排病毒规律的检测。其中5例排病毒阳性(83.3%);全部粪便标本的病毒颗粒检出率为28.3%(17/60)。发病前1~4天的粪便标本阳性率为100%(3/3);发病后9~12天的阳性率为14.3%(1/7);发病两周后的22份标本全部阴性。17份不同病期收集的阳性粪便标本,94.1%(16/17)出现在病人血清转氨酶(SGPT)高峰值前,此时SGPT在100IU/L以下。故此,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隔离期,应定为病后2~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 病毒样颗粒 免疫电镜 隔离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任中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年第5期37-38,共2页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简称HNANB(E)]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不但在不发达国家中流行,就是在发达国家中亦有不少病例报导,欧洲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中,近半数为HNANB(E)引起,本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
关键词 非甲非乙型肝炎 肠道传播 病原学研究 病人粪便 粪便标本 中亦 病毒颗粒 肠道病毒 病主 抗原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新进展
6
作者 王爱霞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12期730-730,共1页
1988年8月中旬澳大利亚墨尔本Fairfield医院病毒主任Gust医师在访问北京时介绍了美国在非甲非乙型肝炎(Non A Non B Hepatitis,NANBH)方面的最新发现,有些内容尚未公开发表。Gust医师说:NANB型肝炎目前从流行病及病原学方面可分成两组:... 1988年8月中旬澳大利亚墨尔本Fairfield医院病毒主任Gust医师在访问北京时介绍了美国在非甲非乙型肝炎(Non A Non B Hepatitis,NANBH)方面的最新发现,有些内容尚未公开发表。Gust医师说:NANB型肝炎目前从流行病及病原学方面可分成两组:1、肠道传播的NANB型肝炎:最早报道是苏联莫斯科的Balayan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美国 苏联 VLP 颗粒 医师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肠道传播 病毒性肝炎 非甲非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孕妇患者胎儿死因的病理学研究
7
作者 张玉珲 梁若梅 杨晓昇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9年第5期267-268,共2页
本文对16例新疆ETNANBH孕妇患者的死亡胎儿进行了病理形态学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胎儿主要病变为肺内羊水吸入、脏器充血、出血和肝细胞变性。认为ET-NANBH孕妇胎儿死亡主要由宫内缺氧窒息所致,肝脏病变的发生可能与胎儿缺氧、中毒有关。
关键词 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 胎儿死因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
8
作者 唐正运 冯国强 李贵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49-50,68,共3页
为了探讨“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两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及抗-HCV与HCV-RNA之间的关系,我们检测了70例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HCV及HCV-RNA,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HCV—RNA 非甲乙型病毒性肝炎 抗一HCV 输血后肝炎 肝炎患者 非甲非乙型肝炎 毒感染 阳性率 六型肝炎病毒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s阳性者的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32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李贵华 《华南预防医学》 1991年第1期14-16,共3页
近年来,我科收治抗—HBs阳性者的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数有上升趋势。国内对此类病人单列报导甚少。现将我科1988年1月~1989年12月所收治32例作一临床分析。一、一般情况:32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9例,女13例。年龄25~80岁,平均55.2岁。
关键词 非甲非乙型肝炎 HBS 病人数 临床分析 携带率 临床症状体征 发病年龄 毒性肝炎 丁林 黄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s阳性者的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
10
作者 李贵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72-74,共3页
对32例抗-HBs 阳性者的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125例及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20例比较,显示:1,本组病例发病年龄偏大;2,肝功能改变较轻。
关键词 抗-HBS 阳性 散发性 非甲非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超微结构比较
11
作者 李小依 王爱霞 +3 位作者 陈博军 程琦 路英杰 肖玉芳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本文对12例慢性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及1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超微结构改变进行观察并比较,在两组病人的肝细胞核中均发现了20~29 nm的球形或短杆状聚集颗粒。4例非甲非乙、5例乙型肝炎中见到胞质内管网状结构。6例非甲非乙、10例乙... 本文对12例慢性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及1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超微结构改变进行观察并比较,在两组病人的肝细胞核中均发现了20~29 nm的球形或短杆状聚集颗粒。4例非甲非乙、5例乙型肝炎中见到胞质内管网状结构。6例非甲非乙、10例乙型肝炎中见到曲状融合膜。在假狄氏间隙形成、狄氏间隙增宽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非甲非乙型肝炎 慢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部地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曹学义 马学众 刘玉璋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9年第4期193-199,共7页
