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与国企创新提质增量
1
作者 吴崇 张佳奇 顾丹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4,共9页
本文着眼于国企改革中“混股权—融治理—改机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参与高层治理的影响出发,创新性地围绕高层治理深化和政策激励内外机制的协同视角,以2007~2023年沪深两市A股混改后的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 本文着眼于国企改革中“混股权—融治理—改机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参与高层治理的影响出发,创新性地围绕高层治理深化和政策激励内外机制的协同视角,以2007~2023年沪深两市A股混改后的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对国企创新提质增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显著促进了国企创新提质增量,而且相比于促进创新的增量效应,促进创新的提质效应更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主要通过委派董事连锁化、任用高管职能异质性促进国企创新提质增量。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人才引进政策在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与国企创新提质增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对国企创新提质增量的促进作用在管理层权力强度较大、行业先进制造程度较高、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国企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非国有股东 国企创新 高层治理深化 政策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参股与国企金融资产持有
2
作者 王雨薇 韩至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7,共6页
文章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参股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混改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经济后果。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参股减少了国有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水平,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 文章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参股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混改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经济后果。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参股减少了国有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水平,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参股发挥了“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非国有股东参股缓解了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投资的挤占,改善了市场下行阶段金融资产配置规模,减少了高流动性金融资产的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股缓解了金融资产持有过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市场价值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参股 金融资产持有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影响国有企业战略激进度吗?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莉艳 陈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6,共16页
以2008—2020年国有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手工收集非国有股东控制权数据构建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指标,分析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等配置逻辑下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战略激进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倒U型关系。因此,混合所有制改... 以2008—2020年国有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手工收集非国有股东控制权数据构建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指标,分析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等配置逻辑下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战略激进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倒U型关系。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仅是股权层面的混合,更要考虑非国有股东控制权比例的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治理效应。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高金字塔层级组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及低市场化程度地区国有企业中的上述关系更为明显。该结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推动非国有资本融入内部治理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非国有股东 治理 战略激进度 金字塔层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会影响国有企业分红水平吗?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高彦 王雅静 张婷婷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5,共8页
现金分红是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对于构建高效有序的资本市场至关重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非国有股东进驻国有企业并取得董事会权力有助于改善治理行为,这能否提升国有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呢?基于上述问题,将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与国... 现金分红是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对于构建高效有序的资本市场至关重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非国有股东进驻国有企业并取得董事会权力有助于改善治理行为,这能否提升国有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呢?基于上述问题,将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与国有企业分红纳入同一解释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取得能够显著提升分红水平;当派出超额董事时,分红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机制分析表明,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减轻国有企业政策负担和降低代理成本得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该结果在地方国有企业和实际控制人权力较大的条件下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非国有股东 分红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能提升MD&A信息含量吗
5
作者 崔云 罗兵 万慧娟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9,共11页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以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成为重要议题。现有关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的研究大多关注经营与投资决策,鲜有涉及MD&A信息含量的相关探讨,因此,本文以2013—2021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以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成为重要议题。现有关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的研究大多关注经营与投资决策,鲜有涉及MD&A信息含量的相关探讨,因此,本文以2013—2021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MD&A信息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能显著提升MD&A信息含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公司治理水平较低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的作用更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主要通过提供增量信息与发挥监督效应的渠道提升MD&A信息含量;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信息含量的提升显著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与外部投资者信心。研究结论为有效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非国有资本参与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 超额委派董事 MD&A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治理能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吗——兼论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6
作者 树友林 姚瑞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1-89,共9页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和委派董事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加入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在外部环境影响下非国有股东治理与企业真实盈...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和委派董事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加入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在外部环境影响下非国有股东治理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通过持股和委派董事均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且该抑制作用在地方国企和竞争类国企中作用更强。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制度环境在非国有股东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改善制度环境、进一步推进国企混改、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非国有股东治理 真实盈余管理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7
作者 杨海燕 闭宇慧 《科学决策》 CSSCI 2024年第5期149-165,共17页
文章基于2008-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能够显著提升国企数字化转型水平,且主要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促进股权激励与缓解融资约束三条路径来实... 文章基于2008-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能够显著提升国企数字化转型水平,且主要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促进股权激励与缓解融资约束三条路径来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上述关系在地方性国企、竞争性行业以及分析师关注程度较高的国企中更为显著;扩展性分析发现,当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时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创造效应凸显。文章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的研究,同时为国企提高数字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 超额委派董事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创新——基于政府行政效率视角的再审视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新啸 汤泰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4,共13页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如何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成为新时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以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测度高水平行政效率,深入研究非国有股东...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如何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成为新时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以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测度高水平行政效率,深入研究非国有股东派出董事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质量,但这仅在国有企业所在地的政府行政效率较高时才明显存在,而在行政效率较低时缺乏相应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改善国有企业对科技型人才的激励形式,促使其引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学历人才,最终对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和生产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较高水平的行政效率是非国有股东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前提条件,党和国家在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时,更需要在行政效率等营商环境上配套优化,确保非国有股东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创新质量 政府行政效率 国企治理 非国有股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企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基于有效激励和权力约束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春霞 姬静然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5-133,共9页
