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非对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玉琥 张策 +3 位作者 陆锡年 张宝兴 张玉宪 张殿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8-40,共3页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非对称设计研究杨玉琥,张策,陆锡年,张宝兴(天津大学)张玉宪,张殿强(天津电机总厂)1引言平面分度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传统设计,通常采用对称运动规律曲线,如常用的修正正弦、修正等速、修正梯形等[4~6]...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非对称设计研究杨玉琥,张策,陆锡年,张宝兴(天津大学)张玉宪,张殿强(天津电机总厂)1引言平面分度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传统设计,通常采用对称运动规律曲线,如常用的修正正弦、修正等速、修正梯形等[4~6]。随着轻工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分度 凸轮机构 非对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工法研究与非对称设计优化 被引量:23
2
作者 潘文韬 吴枋胤 +6 位作者 何川 刘洋 谢金池 寇昊 杨文波 曾杰 杨松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52-361,共10页
为探究偏压隧道的适宜工法并针对偏压特性对支护结构进行非对称优化,基于九绵高速福隆隧道,通过现场监测深浅埋侧非对称周边收敛与地表变形,建立三维山体隧道模型,进行不同工法围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比选分析以及初期支护厚度、锚杆长... 为探究偏压隧道的适宜工法并针对偏压特性对支护结构进行非对称优化,基于九绵高速福隆隧道,通过现场监测深浅埋侧非对称周边收敛与地表变形,建立三维山体隧道模型,进行不同工法围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比选分析以及初期支护厚度、锚杆长度与倾角的非对称优化设计。相关研究表明:1)现场监测发现,地表沉降与周边收敛非对称特性明显,随着离隧道正中距离的增大,深埋侧地表沉降较浅埋侧数值减小较慢。深埋侧上拱腰收敛数值最大且波动较大,浅埋侧下拱腰收敛增速较慢。2)偏压隧道较适宜工法为CD法,能有效控制围岩支护结构变形、锚杆应力、初期支护压应力以及塑性区分布。3)初期支护非对称优化结果为将浅埋侧初期支护厚度减小2cm,深埋侧增大2cm,能将二次衬砌拉应力控制在较小数值。4)锚杆长度非对称优化结果为将浅埋侧锚杆长度减小0.5m,深埋侧增大0.5m,使锚杆受力更为均匀并减小右上拱肩与左下拱脚的塑性区。初期支护应力在右上拱肩与左下拱脚处存在显著偏压,通过将右上拱肩处锚杆朝深埋侧倾斜能一定程度减小初期支护受力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隧道 施工工法 非对称设计优化 数值分析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型假体设计及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德君 董万鹏 +2 位作者 董跃福 张吉超 张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16,共7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晚期病症的有效手段,但假体衬垫容易因内部应力变化而产生磨损失效,寿命有限且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如何对假体进行改进设计来满足患者更多的需求是假体研究的重要方向。目的:基于半月板的形态设计一...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晚期病症的有效手段,但假体衬垫容易因内部应力变化而产生磨损失效,寿命有限且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如何对假体进行改进设计来满足患者更多的需求是假体研究的重要方向。目的:基于半月板的形态设计一种非对称型假体,并与对称设计的后稳定型假体进行比较,分析2种假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和衬垫的接触面积变化,以探究非对称型假体设计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对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模拟截骨和假体装配,建立基于非对称型假体及对称设计的后稳定型假体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模型。在0°,10°,20°,30°的屈膝条件下,探究股骨假体、胫骨假体以及衬垫上的Mises应力,并通过对比衬垫内外侧的接触面积,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和运动行为的改变。