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骆峻 夏娴 喻荣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2966-2971,共6页
吸毒是世界性难题,其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影响一般人群的健康.静脉注射吸毒者(IVDUs)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是重要的传染源.本文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IVDUs人群HCV感染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探讨IVDUs... 吸毒是世界性难题,其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影响一般人群的健康.静脉注射吸毒者(IVDUs)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是重要的传染源.本文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IVDUs人群HCV感染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探讨IVDUs人群感染HCV的病毒学特点,重点介绍IVDUs人群吸毒方式,吸毒年限,器具共用,性行为特征以及民族差异等因素对该人群感染HCV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吸毒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丽涛 娄洁 +1 位作者 阮玉华 邵一鸣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9-434,共6页
建立了四川省西昌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传播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必要的分析,给出了各类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系统的一致持续生存,以及基本再生数的数学表达式和具体取值.揭示了该静注人群中的H... 建立了四川省西昌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传播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必要的分析,给出了各类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系统的一致持续生存,以及基本再生数的数学表达式和具体取值.揭示了该静注人群中的HIV/AIDS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但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该静注人群中HIV/AIDS流行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123例静脉注射吸毒的HIV/HCV共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敏 鲁雁秋 +3 位作者 李奇穗 何小庆 李同心 王静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静脉注射吸毒(吸毒)的HIV感染者合并HCV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探讨吸毒对HIV/HCV共感染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收集吸毒的HIV/HCV共感染者资料,了解其肝功能及血常规情况,分析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吸毒对HIV...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静脉注射吸毒(吸毒)的HIV感染者合并HCV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探讨吸毒对HIV/HCV共感染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收集吸毒的HIV/HCV共感染者资料,了解其肝功能及血常规情况,分析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吸毒对HIV/HCV共感染者病情的影响。结果 (1) 149例吸毒的HIV感染者中合并HCV感染123例(82.6%),感染的HCV中以基因3型最常见(69.0%);87.0%的HIV/HCV共感染者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最常见(56.1%);14.6%的HIV/HCV共感染者规律抗HIV治疗,8.1%抗HCV治疗,短期存活率为56.1%。(2)吸毒的HIV/HCV共感染者中有67.5%和72.4%的患者分别伴肝功能异常和贫血,贫血组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非贫血组高,CD4+T细胞计数较非贫血组低,HIVRNA定量较非贫血组高(P均<0.05)。(3)有吸毒史的HIV/HCV共感染者与无吸毒史的HIV/HCV共感染者比较,前者HGB、ALB指标降低更明显,后者肝功能异常程度更重(P均<0.05)。结论重庆地区吸毒的HIV感染者合并HCV感染率高,以HCV基因3型最常见;该类患者易合并结核菌感染,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贫血现象,治疗依从性差,病死率高;贫血与性别、CD4+T细胞计数、HIV RNA定量存在相关性;有吸毒史的HIV/HCV共感染者营养状况较非吸毒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静脉注射吸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的心理特点分析
4
作者 郭春园 高良敏 +4 位作者 赵金仙 陈良 鲁建波 李孝安 刘小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注射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得知感染HIV时的心理特点分析,为完善及提出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措施可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及偶遇抽样的方法对戒毒所、社区因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本次共调... 目的:通过对注射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得知感染HIV时的心理特点分析,为完善及提出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措施可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及偶遇抽样的方法对戒毒所、社区因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本次共调查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102例,男89例,女13例.