国有企业“半市场化半行政化”薪酬制度对高管的激励不足,可能增强其通过“在职消费”谋取替代性补偿的动机,而“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内部治理问题又为高管在职消费提供了机会。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股东,强... 国有企业“半市场化半行政化”薪酬制度对高管的激励不足,可能增强其通过“在职消费”谋取替代性补偿的动机,而“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内部治理问题又为高管在职消费提供了机会。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股东,强化了股东监督、抑制高管谋取超额在职消费的机会,同时影响薪酬制度向市场化转变,增强对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文章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参与治理能够对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产生抑制作用,且这一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和竞争性行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为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改、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在职消费 混合所有制改革 非国有股东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治理、绿色金融与企业ESG表现
10
作者 韩忠雪 何露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9,共13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和绿色金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进一步强化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进... 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和绿色金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进一步强化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股东参与度高、有机构投资者参与以及中央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且绿色金融的调节效应也得到强化;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通过治理效应、绿色创新效应和市场信号效应等途径提高企业ESG表现。研究对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治理 ESG表现 绿色金融 治理效应 绿色技术创新 市场信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
11
作者 张帆 张琛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1-39,共9页
利用2008—2022年上市国有公司A股数据,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以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研究机制作用发现,非... 利用2008—2022年上市国有公司A股数据,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以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研究机制作用发现,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和提升信息透明度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竞争性国有企业和管理层权力较低的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更能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有力证据,有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 企业创新 信息透明度 企业高质量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
12
作者 郑紫怡 《时代经贸》 2024年第7期123-125,共3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金融市场水平显著提升,“脱实向虚”现象日益显现。防止国有企业过度“脱实向虚”逐渐成为国企改革的重点。本文以2010-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金融市场水平显著提升,“脱实向虚”现象日益显现。防止国有企业过度“脱实向虚”逐渐成为国企改革的重点。本文以2010-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结论,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程度的提升能够抑制国有企业“脱实向虚”。最后,本文对非国有股东治理和抑制“脱实向虚”提出相关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混改 非国有股东治理 脱实向虚 行业竞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13
作者 郑紫怡 《时代经贸》 2024年第8期121-123,共3页
在深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现代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角度,实证研究非国有股东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在深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现代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角度,实证研究非国有股东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提高非国有股东实质性参与公司经营与治理更为重要。研究结论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并为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治理 绿色技术创新 股权结构 高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改背景下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企分红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
14
作者 张蓝鹤 《全国流通经济》 2024年第23期101-104,共4页
现金分红是一种重要的回报投资者方式,对建立高效资本市场、改善公司治理行为十分重要。国有企业(简称国企)经过所有制改革后,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合理的分红机制,导致非国有股东对参与国企治理的积极性不足,削弱了混改的成效。本文讨论... 现金分红是一种重要的回报投资者方式,对建立高效资本市场、改善公司治理行为十分重要。国有企业(简称国企)经过所有制改革后,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合理的分红机制,导致非国有股东对参与国企治理的积极性不足,削弱了混改的成效。本文讨论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企分红的影响,通过对2009—2022年A股国有上市国企7643个观测值进行研究,确定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能提升国企的分红水平,对比中央国企和地方性国企,发现地方性国企的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企业提升分红水平作用更强。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对如何优化国企股权管理、地方性国企吸引社会资本提出建议,优化国企的管理股权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混改所具有的经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 委派董事 国企分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许馨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6期97-99,共3页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力量,在不断地探索前进。本文整理2007~2022年国有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数据,基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背景下,从委派董事治理维度分析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股东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力量,在不断地探索前进。本文整理2007~2022年国有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数据,基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背景下,从委派董事治理维度分析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股东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本文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可以提高国有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此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在融资约束水平越低、内部控制质量越差的情况下,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风险承担水平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制衡、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与公司绩效 被引量:26
16
作者 谢海洋 曹少鹏 秦颖超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2,共7页
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制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学者仅仅研究了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很少研究两者关系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理。因此,引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这一概念,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 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制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学者仅仅研究了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很少研究两者关系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理。因此,引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这一概念,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股权制衡 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与企业绩效——基于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谢海洋 曹少鹏 孟欣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131,共9页
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派任董监高、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在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作用于企业绩效... 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派任董监高、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在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作用于企业绩效的路径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种中介效应在垄断性国有企业行业中更显著。文章不仅丰富了股东治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更直接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非国有股东的作用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 派任董监高 企业绩效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琼宇 罗依茹 +1 位作者 胡志勇 许楚红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58,共10页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且上述...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且上述作用只存在于地方国企和市场竞争类国企。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显著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及会计信息可比性领域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鼓励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以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治理 会计信息可比性 股权结构 高层治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与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翠苹 郭泽光 李校红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8,共9页
立足于“治理”与“管理”相融合的视角,选择2008—2020年A股主板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路径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全... 立足于“治理”与“管理”相融合的视角,选择2008—2020年A股主板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路径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通过降低双重代理成本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与垄断类国有企业均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在垄断类国有企业提升空间更大。研究结论揭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资本”融合、“治理”融合层面,还需要“管理”融合,有助于认识到非国有股东深度参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意义,为混改实践中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提供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非国有股东 代理成本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6
20
作者 盛明泉 刘悦 盛安琪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81,共11页
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是有效提高国企治理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通过手工收集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情况,以此检验其对国企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是有效提高国企治理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通过手工收集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情况,以此检验其对国企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仅仅委派董事并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在超额委派董事的情况下(即控制权大于股权)才会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在于提升了国有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激发了国有企业创新活力。该研究为国有企业引入非公有资本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新思路,对促进不同所有制之间资本交叉和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委派董事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信息透明度 非国有股东 高新技术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