结果与结论:(1)在0°-30°的屈膝过程中,2种假体衬垫上的Mises应力峰值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内侧始终大于外侧。(2)非对称型设计的假体与后稳定型假体相比,应力峰值更低;在屈膝30°时,非对称型假体衬垫内外侧的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15.81 MPa和11.95 MPa,后稳定型衬垫为16.70 MPa和13.76 MPa,两者内侧差值约为5.33%,而外侧则相差13.15%;对比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上的Mises应力峰值,非对称型假体在屈膝过程中始终低于后稳定型假体。(3)在0°站立位时,后稳定型假体衬垫的内侧接触面积为17.96 mm^(2)、外侧为34.10 mm^(2);而非对称型假体衬垫的内外侧接触面积分别为105.47 mm^(2)和107.80 mm^(2),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且两侧差距更小。(4)结果表明,非对称型假体的生物力学表现更好,且能够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提升关节活动度有所帮助。这种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膝关节以内侧髁为轴进行外旋的运动机制,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膝关节假体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 非对称型假体设计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新型非对称轨道减振扣件的设计
4
作者 李金卫 黄友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3-55,共3页
介绍了一种钢轨内外侧结构非对称设计的新型轨道减振扣件。该扣件由承轨板、橡胶圈和底座三部份组成。其中,承轨板用于安装固定钢轨,底座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道床上,橡胶圈将承轨板和底座通过粘接硫化成一个整体。该设计的显著特点是在... 介绍了一种钢轨内外侧结构非对称设计的新型轨道减振扣件。该扣件由承轨板、橡胶圈和底座三部份组成。其中,承轨板用于安装固定钢轨,底座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道床上,橡胶圈将承轨板和底座通过粘接硫化成一个整体。该设计的显著特点是在轨道的横向采取非对称结构,以提高轨道的横向稳定性。对该扣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及静刚度试验,结果表明,减振扣件的垂向刚度与横向刚度达到和谐的统一,既保证轨道安全又能提高扣件的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减振扣件 非对称设计 轨道横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次多项式非对称高速车用柴油机配气凸轮型线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付光琦 高文志 +4 位作者 康秀玲 祖炳锋 徐玉梁 唐良才 郭凌崧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推导了高次多项式非对称凸轮型线的解析式 ,编制了凸轮型线设计程序 ,并以某一车用柴油机顶置凸轮轴为例进行了非对称凸轮型线设计。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非对称凸轮型线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丰满系数 ,而且可以使凸轮下降段升程曲线变化更... 推导了高次多项式非对称凸轮型线的解析式 ,编制了凸轮型线设计程序 ,并以某一车用柴油机顶置凸轮轴为例进行了非对称凸轮型线设计。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非对称凸轮型线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丰满系数 ,而且可以使凸轮下降段升程曲线变化更平缓 ,同时降低气门的落座速度和落座加速度。气门下降段的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柴油机 高次多项式 配气机构 非对称凸轮型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非对称式发动机罩盖的设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景涛 刘卫国 +1 位作者 张金换 赵福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轿车—行人碰撞中,发动机罩盖是造成行人头部伤害的主要来源。该文进行了6组轿车—儿童行人头型冲击器冲击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FEM),并完成了模型标定。通过FEM仿真,分析了5种不同内板肋板结构的发动机内罩板吸能特性... 轿车—行人碰撞中,发动机罩盖是造成行人头部伤害的主要来源。