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部非共面旋转照射的质量保证和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蕊华
邓怀慈
+2 位作者
刘春杰
刘琦琨
陈随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综合治愈的有效途径及治愈率。方法:52例胸、腹部恶性肿瘤采用大剂量分次非共面旋转弧形照射,并严格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结果:大剂量分次非共面旋转弧形照射对肺癌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2.5%。结论:该方法效果较好。
关键词
非
共面
旋转
弧形
照射
质量保证
治疗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3例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术后残留病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被引量:
3
2
作者
魏来
胡德胜
+1 位作者
宋启斌
谭文勇
《中国肿瘤》
CAS
2006年第12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BMG)疗效。[方法]47例经CT或MRI证实术后病灶残留的BMG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单放组)和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三维适形组)。单放组24例,模拟机定位2Gy/次,1次/天,大野加缩野总剂量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BMG)疗效。[方法]47例经CT或MRI证实术后病灶残留的BMG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单放组)和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三维适形组)。单放组24例,模拟机定位2Gy/次,1次/天,大野加缩野总剂量50Gy ̄54Gy,6周内结束照射;三维适形组23例,先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常规剂量分割,5次/周,1.8Gy/次~2Gy/次,总剂量为40Gy~45Gy后缩野采用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或非共面弧形旋转照射,PTV边缘剂量15Gy~20Gy(85%~90%等剂量曲线),中位平均剂量17.75Gy,4~5次分割。[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CT或MRI检查,三维适形组的肿瘤消退率为78.2%,明显高于单放组45.8%,三维适形组1年生存率(91.3%)也明显高于单放组(58.3%)。单放组治疗结束时达到CR的病人1年肿瘤复发率为50%,明显高于三维适形组的20%。后者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及对地塞米松依赖性的急性放射反应未见高于单放组。[结论]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提高BMG的局部肿瘤消退率、局部肿瘤控制率和病人的1年生存率,同时没有明显增加病人的急性毒性反应,长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细胞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非共面弧形照射
多野
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建彬
于金明
+6 位作者
马志芳
王仁本
郭守芳
尹勇
王亚彬
周涛
卢洁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恶性胶质细胞瘤 (BMG)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96年 10月~ 1998年 10月 ,112例CT或MRI证实术后病灶残瘤的BMG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 (单放组 )和常规放射治疗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
目的 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恶性胶质细胞瘤 (BMG)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96年 10月~ 1998年 10月 ,112例CT或MRI证实术后病灶残瘤的BMG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 (单放组 )和常规放射治疗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组 )。单放组 5 8例 ,男 40例 ,女 18例 ,年龄 16~ 76岁 (中位 40 .5岁 ) ,KPS6 0~ 70者 12例 ,>70者 46例 ;放疗前增强CT或MRI显示 ,肿瘤体积 1.0 0cm3 ~ 2 14 .78cm3 ,中位体积 2 1.0 0cm3 ;常规剂量分割照射 ,5次 /周 ,1.8~ 2Gy/次 ,总剂量 46 .2 0~ 6 5 .95Gy ,中位剂量 5 7.81Gy。立体定向放疗组共 5 4例 ,男 39例 ,女 15例 ,年龄 16~ 78岁 (中位年龄 44.5岁 ) ;KPS6 0~ 70者 8例 ,>70者 76例 ;肿瘤体积 1.76cm3 ~ 132 .0 0cm3 ,中位体积 2 2 .32cm3 ;先行常规照射 ,其照射野设计及其剂量分割与单放组相同 ,总剂量 45 .80~ 6 2 .45Gy ,中位剂量 5 5 .2 6Gy ;于常规放疗结束后 1周行立体定向放疗 ,采用非共面弧形旋转照射 ,PTV边缘剂量 8Gy~ 5 0Gy( 6 0 %~ 90 %等剂量曲线 ) ,中位 2 7.75Gy ;单次治疗 2 2例 ,分两次治疗者 2 8例 ,三次分割治疗者 6例 ,分次治疗的时间间隔为 1周 ;单次剂量 8Gy~ 5 0Gy ,中位单次剂量 15Gy。结果 治疗结束后 3个月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恶性胶质细胞瘤
X线立体定向放疗
非共面弧形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部非共面旋转照射的质量保证和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蕊华
邓怀慈
刘春杰
刘琦琨