婚姻状态,对得知感染HIV之后心理特点出现如下异同:最初的反应基本相同(P〉0.05),更多的反应为震惊、否认;担忧程度有所不同(P〈0.05),未婚最担忧的是暴露身份,已婚、离婚及其他更多担忧面对家人;未婚大部分(52.2%)在1~3个月之内就缓过来,已婚大部分(76.5%)在4个月~半年以上才缓过来,离婚及其他在半年内缓过来的占到约69.3%;他们均较为关心还能活几年、是否有药物治疗、治疗费用三个问题(P〉0.05);最想治疗疾病、忏悔在三个婚姻形态基本一致(P〉0.05),而最想结束生命的比例在未婚、离婚及其他中远远高于已婚(P〈0.05).结论: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的心理特点不尽相同,存在一定认识误区、盲区;婚姻状态在心理特点的差异上起到一定作用.婚姻状态视角应该纳入静脉吸毒人群的告知、干预、关怀等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吸毒 HIV/AIDS 婚姻 心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19个县静脉注射吸毒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薛皓铭 朵林 +3 位作者 杨丽华 季雪 赵欣如 钟君睿 《卫生软科学》 2011年第12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掌握中澳项目县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共用针具及高危性行为情况,为中澳项目综合干预及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19个中澳项目县为调查点,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现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高危注射行为、高危... [目的]掌握中澳项目县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共用针具及高危性行为情况,为中澳项目综合干预及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19个中澳项目县为调查点,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现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高危注射行为、高危性行为等,同时进行HIV血清学检测。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SPSS 1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828名吸毒人员中HIV阳性检出率为32.4%,上月共用针具超过5次的占5.17%,共用1~5次的占23.0%;上月发生性行为的804人中,455人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2.7%。[结论]吸毒人群存在共用针具及不使用安全套等高危性行为,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及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建议进一步加强为吸毒人员提供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及安全套发放等综合服务,以避免吸毒人员共用针具,促进安全性行为,降低HIV在吸毒人群及性伴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吸毒人员 共用注射 高危性行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毒感染自然史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段松 张斓 +16 位作者 项丽芬 段一娟 杨忠桔 贾曼红 张勇 张小波 郗承惠 李洲林 叶润华 李志荣 张好芬 张红梅 韩文香 杨跃诚 龚愉蓉 高洁 汪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生存与死亡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云南省德宏州1989年8-12月发现的196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者20年跟踪随访资料.结果 截止观察终点2009年12月31日,196例HIV感染者中177例(9...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生存与死亡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云南省德宏州1989年8-12月发现的196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者20年跟踪随访资料.结果 截止观察终点2009年12月31日,196例HIV感染者中177例(90.3%)死亡,10例(5.1%)存活,9例(4.6%)失访.总死亡密度为98.1/1000人年,艾滋病死亡密度为54.9/1000人年.因艾滋病死亡者占所有死亡者的55.9%,其他疾病死亡原因中以疟疾(2.8%)、败血症(2.3%)为主,非病死亡原因中以吸毒过量(13.0%)、意外伤亡(6.8%)为主.以死亡为结局,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6年(95%CI:7.6~9.7).以艾滋病死亡为结局,则中位生存时间为11.3年(95%CI:10.3~12.8),估计的潜伏期约为10.3年.3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死亡的危险性是30岁以下者的1.9倍(95%CI:1.2~2.7).吸毒时间越长,生存时间越短(HR=0.7,95%CI:0.6~0.7).结论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非艾滋病死亡人数较多.注射吸毒人群中位生存时间和潜伏期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人群.年龄是影响HIV感染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 静脉注射吸毒 自然史 潜伏期
原文传递
昆明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敏 马艳玲 +7 位作者 罗红兵 陈会超 卢冉 戴洁 宋丽军 杨朝军 梅静远 贾曼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4-997,共4页
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s)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流行特点。方法2014年4—7月在昆明市连续收集276份IDUs的血浆,其中199份样品为HCV抗体阳性,提取RNA后用巢式PCR对EIE2基因和NS5B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 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s)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流行特点。方法2014年4—7月在昆明市连续收集276份IDUs的血浆,其中199份样品为HCV抗体阳性,提取RNA后用巢式PCR对EIE2基因和NS5B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所得序列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CV的分子亚型。结果结合2个基因片段,共有125份样品获得了分型结果,3b为主要的亚型,占48.8%(61/125);其他亚型按照比例依次为3a(30.4%,38/125)、6n(14.4%,18/125)、6a(3.2%,4/125)和1b(3.2%,4/125)。各HCV亚型按性别、婚姻、民族和HIV-1抗体是否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岁以下组亚型多样化。分别计算不同亚型在EIE2和NS5B基因区的基因距离,结果显示3a、3b和6a亚型的基因距离大于1b和6n亚型的基因距离。3a、3b、6a3种亚型中3b亚型毒株的基因距离大于3a亚型毒株。结论昆明市IDUs人群中HCV存在5种亚型,3b和3a是主要毒株且在该人群中具有较长的流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静脉注射吸毒 昆明