该文进行了6组轿车—儿童行人头型冲击器冲击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FEM),并完成了模型标定。通过FEM仿真,分析了5种不同内板肋板结构的发动机内罩板吸能特性;并根据某款发动机舱布置,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式发动机罩盖内罩板;进行了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显示:优化设计后,罩盖的多个冲击点的头部伤害标准HIC值降至1300以下,部分冲击点降至1000以下。因而,明显提升了该种发动机罩盖对行人头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轿车-行人碰撞 行人头部保护 发动机罩盖内板 非对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模糊优化设计问题中的约束稳健性研究(英文)
7
作者 郭惠昕 蔡安辉 +1 位作者 张世安 罗佑新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1-94,共4页
一般非对称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中 ,设计变量按名义值处理 ,未考虑可控因素和噪声因素对模糊约束条件稳健性的影响 ,不能对模糊约束条件满足水平的波动实行有效控制。根据稳健设计原理 ,提出了模糊约束条件的容差型稳健性准则 ;把该准... 一般非对称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中 ,设计变量按名义值处理 ,未考虑可控因素和噪声因素对模糊约束条件稳健性的影响 ,不能对模糊约束条件满足水平的波动实行有效控制。根据稳健设计原理 ,提出了模糊约束条件的容差型稳健性准则 ;把该准则应用于模糊优化设计 ,提出了基于约束稳健性的模糊优化设计方法 ,提高了模糊优化设计解的可信度和工程使用价值 ,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约束 稳健性 非对称模糊优化设计 设计变量 稳健设计原理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液复合驱动系统的非对称双缸设计
8
作者 张南 王彬 曹启威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17-1522,共6页
为了满足狭小空间下液压驱动远程、高柔性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机/液复合的非对称双液压缸方案。该方案采用双微型液压缸经细长软管并联,电机驱动滚珠丝杠推动力源缸移动,由两缸间建立的油压驱动目标缸位移,构成非对称双缸驱动。分别构... 为了满足狭小空间下液压驱动远程、高柔性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机/液复合的非对称双液压缸方案。该方案采用双微型液压缸经细长软管并联,电机驱动滚珠丝杠推动力源缸移动,由两缸间建立的油压驱动目标缸位移,构成非对称双缸驱动。分别构建开环及闭环控制系统,为获得理想的稳态与动态性能,考虑软管形变的影响对该系统进行了AMESim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微型缸的连接软管引起较长的启动死区并降低了回程复位精度及动态特性。在双缸结构参数完全一致的基础上,采用适当比例的非对称双缸设计可改善上述性能并保证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液复合驱动器 微型液压缸 非对称设计 压力 闭环控制系统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闸阀非对称密封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9
作者 赵赞 邹文静 陈洋 《阀门》 2020年第6期17-19,共3页
API 6D平板闸阀的阀座在设计时往往设计为双O形圈及弹簧预紧的结构,密封圈采用RPTFE、NYLON等软密封材料,在密封面的设计上因为考虑阀门双向密封所以采用对称的密封设计,在工况使用中由于进口端密封面和出口端密封面所承受的比压不同,... API 6D平板闸阀的阀座在设计时往往设计为双O形圈及弹簧预紧的结构,密封圈采用RPTFE、NYLON等软密封材料,在密封面的设计上因为考虑阀门双向密封所以采用对称的密封设计,在工况使用中由于进口端密封面和出口端密封面所承受的比压不同,所以出口端可能存在软密封失效的问题,当软密封失效时依靠阀座金属面和闸板金属面形成第二道密封,但这样不仅存在金属面擦伤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阀门的扭矩,考虑到阀门在管道中实际使用时往往为单向流向,通过对阀前和阀后密封面比压的计算,设计非对称的密封面,不再考虑金属对金属的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闸阀 API 6D 密封面 非对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数不超过20的旗传递非对称2-设计
10
作者 刘燕 周胜林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6年第4期8-17,共10页
本文研究了旗传递点数不大于20的2-(v,k,λ)设计的分类,证明了当(r,λ)=1时,在同构意义下只存在18个这样的设计.
