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中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李春香 龚霄雷 +2 位作者 徐卓明 柳立平 朱丽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患儿因循环衰竭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支持下完成支气管镜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CHD术后V-A ECMO支持的患儿,按照...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患儿因循环衰竭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支持下完成支气管镜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CHD术后V-A ECMO支持的患儿,按照是否行支气管镜分为行支气管镜组(A组)及未行支气管镜组(B组)。结果共纳入101例,A组患儿42例(41.6%)。行支气管镜的中位数时间为ECMO支持第5天。相比较B组患儿,A组患儿ECMO持续时间长,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但撤离ECMO后的机械通气时间较B组患儿缩短,两组在ICU总滞留时间及死亡率方面无差异。ECMO期间肺不张发生率在所有患儿中达49.5%,A组患儿37例,B组13例;肺不张开始中位数时间为ECMO支持第3天。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54.5%,A组患儿30例,B组患儿25例。在A组患儿中,支气管镜发现支气管受压或狭窄15例,占比35.7%;发现痰栓阻塞者24例,占比57.1%;其中12例患儿在ECMO撤离实验中表现低氧血症,予以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后呼吸机通气条件下降,次日再次行撤离实验过程顺利,最终成功撤离ECMO。42例支气管镜检查中2例有轻微气道出血、肺出血,无ECMO流量变化、循环波动、气胸等并发症。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送检标本发现致病微生物者22例。结论ECMO期间支气管镜是安全的,支气管镜有益于小儿CHD术后V-A ECMO支持患儿的肺部并发症的诊疗,缩短了V-A ECMO患儿ECMO撤离后的机械通气时间,而且对ECMO的成功撤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与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婧一 朱佳佳 +1 位作者 陈立颖 刘宝利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58-1562,共5页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全身灌注不足和组织缺氧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是目前用于心源性休克治疗的两种主要机械循环支持装置,已成为帮助患者度过心功能失代...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全身灌注不足和组织缺氧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是目前用于心源性休克治疗的两种主要机械循环支持装置,已成为帮助患者度过心功能失代偿危险期的“桥梁”治疗手段,但其最佳应用时机和临床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机械循环支持 动脉内球囊反搏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时机的比较
3
作者 王靖 卞璐瑜 +11 位作者 李真真 刘刚 王建 王茜 滕媛 王添隆 张寒 闫姝洁 楼松 胡强 高国栋 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5期365-370,399,共7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的时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应用ECMO支持的患者资料,共计14例患者。根据ECM...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的时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应用ECMO支持的患者资料,共计14例患者。根据ECMO启动时机分为预置ECMO支持组(6例)和非预置ECMO支持组(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治疗情况、机械支持情况、并发症及结局。结果 1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9±13.3)岁,男性占12例(85.7%)。预置ECMO支持组主要为三支病变(66.7%),非预置ECMO支持组主要为单支及双支病变(75%)。预置ECMO支持组置入支架中位数和置入球囊中位数均显著高于非预置ECMO支持组(3 vs. 1,P=0.005;6 vs. 2,P=0.020)。预置ECMO支持组PCI中位时间大于非预置ECMO支持组(109 min vs. 27 min,P=0.042)。非预置ECMO支持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预置ECMO支持组(75.0%vs. 16.7%,P=0.031),两组患者在相关并发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预防性应用ECMO支持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的血运重建率及生存率,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外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原性休克 心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置管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撤机后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郭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721-2727,共7页
目的分析经皮置管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V-A ECMO)撤机后的血管事件和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77例成功撤机的V-A ECMO患者。将发生血管事件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分析经皮置管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V-A ECMO)撤机后的血管事件和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77例成功撤机的V-A ECMO患者。将发生血管事件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V-A ECMO撤机后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2015—2023年,共有124例患者成功撤机,其中77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15例(15/77,19.48%)发生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aDVT);7例出现动脉血管并发症(9/77,9.09%),其中3例为下肢动脉闭塞,涉及双侧胫前动脉、双侧胫后动脉远端和足背动脉节段,2例为股动脉血栓,均接受了动脉取栓术,2例为股动脉瘤。年龄≥60岁、ECMO前6 h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ECMO运行时间、ECMO撤机后感染与血管并发症相关。结论V-A ECMO患者撤机后的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和动脉并发症。年龄≥60岁、ECMO运行时间和ECMO撤机后感染是撤机后发生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 外膜 撤机 血管事件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徐俊贤 田李均 +4 位作者 王亚东 林金锋 张素燕 黄晓英 韩旭东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2期155-158,173,共5页