陈随明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
出处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620-62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肿瘤综合治愈的有效途径及治愈率。方法:52例胸、腹部恶性肿瘤采用大剂量分次非共面旋转弧形照射,并严格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结果:大剂量分次非共面旋转弧形照射对肺癌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2.5%。结论:该方法效果较好。
关键词
非
共面
旋转
弧形
照射
质量保证
治疗有效率
Keywords
non -co- plane Arc ratating therapy
quality assurance
effective rate
分类号
R730.5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3例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术后残留病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被引量:
3
2
作者
魏来
胡德胜
宋启斌
谭文勇
机构
湖北省肿瘤医院
出处
《中国肿瘤》
CAS
2006年第12期867-86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BMG)疗效。[方法]47例经CT或MRI证实术后病灶残留的BMG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单放组)和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三维适形组)。单放组24例,模拟机定位2Gy/次,1次/天,大野加缩野总剂量50Gy ̄54Gy,6周内结束照射;三维适形组23例,先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常规剂量分割,5次/周,1.8Gy/次~2Gy/次,总剂量为40Gy~45Gy后缩野采用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或非共面弧形旋转照射,PTV边缘剂量15Gy~20Gy(85%~90%等剂量曲线),中位平均剂量17.75Gy,4~5次分割。[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CT或MRI检查,三维适形组的肿瘤消退率为78.2%,明显高于单放组45.8%,三维适形组1年生存率(91.3%)也明显高于单放组(58.3%)。单放组治疗结束时达到CR的病人1年肿瘤复发率为50%,明显高于三维适形组的20%。后者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及对地塞米松依赖性的急性放射反应未见高于单放组。[结论]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提高BMG的局部肿瘤消退率、局部肿瘤控制率和病人的1年生存率,同时没有明显增加病人的急性毒性反应,长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脑胶质细胞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非共面弧形照射
多野
照射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建彬
于金明
马志芳
王仁本
郭守芳
尹勇
王亚彬
周涛
卢洁
机构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基金
山东省科委立项课题
(编号 :9712 2 6 2 0 2 )
文摘
目的 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恶性胶质细胞瘤 (BMG)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96年 10月~ 1998年 10月 ,112例CT或MRI证实术后病灶残瘤的BMG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 (单放组 )和常规放射治疗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组 )。单放组 5 8例 ,男 40例 ,女 18例 ,年龄 16~ 76岁 (中位 40 .5岁 ) ,KPS6 0~ 70者 12例 ,>70者 46例 ;放疗前增强CT或MRI显示 ,肿瘤体积 1.0 0cm3 ~ 2 14 .78cm3 ,中位体积 2 1.0 0cm3 ;常规剂量分割照射 ,5次 /周 ,1.8~ 2Gy/次 ,总剂量 46 .2 0~ 6 5 .95Gy ,中位剂量 5 7.81Gy。立体定向放疗组共 5 4例 ,男 39例 ,女 15例 ,年龄 16~ 78岁 (中位年龄 44.5岁 ) ;KPS6 0~ 70者 8例 ,>70者 76例 ;肿瘤体积 1.76cm3 ~ 132 .0 0cm3 ,中位体积 2 2 .32cm3 ;先行常规照射 ,其照射野设计及其剂量分割与单放组相同 ,总剂量 45 .80~ 6 2 .45Gy ,中位剂量 5 5 .2 6Gy ;于常规放疗结束后 1周行立体定向放疗 ,采用非共面弧形旋转照射 ,PTV边缘剂量 8Gy~ 5 0Gy( 6 0 %~ 90 %等剂量曲线 ) ,中位 2 7.75Gy ;单次治疗 2 2例 ,分两次治疗者 2 8例 ,三次分割治疗者 6例 ,分次治疗的时间间隔为 1周 ;单次剂量 8Gy~ 5 0Gy ,中位单次剂量 15Gy。结果 治疗结束后 3个月CT?
关键词
脑肿瘤
恶性胶质细胞瘤
X线立体定向放疗
非共面弧形照射
Keywords
brain malignant glioma/radiotherapy
X-ray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noncoplanar arc radiation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部非共面旋转照射的质量保证和疗效观察
王蕊华
邓怀慈
刘春杰
刘琦琨
陈随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3例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术后残留病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魏来
胡德胜
宋启斌
谭文勇
《中国肿瘤》
CAS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的研究
李建彬
于金明
马志芳
王仁本
郭守芳
尹勇
王亚彬
周涛
卢洁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