关键词 非对称2-设计 自同构群 旗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响应水凝胶的非对称结构设计与智能仿生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梦伟 张婕 +2 位作者 周顺风 杨云鹏 卢立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1-179,共9页
仿生学通过模仿生物体结构,对功能材料和智能器件进行设计及优化,使人工器械具有仿生功能。环境响应水凝胶可以感知多种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兼具软、湿特性,与生物软组织在结构和组成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且生物相容性良好,是制备仿生器件... 仿生学通过模仿生物体结构,对功能材料和智能器件进行设计及优化,使人工器械具有仿生功能。环境响应水凝胶可以感知多种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兼具软、湿特性,与生物软组织在结构和组成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且生物相容性良好,是制备仿生器件的理想材料。通过仿生器件结构的非对称设计,利用水凝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实现灵活多变的智能反应。本文以非对称仿生结构设计为主线,依次介绍了环境响应水凝胶的单层和双层非对称结构器件及先进成型工艺,提出了非对称结构的功能性及设计组装的“模块”化概念,为水凝胶仿生智能器件高效、通用、灵活、多功能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响应水凝胶 非对称结构设计 智能仿生器件 功能化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形直齿面齿轮副有限元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淑艳 郭辉 +1 位作者 张蒙祺 孙晓玲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0-495,共6页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形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了面齿轮副轮齿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接触压力计算结果与基于点接触Hertz理论接触压力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密度....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形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了面齿轮副轮齿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接触压力计算结果与基于点接触Hertz理论接触压力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密度.由若干组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工作侧齿面压力角可以明显降低面齿轮副接触压力和齿根弯曲应力,因此,非对称齿形设计可以获得更高的轮齿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设计 面齿轮传动 有限元法 齿面接触压力 齿根弯曲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群与旗传递点本原非对称2-(v,k,3)设计
13
作者 王贝军 梁洪雪 周胜林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6年第6期649-660,共12页
受旗传递2-(v,k,3)对称设计和非对称2-(v,k,2)设计有关分类结果的启发,本论文继续研究旗传递非对称2-(v,k,3)设计.文章利用置换群的理论和组合设计的数量性质,借助计算机代数软件Gap和Magma,完全分类了自同构群G旗传递点本原,且基柱Soc... 受旗传递2-(v,k,3)对称设计和非对称2-(v,k,2)设计有关分类结果的启发,本论文继续研究旗传递非对称2-(v,k,3)设计.文章利用置换群的理论和组合设计的数量性质,借助计算机代数软件Gap和Magma,完全分类了自同构群G旗传递点本原,且基柱Soc(G)为交错群An(n≥5)的非对称2-(v,k,3)设计,证明了此类设计只能是唯一的2-(5,3,3)设计,且G=A_5或S_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2-设计 自同构群 旗传递 点本原 交错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热护式热板仪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明 詹卓 陈益松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4,共6页
为了完善面料热阻的测量,设计以已知热阻值的泡沫隔热板做基底的非对称热护式热板仪。利用测量热板的总发热功率减去向下流经隔热板的无效热流功率,得到向上通过面料的有效热流功率。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DAQ数据采集、PID控制高精度PWM... 为了完善面料热阻的测量,设计以已知热阻值的泡沫隔热板做基底的非对称热护式热板仪。利用测量热板的总发热功率减去向下流经隔热板的无效热流功率,得到向上通过面料的有效热流功率。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DAQ数据采集、PID控制高精度PWM功率输出程序。采用非对称热板仪对13块不同面料(包括国际标样)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传统结构的606E型热板仪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热板仪与606E型热板仪两者测试数据的配对t检验无差异,但非对称热板仪的重复性更好,其结构更简单,比传统热板仪节能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设计 热护式热板仪 面料热阻 PID控制 PWM功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建模与强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3-56,共4页
