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静息全周期比值与定量血流分数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准确性的研究
1
作者 张瑞涛 田振宇 +3 位作者 何立芸 米琳 郭丽君 徐昕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63-169,共7页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cFFR)、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冠状动脉...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cFFR)、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接受c FFR、RFR、QFR和FFR检测的143例患者(143支病变),收集患者的临床和CAG病变解剖学资料以及靶血管c FFR、RFR、QFR和FFR检测值。分析c FFR、RFR、QFR和FFR检测的相关性和诊断一致性。结果入选的143例患者平均年龄66(58,71)岁,90例(62.9%)为男性,60例(42.0%)患者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115处(80.4%)靶病变位于左前降支。相关性分析显示,c FFR、RFR、QFR均与FFR显著相关(r=0.956;r=0.861;r=0.751,均P<0.001),Bland-Altman分析表明RFR、QFR、c FFR均与FFR具有较高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FFR对应FFR≤0.80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5%CI 0.94~0.99);RFR对应FFR≤0.80的AUC为0.92(95%CI 0.87~0.96);QFR对应FFR≤0.80的AUC为0.89(95%CI 0.83~0.95),三类检查的诊断一致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 FFR、RFR、QFR与FFR有较高的一致性,三者与FFR诊断一致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 静息全周期比值 定量血流分数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和静息全周期比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风险中的评估效能
2
作者 吕峰峰 赵磊 +2 位作者 吕元杰 张亚男 滕震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研究血流储备分数(FFR)和静息全周期比值(RF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风险中的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且行血运重建治疗的389例ACS患者,治疗前均测定FFR和RFR值,治疗结... 目的研究血流储备分数(FFR)和静息全周期比值(RF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风险中的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且行血运重建治疗的389例ACS患者,治疗前均测定FFR和RFR值,治疗结束随访12~36个月,根据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发生MACE,n=165)和预后良好组(未发生MACE,n=22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运重建前后FFR和RFR值差异,利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远期预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FFR和RFR对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MACE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389例ACS患者均完成整个随访,165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42.42%,预后不良组血运重建前后FFR和RFR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心功能Killip分级、淋巴细胞(LY)、Gensini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FFR及RFR均是导致患者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运重建前FFR、血运重建后FFR、血运重建前RFR和血运重建后RFR单独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886、0.859和0.901,当截断值分别取0.69、0.75、0.78和0.84时获得最佳预测效能,进一步分析两项联合预测效能显示,血运重建前后FFR和RFR联合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的AUC为0.925,预测效能显著提高,即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1和0.855。低FFR1组、低FFR2组、低RFR1组、低RFR2组患者MACE发生风险更高(P<0.05)。结论FFR和RFR与ACS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有关,可用于预后MACE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运重建 远期预后风险 血流储备分数 静息全周期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及静息全周期比值指导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情况分析
3
作者 吕峰峰 赵磊 +2 位作者 吕元杰 张亚男 滕震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及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的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及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的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冠脉狭窄程度50%~90%。根据FFR与RFR分为低FFR低RFR组(FFR≤0.80,RFR≤0.89),行冠脉介入治疗;高FFR低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低FFR高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高FFR高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比较4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及总3支血管的RFR与FFR值,分析4组患者不同血管RFR与FFR分布情况,比较4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LAD、LCX、RCA及总3支血管的RFR值均高于FFR值(均P<0.05)。FFR、RFR在总血管的总一致率为81.95%,不一致率为18.05%;在LAD的总一致率为77.24%,不一致率为22.76%;在LCX的总一致率为96.77%,不一致率为3.23%;在RCA的总一致率为84.31%,不一致率为15.69%;在非LAD的总一致率为89.02%,不一致率为10.98%。4组患者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与RFR的一致性较高,采用FFR与RFR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支架置入的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静息全周期比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前冠状动脉静息全周期比值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戚善良 江丽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冠状动脉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拟行PCI手术治疗的147例AMI病人,所有病人均在术前测定RFR,并依...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冠状动脉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拟行PCI手术治疗的147例AMI病人,所有病人均在术前测定RFR,并依据RFR中位数0.89将病人分为高RFR组(65例)与低RFR组(82例)。PCI术后随访2年统计所有病人远期预后情况,分析AMI病人PCI术前RFR与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低RFR组术前及出院时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高RFR组,术前及出院时全部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24 h每5 min内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低于高RF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RFR组远期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高R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4,P=0.019)。远期预后不良组Killip心功能分级、术前CK-MB水平高于远期预后良好组,术前SDNN、PNN50、RFR低于远期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结果显示,AMI病人PCI术前RFR与远期预后呈负相关(r=-0.344,P<0.001)。AMI病人PCI术前RFR对远期预后预测价值较好。结论:AMI病人PCI术前低RFR可降低PCI治疗效果,增加远期预后不良风险,且PCI术前RFR对AMI病人远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静息全周期比值 远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全周期比值与冠脉血流储备分数的一致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佳旺 吴琼 +3 位作者 刘莲莲 韩雪 董传政 于靖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7-160,170,共5页
