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段锦联合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研究
1
作者 陈双钱 章国伟 +1 位作者 林定艺 金永喜 《新中医》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NS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慢性NS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悬吊组、八段锦组和联合组各30例,分别予以悬吊训练、...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NS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慢性NS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悬吊组、八段锦组和联合组各30例,分别予以悬吊训练、八段锦、八段锦联合悬吊训练治疗。3组均治疗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估量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P物质(S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联合组93.33%(28/30),均高于悬吊组66.67%(20/30)和八段锦组70.00%(21/30)(P<0.05)。3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悬吊组、八段锦组(P<0.05)。3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JOA评分均高于悬吊组、八段锦组(P<0.05)。3组IL-6、MMP-3、IL-1β、S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IL-6、MMP-3、IL-1β、SP水平均低于悬吊组、八段锦组(P<0.05)。悬吊组与八段锦组总有效率,VAS、ODI、JOA评分,以及IL-6、MMP-3、IL-1β、S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悬吊训练治疗慢性NSLBP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八段锦或悬吊训练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八段锦 悬吊训练 部功能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
作者 王立庆 马桂云 +1 位作者 商博坤 罗洁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包括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循证资源数据库包括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包括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循证资源数据库包括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指南网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指南网(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信息库(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fobase,CPG),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新西兰指南协作组(New Zealand Guidelines Group,NZGG),美国指南网(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医脉通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包括北美脊柱外科协会(the 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中国疼痛研究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CASP),美国疼痛与神经科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Pain and Neuroscience,ASPN);综合数据库包括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SinoMed。检索主题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运动管理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与临床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29日。由2名经过系统循证方法学培训的研究者采用相应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评价,提取并汇总证据,并经循证研究小组讨论确认证据及其推荐级别。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1篇,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4篇;总结出包括运动评估、运动类型、运动频率、运动强度、注意事项、健康教育6个方面31条证据。结论 汇总的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运动 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为开”理论针推联合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急性期32例
3
作者 高峰 刘红艳 《浙江中医杂志》 2025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评价基于“太阳为开”理论针推联合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急性期(ANS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推拿科门诊治疗的ANSLBP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 目的:评价基于“太阳为开”理论针推联合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急性期(ANS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推拿科门诊治疗的ANSLBP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首次治疗后72h内口服镇痛药片数、改良Schober试验(MST)变化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值。结果:观察组治疗1次、治疗5次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次后72h内口服镇痛药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次后MST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5次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太阳为开”理论为指导的针推联合治法治疗ANSLBP可在短期内快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度及腰部功能,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背痛 太阳为开 开阖枢 针灸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作业人员非特异性腰背痛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王玉富 王鹏举 +6 位作者 杨莹 梁伟灵 薛明月 王艳 任智慧 韩丹丹 张哲鹏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的明确直升机作业人员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某单位2024年6月至9月体检的直升机作业人员NLBP可能的相关暴露因素(包括基本情况和生活方式、作业训练和体育训练情况等),通... 目的明确直升机作业人员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某单位2024年6月至9月体检的直升机作业人员NLBP可能的相关暴露因素(包括基本情况和生活方式、作业训练和体育训练情况等),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NLBP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查。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8例,NLBP的患病率为54.24%,年龄、婚姻、累计飞行时间、载荷峰值和最长飞行时间为NLBP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载荷峰值(OR=3.272)、累计飞行时间(OR=4.098)和单次最长飞行时间(OR=3.294)为NLBP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飞行后放松(OR=0.101)和每周运动(OR=0.367)为NLBP的保护因素。结论应加强直升机作业人员职业相关NLBP独立危险因素载荷峰值、累计飞行时间和最长飞行时间的防护,同时关注飞行后放松和每周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背痛 直升机作业人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筋经特定动作“卧虎式”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结构方程建模及相关分析
5