原文传递
吸毒人群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转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云霞 何益新 +7 位作者 阮玉华 马泽恩 胡薇 刘石柱 周枫 张莉 陈康林 邵一鸣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56-259,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地区吸毒人群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2年11月在社区招募吸毒人员382人,调查该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静脉注射吸毒时间等。结果: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率为32....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地区吸毒人群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2年11月在社区招募吸毒人员382人,调查该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静脉注射吸毒时间等。结果: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率为32.56/100人年。在多因素分析中,首次吸毒时年龄(HR值为1.66;95%CI为1.35-2.05)、民族(HR值为1.38;95%CI为1.10-1.74)、文化(HR值为0.75;95%CI为0.60-0.93)和收入(HR值为0.64;95%CI为0.52-0.79)与首次吸毒转变为静脉吸毒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收入及年龄特点,对吸毒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吸毒 静脉注射吸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吸毒人群 首次 社会人口学特征 年龄特点 多因素分析 艾滋病病毒 发生率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吸毒者HIV-1/HCV共感染的HCV NS3蛋白酶抑制剂天然耐药相关变异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敏 陈会超 +4 位作者 戴洁 杨朝军 董莉娟 杨莉 马艳玲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艾滋病病毒-1型(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的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s)中,HCV对NS3蛋白酶抑制剂的天然耐药相关变异(RAV)的流行情况。方法 2014年1—6月,在云南省连续收集HIV-1和HCV抗体均阳性IDUs的血浆样... 目的分析云南省艾滋病病毒-1型(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的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s)中,HCV对NS3蛋白酶抑制剂的天然耐药相关变异(RAV)的流行情况。方法 2014年1—6月,在云南省连续收集HIV-1和HCV抗体均阳性IDUs的血浆样品288份。对NS3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定,所得序列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CV的亚型,并对耐药相关的氨基酸变异位点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共241份样品获得NS3基因序列,在1a、1b、3a、3b、6a、6n、6u亚型中都检测到了与NS3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相关的变异。1a亚型的优势RAV为M175L(发生率为25/25);1b亚型的优势RAV为S122T(发生率为7/21);3a亚型的优势RAVs为V36L(发生率为56/56)、R123T(发生率为56/56)、I132L(发生率为55/56)、D168Q/H(发生率为56/56)和M175L(发生率为56/56);3b亚型的优势RAVs为V36L(发生率为90/90)、R123T(发生率为88/90)、I132L(发生率为90/90)、D168Q/H(发生率为90/90)和M175L(发生率为90/90)。6a亚型的优势RAVs为Q80K(发生率为13/13)和S122N/R(发生率为12/13)。6n亚型的优势RAV为S122N/T(发生率为31/31)。6u亚型的优势RAVs为S122T(发生率为5/5)和I132L(发生率为5/5)。结论云南省IDUs中流行的HCV亚型普遍存在针对NS3蛋白酶抑制剂的天然耐药相关变异,选择该类药物开展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本地主要流行的基因型和相应的天然耐药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艾滋病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NS3蛋白酶抑制剂 静脉注射吸毒 耐药相关变异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静脉注射吸毒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现况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燕 吴尊友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静脉注射吸毒是造成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AIDS的流行也主要是由静脉注射吸毒所致。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降低HIV感染人群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并且可以预防传播。在过去的10年里,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明显增加,但静脉注射吸毒... 静脉注射吸毒是造成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AIDS的流行也主要是由静脉注射吸毒所致。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降低HIV感染人群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并且可以预防传播。在过去的10年里,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明显增加,但静脉注射吸毒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仍然是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不稳定的生活方式、被歧视、缺乏卫生保障等原因,感染HIV的静脉注射吸毒者很难获得恰当的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沙酮替代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增加治疗依从性、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静脉注射吸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传播 AIDS患者 抗病毒治疗 阳性 公共卫生问题