目的评价静息全周期比值(resting full-cycle ratio,RFR)与金标准冠脉血管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的一致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侵入性生理学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以RFR≤0.89作为参考值与FF... 目的评价静息全周期比值(resting full-cycle ratio,RFR)与金标准冠脉血管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的一致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侵入性生理学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以RFR≤0.89作为参考值与FFR≤0.80作为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价RFR与FFR一致性,RF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8例患者,共189支血管。以RFR≤0.89作为参考值与FFR≤0.80作为参考值比较,两种方法一致性达81.5%,并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29,P<0.01),RFR≤0.89作为参考值其敏感度70.1%,特异度87.7%,阳性预测值75.8%,阴性预测值84.3%,准确率81.5%,ROC曲线下AUC面积为0.889(95%CI:0.842~0.937,P<0.01),RFR的cutoff值:0.915。约登指数为0.609。结论RFR与金标准F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冠脉生理学评估方法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全周期比值 冠脉血管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全周期比值与血流储备分数的一致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成富 刘健 +3 位作者 卢明瑜 李琪 马玉良 王伟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目的明确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血流储备分数(FFR)的一致性及不一致时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行RFR及FFR检查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RFR和FFR一致组(高RFR/高FFR或低RFR/低FFR)及不一致组(... 目的明确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血流储备分数(FFR)的一致性及不一致时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行RFR及FFR检查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RFR和FFR一致组(高RFR/高FFR或低RFR/低FFR)及不一致组(高RFR/低FFR或低RFR/高FFR),探讨RFR和FFR的一致性以及不一致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9例患者的163处病变,其中RFR和FFR一致组106例(128处病变),RFR和FFR不一致组33例(35处病变),RFR和FFR的一致性为78.5%(相关系数r=0.75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OR 2.36,95%CI 1.22~2.19,P=0.025)和左前降支病变(OR 4.64,95%CI1.06~3.44,P=0.031)均是导致RFR和FFR不一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FR和FFR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左前降支病变是两者不一致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全周期比值 血流储备分数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全周期比值和定量血流分数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瑞涛 田振宇 +2 位作者 周继升 郭丽君 徐昕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21-727,共7页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定量血流分数(QFR)与静息全周期比值(R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接受FFR...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定量血流分数(QFR)与静息全周期比值(R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接受FFR和RFR检测的142例患者142支血管病变,分析RFR、QFR与FFR的线性相关性和诊断一致率,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根据性别及靶血管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42例患者年龄66(58,71)岁,87例(61.3%)为男性,110支(77.5%)靶病变位于左前降支,RFR与FFR相关性r=0.814(95%CI 0.748~0.864,P<0.0001)、QFR与FFR相关性r=0.617(95%CI0.503~0.709,P<0.0001),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FR对应FFR≤0.80的AUC 0.786(95%CI0.715~0.857),而QFR对应FFR≤0.80的AUC 0.707(95%CI 0.633~0.782),两者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在不同性别及靶病变的亚组分析中,RFR和QFR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FR、QFR与FFR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与FFR诊断一致率较高,性别和靶病变对二者诊断准确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全周期比值 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全周期比值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佳旺 吴琼 +5 位作者 刘莲莲 韩雪 董传政 于靖 颜利求 郑晔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470,共6页
目的:确定静息全周期比值(resting full-cycle ratio, RFR)与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之间一致性的预后价值,并确定测量的RFR的稳定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侵入性生理学检查的... 目的:确定静息全周期比值(resting full-cycle ratio, RFR)与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之间一致性的预后价值,并确定测量的RFR的稳定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侵入性生理学检查的患者。RFR≤0.89作为界值,FFR≤0.80作为界值,分高RFR和高FFR组(高RFR/高FFR),高RFR和低FFR组(高RFR/低FFR),低RFR和高FFR组(低RFR/高FFR),低RFR和低FFR组(低RFR/低FFR)。比较RFR与FFR总的关系及各分支血管的关系,并探讨引起不一致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1例患者,共205支血管。各组比例分布为高RFR和高FFR组59.5%(122/205),高RFR和低FFR组10.7%(22/205),低RFR和高FFR组7.3%(15/205),低RFR和低FFR组22.4%(46/205)。RFR与FFR一致性为82.0%,并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83,P<0.001)。RFR>0.89/FFR≤0.8不一致的预测指标中,年龄对不一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0.944,95%CI 0.891~0.999,P=0.047)。RFR≤0.89/FFR>0.8不一致预测指标中,女性对不一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5.98,95%CI 1.16~30.80,P=0.032);LAD对不一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10.75,95%CI 1.38~83.70,P=0.023)。结论:RFR与FFR有很好的一致性。RFR>0.89/FFR≤0.8不一致的预测指标中,年龄对不一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RFR≤0.89/FFR>0.8不一致的预测指标中,女性、LAD病变对不一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全周期比值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静息全周期比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蒋越 何奔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6-759,共4页
冠心病的诊治已经进入功能学检查的新时代,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冠状动脉(冠脉)功能学检查的“金标准”,可以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决策,并改善预后。然而,由于检查中需要使用扩血管药物使血管扩张,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使得FFR在临床应用... 冠心病的诊治已经进入功能学检查的新时代,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冠状动脉(冠脉)功能学检查的“金标准”,可以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决策,并改善预后。然而,由于检查中需要使用扩血管药物使血管扩张,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使得FFR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是一种新的冠脉功能学检测方法,定义为全心动周期内冠脉远端压力与近端主动脉压力之比的最小值。RFR在检测中无需使用扩血管药物,从而避免了相关不良反应,在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和心肌桥评估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望替代FFR应用于临床中。本文将对RFR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测 静息全周期比值 血流储备分数 瞬时无波形比率
原文传递
以FFR联合RFR指导介入治疗的决策在稳定性冠心病中的应用
10
作者 查贸孔 刘艳秋 +1 位作者 汉荣 白玉云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4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究以血流储备分数(FFR)联合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为指导的介入治疗决策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6月酒钢医院收治的84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以血流储备分数(FFR)联合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为指导的介入治疗决策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6月酒钢医院收治的84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冠脉造影检查为指导进行治疗,观察组以FFR联合RFR为指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支架植入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支架植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12个月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FFR联合RFR为指导的介入治疗在保证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支架植入率,且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静息全周期比值 介入治疗 稳定性冠心病 心血管不良事件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