作者 李翔 李超 +2 位作者 汤炳煌 张少伟 李天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目的从身体、行为、心理三方面进行多学科整体干预,阐释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BP)的内在机制。方法收集易筋经特定动作“卧虎式”治疗NSLBP的相关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三维步态分析... 目的从身体、行为、心理三方面进行多学科整体干预,阐释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BP)的内在机制。方法收集易筋经特定动作“卧虎式”治疗NSLBP的相关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信号、心理量表结论等,将收集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方法分析、建模,形成“多裂肌-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特征模型,以期阐述易筋经“卧虎式”训练治疗NSLBP的作用机制。结果NSLBP患者腰部L5~S1多裂肌sEMG信号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P<0.05)。患者治疗后步幅、步频、步速、髋屈曲最大角度、膝屈曲最大角度均显著增加(P<0.05);支撑相、摆动相、踝跖屈最大角度均显著降低(P<0.05)。“卧虎式”训练前后患者SF-36评分生理、心理、精神、情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表明平均肌电(average electromyography,AEMG)、步长对于Roland-Morris评分、SF-36评分均产生0.001水平的显著影响;AEMG、步长对于Roland-Morris评分、SF-36评分产生正向的影响关系;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6,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SEM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模型结果可靠,能够多层面有效阐述易筋经特定动作“卧虎式”治疗NSLBP的作用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 非特异性腰背痛 结构方程模型 步态分析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非特异性腰背痛疗效观察
6
作者 戴亚圆 王晓军 +2 位作者 尹杰 朱文娟 苏敏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5期483-489,共7页
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非特异性腰背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脑卒中后NLB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 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非特异性腰背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脑卒中后NLB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选用红外线、脉冲调制中频电进行刺激,每项20 min/次;以及上下肢肌力、坐站位平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步行常规康复训练,40 min/次,5次/周,共治疗3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冲击波训练,2次/周,共治疗3周;再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共治疗3周。2组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和治疗3周后应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估;使用超声波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评估腰部肌肉僵硬度的变化:使用足迹分析法测量患者的步行参数变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首次治疗后和治疗3周后2组休息和步行状态下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首次治疗后和治疗3周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首次治疗后步行状态VAS评分下降(P<0.05),治疗3周后步行状态VAS评分显著下降(P<0.001)。治疗3周后,2组的腰方肌、竖脊肌、腰大肌硬度、BBS评分、步行参数(患侧平均步长、步幅及步速)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击波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减轻脑卒中后NLBP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效缓解腰背部肌肉的僵硬状态,并显著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步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非特异性腰背痛 冲击波 核心稳定性训练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康复运动的最佳证据总结
7
作者 周欣可 吴明珑 +2 位作者 胡凯利 胡嘉欣 赖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15,共6页
目的总结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康复运动的最佳证据,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康复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总结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康复运动的最佳证据,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康复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医脉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新西兰临床实践指南研究组、国际指南网中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运动的证据,检索的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4年5月。由2名经过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汇总。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2篇,系统评价9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从运动获益及安全、运动方案制订、运动方案实施、运动类型、运动时间、运动监测6个方面进行整合,共汇总27条证据。结论康复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疼痛,锻炼肌肉,增强脊柱稳定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证据进行选择,为患者制订安全、科学、个体化的运动计划,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康复运动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多组分运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综合康复治疗降低非特异性腰背痛复发率
8
作者 胡银花 黄泽锋 +5 位作者 李晓慧 柴东博 王琦丹 杨晓雨 常祺 唐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腰痛的缓解情况、核心肌群力量的改善情况及腰痛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门诊治疗的非特异...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腰痛的缓解情况、核心肌群力量的改善情况及腰痛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门诊治疗的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康复组,常规治疗组采用辅具、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贴敷膏药进行治疗。综合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运动疗法联合物理因子共同治疗。治疗2、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功能障碍指数评估,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分析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综合康复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部疼痛分级指数(PRI)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腰痛的疼痛强度(P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综合康复组观察指标(VAS、PRI、ODI、PPI)均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随访,综合康复组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缓解腰部疼痛症状,增强核心肌力,恢复腰椎功能,以及对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背痛 物理因子治疗 运动疗法 健康教育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善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经验探析
9
作者 陈坤 孙善斌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5期34-36,共3页