为了提高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强度,提出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形设计。以双压力角铣刀盘为假想齿条,根据展成运动原理,推导齿面数学模型,获得齿面离散点坐标;在Pro/E中采用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高精度的非对称圆弧齿线圆柱齿轮模型;借助ABAQU... 为了提高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强度,提出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形设计。以双压力角铣刀盘为假想齿条,根据展成运动原理,推导齿面数学模型,获得齿面离散点坐标;在Pro/E中采用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高精度的非对称圆弧齿线圆柱齿轮模型;借助ABAQUS软件,分析工作载荷下两组压力角为25°/20°和25°/20°齿轮副的应力情况,提取出轮齿的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曲线。结果表明:大轮、小轮齿面的最大拟合误差分别为0.025mm、0.023mm;大压力角圆弧齿线圆柱齿轮能够显著提高轮齿的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线圆柱齿轮 非对称设计 齿面接触应力 齿根弯曲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路面设计的高速公路应用
16
作者 陈通杰 《山东交通科技》 2020年第4期69-71,共3页
根据云南某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交通量的不对称,对路面设计采取了差异化非对称设计。在满足交通量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重交通方向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施工控制。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量 非对称路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SCR反应器的非对称布置及其数值优化研究
17
作者 季雷 於克良 +3 位作者 崔梦祺 何佳豪 施红 刘少俊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7,共8页
针对船用SCR反应器在机舱空间内的紧凑布置,开展了SCR反应器结构的非对称设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了扩张段弯角α与收缩段锥角β对于流动均匀性与系统压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未装填催化剂的情况下,随着α增加,流动均匀性与系统压降均... 针对船用SCR反应器在机舱空间内的紧凑布置,开展了SCR反应器结构的非对称设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了扩张段弯角α与收缩段锥角β对于流动均匀性与系统压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未装填催化剂的情况下,随着α增加,流动均匀性与系统压降均有所增加;而随着β的增大流动压降增加的同时,流动均匀性受其影响较小.在α为45°,β为30°时,相比对称设计,流动均匀性增加72.5%的同时,压降还降低了2%.在装填催化剂后,相比装填前优选方案入口及出口段压降变化不大但流动均匀性下降,同时发现在α为60°,β为30°时相较于对称设计流动均匀性增加了83.7%,而系统压降为装载催化剂后所有方案中最低的.通过SCR反应器结构的关键参数进行分解,挑选对流场影响最大的参数开展结构设计优化,为舱内空间的紧凑布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反应器 非对称设计 数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全煤巷道锚网索支护参数设计 被引量:20
18
作者 常聚才 谢广祥 +1 位作者 罗勇 王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在急倾斜煤层锚网索支护全煤巷道中,根据其非对称情况采用非对称设计。研究表明,急倾斜巷道支护重点是控制巷道的两帮的不稳定性,工程措施应该从控顶护帮向控帮护顶转变。经现场应用,所设计的支护参数合理,能够较好的控制围岩活动,支护... 在急倾斜煤层锚网索支护全煤巷道中,根据其非对称情况采用非对称设计。研究表明,急倾斜巷道支护重点是控制巷道的两帮的不稳定性,工程措施应该从控顶护帮向控帮护顶转变。经现场应用,所设计的支护参数合理,能够较好的控制围岩活动,支护效果良好,为其它类似条件下锚网索支护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煤层巷道 锚网索支护 非对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导式大流量高速开关阀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业民 孔晓武 +1 位作者 邱敏秀 魏建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87,共4页
采用二级驱动、非对称的优化设计方法,以三通球阀作为先导级、三通滑阀作为主级,先导级与主级间通过控制活塞进行耦合以降低主级对先导级控制流量的需求,通过消除干扰因素诸如液动力等对主级阀快速运动的影响和优化设计,实现高速开关阀... 采用二级驱动、非对称的优化设计方法,以三通球阀作为先导级、三通滑阀作为主级,先导级与主级间通过控制活塞进行耦合以降低主级对先导级控制流量的需求,通过消除干扰因素诸如液动力等对主级阀快速运动的影响和优化设计,实现高速开关阀的快速动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动力补偿,采用二级驱动的非对称设计方法是提高大流量高速开关阀动态响应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开关阀 大流量 非对称设计 液动力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径差函数的曲线钢轨打磨廓形设计 被引量:9
20
作者 毛鑫 沈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59,共7页
为改善打磨质量,提高打磨后车辆运行品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反推方法的铁路钢轨打磨廓形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优化打磨后的轮径差函数为核心目标,以预期的轮轨接触分布为设计边界条件,实现了通过设计轮径差函数直接反推钢轨打磨廓形的... 为改善打磨质量,提高打磨后车辆运行品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反推方法的铁路钢轨打磨廓形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优化打磨后的轮径差函数为核心目标,以预期的轮轨接触分布为设计边界条件,实现了通过设计轮径差函数直接反推钢轨打磨廓形的算法设计,并经编制的算法程序校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既可针对两股钢轨同时设计,也可针对单股钢轨进行设计,同时能够通过调整设计轮径差和预期接触分布满足不同的打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廓形 非对称设计 型面优化 车辆动力学 轮径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