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数经验模式分解的非旋转对称空间进动目标回波分离及成像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袁斌 徐世友 +1 位作者 刘洋 陈曾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对于非旋转对称的弹道中段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而言,非旋转对称部件回波分量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目标主体的成像质量。该文通过建立非旋转对称弹道中段目标的回波模型,分析了导弹主体和导弹非旋转对称部件的回波分量的微多普勒差异,提... 对于非旋转对称的弹道中段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而言,非旋转对称部件回波分量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目标主体的成像质量。该文通过建立非旋转对称弹道中段目标的回波模型,分析了导弹主体和导弹非旋转对称部件的回波分量的微多普勒差异,提出了基于复数经验模式分解的非旋转对称部件回波分离方法,利用复数经验模式分解的自适应特性,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重构主体及非旋转对称部件回波分量。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导弹主体部分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回波分离 弹道中段目标 非旋转对称部件 复数经验模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仪标准面非旋转对称误差的消除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晨 陈磊 乌兰图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测量干涉仪参考镜非旋转对称面形误差的方法。测量波面用36项Zemike多项式来表示,利用Zemike多项式形式的旋转不变性,求解出参考面非旋转对称误差的Zernike多项式系数。测得了Zygo干涉仪参考镜不同装夹应力下的非旋转对称... 提出了一种测量干涉仪参考镜非旋转对称面形误差的方法。测量波面用36项Zemike多项式来表示,利用Zemike多项式形式的旋转不变性,求解出参考面非旋转对称误差的Zernike多项式系数。测得了Zygo干涉仪参考镜不同装夹应力下的非旋转对称面形误差分布。比对了该方法和N次相对旋转测量法对同一参考面的测量结果,符合较好。分析了测量误差。该方法仅需两次测量,可有效消除干涉仪标准面低频非旋转对称面形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非旋转对称误差 Zernike多项式拟合 旋转不变性 绝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旋转对称高压直流电缆的电-热场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继明 高颖 +2 位作者 李其莹 陈莉 朱明晓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100,共7页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单芯高压直流电缆的非旋转对称模型,考虑到电场、温度等物理场的耦合影响,分析了含缺陷电缆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电场强度的暂态和稳态分布特征,考察了空间电荷层对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电缆模型,非...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单芯高压直流电缆的非旋转对称模型,考虑到电场、温度等物理场的耦合影响,分析了含缺陷电缆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电场强度的暂态和稳态分布特征,考察了空间电荷层对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电缆模型,非旋转对称电缆缆芯上方的电场强度减小,下方的电场强度增大,且下方的电场更易发生翻转。当绝缘层存在水树缺陷时,缺陷与绝缘界面产生的电荷层导致电场强度激增;随着温度梯度和加压时间的增加,电场强度与空间电荷均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非旋转对称模型 电场强度 尖端电荷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旋转对称三次方面形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
4
作者 许英朝 林洪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非旋转对称的光学曲面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光学系统中,但对该类光学面形的检测还基本依靠坐标测量机和接触式轮廓仪.利用计算全息图(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s,CGH)可以生成任意想要的波前这一特点,提出了利用计算全息来检测非旋... 非旋转对称的光学曲面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光学系统中,但对该类光学面形的检测还基本依靠坐标测量机和接触式轮廓仪.利用计算全息图(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s,CGH)可以生成任意想要的波前这一特点,提出了利用计算全息来检测非旋转对称的光学曲面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并通过对一个三次方面进行面形检测,详细给出了从检测系统的理论设计、CGH的制作到面形检测整个过程.检测结果的面形偏差PV值为1.047λ(λ=0.632 8×10-3 mm,氦氖激光波长),均方根(RMS)值是0.094λ.该方法可以作为现行接触式测量方法的有效补充,并且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非旋转对称 三次方面 计算全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中段非旋转对称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仿真
5
作者 张平定 孙佳佳 张鸣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27,35,共6页
为计算弹道中段非旋转对称目标的动态RCS,根据高频近似方法和局部场原理,分别用几何绕射理论和物理光学法对目标主体及其尾翼的RCS计算公式进行推导;然后根据中段弹道目标的运动学特性,求得其实时视角值;并根据物理光学法提出了一种判... 为计算弹道中段非旋转对称目标的动态RCS,根据高频近似方法和局部场原理,分别用几何绕射理论和物理光学法对目标主体及其尾翼的RCS计算公式进行推导;然后根据中段弹道目标的运动学特性,求得其实时视角值;并根据物理光学法提出了一种判断尾翼遮挡的方法,最终求得其动态RCS值。通过与暗室测量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动 弹道中段 雷达散射截面 非旋转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电子激光非旋转对称效应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四海 施义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49-356,共8页
建立了电子摇摆运动方向为无限延伸的非旋转对称的二维FEL数值模拟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在电子束非理想入射条件下的光场演化。结果表明无论是电子束的中心偏移或束轴倾斜,都将导致输出光功率的指数下降,并激发高阶光横模,光束重心偏... 建立了电子摇摆运动方向为无限延伸的非旋转对称的二维FEL数值模拟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在电子束非理想入射条件下的光场演化。结果表明无论是电子束的中心偏移或束轴倾斜,都将导致输出光功率的指数下降,并激发高阶光横模,光束重心偏移。除发射度外,电子束横向相空间的几何也是FEL运行质量及影响光功率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旋转对称 自由电子激光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灯泡贯流机非旋转对称转子支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康 杜芳勉 刘政 《东方电气评论》 2022年第2期75-77,80,共4页
