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态弹流润滑问题的热效应及非牛顿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崔金磊 杨萍 杨沛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以钢制接触副为例,分析在椭圆接触区中由冲击载荷引起的瞬态弹流润滑问题,综合考虑润滑剂的流变性和热效应,分别求得Newton流体等温解、Ree-Eyring流体等温解、Newton流体热解及Ree-Eyring流体热解。为提高计算效率,采用简化的数值方法... 以钢制接触副为例,分析在椭圆接触区中由冲击载荷引起的瞬态弹流润滑问题,综合考虑润滑剂的流变性和热效应,分别求得Newton流体等温解、Ree-Eyring流体等温解、Newton流体热解及Ree-Eyring流体热解。为提高计算效率,采用简化的数值方法计算非牛顿流体的等效剪应力和等效黏度,并通过稳态算例的对比证实这种简化方法和精确性和可靠性。考察热效应和非牛顿流体特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此类时变问题,热效应比非牛顿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接触 效应 非牛顿效应 等效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的非牛顿效应及其润滑失效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平 温诗铸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9,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建立了润滑剂因温度而产生的非牛顿流体模型。通过对简化问题分析表明:由于温度效应的普遍存在,一般润滑条件下也会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流体非牛顿化现象。并根据给出的剪应力极值曲线指出了温度引起的非牛顿... 本文通过分析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建立了润滑剂因温度而产生的非牛顿流体模型。通过对简化问题分析表明:由于温度效应的普遍存在,一般润滑条件下也会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流体非牛顿化现象。并根据给出的剪应力极值曲线指出了温度引起的非牛顿性可以导致重载条件下的润滑失效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效应 润滑失效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层流流动过程中牛顿流体的非牛顿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董红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7-31,107,共6页
对牛顿流体在瞬态层流流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牛顿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动量传播速度的概念,对牛顿粘性定律在瞬态层流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牛顿粘性定律 层流流动 非牛顿效应 牛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效应和非牛顿效应的活塞杆密封润滑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召岩 刘晓玲 +1 位作者 王鹏 田效永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52,共3页
针对活塞杆密封平行间隙建立了适用于活塞杆密封的热流体润滑模型。以活塞杆内行程为例,研究了液压润滑剂的边界效应和非牛顿效应对密封件流体润滑模型油膜压力分布的影响,并与不考虑边界效应的牛顿流体润滑模型的油膜压力分布进行了比... 针对活塞杆密封平行间隙建立了适用于活塞杆密封的热流体润滑模型。以活塞杆内行程为例,研究了液压润滑剂的边界效应和非牛顿效应对密封件流体润滑模型油膜压力分布的影响,并与不考虑边界效应的牛顿流体润滑模型的油膜压力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活塞杆往复密封,在研究的工况范围内,边界效应和非牛顿效应对油膜压力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滑动速度较高、油膜厚度较薄时边界效应对油膜压力分布的影响较大;特征剪应力较小时非牛顿效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间隙 往复密封 效应 非牛顿效应 边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重载滚滑工况有限长线接触热弹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浩洋 陈晓阳 杨沛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在流速主矢量方向使用Eyring流变模型,用多重网格法求出接触压力高达1.04GPa的相交圆弧修形滚子的热弹流完全数值解.研究表明:随着Eyring流体非牛顿效应的增强,有限长线接触弹流二次压力峰的高度明显降低,每次工作循环中摩擦副受第二次... 在流速主矢量方向使用Eyring流变模型,用多重网格法求出接触压力高达1.04GPa的相交圆弧修形滚子的热弹流完全数值解.研究表明:随着Eyring流体非牛顿效应的增强,有限长线接触弹流二次压力峰的高度明显降低,每次工作循环中摩擦副受第二次高压的强度减小;热效应显著减弱,有助于防止由热效应导致的各种形式的失效;最小油膜厚度略有增加,有利于润滑膜的形成.因此,使用Eyring非牛顿流体有利于延长线接触副的寿命.与此同时,使用Eyring非牛顿流体时,非牛顿效应对滚子端部的压力分布影响很小,因此Eyring非牛顿效应对有限长摩擦副的凸度设计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线接触 非牛顿效应 热弹流 凸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传动非牛顿润滑介质的线弹流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晓辉 黄卫 庄苹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采用适合各种流变模型的广义Reynolds方程,通过数值联立求解非牛顿介质的线弹流润滑基本方程组,获得了渐开线齿轮啮合过程的油膜压力、膜厚、表面剪应力分布,并分析了啮合过程中非牛顿效应对齿轮传动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在数值计算方... 采用适合各种流变模型的广义Reynolds方程,通过数值联立求解非牛顿介质的线弹流润滑基本方程组,获得了渐开线齿轮啮合过程的油膜压力、膜厚、表面剪应力分布,并分析了啮合过程中非牛顿效应对齿轮传动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在数值计算方面引入延拓方法,使表面剪应力迭代具有大范围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非牛顿效应 弹流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条件下非牛顿流体的弹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玉冰 刘晓玲 信召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3,59,共7页