探讨孙善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经验。孙善斌主任认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经脉痹阻为标,因虚感寒、因虚致瘀,虚、寒、瘀三因杂合,致使经络痹阻,经筋失养。治疗上,采用通督培元针法结合... 探讨孙善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经验。孙善斌主任认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经脉痹阻为标,因虚感寒、因虚致瘀,虚、寒、瘀三因杂合,致使经络痹阻,经筋失养。治疗上,采用通督培元针法结合中药经验方综合治疗,重视整体辨证,重用督脉腧穴,以针刺通督培元温经解结;以方药健脾益肾活血止痛,针药协同配伍,病例观察表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培元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防治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罗宇翔 舒梦婕 +1 位作者 黄晓彬 章巧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0期0035-0037,共3页
临床案例对比分析了解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基... 临床案例对比分析了解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干预内容。结果: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吸气肌肌力指数、吸气峰流速、SF-36评分分别为(4.33±1.15)分、(46.38±4.09)%、(65.73±14.82)cmH2O、(2.03±0.51)L/s、(104.07±12.41)分,观察组对应指标分别为(2.07±0.94)分、(27.40±3.98)%、(73.09±15.13)cmH2O、(2.91±0.56)L/s、(118.30±10.75)分,均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对照组治疗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4.00%、26.00%,观察组对应指标分别为6.00%、1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干预第2个月及第3个月,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5.01±0.99)分、(4.33±1.15)分,观察组对应指标分别为(3.95±0.91)分、(2.07±0.94)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应用呼吸训练,能够进一步提升疾病临床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预防治疗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研究
11
作者 霍青云 赵玉玲 +4 位作者 李伟 路敏 覃国忠 于翱瑞 许宏武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浮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慢性转归率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25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浮针组和对照组,浮针组129例... 目的研究浮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慢性转归率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25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浮针组和对照组,浮针组129例,对照组127例。两组患者均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加服洛芬待因缓释片、盐酸乙哌立松片,浮针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腰部疼痛[视觉疼痛模拟分法(VAS)评分]、腰部功能障碍[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ODI)评分]、指地间距(FFD)。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FF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FFD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浮针组VAS评分、ODI评分、FF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能够快速高效地降低痛感、改善腰背功能,降低复发率,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筋膜 肌筋膜 浮针 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治疗进展
12
作者 何浩川 马文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40-247,共8页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CNSLBP)作为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任何年龄人群,其主要特点是腰部疼痛,长期的腰痛伴随活动受限、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故目前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发病机制及治...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CNSLBP)作为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任何年龄人群,其主要特点是腰部疼痛,长期的腰痛伴随活动受限、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故目前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临床上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有创治疗、健康教育、中医中药等,本文对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药物 康复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剖列车理论的浮针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验案1则
13
作者 梁爽 黄凯裕 +2 位作者 冯鑫鑫 徐永亦 陈旭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2期19-19,共1页
解剖列车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和连续性,其核心内容为对肌筋膜经线的认识和应用。浮针源于中医“皮部”“以痛为腧”理论,通过在患肌周围的皮下浅筋膜层大幅度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以刺激皮部,疏通经络,化瘀止痛。笔者基于解剖列车理论,... 解剖列车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和连续性,其核心内容为对肌筋膜经线的认识和应用。浮针源于中医“皮部”“以痛为腧”理论,通过在患肌周围的皮下浅筋膜层大幅度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以刺激皮部,疏通经络,化瘀止痛。笔者基于解剖列车理论,应用浮针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验案1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列车理论 浮针 非特异性腰背痛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针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14
作者 付志敏 董凡晖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7期128-130,160,共4页
目的:观察颊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CNLBP)患者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日照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170例CNLBP患者为研究对象(n=57),随机将其分为颊针组(n=55)、常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n=58)。... 目的:观察颊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CNLBP)患者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日照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170例CNLBP患者为研究对象(n=57),随机将其分为颊针组(n=55)、常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n=58)。西药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颊针组采用颊针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颊针组简化McGill量表中疼痛评级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现时疼痛强度评分及整体总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颊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高于常规针刺组的85.45%和西药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针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西药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颊针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治疗CNLBP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颊针 简易McGill量化表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非特异性腰背痛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14