原文传递
南宁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1基因亚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亮 覃巍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s)中HIV-1流行基因亚型及其耐药性,为辖区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南宁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HIV感染者血浆样本总共68份,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通过巢式PCR对HIV pol基因片段... 目的了解南宁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s)中HIV-1流行基因亚型及其耐药性,为辖区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南宁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HIV感染者血浆样本总共68份,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通过巢式PCR对HIV pol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分型,并将序列提交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分析,利用pol基因测序结果分析HIV-1亚型和耐药性情况。结果 68份血浆样本中巢式PCR成功扩增基因片段62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检出3种HIV-1重组基因亚型,CRF_01-AE亚型占72.6%(45/62)、CRF_07-BC亚型占12.9%(8/62)、CRF_08-BC亚型占14.5%(9/62),CRF01_AE型为主要流行亚型。χ~2检验分析显示在性别、年龄、民族、婚姻4个人口学特征中62份样本HIV-1亚型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份样本中3例CRF_08-BC亚型发现T69S耐药突变,1例CRF_01-AE亚型发现L210W突变,1例CRF_07-BC亚型发现A71V突变。结论南宁市IDUs人群HIV-1感染者中至少存在3种HIV-1基因亚型流行,CRF_01-AE重组型为优势流行株,研究中出现的耐药突变位点为低度耐药突变位点,应密切监视其流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 基因分型 耐药位点
原文传递
美沙酮维持静脉注射吸毒者HI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皮琦 朱长才 +1 位作者 许珊丹 刘旺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9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参与美沙酮维持的静脉吸毒人群特征及HIV感染危险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美沙酮门诊82例静脉吸毒者,调查分析其HI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参与美沙酮维持静脉吸毒者HIV经血液、性、母婴传播途径知晓... 目的了解参与美沙酮维持的静脉吸毒人群特征及HIV感染危险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美沙酮门诊82例静脉吸毒者,调查分析其HI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参与美沙酮维持静脉吸毒者HIV经血液、性、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87.8%以上,蚊虫叮咬、共用游泳池或浴缸HIV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54.9%、65.9%;认为没有感染HIV风险、不愿意与HIV/AIDS一起生活或交往、对HIV/AIDS继续工作学习持否定态度、如果不幸感染HIV将放弃治疗等负性态度分别占调查对象的78.0%、23.3%、29.2%、28.0%;调查对象中共用注射器、有2个或2个以上性伴侣、非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美沙酮维持期间偷吸毒品等危险行为分别占37.8%、64.6%、23.2%、29.3%。结论美沙酮维持者AIDS防治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知晓率偏低,其HIV感染危险行为主要有共用针具、不安全性行为、美沙酮维持期间偷吸毒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 静脉注射吸毒 HIV/AIDS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玉溪市HIV/AIDS病人静脉注射吸毒死亡者中死于吸毒过量的情况及相关因素
13
作者 董文斌 李世福 +6 位作者 赵金仙 赵秋芳 蔡英 陈黎跃 李顺祥 吴强 鲁建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2-1055,1076,共5页
目的探讨玉溪市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死亡者中死于吸毒过量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玉溪市1995-2017年HIV/AIDS病人静脉注射吸毒死亡者的死因及相关信息,采用CoDe编码系统... 目的探讨玉溪市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死亡者中死于吸毒过量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玉溪市1995-2017年HIV/AIDS病人静脉注射吸毒死亡者的死因及相关信息,采用CoDe编码系统归类,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的HIV/AIDS病人死亡404例,死亡时年龄中位数M=36(IQR:32~40)岁。死因以吸毒过量(32.43%,131例)居首,其次是机会性感染(31.68%,128例)。总体平均生存时间(4.96±4.30)年,死于心肺功能衰竭(2.59±3.65)年、自杀(3.27±2.43)年的平均生存时间最短。年龄15~29岁、未婚、最近一次CD4细胞计数>500个/μL、没有抗病毒治疗(ART)、死亡时病程为AIDS死于吸毒过量率较高,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为40~49岁[比值比(OR):0.299,95%可信区间(CI):0.108~0.828]不容易死于吸毒过量;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500个/μL(OR:2.594,95%CI:1.224~5.496)、病程为AIDS(OR:7.130,95%CI:3.575~14.221)更容易死于吸毒过量。