心源性休克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脏手术等诸多原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严重障碍,继而出现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导致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甚至重要脏器损害[1]。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是ICU常见的急危重症,... 心源性休克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脏手术等诸多原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严重障碍,继而出现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导致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甚至重要脏器损害[1]。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是ICU常见的急危重症,此时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常被认为是最后的体外生命支持手段(extracorporeal life surport,ECLS)[2],可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致心源性休克患者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治疗早期容量平衡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峰 陈旭锋 +6 位作者 梅勇 吕金如 李伟 胡德亮 张刚 张华忠 张劲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治疗早期容量平衡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自2015年3月至2020...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治疗早期容量平衡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自2015年3月至2020年11月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 3 d并以ACS为病因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比较ACS患者与非ACS患者一般情况、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及有创机械通气情况。统计ACS患者预后与前3 d每天容量平衡及总平衡的相关性。根据ACS患者的前3 d总容量的正负平衡分组,比较患者一般情况、肾功能指标及联合CRRT、IABP、有创机械通气的情况。结果入选32例患者。ACS患者与非ACS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是否联合IABP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S患者根据前3 d每日容量平衡正负分组,正负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前3 d总容量平衡结果进行分组,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vs. 58.8%,P <0.05),但两组年龄、性别比、VA-ECMO运转时间、肾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CRRT、IABP或有创通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CS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VA-ECMO支持治疗3 d以上时,前3 d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较正平衡患者存活概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 心源性休克 急性冠脉综征(ACS) 容量平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灌注评估量表预防股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患者下肢缺血的护理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艳 陈志兰 +4 位作者 曹新颖 孙斌 丁文平 王立伟 甄宁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2期107-110,128,共5页
目的评价下肢灌注评估量表用于股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22年3月行V-A ECMO治疗的患者41例,根据是否应用下肢灌注评估量表分为对照组(n=20)和量表组(n=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评价下肢灌注评估量表用于股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22年3月行V-A ECMO治疗的患者41例,根据是否应用下肢灌注评估量表分为对照组(n=20)和量表组(n=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量表组应用下肢灌注评估量表评估V-A ECMO患者下肢灌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下肢缺血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肢缺血发生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4.8%vs.30.0%,P=0.0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使用下肢灌注评估量表(OR=1.12,95%CI:1.06~1.18,P=0.025)、未预置远端灌注管(OR=1.55,95%CI:1.08~2.23,P=0.018)以及未实施清醒ECMO(OR=2.50,95%CI:1.69~3.70,P<0.001)是患者下肢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应用下肢灌注评估量表能够早期识别V-A ECMO下肢缺血的患者,有利于医护人员尽早实施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下肢 灌注 下肢缺血 评估量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辅助患者血管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博 蔡彤 +10 位作者 李呈龙 杜中涛 杨峰 崔永超 邢智辰 辛萌 王鹏程 江春景 贾明 王红 侯晓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6期323-328,共6页
目的对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辅助的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股静脉-股动静... 目的对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辅助的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股静脉-股动静V-A ECMO辅助的成人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PCS)患者,根据有无血管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临床预后,并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331例接受V-A ECMO治疗的PCS患者中,118例(35.6%)发生血管并发症,其中6例(1.8%)出现下肢缺血或插管处动脉血栓需手术干预,16例(4.8%)插管部位出血需要手术干预,其余96例(29.0%)出现轻度下肢缺血无须处理。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OR 1.797,P=0.020)、ECMO前6 h血乳酸水平(OR 1.062,P=0.002)、ECMO前6 h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OR 1.160,P=0.025)、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OR 0.576,P=0.032)与血管并发症相关。有和无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住院生存率分别为22.9%和45.5%(P<0.001)。结论血管并发症与较高的住院死亡率相关。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ECMO前6 h血乳酸水平及SOFA评分是发生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单纯CABG术则为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静脉-动脉 外膜 并发症 插管 结局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治疗撤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威 张维维 《医疗装备》 2022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治疗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0年9月于医院行V-A ECMO治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撤机试验成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治疗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0年9月于医院行V-A ECMO治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撤机试验成功(37例),对照组撤机试验失败(12例)。