15
作者 冯雨桐 高峰 李建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4,共5页
非特异性腰背痛是指:除外外伤、感染、进行性脊柱畸形以及肿瘤因素所导致的脊柱不稳而引起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并且不合并神经根性症状的背部疼痛([1])。手术治疗作为治疗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根性疼痛及某些特殊病因所导致... 非特异性腰背痛是指:除外外伤、感染、进行性脊柱畸形以及肿瘤因素所导致的脊柱不稳而引起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并且不合并神经根性症状的背部疼痛([1])。手术治疗作为治疗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根性疼痛及某些特殊病因所导致的腰背痛,但200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背痛 根性疼 根性症状 初级保健 阿片类药物 效果 协作中心 椎间关节 肢体功能训练 肌力增强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白杨 杨仕年 +1 位作者 李芝慧 陈新 《西部医学》 2016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评估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科就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灸法及肌效贴贴扎技术,治疗组增加核心肌群训练... 目的评估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科就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灸法及肌效贴贴扎技术,治疗组增加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后第2、4周分别应用VAS评分、腰椎活动度(改良Schober法)及JOA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入选病例在完成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无明显降低(P>0.001),但存在下降趋势。在治疗第4个疗程后VAS评分呈现明显统计学差异。在腰椎活动度(Schober)评分/JOA评分和改善指数、改善率比较上,治疗组从第2周起即存在着明显统计学差异,并将这种差异延续至第4周治疗结束。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能明显缓解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能显著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肌群训练 肌效贴 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稳定性训练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7
作者 方征宇 夏楠 +3 位作者 吴祖源 柯志钢 周治忠 黄晓琳 《中国康复》 2018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稳定性训练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接受家庭腰椎稳定性训练和肌... 目的:观察腰椎稳定性训练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接受家庭腰椎稳定性训练和肌内效贴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后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腰痛障碍指数(OD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2组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VAS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家庭腰椎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能有效地缓解腰痛,改善功能,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非特异性腰背痛 稳定性 肌内效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对护理人员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海英 夏晓萍 蒋佳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8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与西医“五点支撑”功能锻炼对护理人员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进行八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功能锻炼,对照组进行西医“五点支撑... 目的观察八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与西医“五点支撑”功能锻炼对护理人员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进行八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功能锻炼,对照组进行西医“五点支撑”功能锻炼,锻炼频率为每日一次,每周五次,每次五分钟。在锻炼前及连续锻炼10周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腰部活动度(LROM)、疼痛系数(VAS)评定。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LROM方面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实验组在VAS评分也上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干预后结果比较,实验组在LROM方面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有助于改善护理人员非特异性腰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背痛 八段锦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我军官兵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疾病负担与治疗困境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烽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59-262,共4页
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主要基于自我报告症状的综合征,伴有许多潜在的病理变化,分为特异性(由非脊柱或脊柱来源的特定病理生理机制)和非特异性(无明确特异性病因)[1-3]。其中,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 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主要基于自我报告症状的综合征,伴有许多潜在的病理变化,分为特异性(由非脊柱或脊柱来源的特定病理生理机制)和非特异性(无明确特异性病因)[1-3]。其中,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BP)占所有LBP病例的80%~90%,具有慢性化倾向,这种慢性疼痛与生活质量、行动能力和日常功能下降以及社会孤立、残疾和抑郁症发生率升高有关,此外还带来了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负担。然而,从事这一疾病诊断治疗的医生少之又少,往往导致误诊或漏诊[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背痛 保健 非药物干预 运动 数字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低剂量热裹法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被引量:2
20
作者 康海琼 郄淑燕 +1 位作者 岳寿伟 杨树萱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评价持续热裹疗法的疗效 ,并评价睡眠期间应用持续热裹法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将参与者分 4组 :①可佩戴式热裹器组 (每天佩戴 8h ,连续 3d ,夜间持续应用 8h ,连续 3晚 ) ;②口服安慰剂组(每天 2片 ,每天 3次 ) ;③... 评价持续热裹疗法的疗效 ,并评价睡眠期间应用持续热裹法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将参与者分 4组 :①可佩戴式热裹器组 (每天佩戴 8h ,连续 3d ,夜间持续应用 8h ,连续 3晚 ) ;②口服安慰剂组(每天 2片 ,每天 3次 ) ;③口服镇痛剂组 (布洛芬 2片 ,每天 3次 ) ;④非产热性裹器组。治疗前后评定疼痛缓解程度及肌紧张程度、躯干侧屈活动度、疼痛对情绪影响、睡眠指标及各项参数相关性、安全性。结果无论是否夜间应用 ,疼痛均得到缓解 ,还提高躯干侧屈活动度 ,减轻肌紧张程度 ,降低残疾程度 ,改善睡眠质量 ,减轻入睡困难 ,无严重不良反应。证明热裹器应用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剂量热裹法 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物理治疗 神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