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化管理联合标准作业程序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华秋菊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4期2682-2685,共4页
目的:探讨网格化联合标准作业程序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的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管理,观... 目的:探讨网格化联合标准作业程序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的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网格化联合标准作业程序,比较两组病人导管质量控制效果、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次数及病人对导管维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质量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移位、非计划拔管、导管堵塞及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次置管后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而导管更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维护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格化联合标准作业程序能有效提升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病人导管质量控制效果,降低病人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病人导管维护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 标准作业程序 血液透析 静脉留置导管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袁园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100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100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未留置深静脉导管,观察组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比较两组微炎症指标、营养状态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微炎症指标、营养状态评分、实验室指标均优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降低肌酐、总胆固醇水平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但会提高微炎症指标水平,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留置深静脉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留置导管 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姜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3-0035,共3页
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其中40例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作参照组,40例采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 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其中40例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作参照组,40例采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研究组,比较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经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治疗依从率97.50%,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可以选择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应用效果 依从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半永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探讨
4
作者 张诺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70-173,共4页
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中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其护理干预下血液透析患者的半永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的状况。方法 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自2021年10月份至2022年10月份期间接收的88例血液透... 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中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其护理干预下血液透析患者的半永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的状况。方法 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自2021年10月份至2022年10月份期间接收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本次探讨对象。并通过单双数的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定名为参照组的44例患者为其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定名为研讨组的44例患者为其使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半永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研讨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后使患者的半永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干预后,可以使患者的半永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还能使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 半永久静脉留置导管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护理管理对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顾卫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58-161,共4页
对层级护理管理对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之间的40例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开展研究,按照双盲法分组,可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管理... 对层级护理管理对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之间的40例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开展研究,按照双盲法分组,可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净化静脉留置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护理 血液净化 静脉留置导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俊霞 郏建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治疗 尿毒症患者 慢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1
7
作者 宋小敏 江萍 +2 位作者 张治华 周桂宝 马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为防止留置导管发生堵塞 ,延长置管时间 ,找到预防堵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本组 2 6 0例病例分为二组 ,一组 130例分为A、B二小组 ,采取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 ,观察堵管情况 ,另一组 130例根据... 目的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为防止留置导管发生堵塞 ,延长置管时间 ,找到预防堵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本组 2 6 0例病例分为二组 ,一组 130例分为A、B二小组 ,采取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 ,观察堵管情况 ,另一组 130例根据是否使用高营养液分为C、D二小组 ,同时观察堵管情况。结果发现使用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发生堵管有明显差异 (P〈0 .0 5 ) ,高营养组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营养组 (P〈0 .0 5 )。结论为了防止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发生堵塞 ,延长置管时间 ,临床上合理使用肝素封管液、使用高营养液必须注意在输注高营养前后都须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熟练的穿刺技术、正确的封管操作、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和严密的观察等都是良好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 原因分析 对策 导管堵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用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郝丽琼 黄霜 +1 位作者 蒋艳华 曹丹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8-609,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肝素钠混合液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封管,对照组101例采用普通肝素钠封管。结果经秩和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肝素钠混合液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封管,对照组101例采用普通肝素钠封管。结果经秩和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钠与普通肝素钠均可用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封管。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混合液可用于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患者,且是一种很好的封管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肝素钠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正压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影响及护理 被引量:16
9
作者 鲁娟 王建红 方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3期66-67,7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封管液对血液透析(HD)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将60例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成对照组(以肝素钠10 000 U的生理盐水2.7 mL封管)和观察组(以纯肝素钠2.7 mL封管),观察与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堵塞... 目的观察不同封管液对血液透析(HD)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将60例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成对照组(以肝素钠10 000 U的生理盐水2.7 mL封管)和观察组(以纯肝素钠2.7 mL封管),观察与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堵塞及血流量不足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堵塞率及血流量不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纯肝素是较好的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液,同时加强导管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管液 静脉留置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0例次血液透析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的留存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晓红 叶朝阳 +2 位作者 孙丽君 孟仙 邢小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49-50,共2页