在撤机试验前均进行床旁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RVI)及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变异指数(△VTI),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及心指数(CI),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撤机试验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LVEF、△RVI、CVP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TI、SvO_(2)及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TI、SvO_(2)及CI是撤机试验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V-A ECMO治疗撤机中具有重要作用,△VTI、SvO_(2)及CI是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患者对撤机是否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心源性休克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治疗下肢缺血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王小雨 罗小波 +1 位作者 黄勇 夏玉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90-594,603,共6页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治疗下肢缺血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经股静脉-动脉(V-A)插管建立ECMO并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治疗下肢缺血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经股静脉-动脉(V-A)插管建立ECMO并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将其分为缓解组(n=8)与未缓解组(n=12),随访6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和死亡组(n=7),分析影响下肢缺血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的因素。结果治疗6 h,未缓解组患者血流量、血流速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缓解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两组患者脑利钠肽(BNP)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未缓解组患者MYO、CK水平均高于缓解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6 h的MYO水平、CK水平、血流量、血流速度均不是患者发生下肢缺血的影响因素(P﹥0.05)。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性别、治疗6 h BNP水平、治疗前及治疗6 h MYO水平、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6 h的BNP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V-A ECMO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可有效缓解下肢缺血症状,但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干预,治疗6 h后的BNP水平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可作为V-A ECMO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患者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鞘 下肢远端灌注 下肢缺血 并发症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在心源性休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刚 吴辉 +1 位作者 刘滴 李云曌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期77-80,共4页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是目前唯一适用于严重双心室功能衰竭患者的短期循环辅助装置。近年来VA-ECMO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抢救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该文介绍VA-ECMO在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为VA-ECMO在心源性休克中的...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是目前唯一适用于严重双心室功能衰竭患者的短期循环辅助装置。近年来VA-ECMO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抢救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该文介绍VA-ECMO在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为VA-ECMO在心源性休克中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外生命支持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对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伟 徐前程 +6 位作者 王涛 张美君 陈群 方琦 王杰 刘家振 姜小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对重症心源性休克(CS)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12月本院因CS接受VA-ECMO联合IABP治疗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收集指标:心功能、动脉...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对重症心源性休克(CS)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12月本院因CS接受VA-ECMO联合IABP治疗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收集指标:心功能、动脉血气和血管活性药使用。次要收集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结果15例患者中男6例(40%),年龄(54.1±15.4)岁,APACHEⅡ评分12-39分,SOFA评分10-26分。VA-ECMO联合IABP治疗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6(4,8)天,10例(66.7%)患者存活。与治疗前比较,主要指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肌钙蛋白Ⅰ降低;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用量明显下降;动脉血乳酸降低;PH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指标:血小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B型钠尿肽、血红蛋白、肌钙蛋白Ⅰ总体趋势低于死亡组,乳酸持续下降,而平均动脉压及血小板总体趋势高于死亡组。结论VA-ECMO联合IABP治疗对于CS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血管活性药的用量,改善脏器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动脉球囊反搏 心源性休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建立时机的不同评价指标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雨 刘达兴 田仁斌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体外膜氧合(ECMO)是一项改良的体外循环技术,能对临床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呼吸和循环衰竭进行生命支持,为心、肺病变的治愈赢得宝贵时间。