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醉驾行为非犯罪化的治理风险及其防范 |
袁韬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2
|
事实上非犯罪化:语义、功能及限度分析 |
李晶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3
|
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研究 |
黄京平
陈鹏展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8
|
|
4
|
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之理性分析——报应刑刑事政策视角的观察 |
刘守芬
韩永初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5
|
网络帮助行为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
张勇
王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6
|
论犯罪问题非犯罪化处理的程序机制 |
汪建成
杨微波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
2006 |
8
|
|
7
|
中国刑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述评与展望——以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概念解构为切入点 |
卢建平
皮婧靖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8
|
非犯罪化的概念界定 |
贾学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9
|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价值与边界 |
毛玲玲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0
|
非犯罪化视野下我国暂缓判决制度构建的再审视 |
陈岚
李莎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1
|
非犯罪化的制度实现与风险控制——以侦查阶段为视角 |
李晶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2
|
人权保障与刑法的非犯罪化 |
彭文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3
|
我国医疗过程中促进死亡行为的非犯罪化刑法应对 |
侯艳芳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4
|
非犯罪化思想及其借鉴 |
游伟
谢锡美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2003 |
7
|
|
15
|
安乐死非犯罪化之解析 |
来君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06 |
3
|
|
16
|
交通肇事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思考 |
沈玉忠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8 |
3
|
|
17
|
非犯罪化思想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 |
游伟
谢锡美
|
《犯罪研究》
|
2002 |
14
|
|
18
|
犯罪化的任务与非犯罪化的使命 |
陈谦信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08 |
4
|
|
19
|
非犯罪化的途径及我国的选择 |
衣家奇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5 |
5
|
|
20
|
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中的非犯罪化反思 |
张志平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