1986年9月~1988年4月,新疆南部地区的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苏3地州发生了一起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HNANB)大流行。波及23个县市,持续20个月,经历了2个流行高峰期。共发病119,280例,罹患率2.96%,死亡705人,病死率0.59%;最高县... 1986年9月~1988年4月,新疆南部地区的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苏3地州发生了一起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HNANB)大流行。波及23个县市,持续20个月,经历了2个流行高峰期。共发病119,280例,罹患率2.96%,死亡705人,病死率0.59%;最高县罹患率14.93%,病死率0.58%;最高乡罹患率30.02%,病死率0.53%;发病以青壮年为多,维吾尔族农民占绝对多数,有明显家庭聚集性,女性特别是孕产妇的发病和病死远高于男性。潜伏期为19~75天,平均42天。经免疫电镜观察,可于急性期病人粪便中查到27~30nm 大小的20面体的病毒样颗粒,用标记 IgM 的 ELISA 方法鉴定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对粪便中排出病毒规律的研究表明,潜伏期末和急性早期排出大量病毒,病后2周未检出病毒。本次流行为饮用水源遭污染而引起,健康人同病人的密切接触在本病长期持续流行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尚无有效的主动和被动免疫手段,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是当前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传播 非甲非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方法检测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粪便抗原和血清抗体的研究
13
作者 刘占娥 曹学义 +12 位作者 热西达 马学众 孙世英 王俭 梁新海 金喜梅 高琦 董红军 刘玉璋 柴萍 庄辉 刘崇柏 王光明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9年第5期269-272,共4页
本文应用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急性期血清,提取抗-EHNANBV IgM,用恢复期血清提取抗-EHNANBV IgG,然后与酶交联制成酶标记抗体,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双抗体夹心抑制法检测EHNANB病人的早期粪便和急性期血清,结果表明敏感性高... 本文应用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急性期血清,提取抗-EHNANBV IgM,用恢复期血清提取抗-EHNANBV IgG,然后与酶交联制成酶标记抗体,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双抗体夹心抑制法检测EHNANB病人的早期粪便和急性期血清,结果表明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检测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急性粪便抗原和血清抗体,为简便而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及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14
作者 董祥家 张增跃 +10 位作者 林新 马力 高红 王兆荃 赵文举 徐国璋 张胜林 尹丽华 王迎春 朱继红 李延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就辽宁省营口、沈阳地区散发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病人应用特异性血清诊断方法进行病原分型;乙型占54.49%,甲型占31.41%,非甲非乙型占14.1%。本组非甲非乙型肝炎主要症状出现率、黄疸指数、SGPT恢复情况似甲型肝炎组。
关键词 急性黄疸型肝炎 乙型肝炎 甲型肝炎 非甲非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非甲非乙型肝炎42例疗效总结
15
作者 孙怡玲 刘侠 +3 位作者 王嘉庆 王晓梅 倪祥浚 赵家祥 《基层中药杂志》 1999年第1期54-55,共2页
1 临床资料 我们于1995年6月至1998年4月间共收治113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目前肝炎病分型较细,但根据本院实际条件,只能采用排除法诊断),年龄最小的为10岁,最大的为46岁,平均为26岁,其中男性63例占56%,女性50例占44%,并且有妊娠合并... 1 临床资料 我们于1995年6月至1998年4月间共收治113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目前肝炎病分型较细,但根据本院实际条件,只能采用排除法诊断),年龄最小的为10岁,最大的为46岁,平均为26岁,其中男性63例占56%,女性50例占44%,并且有妊娠合并肝炎8例占7%,患者就诊时,我们在参考患者是否可以服用中药汤剂这一意愿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以茵陈蒿汤加味的中医治疗组收治患者42例,年龄最小的为10岁,最大的为46岁,平均为30岁;其中男性18例占43%,女性24例占57%:妊娠合并肝炎5例占12%。而采取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共71例,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为45岁,平均为24岁,其中男性45例占63%,女性26例占37%;妊娠合并肝炎3例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加味 非甲非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37例非甲非乙型肝炎中的HBV DNA
16