但目前对于ECMO建立时机的评价指标国际上暂无统一标准,基于目前相关研究及专家共识,本文仅对成人... 体外膜氧合(ECMO)是一项改良的体外循环技术,能对临床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呼吸和循环衰竭进行生命支持,为心、肺病变的治愈赢得宝贵时间。但目前对于ECMO建立时机的评价指标国际上暂无统一标准,基于目前相关研究及专家共识,本文仅对成人静脉-动脉模式ECMO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并选择合适的建立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模式 外膜 外循环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中左心室减压方式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朋宾 翟科蓉 +1 位作者 高秉仁 李勇男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近年来,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中,并被证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当V-A ECMO运行时,左心室后负荷的增加,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张、心内膜缺血、心室功能恢复延迟、室性心律失常、肺水... 近年来,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中,并被证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当V-A ECMO运行时,左心室后负荷的增加,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张、心内膜缺血、心室功能恢复延迟、室性心律失常、肺水肿及左心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在V-A ECMO应用期间,对于增加的左心室后负荷可能会带来上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用左心室减压技术可以预防或减少相关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左心室减压技术,但尚无统一的应用共识,本文将就V-A ECMO应用期间左心室减压技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外生命支持 外膜 左心室减压 动脉球囊反搏 左心室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
15
作者 何罗宜 刘品晶 +2 位作者 黄静铭 古立新 汤展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了解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ICU 1区、ICU 2区115例VA-ECMO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了解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分布状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ICU 1区、ICU 2区115例VA-ECMO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观察此类患者是否合并CLS及其VA-ECMO运行时间及状态;同时记录各患者疾病类型、血气分析pH值、HCO3-浓度、乳酸值(LAC)、血清白蛋白等。各因素对VA-ECMO并CLS之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结果总体VA-ECMO患者发生CLS为61例,占比高达53.04%。脓毒症、ECPR、pH值、LAC值为VA-ECMO并CLS危险因素(P<0.05)。CLS组ECMO 24 h运行失败率高达49.18%,高于非CLS组(P<0.001)。CLS组ECMO运行时间均值为39.53 h,低于非CLS组(t=2.318,P<0.05)。CLS组死亡率高达88.24%,高于非CLS组(57.69%)(χ^(2)=14.18,P<0.001)。结论VA-ECMO合并CLS比例并不低,脓毒症、ECPR、pH值、LAC为VA-ECMO并CLS危险因素,VA-ECMO合并CLS严重影响ECMO运行。对于VA-ECMO患者,应高度关注毛细血管渗漏状态及其危险因素,早期处理潜在病因,促使ECMO顺利进行,进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外膜 毛细血管渗漏综 外心肺复苏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黄新新 丁琦 +2 位作者 冯晔子 张欢欢 王淑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AMICS患者40例...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AMICS患者40例临床资料,根据支持治疗方式分为IABP组(24例)、VA-ECMO+IABP组(16例)。比较两组专项治疗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氧代谢、心肌损伤、并发症及治疗结局。结果VAECMO+IABP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气管插管率高于IABP组,VA-ECMO+IABP组IABP使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长于I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高于本组治疗前,CVP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VA-ECMO+IABP组MAP、CO、CI高于IABP组,CVP低于IABP组(P<0.05)。治疗后,两组Lac低于本组治疗前,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O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高于本组治疗前,VA-ECMO+IABP组Lac低于IABP组,SaO_(2)、OI、ScvO_(2)高于IA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VA-ECMO+IABP组CK-MB、cTnI低于IA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P组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低于VA-ECMO+IABP组,VA-ECMO+IABP组生存率高于IA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ECMO+IABP能够更好地调节AMIC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氧代谢水平,缓解心肌损伤,改善临床结局,但应注意防控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外膜 动脉内球囊反搏 组织灌注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早期容量平衡对重症心源性休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邓海芳 刘建凌 +1 位作者 杨惠钊 李华楚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容量平衡对重症心源性休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重症心源性休克VA-ECMO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前3 d容量平衡结果将患者分成正平衡组(50例)和负平衡组(50例),按照... 目的探讨早期容量平衡对重症心源性休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重症心源性休克VA-ECMO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前3 d容量平衡结果将患者分成正平衡组(50例)和负平衡组(50例),按照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4例)和死亡组(46例)。比较正平衡组和负平衡组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时间]、治疗及预后情况[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存活率],存活组和死亡组前72 h的每个24 h容量平衡情况。结果正平衡组和负平衡组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平衡组ECMO辅助时间(98.5±14.4)h短于正平衡组的(110.7±36.4)h,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负平衡组联合CRRT率40.00%、有创机械通气率68.00%低于正平衡组的76.00%、90.00%,存活率72.00%高于正平衡组的36.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正平衡组和负平衡组联合IABP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48~72 h容量平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0~24 h、24~48 h、前72 h总和容量平衡优于死亡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心源性休克VA-ECMO治疗患者,容量管理,特别是早期容量负平衡可以影响患者预后,在前48 h液体负平衡有更好的存活率,并减少ECMO辅助时间和CRRT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容量平衡 重症心源性休克 静脉-动脉外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的应用及心功能恢复效果