通过对380例次使用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随访与护理,探讨延长导管留存时间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多环节、多细节进行严格无菌操作,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避免护理不当,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是... 通过对380例次使用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随访与护理,探讨延长导管留存时间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多环节、多细节进行严格无菌操作,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避免护理不当,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存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在儿童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敏 吴婷婷 +5 位作者 贾丽丽 张青 文静 李晓晴 陈蓉 赵雪君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5期408-409,共2页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儿童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临床使用中,有关血液净化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技术、封管液的应用等的研究较多.如何加强导管护理,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延长使用时间是临床上的实际问题.随着《血液净化标准操...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儿童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临床使用中,有关血液净化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技术、封管液的应用等的研究较多.如何加强导管护理,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延长使用时间是临床上的实际问题.随着《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颁布,规范了血液透析的大量操作流程,但是如何封管,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方 法.为了寻找儿童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CVC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更有效的封管方法,减少并发症,我科采用了肝素尿激酶混合液组封管,能明显减少血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混合液 尿激酶 儿童 应用 肝素 标准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与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小平 谭耀坤 +2 位作者 黄芳艳 韦瑞兰 汤丽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855-856,共2页
目的 研究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与感染的关系 ,探讨留置导管的适宜时间。方法 随机抽取 10 3例行深静脉留置导管 7~ 2 14天的患者 ,进行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学监测。结果  87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未发现置管感染征象 ;16例感染性疾病患... 目的 研究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与感染的关系 ,探讨留置导管的适宜时间。方法 随机抽取 10 3例行深静脉留置导管 7~ 2 14天的患者 ,进行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学监测。结果  87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未发现置管感染征象 ;1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在置管 2 0天后发生置管感染 ,感染率为 37.5 % ( 6 /16 )。结论 感染疾病的存在是导致置管感染的重要因素 ;留置导管期间的护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感染性疾病患者置管时间以不超过 2 0天为宜 ,非感染性疾病患者置管的时间可根据治疗需要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导管 时间 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体会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叶朝阳 梅长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血管穿刺 血管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更换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宇然 王伟鸿 +1 位作者 谭凤娇 严丽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65-166,共2页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寿命越来越长,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永远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最重要前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当中因血管条件差导致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维持的不在少数,...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寿命越来越长,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永远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最重要前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当中因血管条件差导致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维持的不在少数,而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带有涤纶环的双腔导管能满足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要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原因分 血液透析技术 血液透析患者 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双腔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与动静脉内瘘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冉玉力 韩玲 谭华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对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36例(导管组),动静脉内瘘44例(内瘘组),比较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Hb、Alb、PA、TF...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对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36例(导管组),动静脉内瘘44例(内瘘组),比较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Hb、Alb、PA、TF、Hb,计算患者KT/V、URR、nPCR、SGA评分及并发症、住院事件。结果导管组与内瘘组比较,患者TNF-α、IL-6、hs-CR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患者hs-CRP水平与Alb、PA、TF及Hb均呈显著负相关。同内瘘组比较,导管组患者的Alb、PA、TF及Hb明显下降,蛋白分解率增高,SGA评分营养不良例数增加(P<0.05)。两组透析患者KT/V、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导管组长期并发症包括血栓栓塞、导管感染及住院事件显著增高(P<0.05)。结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能影响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长期并发症多、住院事件高,对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应严格把握使用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 静脉内瘘 微炎症 营养不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治疗心包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芳 张静 +1 位作者 李荣 周淑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治疗心包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eldinger插管法。结果 :置管 34例次均成功。抽出心包积液5 0~ 4 0 0 0ml,平均 2 4 5 0 6 1± 1392 8ml。抽液次数 4~ 9次 ,平均 5 5 4±1 87次...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治疗心包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eldinger插管法。结果 :置管 34例次均成功。抽出心包积液5 0~ 4 0 0 0ml,平均 2 4 5 0 6 1± 1392 8ml。抽液次数 4~ 9次 ,平均 5 5 4±1 87次。导管留置时间 3~ 2 4d ,平均 12 33± 5 76d ,其中 3例患者带管出院回当地继续治疗。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心包积液操作简便、安全、效果好 ,做好患者置管前后护理 ,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治疗 心包积液 护理 导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在营养不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韦丽芳 张连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45,共2页
静脉途径给药及补充营养是危重和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此类病人由于治疗复杂且又长期,因此,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可避免的会不同程度地损伤静脉血管,加之患者大多久病体弱,有效循环量减少,外周... 静脉途径给药及补充营养是危重和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此类病人由于治疗复杂且又长期,因此,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可避免的会不同程度地损伤静脉血管,加之患者大多久病体弱,有效循环量减少,外周静脉穿刺常常非常困难,也给病人带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途径给药 静脉留置导管 营养不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换药程序用于预防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蔡玉兰 谢甲年 +1 位作者 陈红平 何春桂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4期902-90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导管 导管感染 换药 程序 标准 预防 临床用药 穿刺口 保护血管 紧急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谷沫丽 张蓓蓓 姚冬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期17-18,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并探讨其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接受静脉留置导管穿刺的4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2%碘酊(75%乙醇脱碘)、2%碘伏和安尔碘消毒穿刺后的局部皮肤;各...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并探讨其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接受静脉留置导管穿刺的4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2%碘酊(75%乙醇脱碘)、2%碘伏和安尔碘消毒穿刺后的局部皮肤;各组中再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采用透明敷料、另一组采用棉质敷料,比较两亚组细菌菌落数。结果安尔碘消毒后皮肤的细菌菌落数少于2%碘伏及2%碘酊,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透明敷料后的细菌菌落数少于使用棉质敷料,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安尔碘消毒效果优于2%碘伏及2%碘酊,棉质敷料较透明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导管 消毒 护理 安尔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心包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行春 胡榕 +2 位作者 林朝贵 陈良龙 张飞龙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留置 导管置入心包腔内,进行引流、抽液等治疗。结果:25例全部成功,引流心包液300 ml-2 800 ml,留置导管2-20 天,无并发症。结论:该法有创伤...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留置 导管置入心包腔内,进行引流、抽液等治疗。结果:25例全部成功,引流心包液300 ml-2 800 ml,留置导管2-20 天,无并发症。结论:该法有创伤小,使用简便,减少痛苦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心包积液 引流 治疗中 并发症 心包腔 SELDINGER法 抽液 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