结论HIV/AIDS病人静脉注射吸毒死亡者中死于吸毒过量与年龄、最近一次CD4细胞值以及死亡时的病程有关,针对具有较高吸毒过量死亡风险的人员,给予特别关注和心理支持,加强其吸毒过量方面的教育,减少HIV/AIDS病人注射吸毒者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静脉注射吸毒 吸毒过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静脉注射吸毒者HIV新发感染情况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跃诚 靳子义 +7 位作者 唐仁海 李林 叶润华 曹艳芬 杨世江 姚仕堂 段松 何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6-970,共5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静脉注射毒品者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10年以来德宏州所有戒毒所内戒毒人员的指纹,纳入首次HIV检测为阴性、中国籍的静脉注射吸毒者共1413名;同时,对2004-2009年历史监测人群进... 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静脉注射毒品者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10年以来德宏州所有戒毒所内戒毒人员的指纹,纳入首次HIV检测为阴性、中国籍的静脉注射吸毒者共1413名;同时,对2004-2009年历史监测人群进行指纹补录采集,将指纹与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后,纳入首次HIV检测为阴性、中国籍、采集过指纹的静脉注射吸毒者作为队列的基线数据,共1830名。截至2015年12月31日,纳入队列的研究对象共3243名,其中随访对象为2546名(78.5%),失访对象697名(21.5%)。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含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行为、性行为和既往HIV检测史等。并抽取每名研究对象3—5ml静脉血进行HIV检测。基于Poisson分布方法,计算历年HIV新发感染率及95%凹。结果2546名随访对象的观察总人时为13907.1人年,新发HIV感染者226例,HIV新发感染率为1.6/100人年(95%CI:1.4/100人年.1.9/100人年)。2004-2009年平均HIV新发感染率均为2.6/100人年(95%CI:2.2/100人年~3.1/100人年),2010-2015年历年HIV新发感染率分别为1.6/100人年(95%CI:1.0/100人年~2.3/100人年)、1.7/100人年(95%CI:1.1/100人年,2.4/100人年)、1.2/100人年(95%CI:0.8/100人年-1.9/100人年)、0.6/100人年(95%CI:0.3/100人年.1.1/100人年)、0.2/100人年(95%CI:0.0/100人年-0.7/100人年)、0.5/100人年(95%CI:0.1/100人年,1.4/100人年)。结论云南省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者HIV新发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HIV 指纹识别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2009—2017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静脉注射吸毒者和暗娼HIV新发感染率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跃诚 石瑞紫 +9 位作者 唐仁海 叶润华 王继宝 段星 王译葵 程焕义 何纳 姚仕堂 蒋岩 段松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了解2009—2017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和暗娼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以"德宏州HIV指纹数据库系统"为数据库,纳入2009—2017年德宏州5个县市戒毒所监测点每年新入的IDU,以及暗娼工作... 目的了解2009—2017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和暗娼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以"德宏州HIV指纹数据库系统"为数据库,纳入2009—2017年德宏州5个县市戒毒所监测点每年新入的IDU,以及暗娼工作场所监测点的暗娼为研究对象,分别为10480和18126名,收集其吸毒相关行为、提供性服务相关行为、社会学和人口学信息等。排除IDU和暗娼HIV抗体阳性者中既往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艾滋病患者及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后,符合LAg-AvidityEIA检测的IDU为841例,暗娼为157例,计算IDUHIV校正新发感染率、暗娼HIV未校正新发感染率。结果IDU中共有3444例HIV感染者,缅甸籍884例(25.7%),年龄为(30.4±7.7)岁;中国籍2560例(74.3%),年龄为(36.6±7.3)岁。暗娼中共有228例HIV感染者,缅甸籍109例(47.8%),年龄为(27.1±6.3)岁;中国籍119例(52.2%),年龄为(29.9±11.1)岁。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7年缅甸籍IDUHIV校正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20%(95%CI:-0.55%~8.95%)、7.75%(95%CI:2.95%~12.55%)、11.79%(95%CI:5.38%~18.20%)、10.30%(95%CI:5.67%~14.94%),中国籍分别为3.11%(95%CI:1.59%~4.64%)、0.03%(95%CI:-0.03%~0.08%)、1.55%(95%CI:0.54%~2.57%)、0.58%(95%CI:-0.06%~1.04%);2009—2011、2012—2014、2015—2017年缅甸籍暗娼HIV校正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22%(95%CI:-0.21%~0.64%)、1.24%(95%CI:0.15%~2.32%)、0.55%(95%CI:0.01%~1.08%),中国籍分别为0.62%(95%CI:0.25%~0.98%)、0.11%(95%CI:-0.04%~0.26%)、0.22%(95%CI:0~0.44%)。结论中国籍IDU和暗娼HIV新发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缅甸籍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横断面研究 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免法 静脉注射吸毒 暗娼
原文传递
经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建波 徐克沂 +5 位作者 田玉枝 伦文辉 Lora L.Sabin 李庆玲 周旭英 罗慧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2期125-127,147,共4页