为研究弹流润滑的非牛顿效应,对稳态和时变条件下等温点接触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弹流特性差异进行分析。假设润滑剂为Ree-Eyring非牛顿流体,研究卷吸速度、滑滚比、最大赫兹接触压力以及特征剪应力对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时变条... 为研究弹流润滑的非牛顿效应,对稳态和时变条件下等温点接触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弹流特性差异进行分析。假设润滑剂为Ree-Eyring非牛顿流体,研究卷吸速度、滑滚比、最大赫兹接触压力以及特征剪应力对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时变条件下非牛顿流体的弹流特性,并与牛顿流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等温、轻载工况下,速度的增加导致牛顿流体产生较为尖锐的第二压力峰,导致非牛顿流体的接触区入口膜厚增加,且滑滚比越大增加越明显;高速、大滑滚比条件下,载荷越轻非牛顿效应越明显;时变条件下,速度波动对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都产生较大影响,非牛顿流体的第二压力峰在各个瞬时始终小于牛顿流体。因此,等温点接触弹流润滑条件下,动态效应和非牛顿效应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弹流润滑 点接触 牛顿流体 非牛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特性对纯滑弹流油膜形状和摩擦力的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付忠学 郭峰 黄柏林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针对界面滑移效应可能产生较低的摩擦力,采用具有不同表面浸润性的玻璃盘,进行了纯滑弹流润滑试验.在采用SiO2镀膜玻璃盘的球-盘接触高聚物纯滑润滑试验中,从弹流到动压润滑的摩擦系数曲线呈现不同于传统Stribeck曲线的两个拐点.两个拐... 针对界面滑移效应可能产生较低的摩擦力,采用具有不同表面浸润性的玻璃盘,进行了纯滑弹流润滑试验.在采用SiO2镀膜玻璃盘的球-盘接触高聚物纯滑润滑试验中,从弹流到动压润滑的摩擦系数曲线呈现不同于传统Stribeck曲线的两个拐点.两个拐点分别与凹陷出现及弹性变形消失相关联.在较低载荷下,不同盘表面产生相近的干涉图像和摩擦系数曲线,高聚物的非牛顿效应产生的表观滑移可能是入口凹陷及非典型摩擦系数曲线的主因;在较高载荷下,盘滑试验中铬盘产生的摩擦系数和油膜厚度均较SiO2盘低,具有较低表面能的铬盘产生的界面滑移被认为是产生较低摩擦系数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润滑 STRIBECK曲线 摩擦系数 界面效应 非牛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波动表面间的椭圆接触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崔金磊 杨沛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8-52,共5页
研究滚滑工况下两波动表面间的椭圆接触微弹流润滑问题,建立两接触表面均有连续波动的粗糙度模型,求得热条件下的完全数值解。假设卷吸速度沿接触椭圆短轴方向,快速运动表面的速度是另一表面的4倍,表面纹理相似的两波动表面间的微弹流... 研究滚滑工况下两波动表面间的椭圆接触微弹流润滑问题,建立两接触表面均有连续波动的粗糙度模型,求得热条件下的完全数值解。假设卷吸速度沿接触椭圆短轴方向,快速运动表面的速度是另一表面的4倍,表面纹理相似的两波动表面间的微弹流润滑大多是周期性时变问题,以准稳态解为初始条件,逐个周期求得时变热解。讨论不同方向的表面微观连续波动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并将牛顿和非牛顿模型的数值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波动表面间接触区里的压力、膜厚、温升等呈现特定的特征,两表面波动皆为纵向纹理时,润滑膜厚度最小润滑条件最恶劣;热效应和非牛顿效应在微弹流问题中都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表面 微弹流 效应 非牛顿效应 时变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法研究无限长线接触弹流问题发展状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建军 邱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共5页
基于现代弹流润滑理论,在数值分析法研究无限长线接触弹流问题方面,指出了考虑各种实际工况如热效应、非牛顿效应、瞬态效应、表面粗糙度等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无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 效应 非牛顿效应 稳态(瞬态)效应 表面粗糙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接触脂润滑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虎 汪久根 洪玉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6,33,共6页
工程中大多数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但是润滑脂具有非牛顿体特性和润滑过程的时效性,较难准确地建模分析其润滑特性。通过总结脂润滑弹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进展,基于Ostwald本构模型建模,用Gauss-Seidel迭代法和Jacobi双极子迭代法分... 工程中大多数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但是润滑脂具有非牛顿体特性和润滑过程的时效性,较难准确地建模分析其润滑特性。通过总结脂润滑弹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进展,基于Ostwald本构模型建模,用Gauss-Seidel迭代法和Jacobi双极子迭代法分析脂润滑条件下的润滑膜厚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探讨不同流变指数、不同载荷和不同卷吸速度对脂润滑弹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荷和卷吸速度对润滑脂膜厚和压力的影响与油润滑相似;稳定后的脂润滑膜厚接近相应工况基础油润滑膜厚的1/2;润滑脂的非牛顿特性越显著,则膜厚越小,压力分布越接近Hertz接触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润滑 牛顿效应 载荷 卷吸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