作者 吴凤婷 周芳 +1 位作者 郭少愚 肖惠兰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51-52,共2页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37例非甲非乙型肝炎中的HBVDNA吴凤婷,周芳,郭少愚,肖惠兰(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传染科,257034)关键词多聚酶链反应,非甲非乙型肝炎,乙型肝炎1临床资料1.137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37例非甲非乙型肝炎中的HBVDNA吴凤婷,周芳,郭少愚,肖惠兰(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传染科,257034)关键词多聚酶链反应,非甲非乙型肝炎,乙型肝炎1临床资料1.137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非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可能有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波 《国外医学情报》 1991年第17期6-6,共1页
加拿大多伦多消息:在加拿大,α—2b干扰素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NANB)肝炎。最近由保健局的批准,标志着这是NANB肝炎的第一个有效疗法。加拿大研究人员Victor Feinman指出,“在此以前,我们尚无对慢性NANB的疗法。α—干扰素... 加拿大多伦多消息:在加拿大,α—2b干扰素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NANB)肝炎。最近由保健局的批准,标志着这是NANB肝炎的第一个有效疗法。加拿大研究人员Victor Feinman指出,“在此以前,我们尚无对慢性NANB的疗法。α—干扰素为减轻NANB带来了一线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治疗 加拿大 慢性感染 非甲非乙型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病人 多伦多 研究人员 疗法 完全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原学及临床研究
18
作者 胡振华 赵军 李惠君 《兰州科技情报》 1996年第2期12-14,共3页
以往由于对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或由于现有方法不敏感,致使相当一部分肝炎患者病原不明,给治疗、预防及预后判断等带来困难。这些患者曾一度应用排除法诊断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扩增... 以往由于对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或由于现有方法不敏感,致使相当一部分肝炎患者病原不明,给治疗、预防及预后判断等带来困难。这些患者曾一度应用排除法诊断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扩增技术的建立,搞清这些肝炎的病原已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对以往诊断为NANBH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原学研究及临床分析,其结果是:(1)278份NANBH血清标本中,抗-HCV阳性率为27.4%,抗-HEV阳性率为11.7%。应用PCR法在31份HBV-M全阴的血清标本中检出HBV-DNA阳性17例,阳性率达54.8%,为什么会在HBV-M阴性者中检出HBV-DNA,其原因可能是病毒复制水平低,或机体免疫功能不全,抗原和抗体尚未达到常规法检出水平,或HBV变异引起。(2)在临床特征方面,丙肝与乙肝相似,戊肝类似甲肝,多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非甲非乙型肝炎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疆和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潜伏期的调查
19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年第9期1-2,共2页
关于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潜伏期,由于各流行点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不尽相同,研究方法各一,因而报告结果各异。为确定1986年10月~1987年10月在新疆和田暴发的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我们在已证实为生活接触为主要传... 关于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潜伏期,由于各流行点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不尽相同,研究方法各一,因而报告结果各异。为确定1986年10月~1987年10月在新疆和田暴发的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我们在已证实为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洛浦县布亚乡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在流行期间,用个案调查方法选择原发病例及其续发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非乙型肝炎 肠道传播 续发病例 新疆和田 报告结果 调查方法 接触传播 洛浦县 实验诊断 患者接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可望用于治疗非甲非乙型肝炎
20
作者 金人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18-19,共2页
1989年9月28~30日在日本大学会馆(在东京的市谷)举行的国际会议——非甲非乙型肝炎及来源于血液的传染病会议(NANB′89)上,将相继发表干扰素(IFN)第二阶段临床试验的结果,试验认为IFN对治疗非甲非乙型肝炎很有效。通过投予IFN,使大多... 1989年9月28~30日在日本大学会馆(在东京的市谷)举行的国际会议——非甲非乙型肝炎及来源于血液的传染病会议(NANB′89)上,将相继发表干扰素(IFN)第二阶段临床试验的结果,试验认为IFN对治疗非甲非乙型肝炎很有效。通过投予IFN,使大多数病例的肝炎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OP-GPT)值降低。迄今已有武田-日本罗氏、东Ray等公司的4个小组的干扰素制剂进入临床试验第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非乙型肝炎 临床试验 日本大学 丙型肝炎病毒 罗氏公司 重组型 山梨医科大学 聚合酶链反应 开发情况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