18
作者 陈博文 周筱 刘颖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641-64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暴发性心肌炎(SFM)患者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V-A ECMO)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SF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V-A ECMO治疗不同时间点心功能指标,统计并发症、临... 目的:分析重症暴发性心肌炎(SFM)患者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V-A ECMO)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SF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V-A ECMO治疗不同时间点心功能指标,统计并发症、临床转归情况。结果:10例SFM患者V-A ECMO治疗相关信息:心律失常9例(90.00%),心源性休克8例(80.00%);置管方式:穿刺10例(100.00%),体外心肺复苏(ECPR)3例(30.00%);动脉置管:左股8例(80.00%)、右股2例(20.00%);静脉置管:左股6例(60.00%)、右股4例(40.00%);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时间97~252 h、上呼吸机8例(80.00%)、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7例(70.00%);使用临时起搏器3例(30.00%),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20.00%),死亡1例(10.00%);并发症:脑出血、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各1例(10.00%),肝、肾损伤各3例(30.00%)。10例SFM患者V-A ECMO相关数据:清醒V-A ECMO 2例(20.00%),ECMO辅助时间(96.58±9.47)h,ICU时间(6.48±1.05)d,住院时间(14.35±1.67)d,输注红细胞悬液(9.46±1.14)U,输注血浆(700.68±71.56)ml,输注人血白蛋白(320.56±31.87)g,输注免疫球蛋白(146.87±13.65)g。V-A ECMO置入前Lac高于V-A ECMO置入24 h、置入48 h、置入72 h、撤机前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9、3.093、3.632、4.530,P<0.05);V-A ECMO置入前cTNT高于V-A ECMO置入24 h、置入48 h、置入72 h、撤机前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3、7.974、9.099、10.845,P<0.05);V-A ECMO置入24 h Lac高于V-A ECMO置入48 h、置入7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0、0.971,P>0.05);V-A ECMO置入24 h Lac高于撤机前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9,P<0.05);V-A ECMO置入24 h cTNT高于V-A ECMO置入48 h、置入72 h、撤机前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6、4.933、6.782,P<0.05);V-A ECMO置入前NT-proBNP低于V-A ECMO置入24 h、置入48 h、置入7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5、1.888、0.926,P>0.05);V-A ECMO置入前、置入24 h NT-proBNP高于V-A ECMO撤机前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2、3.305,P<0.05);V-A ECMO置入24 h NT-proBNP低于V-A ECMO置入48 h,高于V-A ECMO置入7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7、0.560,P>0.05)。结论:V-A ECMO为治疗SFM患者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患者改善心功能,得到循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外膜技术 重症暴发性心肌炎 心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静脉导管穿刺异位1例
19
作者 刘永海 周婷 +6 位作者 李文健 张巍 祁航 孙亚芳 陈彬 张冠军 杨晶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724-727,共4页
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静脉穿刺导管异位是极为罕见的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文章报道1例连续发生体外膜肺氧合静脉穿刺导管异位的患者,并综合既往文献分析,简要总结该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为临床操作中减少该类并发... 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静脉穿刺导管异位是极为罕见的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文章报道1例连续发生体外膜肺氧合静脉穿刺导管异位的患者,并综合既往文献分析,简要总结该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为临床操作中减少该类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静脉外膜 导管异位 腰升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媛 高国栋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291-6297,共7页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常用于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为其提供临时的生命支持,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也常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急性肾损伤较为常见。患者的基础生理状态、V-A ECMO期间的管理以及与低灌注、溶血相关的生化指标...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常用于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为其提供临时的生命支持,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也常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急性肾损伤较为常见。患者的基础生理状态、V-A ECMO期间的管理以及与低灌注、溶血相关的生化指标改变均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相关。缺血性损伤、炎症反应、溶血等病理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肾功能的损害,严重的急性肾损伤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肾脏替代治疗是针对中重度急性肾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归纳了接受V-A ECMO治疗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及干预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肾脏替代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