本文针对特殊磁极数量的灯泡贯流机斜立筋转子支架设计,首次提出了非旋转对称转子支架概念,并对非旋转对称转子支架构想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最后提出了非旋转对称转子支架的设计原则,对大容量特殊磁极数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转... 本文针对特殊磁极数量的灯泡贯流机斜立筋转子支架设计,首次提出了非旋转对称转子支架概念,并对非旋转对称转子支架构想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最后提出了非旋转对称转子支架的设计原则,对大容量特殊磁极数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转子支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式发电机 非旋转对称 转子支架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内非轴对称旋转流场的测量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江云 毛羽 +2 位作者 孟文 张果 王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0-929,共10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入口旋风分离器气相非轴对称流场。首先采用圆管层流实验验证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然后考察不同入口结构下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分布特点。实验测得的切向、轴向速度,湍流度分布与旋风分离器典型流场...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入口旋风分离器气相非轴对称流场。首先采用圆管层流实验验证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然后考察不同入口结构下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分布特点。实验测得的切向、轴向速度,湍流度分布与旋风分离器典型流场分布特点一致。对比3种入口结构旋风分离器测量结果发现,随着入口结构轴对称性逐渐增加,其内部流场分布的非轴对称性明显减小,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中心之间的偏心距也明显减小,有利于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并降低因涡核摆动造成的摩擦阻力。合理地布置入口结构是抑制单入口旋风分离器非轴对称旋转流动,提高旋风分离器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相位多普勒分析仪 入口 对称旋转流场 湍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气管直径对旋分器非轴对称旋转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文 王江云 +2 位作者 毛羽 张果 王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9-1316,共8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研究了4种不同排气管直径的旋风分离器气相非轴对称旋转流场。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湍流度分布与旋风分离器典型流场分布特点一致;随着排气管直径的减小,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中心之间...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研究了4种不同排气管直径的旋风分离器气相非轴对称旋转流场。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湍流度分布与旋风分离器典型流场分布特点一致;随着排气管直径的减小,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中心之间的偏心距也明显减小,其内部流场分布的非轴对称性减弱,有利于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并降低因涡核摆动造成的摩擦阻力。说明合理地设置排气管直径是抑制单入口旋风分离器非轴对称旋转流动、提高旋风分离器性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相位多普勒分析仪 排气管 对称旋转流场 湍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耦合腔行波管非旋转轴对称PPM聚焦系统中的横向磁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常津 《真空电子技术》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对一种能适应低电压大功率应用需要的毫米波耦合腔行波管的复合型 PPM聚焦系统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系统中非旋转轴对称性引起的横向磁场 ,探讨了极靴饱和以及加工和装配误差对聚焦系统的影响 ,并给出了有关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周期永磁聚焦系统 耦合腔行波管 毫米波 旋转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一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GammaART-6000^(TM)非对称性旋转伽玛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笑然 王正云 《中国医学装备》 2009年第11期60-63,共4页
伽玛刀技术1967自诞生以来奠定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地位。而近20年随着调强放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伽玛刀技术吸收调强放疗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美国GAMMAART-6000TM非对称性旋转伽玛系统就从放射源的非对称分布设计、自动病人定位... 伽玛刀技术1967自诞生以来奠定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地位。而近20年随着调强放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伽玛刀技术吸收调强放疗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美国GAMMAART-6000TM非对称性旋转伽玛系统就从放射源的非对称分布设计、自动病人定位系统(APS)、治疗计划系统(TPS)以及QA系统方面将调强放疗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伽玛刀技术中,从而代表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最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ART-6000TM对称旋转伽玛系统 对称性设计 伽玛刀调强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自由曲面面形检测技术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磊 刘东 +3 位作者 师途 杨甬英 李劲松 俞本立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83-299,共17页
光学自由曲面因其表面自由度较大,可以针对性地提供或矫正不同的轴上或轴外像差,同时满足现代光学系统高性能、轻量化和微型化的要求,逐渐成为现代光学工程领域的热点。自由曲面的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制约其应用的最重要因素,而目前精密光... 光学自由曲面因其表面自由度较大,可以针对性地提供或矫正不同的轴上或轴外像差,同时满足现代光学系统高性能、轻量化和微型化的要求,逐渐成为现代光学工程领域的热点。自由曲面的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制约其应用的最重要因素,而目前精密光学自由曲面的检测手段仍然沿用非球面检测方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的自由曲面检测发展历程,对目前主流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微透镜阵列法,结构光三维检测法,相干层析术,干涉检测法)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了非球面检测方法运用到自由曲面检测中的技术难点,同时结合这些技术难点,展望了自由曲面检测的未来发展新趋势,主要集中在非旋转对称像差的动态补偿、分区域像差的回程误差校准及子孔径拼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检测 干涉检测法 子孔径拼接 非旋转对称像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LED照明的三维SMS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水秀 孙翔 +1 位作者 冯华君 贾宁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5,共5页