目的了解经静脉注射吸毒(IDU)感染了的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病人,对艾滋病和抗病毒治疗的认识程度和态度。方法以深度访谈和焦点座谈会的方式做定性研究。结果对71例因共用针具感染的AIDS病人和感染者研究发现,影响AIDS病人... 目的了解经静脉注射吸毒(IDU)感染了的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病人,对艾滋病和抗病毒治疗的认识程度和态度。方法以深度访谈和焦点座谈会的方式做定性研究。结果对71例因共用针具感染的AIDS病人和感染者研究发现,影响AIDS病人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因素、个人的控制能力、性别;次要因素有药物、经济和服药的不同时期。结论家庭的支持能使IDU的AIDS病人和感染者获得良好依从性,针对主要和次要因素,通过培训和干预能促进依从性并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吸毒 艾滋病 依从性
原文传递
德宏州1992-2010年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项丽芬 高洁 +7 位作者 段松 叶润华 杨跃诚 杨世江 王继宝 龚渝蓉 卓龙冉 何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3年第9期673-674,678,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云南省HIV/AIDS哨点监测方案,对德宏州1992-2010年静脉吸毒人群实施哨点监测。结果 1992-2010年,艾滋病哨点累计检...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云南省HIV/AIDS哨点监测方案,对德宏州1992-2010年静脉吸毒人群实施哨点监测。结果 1992-2010年,艾滋病哨点累计检测静脉注射吸毒者4 534人,其中HIV抗体阳性1 802人,HIV阳性率为39.7%。男性HIV抗体阳性率为40.3%(1 749/4 345),女性为28.0%(53/189)。艾滋病哨点监测的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总体水平高,自2008起似呈下降趋势。结论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 艾滋病病毒 哨点监测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吸毒者HIV-1/HCV共感染的HCVNS5A抑制剂天然耐药相关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志君 戴洁 +7 位作者 陈会超 董莉娟 杨敏 金晓媚 孙鹏艳 杨朝军 马艳玲 陈敏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1-916,共6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1型艾滋病病毒(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的静脉吸毒人群(IDUs)中,HCV对NS5A抑制剂的天然耐药相关变异(RAVs)的流行情况。方法 2014年1—6月在云南省IDUs中连续收集HIV-1和HCV抗体均为阳性的样本288份,采用巢式聚... 目的分析云南省1型艾滋病病毒(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的静脉吸毒人群(IDUs)中,HCV对NS5A抑制剂的天然耐药相关变异(RAVs)的流行情况。方法 2014年1—6月在云南省IDUs中连续收集HIV-1和HCV抗体均为阳性的样本288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NS5A基因进行扩增,将获得的片段测序后进行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获得NS5A基因序列共185条,1a亚型中未发现优势RAV;1b的优势RAV为H58P(17/18);3a的优势RAV为H58P(43/43);3b的优势RAVs为H58P、Q30K和L31M,发生率分别为97.2%(70/72)、95.8%(69/72)和88.9%(64/72);6a的优势RAVs为Q30R(11/11)和Y93T(11/11);6n亚型中优势RAV为Y93S(14/14);6xa的优势RAVs为H58P(6/6)和M28V(6/6)。结论云南省IDUs中流行的HCV亚型的NS5A基因中普遍存在天然耐药相关变异,采用NS5A抑制剂开展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本地主要流行的天然耐药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艾滋病病毒 丙型病毒肝炎 静脉注射吸毒 NS5A抑制剂 耐药相关变异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策略的探讨
19
作者 罗丽娟 王强 +1 位作者 张伟 张玉芹 《预防医学论坛》 2017年第2期159-160,F0003,共3页
目的提高静脉注射吸毒(Intravenous drug use,IDU)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技能,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方法创新对IDU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的方法,坚持"三个结合"即将人文关怀与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相结合;将医疗服务... 目的提高静脉注射吸毒(Intravenous drug use,IDU)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技能,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方法创新对IDU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的方法,坚持"三个结合"即将人文关怀与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相结合;将医疗服务与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相结合;将戒毒教育与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相结合。结果提高了IDU人群对艾滋病预防的意识,促进了IDU人群进行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减少了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的发生。结论创新对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的形式与内容,坚持"三个结合",对有效遏制HIV在IDU人群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吸毒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危险行为干预 人文关怀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毒品者血清中HCV及HGV RNA的检测
20
作者 顾士民 蒋伟伦 孙亚洲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4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静脉注射毒品者 HGVRNA 丙型肝炎病毒(HCV) 庚型肝炎病毒(HGV) 检出率 传染病医院 单股正链RNA病毒 静脉注射吸毒 5’端非编码区 套式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