二维SMS(多表面同时设计法)设计能实现旋转对称的照明目标,但不能实现像矩形光斑配光要求的非旋转对称的照明目标,为此介绍了一种优化LED照明的自由曲面透镜三维SMS设计方法。通过研究三维SMS方法的设计过程,详细分析了三维初始曲线的... 二维SMS(多表面同时设计法)设计能实现旋转对称的照明目标,但不能实现像矩形光斑配光要求的非旋转对称的照明目标,为此介绍了一种优化LED照明的自由曲面透镜三维SMS设计方法。通过研究三维SMS方法的设计过程,详细分析了三维初始曲线的选取对于设计效果的影响:可以通过初始曲线的选取来使整个系统具有不同的性质,实现不同的设计要求。通过一个实例设计对三维SMS方法进行说明,并且通过改变种子肋的选取来得到所需要的矩形照明光斑。结果表明:三维SMS设计方法在实际LED照明设计中光线的控制能力强,透镜结构紧凑、效率高,可实现特殊要求的非旋转对称照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SMS LED照明 自由曲面透镜 非旋转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幕破片动能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虎威 李锦明 +1 位作者 高文刚 郭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97,共5页
针对飞行破片目标多、速度快、体积小以及测试环境中光强高、电磁干扰强的测试难点,设计一种非接触式的二维光幕破片动能测试系统。系统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利用高精度ADC与NAND Flash存储器采集并存储相互正交的... 针对飞行破片目标多、速度快、体积小以及测试环境中光强高、电磁干扰强的测试难点,设计一种非接触式的二维光幕破片动能测试系统。系统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利用高精度ADC与NAND Flash存储器采集并存储相互正交的光幕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数据通过USB接口回读到上位机进行分析,提取出破片的速度与体积信息,进而得到破片的动能。最后通过气枪弹实验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解决传统一维光幕测试系统只能测量旋转对称破片动能的问题,利用二维正交光幕有效地测量非旋转对称破片的动能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动能 二维光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非旋转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曾吉勇 苏显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64,共3页
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能实现大于半球视场的全景成像 ,在视频会议、监视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原理和主要类型 。
关键词 折反射系统 全景成像 双曲面反射镜 抛物面反射镜 高次旋转对称球面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研讨
16
作者 江萍 杨华军 +1 位作者 邬劭轶 胡力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172,共5页
对“光通信前沿实验”和“光学系统设计”等课程科研促教环节中的自由曲面仿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讨。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矢量折反射定理和等光程原理,构建反射式和折射式自由曲面系统的三维模型,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和烦琐的计算过程通过... 对“光通信前沿实验”和“光学系统设计”等课程科研促教环节中的自由曲面仿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讨。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矢量折反射定理和等光程原理,构建反射式和折射式自由曲面系统的三维模型,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和烦琐的计算过程通过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便于理解,培养其编程仿真能力和挑战性创新探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仿真设计 旋转对称自由曲面 非旋转对称自由曲面 光通信实验 光学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in an asymmetric rotating disk contactor using effective diffusivity 被引量:2
17
作者 Meisam Torab-Mostaedi Mehdi Asadollahzadeh Jaber Safdar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88-293,共6页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a 113 mm diameter asymmetric rotating disk contactor of the pilot plant scale for two different liquid–liquid systems.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inclu...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a 113 mm diameter asymmetric rotating disk contactor of the pilot plant scale for two different liquid–liquid systems.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rotor speed and continuous and dispersed phase velocities on the volumetric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agitation rate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but only slightly dependent on phase flow rates. In this study, effective diffusivity is used instead of molecular diffusivity in the Grober equation for estimation of dispersed phase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The enhancement factor is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re from an empirical expression is derived for prediction of the enhancement factor as a function of Reynolds number. The predicted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rrelation can efficiently predict the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in asymmetric rotating disk cont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rotating disk contactor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Enhancement factor Interfacial area Dispersed phase hold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